加快建构文明学自主知识体系.docx
《加快建构文明学自主知识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建构文明学自主知识体系.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加快建构文明学自主知识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深入开展文明学研究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安排,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文明学研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支撑。以科学理论指引文明学研究前进方向深刻揭示文明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聪明才智的总汇;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
2、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我们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这深刻揭示了文明研究对国家发展、民族兴盛、文明传承的重大意义。创造性地概括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他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开创性地总结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五大特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为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和创新发展做出中国式解答。积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进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物质
3、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彰显了开放包容、命运与共的天下情怀,不仅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也为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备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大命题。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不间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问断推
4、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这充分说明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具备知识来源的本土性,表达了对深化拓展中国文明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的深谋远虑。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博大精深,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蕴含着丰富的道理学理哲理,表达了对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有必要积极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学学科,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生动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建构文明学的价值和意义中华
5、文明源远流长,中华先贤们对自身历史发展经验的思考和总结亦从未停止。易经有云:“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日文,照临四方曰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文明不仅有与蒙昧和野蛮相对的文采光明之义,也表达了文治教化和文教昌明的美好社会愿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文明基本演进规律,系统论证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凸显了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活动以及人类自身能力的发展在文明演进中的作用,阐明了人类社会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再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文明演进之路。建构文明学学科不仅有
6、助于承续古今中外哲人关于文明的深思,而且在当下具备全新的价值和意义,主要表达在以下三大方面。建构文明学学科是更好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文明形态,建构文明学学科有助于强化文明学基础理论研究、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有助于长周期追溯不同文明起源和兴衰的内在规律与根本动力,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走向和未来图景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从动态意义上把握其对于全人类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建构文明学学科是更好推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建构文明学学科,推进文明学研究,有助于深入探究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
7、义的有机契合,在筑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根基的同时彰显中华文明主体性,从具备连续性的历史中读懂中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文明学学科是更好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好建构中国话语的重要措施。筹建文明学学科有助于加强对文明学特别是对非西方文明的研究,从理论与事实层面打破西方文化霸权和文明冲突论、文明优劣论的历史叙事和学理根基,从学理化上阐释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科学回答“世界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更好推进阐发全球文明倡议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文明学的概念、体系与定位文明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快 建构 文明 自主 知识 体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11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