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课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课后答案.docx(7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章答案i.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学博士论文研究了哪些新闻理论问题?答:1690年,德国人托俾厄斯波伊瑟写的博士论文关于新闻报道是世界上第一篇新闻理论论文。其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有:(1)新闻的定义指世界各地近来发生的各种事情或者告知。(2)新闻报道的起源他将新闻报道的起源归因于“部分出于人们的好奇心,部分出于人们的占有欲望,二者共同造就了新闻和报纸的销售”。新闻报道需要把值得记录的事物,从空洞分散的流言、微不足道的怀疑和平淡琐碎的事物中辨别出来。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新闻理论经历了哪三个时期?它们各自的特征有哪些?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新闻理论经历的三个时期及其各自特征如下:(1)拨乱反
2、正时期(19781984年)内容新闻理论研究的恢复,以1978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后来改名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成立为标志。1980年2月,北京主要几家中央媒体以单位名义成立北京新闻学会(后来改名为首都新闻学会)。同时:恢复高考招生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复旦大学新闻系、北京广播学院等,在恢复新闻学教学的同时,也开始了新闻理论的研究。特点a.新闻学界在什么是新闻、传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如何理解新闻真实、新闻要客观等新闻理论的基本理念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分歧。b.新闻理论恢复后开始召开研讨会,新闻理论恢复研究后的两次最早的研讨会规模很小,即1979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性讨论会、19
3、79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性讨论会,第三次新闻学界的讨论会规模比较大,影响全国,即1980年5月在兰州召开的西北五省区新闻学讨论会。c.新闻开始回归学术,多位研究学者发表学术论著。(2)新闻改革研究的高涨时期(19841989年上半年)内容1984年关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议论开始“热”起来,第三次浪潮、大趋势等译著使人们的兴奋点重新转向了信息社会和信息革命,这些话题自然涉及传媒的转型和发展。中国报业大发展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报纸结构形成。全国开始实行四级办广播电视,电视观众在20世纪80年代超过报纸,电视成为第一媒体。特点中国的新闻理论与政治有难以分清的密切联系,因为新闻传播相当程度
4、上是政治的一部分,因而它的自身调整能力需要依靠政治权力的支持而获得发展动力。学界过多地介入其实需要由政界解决的事项,便注定了必须重新回归自身的命运。(3)短暂的过渡时期(1989年下半年一1992年上半年)内容鉴于1989年发生的政治风波,各新闻单位和新闻教学研究单位进行清查,清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1989年11月28日,江泽民在中宣部举办的“新闻工作研讨班上发表了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的讲话,其核心观点是:舆论导向非常重要;稳定压倒一切。特点新闻业以战备的姿态,包括武战、文战,扎扎实实地、迅速有效地为新闻舆论战线防止和平演变进行政治准备、思想准备、理论准备、组织准备和业务准备,有组
5、织有系统地在报刊上一个观点一个观点地批判资产阶级新闻学。3.王中的新闻理论观点有哪些?答:王中的新闻理论观点包括:1981年,复旦大学教师王中在新闻大学上连续发表的几篇论新闻、论宣传的文章,对过去的一些新闻学观点进行了清理。(1)他认为,“报纸要根据读者需要来办,这是办好报纸的根本问题,离开了读者的需要,只把报纸当做党的宣传武器,不把它当成读者要花五分钱购买的一种商品,报纸必然不会受读者欢迎”。(2) “报纸有两重性,一重宣传工具,一重商品。”(3)他主张要区分新闻与宣传,两者有联系,但要注意区别。(4)他关于新闻的定义为“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4.甘惜分提出怎样的新闻改革建议?答:甘
6、惜分提出的新闻改革建议包括:(1)1980年,甘惜分油印了他的新闻理论基础书稿征求意见,该书成为1949年以后中国第一本关于新闻理论的书,主要内容是党报理论。1982年新闻系铅印该书,198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甘惜分关于新闻的定义为“新闻是报道和评论最新的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的手段(3) 1987年10月4日,甘惜分教授写就关于新闻改革的建议书关于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闻体制改革,提出“多种声音,一个方向他认为“人民的声音就是多种声音”,多种声音就是多元化”,”要改变片面强调舆论一律的观念,树立在社会主义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各种报纸可以发表不同意见的观念。”5 .谈谈中国历史上新闻
