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在中国译介的百年历程.docx
《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在中国译介的百年历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在中国译介的百年历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在中国译介的百年历程摘要我国文学界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译介芥川龙之介的作品,至今已逾百年。迄今为止,文学界对芥川龙之介作品的译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20世纪20、30年代的发沏期;20世纪80、90年代的高速发展期;2001年至今的成熟期。虽然芥川的大部分作品都已经被译介至中国,但亦存在重复性译介较多,宽视野、厚理论的译介精品较少等突出问题。关键词芥川龙之介译介学术述评日本文学近百年来,我国学者十分热衷译介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作品,各种翻译作品不断涌现,不仅涉及芥川的小说,亦涉及其散文、随笔、书简等多种体裁的作品。译介催生了对其作品的研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学界对芥川
2、作品的研究蔚为壮观,以芥川作品为研究对象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年均10余篇,其他研究论文20余篇。本文对近百年来我国文学界对芥川作品的译介与评论进行爬梳,以厘清芥川作品在我国的译介状况,以期为今后我国的芥川作品研究乃至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一、芥川作品译介的发初与停滞期(1921年1978年)1921年夏天,鲁迅翻译了芥川的代表作鼻子罗生门,登载在北京的晨报上,并分别撰写了鼻子译者识和罗生门译者前记,开启了国内学者翻译和介绍芥川作品的先河。随后,商务印书馆于1923年出版了鲁迅、周作人选编的现代日本小说集,收录了鲁迅所译的两篇小说罗生门和鼻子。1926年,夏可尊选译了芥川中国游记中的
3、十四节,发表在小说月报第17卷第4号上,成为国内第二位翻译芥川作品的学者。此后夏丐尊陆续翻译了秋湖南的扇子南京的基督等。1927年,芥川的自杀震惊了我国文坛,在其自杀后的两三年间掀起了一股“芥川热”。1927年,开明书店出版了鲁迅、方光森、夏可尊等翻译的芥川龙之介集;小说月报更推出了芥川龙之介专辑,登载了由多位名家翻译的芥川氏创作十篇芥川氏小品四种芥川氏杂著两种等。此外,东方杂志语丝文学周报一般洪水民铎等纷纷登载翻译、介绍以及悼念芥川的文章,对他的离世表示极大的关注。此后,1928年,我国第三位芥川作品译者汤鹤逸结集出版了芥川龙之介小说集,由北平文化学社出版,收录了芥川的U篇短篇小说。同年,上
4、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黎烈文翻译的河童,并先后于1934年和1936年进行了再版,正文后附有永见德太郎的芥川龙之介与河童一文。1933年4月,光华书局出版了高明翻译的文艺一般论,开始了国内学者对芥川文艺美学及文艺本质论的关注。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高汝鸿选译的日本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了芥川的两篇作品南京的基督蜜柑,该书1939年再版。译者高汝鸿在该书前言中对日本近代文艺赞不绝口,认为以芥川的小说为首的日本短篇小说“有好些的确是达到了欧美的,特别是帝制时代的俄国或法国的大作家的作品水平”Uo1940年,上海三通书局出版了芥川的某傻子的一生,收录了冯子韬翻译的某傻子的一生将军和丘晓沧翻译的猴子。
5、1941年,上海三通书局又出版了三通小丛书,其中收录了冯子韬对芥川河童的重译。此后一段时间我国对芥川作品的译介鲜有新成果出现。在评论方面,1929年,评论家韩侍桁在杂谈日本现代文学中对芥川作品提出了批评,认为芥川“对艺术缺少真实的态度”2,其作品经不起仔细琢磨。1930年,鲁迅在其创刊的文学研究上刊出了由韩侍桁翻译的唐木顺三的文章芥川龙之介在思想史上的位置。1934年,冯子韬翻译出版了芥川龙之介集,并附有他写于1931年的研究论文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作风和艺术观作为序言,冯子韬在文中对芥川及其创作进行了嘲讽,认为芥川“耸动了中国文坛的注意,大约是他的自戕而不是他的作品吧”2,对其作品表现了不屑。1
6、935年,巴金在几段不恭敬的话中表达了对芥川的反感,将芥川全部作品概括为“空虚”2。王向远将韩侍桁、巴金等人之所以反感芥川及其文学的原因归结于以下两点:一是芥川在中国游记长江游记中对中国抱有偏见;二是芥川被无产阶级文学阵营”视为资产阶级既成文学的代表,遭到批判和否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学界对芥川作品的译介较少。1956年第12期的读书月报上登载有日本读者来信,信中提及该刊第7期张梦麟的我们出版了那些日本文学作品中将芥川龙之介的名字印错了;1956年电影艺术译丛第11期在谁是“太阳族电影”的制造者一文中提到了石原慎太郎获得了已故作家芥川龙之介名字命名的“芥川奖”。此后数年,由于政治、历
