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docx
《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docx(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年8月第四节突出大湾区大市场需求优化“菜篮子产品供应47第五节突出保多样增效益提升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53第六章发展精细农业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59第一节聚力打造核心增长极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水平59第二节聚力强链延链补链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62第三节聚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农业对外合作高地66第四节聚力转变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69第五节聚力促进小农户发展建设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体系73第七章塑造精美农村全域实施岭南特色乡村建设行动77第一节全面推进乡村特色风貌提升77第二节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79第三节建设乡村便捷高效生
2、活圈82第四节修复保护乡村生态系统85第五节创新提升乡村治理体系89第八章培养精勤农民全力打造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主力军93第一节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93第二节加快提升农民精神风貌96第三节高质量推进创新创业98第四节实施农民收入跃升计划I(K)第五节促进农村消费升级102第九章巩固拓展成果助力脱贫地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104第一节促进脱贫攻坚政策平稔过渡104第二节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06第一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更加坚实“卜三五”以来,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发展的重大部署,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推动全省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
3、变革。农产品供给能力实现新提升。粮食产量稳定在1200万吨,生猪年末存栏恢复到常年的83%,“粤字号”农产品质优量增,产出约占全国4.7%的蔬菜、6.5%的水果、5.2%的肉类和13%的水产品,为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成效。全省农林牧渔业产值7901.92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超2352万亩,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农业发展由要素依赖加速向创新驱动转变。全省纳入全国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15.91万家,农民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5.05万个和3.67万个以上,土地流转率达到50.45%,适度规模经
4、营实现新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蓬勃兴起,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加快发展,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44: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超过135亿人次,农产品短视频矩阵营销成为新亮点,-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农业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全省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4年实现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在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连续五年稳定在97%以上。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圆满完成,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2%以上。乡村基础设施和
5、公共服务补短板步伐明显加快,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87%以上,农村光纤入户率近57%,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达标率99%。乡村社会和谐稳定,文明乡风、纯朴民风、良好家风加快形成。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顺利完成,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等改革试点扎实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有序开展。农业开放合作机制和政策加快创新,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更加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成效明显。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161.5万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77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农民持续增收,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万元,提前两年实现翻番,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51以
