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乐山第一个党组织为何诞生在五通桥.docx
《【党课讲稿】乐山第一个党组织为何诞生在五通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乐山第一个党组织为何诞生在五通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党课讲稿】乐山第一个党组织为何诞生在五通桥摘要:乐山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五通桥特别支部的建立在乐山地方党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和重大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到土地革命战争伟大转变的历史进程中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深入发展的客观结果。五通桥盐业经济的发展、盐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劳资矛盾的不断激化,为建立五通桥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共四川临时省委的直接领导,四川工人运动的杰出代表钟善辅的桥梁作用,为建立五通桥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奠定了组织基础。乐山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五通桥特别支部的建立,是乐山历史上弥足珍贵的一页。关键词:党组织;五通桥;党史党建1928年5月,乐山第一个党组织一
2、一中共五通桥特别支部建立,嘉州大地点燃了星星之火,乐山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是乐山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和重大意义的政治事件。任何一个政治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归根到底是由当时的经济因素、社会矛盾、政治条件所决定的,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乐山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在五通桥也不是孤立的、偶然的事件,与当时五通桥盐业经济的发展、盐业工人队伍的壮大、劳资之间矛盾的加剧及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都有着必然的联系。一盐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奠定了阶级基础五通桥因盐聚市,因盐成邑,产盐历史源远流长。据四川省五通桥盐厂厂志记载:五通桥凿井制盐始于秦,历唐宋逐步开发,元时称“永通厂”,明仍继之。其后,随着燃料
3、、卤源枯竭及运输不便,曾在“永通厂”打拼的盐商们便沿着茫溪河将厂址下移,以五通桥、牛华溪、金山、井研为连线,构建起一个盐业产销的金三角一一“五通厂”,“永通厂”则渐渐消失。因“五通厂”隶属于犍为、乐山两县,故又名“犍厂”“乐厂”。清乾隆中叶(17561786年),随着卓简井技术的不断提高,“五通厂“井卤量丰咸重,盐业达到极盛,形成以“犍乐盐厂”为中心的井架林立、盐灶生烟”的规模化取卤熬盐重镇,井盐产量居全川之冠,产品行销川内各地,盛于富荣(今自贡市),故有“金犍为,银富顺”之说。道光元年(1821年)后,富荣发现瓦斯、岩盐,成本降低、产量猛增,犍、乐两厂降居富荣之后,在川盐中名列第二。1914
4、年,犍、乐两厂改厂为场,更名为键为盐场和乐山盐场、井仁盐场,盐场产盐区域甚广,产区分布在4县若干乡镇,纵横300余里。犍为盐场主要分布在金山寺、顺河街、梅旺场、四望关、灰山井、红豆坡、王村、马踏井、瓦淬滩、金石井等乡镇;乐山盐场主要分布在牛华溪、冠英场、安谷场、太平寺、蔡金场、河耳坎等乡镇,以及井(研)仁(寿)场的井研城、门坎山、大水湾、乌抛湾、仁寿城、杨泗井、中坝井等乡镇。整个盐场共有卤井5805眼,灶户935家,直接或间接依靠盐业为生者约6万余人,盐的最高产量近6万吨。所产之食盐,除销售本地市场外,还行销府(成都)、南(新津一带)、雅(雅安)、宜(宜宾)、叙(叙永)、纳(纳溪)等地区,远销
5、滇、黔、藏,乃至“济楚”“济陕”口岸。五通桥盐业的发展使一些半农半工的农民转化成了盐业工人。大批丧失生产资料的农民经济上一贫如洗,全靠出卖自身劳动力养家糊口。盐业分工细、工序繁杂,凿井、汲卤、输卤、煎盐都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劳动强度非常大,工人们暑天赤身裸体挑盐水,冬天挥汗如雨蹬水车,累死累活,苦不堪言;盐工劳动时间长,每天多达16小时之多,吃住在灶房,昼夜守着盐锅,从来就没有上下班可言;盐工劳动条件恶劣,不顾工人死活的盐场主不愿花钱改善劳动条件,工人们随时冒着生命危险劳作,一旦发生因工伤亡事故,一条人命赔偿八千文(折合法币五元),真可谓“盐工人命不如牛”。盐场火红生产场景的背后,是广大盐工们的
6、艰辛和苦难,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盐工饱受压迫、剥削和欺凌。盐场主可以任意解雇盐工,对反抗的盐工私设公堂进行残酷镇压。封建把头的压迫、行业制度的束缚、黑暗社会的管压使广大盐工丧失了起码的人身自由。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清咸丰九年(1859年),农民起义军首领李永和、拦朝鼎率领义军攻克牛华、五通桥、金粟、马踏一带及罗城、金山等地,盐工纷纷加入义军。之后,深受暴I削压迫的犍乐盐场工人多次发起工人运动和罢工斗争。五通桥盐业的发展和犍乐盐场的壮大促进了五通桥盐业工人队伍的发展壮大,为乐山革命运动创造了客观条件。资本家对盐业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榨激化了劳资双方的阶级矛盾,在盐