7、理论研究的两个起点。答:中国历史上新闻理论研究的两个起点包括:(1)中国新闻理论的起点之一:1896年梁启超的政治新闻理论。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论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时年24岁。他强调报刊的作用是“通上下”。这篇文章标志着中国政治新闻理论传统的开始。梁启超把报刊与政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后来还引进并论证了一系列关于出版自由、第四种族、舆论监督等西方的新闻理论,将这些理念服务于政治斗争。他把新闻理论视为“术”和“器”,将报刊视为“政本之本,教师之师”,赋予报刊难以承受的重任:“今日吾国政治之或进化、或堕落,其功罪不可不专属诸报馆。”(2)中国新闻理论的起点之二:1918年徐宝璜的学术新闻
8、理论。学术新闻理论,即职业新闻理论,引进者徐宝璜,时年24岁,是中国最早在美国学习新闻学的留学生之一。1918年东方杂志连载徐宝璜的文章新闻学大意o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半年后改名为“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学术新闻学的开始,也是中国大学新闻教育的开端,当时研究会的两位导师是徐宝璜、邵飘萍。邵飘萍在讲课中论述了新闻工作的职业意识,即“以新闻为本位”。6 .1992年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中国新闻研究理论的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答:1992年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中国新闻研究理论的状况发生的变化包括:(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拉开了距离,过去人们的注意力除了
9、政治没有其他,现在,政治家、新闻传播学者、传媒的具体主办者各自有了自己的活动空间,他们之间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已经能够大体分清各自的领域。因此,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广度明显加大,并开始向研究的纵深发展。(2)这个时期新闻学研究更看重学术化和研究的规范化,出现了一批学术成果;同时,传媒作为文化产业而产生的经营管理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新闻学研究呈现多元,相比过去都绑在“政治”这棵树上,这是一种进步。(3)在改善大众传播媒介结构,增加报刊种类,形成竞争机制方面,在新闻单位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建立责任制方面,在改进新闻宣传的内容和方式,增加信息量方面,发挥多种功能方面,都迈出了步子,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10、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4)新闻理论可以划分为新闻基本理念研究、新闻法治和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广播电视理论研究、新媒体理论研究等内容。(5)网络传播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中国普及,新闻传播学界迅速抓住了这个研究话题,发表了大量的论文1998年出版第一本专著,2001年出版第一套教材。随后的数年内,又出现较多的关于新传媒的论著和成套教材。这方面的论著和教材总体质量不高,近年才出现一些较有理论深度的文章。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论著以描述为主,然而传播科技的发展变化迅速,描述很快过时,而在理论论证方面把握新媒体的本质、提升人们对此的认识,显得不够。7 .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所谓“新闻理论”的基本观点
11、是什么?答: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所谓“新闻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文化大革命”时期关于新闻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报纸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当时所有与新闻工作相关的理论表述,都离不开这个核心观点。传媒成为打倒一切的宣判者。其具体观点有:(1)新闻事业不仅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而且进一步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即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工具。这是当时错误观点的核心,这样的表述,将“文化大革命”前已经发生的“一言堂”现象推到了极端。传媒是精神单位,不是专政机关,而“文化大革命中传媒说谁是坏人,谁就即刻被打倒,传媒实际上变成了暴力机关,这是对传媒职能的极大歪曲。(2)宣传毛泽东思
