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学习教育∣案例剖析:年轻干部腐败的特点、成因及治理路径(基于46个案例的分析).docx
《党纪学习教育∣案例剖析:年轻干部腐败的特点、成因及治理路径(基于46个案例的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纪学习教育∣案例剖析:年轻干部腐败的特点、成因及治理路径(基于46个案例的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年轻干部腐败的特点、成因及治理路径(基于46个案例的分析)吴海红黄欣薇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年轻干部“要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节俭朴素、谦逊低调,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年轻干部清正廉洁,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的百年大计。然而,近年来,年轻干部腐败现象不断发生,迫切需要深化对年轻干部腐败行为的规律性认识,不断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一、年
2、轻干部腐败的显著特点本文通过收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以及地方纪委监委网站等渠道公布的案件,共选取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46例样本进行研究。通过杭理发现,这些年轻干部腐败存在如下几个鲜明特点。(一)量化特征:“潜伏期短但贪腐数额巨大腐败潜伏期是指公职人员首次贪腐作案到案发被立案查处的时间跨度。腐败潜伏期与腐败官员被查处时的级别呈正相关性。一般而言,被查处的腐败官员级别越高,潜伏期越长。有研究发现,2013年至2019年被查处的142名腐败的中管干部,平均潜伏期约为13年(陈国权、杨亚星:“腐败潜伏期官员何以得到晋升:基于干部任用权的分析”,社会科学
3、战线2022年第4期)。另有研究发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查处的80个市“一把手”,平均潜伏期近10年半(乔德福:“改革开放以来市一把手腐败案例研究报告一基于142个市一把手腐败案例分析”,理论与改革2013年第5期)。年轻干部由于工作时间不长,决定了其贪腐时间也相对较短。从46个案例看,年轻干部腐败呈现典型的低龄低职“潜伏期”短,但是涉案数额大的特点。本研究界定的年轻干部以1980年后出生为标准,其中年龄最小的为95后。职级主要为处级以下,多数没有领导职务,为普通工作人员。根据可以查到数据的35个案例,工作年限最长的为20年,最短的仅11个月,有人刚走上工作岗位1个月就开始贪腐
4、,正所谓“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走入歧途”。据可查到数据的44个案例,潜伏期最长的15年,最短的仅1个月,平均潜伏期3.7年。相对于中管干部和市“一把手”,年轻干部腐败潜伏期呈现显著的短期化特点。但是另一方面,贪腐数额呈现大额化的特点。根据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贪污贿赂“数额较大”的一般标准为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数额巨大”的一般标准为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数额特别巨大”的一般标准为三百万元以上。据可查到数据的41个案例,数额较大的3例,占比7.3%;数额巨大的23例,占比56.1%;数额特别巨大的15例,占比36.6%,
5、其中涉案数额最大的为安徽省滁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交易管理科工作人员张雨杰,高达近7000万元。其次为浙江一建建设集团公司深圳分公司财务部副经理陈曦曦,涉案金额2700万。起步就“失足”、犯罪时间短、贪腐数额大,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年轻“问题干部”胆大妄为、铤而走险的心态。(二)腐败类型:自体腐败与交易型腐败并存腐败就其本质而言,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如何利用公共权力为个人谋取利益,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腐败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自体腐败”和“交易型腐败”,前者主要指不正当占有,包括贪污和挪用公款,后者主要指贿赂,包括行贿和受贿(李辉、杨肖光:“市场化与腐败类型的地区差异一基于职务犯罪起诉书数据
6、的多层分析”,公共行政评论2019年第3期)。从实际案件发生情况来看,以交易型腐败居多。有研究认为,自体腐败主要发生在前改革时期,因为这种腐败主要发生在非市场领域,这些领域很少发生市场交易。而交易型腐败主要是发生于市场领域的权钱交易,表现为权力主体与市场主体的交易。年轻干部腐败呈现自体腐败与交易型腐败并存现象,且以前者表现更为突出。在46个案例中,贪污、职务侵占、挪用公款共计28例,占比60.9%;受贿共计23例,占比50限同时具有贪污或挪用公款和受贿的有5例,占比10.946例中有1例腐败是因为行贿。进一步分析发现,自体腐败主要发生在一些资金密集岗位,多为财务、业务办理等接触到资金的岗位。在