7、业工人队伍中埋下了反抗的种子,为建立乐山五通桥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奠定了阶级基础。二、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奠定了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而这一结合是通过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革命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实现的。乐山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在五通桥,也是通过四川工人运动的杰出代表钟善辅的桥梁作用实现的。1927年4月12日,实行独裁专制的蒋介石策划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8月1日,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挽救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拉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大幕,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
8、武装斗争的新时期。8月7日,在关系党和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的失败教训I,纠正和结束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1927年3月31日,四川军阀在重庆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三一惨案”,而后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杨公、组织部主任冉钧等共产党人被害,组织澧到严重破坏。“1927年4月27日到5月10日召开的中共五大期间,中央听取出席会议的两名四川代表李嘉仲、钟善辅关于重庆地委遭破坏情况的报告,决定在四川成立临时省委。为了加强四川党的力量,6月6日,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
9、会议决定派傅烈、周贡植、钟梦侠、刘披云、刘小卿等5人由武汉入川清理和恢复党的组织,建立临时省委。8月12日建立直属中央领导的中共四川临时省委,傅烈任书记。”1中共四川临时省委成立后,遵照“八七会议”精神,结合四川实际制定了关于政治问题及今后工作计划决议案,提出当前党的最根本任务是重新整顿,严格纪律,集中精力迅速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适应新的斗争。同时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改变党的成分,吸收工农分子,提高党组织战斗力。基于这一指导思想,中共四川临时省委高度重视乐山富有斗争精神的产业工人队伍,特别关注拥有三四万产业工人大军的五通桥盐场,认为这是四川工人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建立乐山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地方组
10、织的坚实基础。在中共四川临时省委成立的当月,“1927年8月,中共成都特别支部根据临时省委的指示,派钟善辅到五通桥领导工人运动”223o钟善辅,又名钟世民,1899年出生于四川省涪陵县(今重庆市涪陵区)罗云坝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钟善辅自幼发奋努力,聪颖好学,他一边帮助家里种田,一边在私塾念书识字。1916年,他到重庆一家丝厂做学徒,开始独立生活。1918年经大哥钟伯良帮助,离渝赴蓉进入成都警监专门学校求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渴望真理、向往进步的钟善辅投入到了这一伟大历史变革时代的革命洪流中。1921年,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王右木经过精心筹备,成立了“马克思主义读书会”。钟善辅和一些进步青
11、年积极参加读书会活动,聆听了王右木主讲的唯物史观资本论社会主义神髓等,认真攻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等进步书籍。他在认真学习革命理论的同时,还积极参加组织工人小组、办工人夜校等社会实践活动。1922年,钟善辅加入王右木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都组织,开始了革命生涯。1923年秋,成都独立小组成立后,钟善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钟善辅入党后,更加活跃在成都工人运动的政治舞台上。1923年冬至1924年春,先后成功领导了生给工人为改善生活、提高工资待遇而举行的两次大规模罢工斗争,以及长机工人反“朱尺”的斗争。在中国革命处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要带领广大劳苦盐工同国民党反动当局展开英勇顽强斗争,任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课讲稿 党课 讲稿 乐山 第一 党组织 为何 诞生 五通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20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