7、史等原因,我国对芥川作品的译介进入低潮期。二、芥川作品译介的再次发展期(1979年一2000年)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对芥川作品的译介迎来了发展期,不过此时的芥川作品译介仍主要处于翻译和再介绍的阶段。198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楼适夷翻译的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1982年第二次印刷时改名为罗生门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该书是楼适夷在极其困难的时期抽空翻译的,直至改革开放后才得以出版。此后,1981年,人民文擘出版社出版了文洁若等翻译的芥川龙之介小说选。1982年,香港山边社出版了楼适夷翻译的地狱变。1983年,台湾志文出版社出版了罗生门河童芥川龙之介选集(第2版)、地狱变芥川龙之介选集(
8、第2版)等,继续丰富了芥川作品的译介内容。此后,赖祥云译著的芥川龙之介的世界鬼才芥川氏的一生与七篇小说杰作、金若翻译的罗生门河童分别于1985、1986年先后由志文出版社出版发行。星光出版社亦于1985、1986年先后出版了地狱恋和许朝栋翻译的河童某阿呆的一生等。前述诸多芥川作品的译作相继出版,再次掀起了国内译介芥川作品的热潮。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内一些名家翻译的芥川作品开始陆续出版。199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吴树文翻译的疑惑。1997年,漓江出版社出版了林少华等翻译的罗生门。1998年,译林出版社出版了楼适夷等翻译的罗生门芥川龙之介中短篇小说集;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了叶渭渠主编、李
9、正伦等翻译的芥川龙之介作品集散文卷以及叶渭渠主编、楼适夷等翻译的芥川龙之介作品集小说卷;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聂双武翻译的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选等。此外,1999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文洁若等翻译的罗生咒,收录了芥川27篇作品,是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的芥川龙之介小说选编成,该书是20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中的一册。同年,译林出版社出版了世界文学名著百部,其中有楼适夷、吕元明、文洁若译的罗生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世界小说名家名篇名译一一大众丛书,其中有亦楼适夷、文洁若等翻译的地狱变,收录了芥川20篇作品,书中有艾莲写的前言,对芥川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芥川的作品“写得珠圆玉润,精巧别致,显
10、示出一种东方的特色,东方的智慧,可谓独出冠时,令人叹服”3。此外,名作欣赏山花日语学习与研究等杂志亦开始刊载芥川作品,如桔子(朱金和译,名作欣赏1984年第2期)、沼泽地(文洁若译,山花1984年10期)、芥川龙之介俳句十首(王庆民、孙久富译注,日语学习与研究1989年第5期)等。在评论方面,1978年社会科学战线第3期刊载了小短文鲁迅和芥川龙之介之译事,对芥川与鲁迅之间有关译介与评论进行了简短的论述。刘介人的芥川龙之介及其作品罗生11)(1979年)、楼适夷的芥川十一篇书后(1980年)、艺峰、志文的芥川奖与直木奖(1982年)、代彭康编译的日本大正时期文坛上的奇才芥川龙之介(1984年)等
11、均对芥川及其文学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与褒扬。这一时期,我国文学界对芥川作品逐渐摆脱了第一阶段以译介为主的状况,开始出现了较多的理论研究成果。但该时期的芥川作品译介仍十分保守,较多为早期译本的多次再版或汇编,未产生较多具有影响力的新翻译作品及理论研究成果。三、芥川作品译介的成熟期(2001年至今)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对芥川作品的译介进入成熟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001年,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方洪庆翻译的芥川龙之介经典小说,收录了芥川的开明的杀人犯老年海滨海市蜃楼等29篇经典短篇小说。2002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李正伦、李菁、李华翻译的芥川作品侏儒的话,收录了东京小品我喜欢的女人点头之礼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芥川龙 文学作品 中国 译介 百年 历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1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