6、下,恩格尔系数降至37.1,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些成就表明,“十三五”时期是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力度最大的时期,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最为明显的时期,是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时期,广大农民昂首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农业农村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第二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更加紧迫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并加速向“三农”领域传导,“十四五”时期全省农业农村发展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制约更加凸显。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压力尤为凸显。
7、全省粮食生产基础还不牢固,部分“菜篮子”产品缺口较大,饲料原料、食用油料、天然橡胶等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自给能力亟待提升,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履行好国家粮食安全广东责任、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更大更重。质量效益竞争力不高的问题尤为凸显。全省农业总产值位居全国前列,但供给结构不优,经营效益偏低,“卡脖子”技术瓶颈明显,园区化、绿色化、机械化、规模化、数字化、融合化水平还不高,与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大力发展精细农业、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任务依然繁重。加快乡村建设的要求尤为凸显。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协调,是全省最为突出的矛盾,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
8、依然较大,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问题较为突出,农村整体面貌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要求不相适应,全力塑造精美农村、加快解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任务十分迫切。培育高素质现代农民强化粮食安全供给保障。推广应用绿色生态储粮技术,加强粮食收储设施建设,重点提升仓容资源薄弱地区仓容规模,逐步淘汰小散旧粮库,实现储备粮相对集中存储。提升珠三角主要粮食物流枢纽的集散功能,完善珠江-西江内河码头联运接驳功能。新扩建粮食深水码头,增加中转仓容,有效衔接省际运输。深化粮食产销合作,支持省内粮油企业在主产区建立优质粮油生产、加工基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宽粮源渠道。深入推进优质粮
9、食工程,开展粮食绿色仓储提升、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质量追溯提升、机械装备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提升、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六大行动”,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优化储备品种结构,合理引导生产结构调整。大力开展市场化收购,健全完善优粮优价市场机制。第三节突出战略资源保障强化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力推动全省糖料蔗、天然橡胶、油料作物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夯实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基础。建设糖料蔗生产基地。以品种改良、宜机化改造、绿色技术应用等为重点,建设150万亩以上糖料蔗生产基地,确保全省糖料蔗产量稳定在1460万吨以上。加快良种推广应用,建设健康种苗生产基地,促进良种
10、良法配套,提高蔗糖分,推进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培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田间道路配套,加大甘蔗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建设力度,推广甘蔗采收后蔗叶粉碎还田技术、地膜回收技术、制糖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提升天然橡胶产能。推进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产能提升建设,着力改造60万亩橡胶园,建成设施齐备、服务体系健全、加工仓储条件配套的现代化生产基地,挖掘增产潜力,确保关键领域用胶安全。优化胶园树龄结构和品种结构,推动老龄残次胶园更新,提高胶木兼优和高产高抗新品种比例,鼓励推广宽行密植+套种、高值高效农林复合模式,拓展胶园功能,优先支持特种胶园、生态胶园、超高产示范胶园建设。促进产后初加工、精深加工、军工胶研发和产地仓
11、储设施优化建设,加快落后生产线技术改造和环保设施设备升级。第四节突出大湾区大市场需求优化菜篮子产品供应进一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对接大湾区大市场需求,建设优质安全蔬菜生产基地,推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促进草食畜、肉(蛋)禽和渔业等发展升级,稳步增加优质安全“菜篮子”产品供应量。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建立完善“菜篮子”农产品稳价保供机制,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优化肉蛋奶、蔬菜和水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体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完善珠三角农产品批发市场及粤东粤西粤北产地市场建设,提升补强冷链基础设施,提高大型批发市场应急保供能力,建设批农产品核心物流园区。持续开展