7、46个案例中,有企业财务部副经理、水务局财务股干部、商业联合会报账员、房地产管理中心财务科科员、不动产交易窗口工作人员、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出纳员、卫计局出纳、财政局工作人员、供销社财审科副科长等。这些岗位一旦管理疏漏,就会为贪腐提供可乘之机。从交易型腐败来看,主要是利用手里掌握的资源配置权或执法监督权谋取私利。比如,产品质量检验岗位、房屋土地管理岗位、公检法纪检岗位等。在受贿案件中,不乏学历高、能力强、担任重要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这让他们成为了市场主体“围猎”的对象,甚至是“围猎”的“潜力股”。例如,1981年出生的金英丽,硕士研究生毕业,曾担任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副镇长、金山区经委副主任、六届
8、金山区政协常委。金英丽甘于被围猎,与不良商人沆漫一气,搞权钱、钱色交易,收受贿赂500多万元。自体腐败和交易型腐败并存,凸显了对年轻干部的监督要双管齐下,“八小时以内”和“八小时以外”监督并重。(三)作案手段:传统腐败与新型腐败交织传统腐败与新型腐败交织,是当前腐败现象的一个新特点。相对于传统腐败,新型腐败主要表现为隐蔽性、复杂化、专业性。诸如“影子股份”“影子公司”“雅贿”“期权腐败”“一家两制”等。由于腐败主体隐身化、腐败行为间接化、作案手段专业化、腐败收益隐蔽化,腐败发现和查处难度加大。年轻干部具有学历高、头脑灵活、知识储备丰富、专业化程度高、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当他们把这些优势运
9、用到贪腐领域,表现出了作案手段“高明”的特点。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中心干部穆玉龙,将单位收费的二维码篡改为个人支付宝二维码,通过个人支付宝、微信账户等方式违规收取养老保险费60余万元。在46个案例中,还有通过电脑伪造银行存单和报销单等方式非法侵占资金等。依托互联网技术、数字支付等手段,利用管理监管漏洞实施贪腐,正在成为年轻干部腐败的群体性特征,这也是把握腐败新动向值得高度关注的趋势。(四)腐败动因:价值观念偏差奉行及时行乐人的行为总是取决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年轻干部的腐败从思想根源上看,与他们精神空虚、价值观念偏差有着直接的关系。受“精致生活”“及时行乐”等错误思想
10、观念的影响,一些年轻干部在工作岗位上不是想着奋斗拼搏、建功立业,而是贪图享乐,追求奢靡生活和感官刺激,在膨胀的欲望面前滑向腐败的深渊。比如张雨杰贪污近7000万元,主要用于网络游戏充值和满足于奢靡消费;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工商业联合会原报账员万振套取、骐取公款40余万元,主要用于购买电子产品,在6年内购买了47部手机;陈曦曦挪用公款2700万元主要用于赌博:金英丽甘于被老板“围猎”,主要是为了满足奢靡消费;等等。46个案例中,贪腐用于赌博的有9人,占比19.6%;用于个人奢靡消费的有12人,占比26.1%;用于游戏充值的有4人,占比8.7%。这些腐败诱因,体现出一些年轻干部爱慕虚荣、炫耀攀比、
11、注重感官体验、物欲强胆子大,以及沉迷虚拟世界、现实世界捞钱享受的特征。二、年轻干部腐败的多重原因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从腐败发生的机理来看,一个人产生腐败行为,一般有三个条件:掌握稀缺资源、有腐败机会、存在腐败动机。年轻干部腐败也是多因所致,既有自我失守的主观因素,也有制度体制机制不健全的客观因素,还有不良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归根到底,人的主观因素是走向腐败的根本原因。(一)“五关失守是诱发年轻干部腐败的根本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要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不
12、是设一道、两道关口就够了,而是要层层设防、处处设防。一是要守住政治关。二是要守住权力关。三是要守住交往关。四是要守住生活关。五是要守住亲情关。”纵观年轻干部腐败案件不难发现,走向贪腐往往与“五关”失守有密切关联。政治关失守容易迷失方向。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也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腐败问题本质上是政治变质。年轻干部走上工作岗位时间不长,对党的政治理论学习不系统不深入,存在重业务轻理论的倾向,因而对党的理想信念宗旨理解不深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不高的“先天不足”,是导致一些年轻干部走向贪腐的思想根源。权力关失守容易丧失公心。缺乏对权力的敬畏感,是年轻干部走向贪腐的共性问题。有的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纪 学习 教育 案例 剖析 年轻 干部 腐败 特点 成因 治理 路径 基于 46 分析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17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