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河流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编制.docx
《逐河流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编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逐河流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编制.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逐河流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编制(一)基本要求1 .准确把握中小河流洪水特点、演进规律和灾害特征,以河流水系为单元,坚持区域服从流域、局部服从整体,统筹河流整体防洪要求,突出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妥善处理好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关系,分河施治,科学编制每条河流的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达到规划深度。2 .应尊重河流自然属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确定治理模式,尽量维持河道自然生态形态,宜弯则弯、宜宽则宽、宜滩则滩,避免裁弯取直、渠化、白化河道,禁止束窄、侵占河道。3 .治理措施以防洪治理为主,主要包括堤防建设、护岸护坡、清淤疏浚、控导工程、闸涵穿堤建筑物等。对于具有防洪、排涝、供水、航运及旅游
2、等多功能多用途的河段,应综合考虑各功能要求,协调好各功能之间的关系。有条件地区开展多目标综合治理,适当兼顾堤岸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景观打造、水文化传承等,提升管护能力,助力流域高质量发展。4 .防洪标准要结合流域洪水及灾害特点,综合考虑保护对象的防洪需求,遵循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和防洪标准(GB50201-2014),统筹需要与可能合理确定。不同河段以及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的防洪标准要相互衔接,避免风险转移。5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本省份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编制工作,应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或工程咨询单位承担,确保成果质量。跨省份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由各流域管理机构组织相关省份编制
3、。(二)基础资料收集与现场查勘1 .基础资料收集和整理。有针对性收集水文气象、经济社会、典型大洪水和洪涝灾害、水利工程、防洪管理、有关规划以及既往设计暴雨、设计洪涝水成果等资料,以及河道管理范围划界、防洪标准复核、洪水风险和防治区划工作相关成果。地面沉降、河道采砂等导致地形变化的,注意收集地形测量资料的适用性。根据河流治理需求,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2 .现场查勘和外业测量。应开展必要的现场调查、勘测等工作。对近年来发生过大洪水灾害、河势或保护对象发生较大变化的河流河段进行重点查勘。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2013)要求,开展必要的平面及横纵断面测量工作。(三)现状防洪能力和需求
4、分析L河流防洪能力分析。在全面评估中小河流防洪治理情况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水文情势、河势演变、洪涝灾害、经济社会发展等新情况、新变化,针对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情况,分析各河段达到的防洪标准和对沿河保护对象的保障能力水平,分析重点河道行洪能力、主要水库调蓄能力和分蓄洪区分蓄洪能力。3 .存在问题分析。分析河流防洪治理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短板,防洪工程体系布局与国土空间格局、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等的适应性与协调性,以及防洪工程建设、管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4 .面临形势与需求分析。从气候变化、国土空间管控、生态环境保护、干支流防洪状况等方面,分析河流防洪治理面临的新挑战及主要制约因素。根据经济社
5、会发展需求,统筹考虑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分析防护对象防洪保护要求以及河流承担的重要防洪任务,明确建设和管理需求。(四)洪涝水分析计算1 .根据中小河流所在流域区域暴雨特点,参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结合具体资料情况,选择合适计算分析方法,开展洪涝水分析计算,明确重要节点控制水位,做好上下游、干支流水位的衔接。2 .针对收集的水文资料,对洪涝水系列的一致性进行处理,并检查成果的合理性。对实测洪涝水系列较短或实测期内有缺测的,进行资料插补延长。3 .无实测洪水资料的可根据经审批省份的暴雨洪水计算方法,由设计暴雨推求,或根据类似地区或相邻河流的设计洪水成果,以及治
6、理河段的历史洪水调查分析成果等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平原河网地区可采用水动力模型分析计算。应对近年来发生特大洪水或遭遇了更不利的洪水组合进行分析,必要时可对近期典型极端暴雨洪水事件开展暴雨移植及产流情况分析。以排涝为主的河流参照治涝标准(SL723-2016)中除涝水文计算方法,推求设计排涝流量,并应考虑下垫面变化对设计洪涝水的影响。4 .选取河道重要控制断面,分析近年来水位流量关系变化情况,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综合拟定水位流量关系。应重点关注天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河流情势变化影响,如北方河流淤积萎缩、地面沉降,南方河流束窄河道、无序采砂造成的水位流量关系变化。5 .参照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
7、4-2015),进行水面线推算。糙率选取应反映河道现状实际情况。对干支流洪水、河湖洪水相互顶托河段及感潮河段,应进行不同洪涝(潮)水组合和遭遇情况的水面线推算,以外包线作为设计依据。6 .对部分多泥沙中小河流,进行泥沙分析计算,分析河床冲淤演变情况。(五)防洪区划和防洪标准1 .针对洪水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洪水对经济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统筹考虑地形地势、支流汇入、已建工程影响等划分防洪区。重点划定防洪保护区,对已划定的进行范围复核;新增防洪保护区,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区内经济社会指标,科学合理划定分区,避免范围过大造成治理标准偏高,严禁把洪泛区划为保护区。2 .统筹考虑干支流、上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流 中小 治理 方案 编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1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