12、“菜篮子”信息动态监测预警工作,建设全产业链信息监测体系,加强市场流通形势研判和产销衔接,引导科学生产、稳定供应、销售顺畅。建设优质蔬菜生产供应体系。推动蔬菜产销区域合作,保障总量平衡和季节、区域、品种均衡供应及质量安全,确保全省蔬菜产量达350()万吨以上。重点加强城郊型商品蔬菜基地、粤西北运蔬菜基地、粤北夏秋蔬菜基地、粤东精细及加工型蔬菜基地建设,以连栋塑料大棚、防寒避雨棚为主,适度发展防虫网室和连栋温室,推进品种优质化、作业机械化、设施智能化、防控绿色化、管理数字化,扩大城郊设施蔬菜发展规模。推进蔬菜高标准“五化”基地创建,重点集成推广壮苗培育、节水灌溉、精准施肥、轻简化栽培等绿色高质高
13、效生产技术模式,提高蔬菜生产科技水平。加强省际合作,严格认定标准,构建形成品种互补、档期合理、区域协调的供应格局。推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将最低生猪出栏量纳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促进生猪生产长效稳定发展。坚持转方式促转型,推动小散养殖向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养殖转型、粗放养殖向绿色科学养殖转型、小型屠宰厂(场)向现代化屠宰企业转型、调活猪向调肉品转型。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行动,统筹实施养殖场(户)升级改造、畜禽粪肥利用种养结合、疫病防控与无疫小区建设等项目,确保规模养殖比例达到80%以上,生猪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生猪年出栏3300万头以上,猪肉245万吨以上,自给率稳定在70%以上。减数
14、控量、提质增效,重构屠宰行业布局,加快屠宰厂(场)关停并转和绿色化标准化改造升级,完善“两证两章一报告”制度,推动屠宰加工和养殖生产配套布局,引导屠宰企业从销区向产区转移,实施屠宰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工程,支持建设养殖、屠宰、加工、配送全产业链示范企业,合理控制全省屠宰厂(场)数量,确保规模企业屠宰量占比达85%以上。推动特色畜牧产业转型提质发展。重点做强特色家禽产业,突出清远麻鸡、惠阳胡须鸡、怀乡鸡、杏花鸡等特色品种,建设以梅州、惠州、江门、茂名、睾庆、清远、云浮等市为主的家禽优势区,确保全省禽肉产量稳定在140万吨以上,支持建设高效安全、绿色环保的标准化养殖场(小区),提升家禽养殖机械化智能化
15、水平,推动畜禽就地屠宰,建设完善冷链配送体系,促进运活畜禽向运肉转变。充分挖掘草山草坡和秸秆资源潜力,推广天然草山草坡改良、农闲田种草和草田轮作、南方饲草青贮等技术模式,加快建设雷琼黄牛、陆丰黄牛和雷州山羊等优势养殖区,确保肉牛、肉羊出栏分别达到30万头和100万只以上,牛羊肉产量达到6万吨左右。持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重点在大湾区城市群周边、粤东粤西大中城市郊区以及粤北地区建设优质奶源基地与饲草料配套体系,加快品种改良,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改造升级养殖装备,提高国产乳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推动渔业转型升级。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和养殖证核发,科学保障水产养殖发展空间。开展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
16、范区创建,大力推广健康生态水产养殖模式,健康养殖示范面积比重达65%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80%以上。提高捕捞渔船作业抗风险能力,推动内陆江河捕捞逐步退出,全省捕捞渔船减船20%以上,近海捕捞量逐年递减。有序发展远洋渔业,组建远洋洵业集团。持续增强水产种业发展活力,实施水产种业振兴工程,推动建设水产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和基础研究平台、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岭南水产种业创新中心,打造广东水产种业“南繁硅谷工布局珠三角百万亩鱼塘整治提升,建设水产品鲜活和冷链物流运输基地、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联结国内国际水产市场;布局珠三角沿海和黑东粤西两翼深水网箱产业集聚区、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17、,打造“粤海粮仓”,强化渔港建设、管理及区域经济联动,吊珠成链打造陆海岛统筹、港产城融合、渔工贸游牧一体化发展的渔港经济区;布局内陆渔业产区和粤北生态发展区提升基础设施,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和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发展特色渔业、生态渔业、精准渔业,建设一批特色水产产业园、生态渔业公园、精品渔业示范区。第五节突出保多样增效益提升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积极发展特色精品农业,构建丰富多样、优质安全、营养健康的供给体系,引导市场消费升级,提升特色农产品生产效益。做优岭南特色水果产业。着力改良品种,优化结构,提升品质,做强品牌,提高岭南特色水果产业效益,到2025年,全
18、省果园面积达到1500万亩以上,水果产量在1650万吨以上。优化岭南水果产业布局,重点做强荔枝、龙眼、香蕉、菠萝、柑橘、柚子等6大优势品种,在粤西、粤东与珠三角地区创建万亩精品园区、千亩标准化基地和百亩示范片联动一体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优势产区,加强品种改良、标准化种植、产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支持梅州、肇庆、清远、韶关、云浮等市建设柑橘类优势产区,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化果园建设,建成全国优质柚果生产供应基地和特色柑橘标准化基地。粤北、粤东突出发展“小而精,、,小而专,水果产业,重点建设三华李、猾猴桃、鹰嘴蜜桃、水晶梨、乌酥杨梅、樟林林檎、无核黄皮、蓝莓、葡萄、澳洲坚果等特色产区和粤北落叶果生产供
