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问题详解与解析汇报.do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问题详解与解析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问题详解与解析汇报.doc(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习题精选一、选择题其中114题为单项选择,1524题为多项选择1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吸收带和R吸收带的是 A. B. C. D. 2在如下化合物中,pp*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 A.1,3-丁二烯B.1,4-戊二烯C. 1,3-环已二烯D. 2,3-二甲基-1,3-丁二烯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A. 向短波方向移动 B. 向长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光源的种类与个数 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 D. 检
2、测器的个数5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围,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A. 增加、增加、增加 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减小 D. 增加、不变、减小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 A.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 B.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比C.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D.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比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8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
3、参比溶液的是 A. 蒸馏水 B.H2SO4溶液C. K2Cr2O7的水溶液 D. K2Cr2O7的硫酸溶液9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响的显色剂选择原如此错误的答案是 A. 显色反响产物的e值愈大愈好 B.显色剂的e值愈大愈好C. 显色剂的e值愈小愈好D. 显色反响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e值相差愈大愈好10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 A.40.2%B.37.1%C. 35.1%D. 30.2%1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参加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参
4、加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测定时参比溶液应选择 A. 蒸馏水B. 试剂空白C. 含KMnO4的试样溶液 D. 不含KMnO4的试样溶液12常用作光度计中获得单色光的组件是 A. 光栅(或棱镜)+反射镜 B. 光栅(或棱镜)+狭缝C. 光栅(或棱镜)+稳压器 D. 光栅(或棱镜)+准直镜13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如下哪个因素有关 A. 溶液浓度 B. 测定波长 C.仪器型号 D. 吸收池厚度14假定T= A=0.699 如此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A. B. C. D. 15今有A和B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溶液,其吸收曲线相互不重叠,如下有关表示正确的答案是 A. 可不经别离,在A吸收最大的波长和B
5、吸收最大的波长处分别测定A和BB. 可用同一波长的光分别测定A和BC. A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包括了B的吸收D.B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不包括A的吸收16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某药物含量时,用参比溶液调节A=0或T=100%,其目的是( )A. 使测量中c-T成线性关系B. 使标准曲线通过坐标原点C. 使测量符合比耳定律,不发生偏离D. 使所测吸光度A值真正反响的是待测物的A值17某药物的摩尔吸光系数e很大,如此明确 A. 该药物溶液的浓度很大B. 光通过该药物溶液的光程很长C. 该药物对某波长的光吸收很强 D. 测定该药物的灵敏度高18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可采用 ;为提高
6、分光光度法的准确度可采用 ;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精细度可采用 ;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选择性可采用 A. 显色反响产物e大的显色剂B. lmax作测定波长C. 选择适当的参比液D. 控制比色皿厚度与有色溶液浓度19分光光度法中,选用lmax进展比色测定原因是 A. 与被测溶液的pH有关B. 可随意选用参比溶液C. 浓度的微小变化能引起吸光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D. 仪器读数的微小变化不会引起吸光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了测定的精细度20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 A. 溶液对两波长的吸光度之和为定值B. 溶液对两波长的吸光度之差与待测物浓度成正比C. 吸光度具有加和性D. 干