12、想是新闻工作的根本任务。党领导下的传媒负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任务,但传媒的基本职责是提供新闻,完全否认这一点,将宣传毛泽东思想作为新闻工作的根本任务,促成的是全国思想上的绝对专制。(3)新闻媒介要把深入持久的大批判作为基本内容和工作方式。这种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开始于1957年。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传媒凌驾于司法之上,报纸点了谁的名,谁便顿时变成了叛徒、特务、走资派等等,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于是,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成为解决思想分歧的普遍方式。(4)工人、贫下中农要到新闻单位担任领导工作,“打破知识分子成堆的状况:新闻传媒是文化机构,各个工作岗位都需要有文化的人来担当。然而,那时很多传媒的主
13、要领导人是没有文化的工人、贫下中农,于是,传媒工作出现一种独特的现象:愚昧统治文明。“四人帮”被打倒以后的两年内,由于当时的党中央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故那时的新闻理论仍然沿用原来的政治话语。第2单元1章答案1 .什么是新闻?什么是宣传?学习本课之后你能给出自己对“新闻”的定义吗?答:(1)新闻的定义新闻就是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没有特别的目的。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2)宣传的定义 宣传不仅可以通过传媒,还可以通过其他路径传播,它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宣传就是一种试图控制目标受众的态度和
14、观点的沟通技术。宣传的目的在于改变或巩固目标受众的现有信念体系、价值观构成以及政治立场,塑造有利于宣传者的态度。宣传根据需要会直接针对设想的受众群体以至整个社会,大众媒体只是宣传的一种载体形式。宣传还可以通过演讲、广告、歌曲、招贴画、传单等等进行。 宣传是政治体制的一个功能,通过它可以获得政治权力或捍卫政治权力。宣传的内容多少具有意识形态色彩,但在传播的过程中会显得尽量客观,将自我利益的观点尽量“自然化出于策略的需要,宣传会采取公众话语或公开的对话形式,但是它总是指向预先设定的目标,宣传技术专家会小心谨慎地努力来实现这些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宣传总体上是一种单向传播。(3)学习本课之后,自己
15、对“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客观发生、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叙述。2 .新闻与宣传之间的差异有哪些?答:新闻与宣传之间的差异包括:(1)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信息,是减少人们不确定或模糊程度的东西,如果这些东西关涉新近发生的事实,它即是新闻,因为它消除或减少了人们对新近发生的某个事情的疑惑。宣传更注重的是外在的程式或形式,通过形式传达的某种观念,可能会给参与者留下印象,这就是宣传的作用。(2)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新闻只是信息的一类,专指关于新近发生的、与众不同的事实的信息。宣传的内容,通常多数对接受者来说是已知的,通过反复讲、经常讲,接受者加深了印象,观点渗透到接受者的头脑里,熟悉到脱口而出、说
16、出来没有感觉的地步。这种情形,是宣传的成功,说明这些词句已经成为一种舆论环境了,但这也是宣传的失败,因为人们只在词句的发音和对字形的识别层面接受了它们。(3)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新闻描述的是新、异的具体事实,即使传媒的版面或新闻节目冠以“新闻”的标识,仍然不会有受众,寻求新闻的人们不会接受无新闻的“新闻”版面或渐闻”节目。 宣传的目的是向接受者灌输观点或对某种事物的认同。(4)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新闻必须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一旦别人抢先发布或公众知道了就会顿时变得毫无价值。新闻讲时效,几乎是无条件的,这是新闻的职业竞争使然。宣传有时候也讲时效,但多数情况下更讲究时机,宣传者要选择一个
17、能够产生最大宣传效果、对宣传者最有利的时机。宣传要权衡利弊,选择宣传的时机背后,是对更大的政治或商业利益的追求。(5)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新闻传播没有控制对方的目的,这在人际新闻传播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宣传有明确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接受某种思想观念,进而控制人们的行为,宣传的本质就是“操纵”。(6)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新闻工作报告一件事实,要把事实的各方面都说到,而且要给予各方说话的机会,不然别人会说你不公正、不客观。甚至编辑在编排版面的时候,也要考虑版面内容的平衡。 宣传者习惯于突出对自身有利的方面,有意无意地遮蔽不利于自己的方面。宣传是一种社会行为,因而还要遵循宣传伦理。以宣传为目