19、应基地,加强水果产地商品化处理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粤东地区重点发展青梅、油柑(油甘)、橄榄加工型水果品种,延伸加工型水果加工链条,打造全国青梅、油柑(油甘)、橄榄之乡。发展茶叶南药等高效产业。积极扶持英德红茶、潮州单极茶、客家绿茶、江门柑茶、韶关白毛茶、海丰莲花茶等优势品种发展,引导和支持粤东单丛乌龙茶区、粤西大叶种绿茶区、粤北优质红茶区以及特种绿茶、白毛茶区等五大优势产区建设,拓展茶园休闲文化功能,完善茶叶标准体系,推动公用品牌整合。做强南药产业,以化橘红、阳春砂、广陈皮、巴戟天、何首乌、广蕾香、广佛手、沉香(林业部门管)等为重点品种,扶持发展道地药材,建设云浮、肇庆、茂名、江门、阳江、湛江
20、等南药优势产区,支持国家级肇庆南药市场建设,建设一批岭南中药材良种繁行基地和优质岭南中药材生产基地,开发药食同源产品,到2025年,全省道地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80万亩。推动特色花卉苗木转型升级,发展盆景、观赏苗木、兰花等优势产业,提升建设珠三角高档盆花、城市绿化与美化苗木产区,粤北珍贵珍稀苗木、兰花与珍稀花卉产区,以国兰和蝴蝶兰为重点的粤东粤西盆花、盆景及红树林树种苗木产区。稳步发展林下经济,提升林菌、林药、林花、林茶、林禽等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水平。1.专栏9岭南特色农业培育工程(一)岭南特色水果产业基地建设。建设优势水果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热带优质水果、加工型特色水果、落叶水果三
21、大产业发展带。建设水果高标准生态智慧种植基地200个,打造广东荔枝、龙眼、香蒸、菠萝、柑橘(柑桔检)、柚六大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打造特色优势水果生产重点县30个,建设100个荔枝高标准示范园(二)茶叶优势产区培育。高标准创建50个“粤字号”生态茶园,推动建设五大粤字号茶园优势产区。(三)南药振兴计划.支持云浮、碓庆等地建设一批南药良种繁育基地和优质岭南中药材生产基地。(四)特色农业转型建设。建设一批林卜.经济立体种养示范基地。建设一批特色花卉示范园区第六章发展精细农业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发展精细农业为主攻方向,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
22、系和经营体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在农业全面升级中培育“粤字号”精细农业新优势。第一节聚力打造核心增长极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水平构建乡村产业聚集发展重大平台,打造跨县集群产业园,拓展特色产业园,创建功能性产业园,建设产业强镇和特色专业村,培育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打造跨县集群产业园。围绕粮食、生猪、家禽、岭南水果、蔬菜、茶叶、南药、花卉、油茶、水产、农产品冷链物流等优势特色产业带,按照构建大区域、引进大企业、依靠大科技、做强大品牌、形成大产业的要求,建设批跨县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优势产业跨县集群产业园全覆盖,健全跨县协作机制,发挥科技、品牌、交易等重大平台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协
23、同性、安全性和自主性。以跨县集群产业园建设为抓手,推动实施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建设形成粮食、蔬菜、岭南水果、畜禽、水产、饲料等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以及茶叶、南药、苗木花卉、现代种业等若干数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打造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带;推动建设渔港经济区,尽快形成全省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体系和“一张图”,开展渔港改革试点,实行县乡两级“港长制”,促进依港管船、管人、管渔获,明晰渔港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完善渔港经营许可制度,鼓励社会资金参股投资,促进渔港建、管、护良性循环,提升渔港有效避风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统筹推进渔港建设和城镇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和
24、社会环境,引导生产要素向渔港聚集。拓展特色产业园。突出抓重点强弱项,推进智能化升级、产业链拓展延伸、科技集成应用、投融资政策创设和联农带农机制创新,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坚持调结构提效益导向,持续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支持力度,建设一批特色粮经作物、特色园艺产品、特色畜产品、特色水产品和林特产品等五大类特色精品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农业县(市、区)、主要特色品种省级产业园全覆盖,推动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宓民兴村强县产业。支持建设成效好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容提质增效,以现代种业、丝苗米、生猪、家禽、南药、岭南水果、苗木花卉、水产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粤字号优势产业为重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推进 农业 农村 现代化 十四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25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