7、扰物质和被测物质有等吸收点21如下基团或分子中,能发生np*跃迁的基团是 A. C=CB.C=OC.CND. CH3OH22酸度对显色反响影响很大,这是因为酸度的改变可能影响 A. 反响产物的稳定性B. 被显色物的存在状态C. 反响产物的组成 D. 显色剂的浓度和颜色23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响应选择的条件有( )A. 显色时间B. 入射光波长C. 显色的温度 D. 显色剂的用量24. 红外光谱与紫外吸收光谱的区别是 A. 前者使用广泛,后者适用围小B. 后者是由分子外层价电子跃迁引起C. 前者谱图信息丰富,后者如此简单D. 前者是分子振动转动能级跃迁引起二、填空题1在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
8、标的浓度不同KMnO4溶液吸收曲线上可以看出_未变,只是_改变了。2不同浓度的同一物质,其吸光度随浓度增大而_,但最大吸收波长_。3符合光吸收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溶液浓度增大时,它的最大吸收峰位置_,摩尔吸光系数_。4为了使分光光度法测定准确,吸光度应控制在0.20.8围,可采取措施有_和_。5摩尔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_的度量,其值愈_,明确该显色反响愈_。6分子中的助色团与生色团直接相连,使pp*吸收带向_方向移动,这是因为产生_共轭效应。7一有色溶液,在比色皿厚度为2cm时,测得吸光度为0。如果浓度增大1倍时,其吸光度A=_,T=_。8分光光度法测定钛,可用(1)H2O2法(e=102 Lmo
9、l-1cm-1),也可用(2)二胺替比啉甲烷法(e=104 Lmol-1cm-1)。当测定试样中钛含量较低时,用_法较好。9各种物质都有特征的吸收曲线和最大吸收波长,这种特性可作为物质的依据;同种物质的不同浓度溶液,任一波长处的吸光度随物质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这是物质_的依据。10朗伯特-比耳定律表达式中的吸光系数在一定条件下是一个常数,它与_、_与_无关。 11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Fe2+-邻菲罗啉显色体系,当Fe2+浓度c变为3c时,A将_;T将_;e将_。12某溶液吸光度为A1,稀释后在一样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A2,进一步稀释测得吸光度为A3。A1-A2,A2-A3,如此为_。13光度
10、分析中,偏离朗伯特-比耳定律的重要原因是入射光的_差和吸光物质的_引起的。14在分光光度法中,入射光波一般以选择_波长为宜,这是因为_。 15如果显色剂或其他试剂对测量波长也有一些吸收,应选_为参比溶液;如试样中其他组分有吸收,但不与显色剂反响,如此当显色剂无吸收时,可用_作参比溶液。16R带是由_跃迁引起,其特征是波长_;K带是由跃迁引起,其特征是波长_。1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工作曲线是_和_之间的关系曲线。当溶液符合比耳定律时,此关系曲线应为_。18在光度分析中,常因波长围不同而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吸收池。可见分光光度法中选用_吸收池;紫外分光光度法中选用_吸收池;红外分光光度法中选
11、用_吸收池。三、判断对错1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越大,如此明确该物质的浓度越大。2在紫外光谱中,同一物质,浓度不同,入射光波长一样,如此摩尔吸光系数一样;同一浓度,不同物质,入射光波长一样,如此摩尔吸光系数一般不同。3有色溶液的透光率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透光率与溶液的浓度成反比关系;有色溶液的吸光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关系。4朗伯特-比耳定律中,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5朗伯特-比耳定律适用于所有均匀非散射的有色溶液。6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7在光度分析法中,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越大,测量结果越准确。8物
12、质摩尔吸光系数e的大小,只与该有色物质的结构特性有关,与入射光波长和强度无关。9假设待测物、显色剂、缓冲溶液等有吸收,可选用不加待测液而其他试剂都加的空白溶液为参比溶液。10摩尔吸光系数e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和溶剂中的特征常数,e值越大,明确测定结果的灵敏度越高。11吸光度的读数围不同,读数误差不同,引起最大读数误差的吸光度数值约为。12在进展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时,可以用手捏吸收池的任何面。13今有 mol/LCuSO4溶液,假设向该溶液NH3时,其摩尔吸光系数不发生改变。14分光光度计检测器直接测定的是吸收光的强度。15丙酮在已烷中的紫外吸收lmax为279nm,emax为 Lmol-1cm-
13、1。引起该吸收带跃迁是pp*。16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相对误差约为2%5%。使用这类方法可进展微量组分分析,因为它能满足测定微量组分对准确度的要求。17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双光束分光光度法都是以试剂空白作参比。四、有关概念与名词解释五、计算题1安络血的相对摩尔质量为236,将其配成100 mL含安络血 0.4300 mg的溶液,盛于1 cm吸收池中,在max55 nm处测得A值为0.483,试求安络血的和值。2称取维生素C 0.0500 g溶于100 mL的5 mol/L硫酸溶液中,准确量取此溶液2.00 mL稀释至100 mL,取此溶液于1 cm吸收池中,在max245 nm处测得A值为0.498
14、。求样品中维生素C 的百分质量分数。mL/gcm3精细称取试样0.0500 g,用0.02 mol/L HCl 稀释,配制成250 mL。准确吸取2.00 mL,稀释至100 mL,以0.02 mol/L HCl为空白,在253 nm处用1 cm吸收池测得T41.7,其12000 L/molcm),被测组分的分子质量100.0,试计算263 nm和试样中被测组分的百分质量分数。4测定血清中的磷酸盐含量时,取血清试样于100mL量瓶中,加显色剂显色后,稀释至刻度。吸取该试液0mL,测得吸光度为;另取该试液0mL,加磷酸盐,测得吸光度为。计算每毫升血清中含磷酸盐的质量。 mol/L的HCl溶解后,
15、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同样HCl稀释至刻度。吸取该溶液 mL,再稀释至100mL。取稀释液用2cm吸收池,在310nm处进展吸光度测定,欲使吸光度为50。问需称样多少克?:该药物在310nm处摩尔吸收系数e=6130L/molcm,摩尔质量M6精细称取VB12对照品20.0 mg,加水准确稀释至1000 mL,将此溶液置厚度为1 cm的吸收池中,在361 nm处测得A0.414。另取两个试样,一为VB12的原料药,精细称取20.0 mg,加水准确稀释至1000 mL,同样条件下测得A0.390,另一为VB12注射液,精细吸取1.00 mL,稀释至10.00 mL,同样条件下测得A0.510
16、。试分别计算VB12原料药的百分质量分数和注射液的浓度。 7测定废水中的酚,利用参加过量的有色的显色剂形成有色络合物,并在575nm处测量吸光度。假设溶液中有色络合物的浓度为1.010-5mol/l,游离试剂的浓度为1.010-4mol/l测得吸光度为0.657:在同一波长下,仅含1.010-4mol/l游离试剂的溶液,其吸光度只有0.018,所有测量都在2.0cm吸收池和以水作空白下进展,计算在575nm时,1游离试剂的摩尔吸光系数;2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8今有A、B两种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溶液。在1cm吸收池中,分别以295nm和370nm的波长进展吸光度测定,测得吸光度分别为20和3
17、0。浓度为 mol/L的A对照品溶液,在1cm的吸收池中,波长为295nm和370nm处,测得吸收度分别为0.08和0.90;同样条件,浓度为 mol/L的B对照品溶液测得吸收度分别为0.67和0.12。计算复方制剂中A和B的浓度假设复方制剂其他试剂不干扰测定。9A与B两种物质的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用等厚度的吸收池测得吸光度如下表。1求被测混合物中A和B含量。2求被测混合物在300nm处的吸光度。波长238nm282 nm300 nmg/mLg/mLA+B样品10在光度分析中由于单色光不纯,在入射光l2中混入杂散光l1。l1和l2组成强度比为:=1:5,吸光化合物在l1处的103 L/mol
18、cm,在l2处的104 L/molcm。用2cm吸收池进展吸光度测定。1假设吸光物质浓度为510-6 mol/L,计算其理论吸光度A;2假设浓度为110-5 mol/L,A又为多少?该吸光物溶液是否服从朗伯特-比耳定律?11某有色溶液在 cm厚的吸收池中测得透光度为1.0%,仪器的透光度读数T有0.5%的绝对误差。试问:1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是多少?2欲使测量的相对误差为最小,溶液的浓度应稀释多少倍?3假设浓度不变,问应用多厚的吸收池较适宜?4浓度或吸收池厚度改变后,测量结果误差是多少?12有一个两色酸碱指示剂,其酸式HA吸收420nm的光,摩尔吸光系数为325 L/molcm。其碱式A吸收60
19、0nm的光,摩尔吸光系数为120L/molcm。HA在600nm处无吸收,A在420nm处无吸收。现有该指示剂的水溶液,用1cm比色皿,在420nm处测得吸光度为08,在600nm处吸光度为80。假设指示剂的pKa为,计算该水溶液的pH值。13某一元弱酸的酸式体在475 nm处有吸收,104 L/molcm,而它的共轭碱在此波长下无吸收,在pH10-5mol/L的该弱酸溶液在475 nm处的吸光度为0.261用1 cm比色杯。计算此弱酸的Ka值。14某弱酸HA总浓度为10-4mol/L。于l520nm处,用1cm比色皿测定,在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中,测得吸光度值如下:pHA求:1在520nm处
20、,HA和A的eHA,eA-;2HA的电离常数Ka。15络合物NiB在395nm下有最大吸收此条件时,Ni与B无吸收,当络合剂浓度比Ni2+过量5倍时,Ni2+完全形成络合物。根据如下数据,求Ni2+ +2BNiB的稳定常数K。溶液组成与浓度(mol/L)吸光度(=395nm)Ni2+ 10-4) ,10-1)Ni2+10-4) , 10-3) 习题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其中112题为单项选择,1321题为多项选择1C。苯环可产生B吸收带和E吸收带,羰基可产生R吸收带。羰基和苯环共轭B带、E带和R带都发生红移,同时吸收增强。共轭后的E带也可称之为K带。所以四种化合物中只有苯乙酮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
21、K吸收和R吸收带。2B。在紫外光谱中,双键发生共轭后,p轨道进展重新整合,p轨道的最高成键轨道p能量升高,p轨道的最低反键轨道p*能量降低,使pp*跃迁所需能量减小。双键共轭越大,pp*跃迁所需能量越小,吸收波长发生红移。四种化合物中,1,3-丁二烯,1,3-环已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都含有共轭体系,pp*跃迁所需能量减小。因此,pp*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1,4-戊二烯。3C。Lambert-Beer定律描述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均匀的非散射样品时,样品对光的吸光度与样品浓度与液层厚度成正比。符合Lambert-Beer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吸光物质的吸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紫外 可见 分光光度法 习题 问题 详解 解析 汇报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