18、的传播,可能会存在道德悖论(目的使手段变得神圣)。我国的传媒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任务,要学会在宣传中“以新闻为本位”,以传媒人的新闻职业意识为基础,做好官传。3 .新闻的特性有哪些?答:新闻的特性包括:(1)新闻重信息。信息,是减少人们不确定或模糊程度的东西,如果这些东西关涉新近发生的事实,它即是新闻,因为它消除或减少了人们对新近发生的某个事情的疑惑。(2)新闻重新异。新闻只是信息的一类,专指关于新近发生的、与众不同、奇艺非常的事实信息。(3)新闻重事实。新闻描述的是新、异的具体事实,即使传媒的版面或新闻节目冠以“新闻”的标识,仍然不会有受众,寻求新闻的人们不会接受无新闻的“新闻”版面或新闻”
19、节目。(4)新闻重时效。新闻必须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一旦别人抢先发布或公众知道了就会顿时变得毫无价值。新闻讲时效,几乎是无条件的,这是新闻的职业竞争使然。(5)新闻重沟通。新闻传播没有控制对方的目的,这在人际新闻传播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6)新闻重平衡。新闻工作报告一件事实,要把事实的各方面都说到,而且要给予各方说话的机会,不然别人会说你不公正、不客观。甚至编辑在编排版面的时候,也要考虑版面内容的平衡。4 .当代“大众自我传播”与以往传统的大众传播有何不同?答:传统的大众传播是一种资源强大、以点对面的新闻生产的工业化过程。现在,大众传媒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仍是主流,但西班牙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所
20、说的“大众自我传播”已踏上舞台。(1)“大众自我传播”首先是一种大众传播,因为这种传播形式能将信息扩散到全球的受众,同时,这种传播又是一种自我传播,因为信息是由自己生产出来的,那些潜在的信息接收者也是自主确定的,传播网络中检索特定的信息和内容也是自我选择的。因此,大众自我传播模式是一种受众自我选择、自我创造、自我传播的形式,其潜在的受众遍布全球网络范围之内。(2)卡斯特还指出,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大众自我传播这三种传播形式是共存的、互动的,并且彼此补充,它们不是用一种传播形式代替另一种传播形式。这种具有新历史意义的传播形式,将所有这些传播形式勾链为一种混合物,一种互动的电子超文本,这个电子超文
21、本容纳、混合,并且重新整合了人类互动中的所有文化表达。(3)随着大众自我传播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化媒体的广泛使用促进了传播网络水平的发展。网络用户现在可以使用博客、微博、微信、扎客等,建立他们自己的大众传播系统。5 .中西历史上“新闻”内涵在理解上有哪些差异?答:中西历史上“新闻”内涵在理解上的差异包括:(1)欧洲历史上的“新闻”内涵圣经“新约使徒行传”(公元12世纪)中的“新闻”一词,是指新鲜的故事:“雅典人,和住在那里的客人都不顾别的事,只将新闻说说听听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初叙述德国柏林市民的活动时引证了圣经的这段话,并写道:“他们不也是只顾听听看看有什么新闻么?”关于意大利的小城庞贝被
22、火山灰埋没的最早新闻通讯79年8月24日那天,写于公元104年,作者是古罗马帝国的作家小普林尼,而事实发生在79年。他采访的是他的舅舅一维苏威火山爆发时的罗马帝国地中海舰队司令,他的舅舅亲历了火山灰埋没庞贝城的过程。79年8月24日那天很像现在的新闻通讯,事件与记录在时间上相差25年,那时历史与新闻是混淆的,人们将关于庞培的记载作为新闻看待。英语早年在欧洲很落后,直到1603年才成为英国的国语,成熟很晚。英文news一词,源于古希腊。牛津词典将新闻解释为“新鲜报道最早的德语“新闻”一词,源于德国北部俗语“报道”,指商旅传播的趣闻轶事。15世纪,演化为“在时间上绝对新颖的事物”。16世纪后,被用
23、作印刷物的代名词,即“报纸”。现在这个词已经完全没有新闻的含义,就是指报纸,但它的原意是新闻。(2)中国历史中对“新”赋予更多的伦理色彩中国商朝第一个国王商汤王(公元前17世纪),对“新”提出了要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至明明德,穷至事物之理焉。春秋时代的孔子的学生编纂的他的语录论语共492章,涉及信息传播的字很多。孔子对内涵具有“新的内容的要求是保守的,他要求人们“多闻”,但不是为了获知新知识、新事实、新观念,首先提出的是伦理要求,是“善”。在中国古代的民间,对于新闻的理解,本能地是指最近听说的、发生的事情。“新闻”一词在宋代,开始特指非官方的消息,但新闻一词不入主流话语。在强大的历史惯
24、性之下,中国新闻传播中宣传成分不可避免地比较浓重。对此份历史遗产的特点,我们要很清楚;同时,要努力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客观、公正、全面、真实地服务于公众的新闻需求。(3)两者宣传色彩的浓重程度不同西方社会中新闻与宣传在多数时期是在两条线上各自活动,没有形成牢固的新闻、宣传合一的传统;而在中国古代官方意识形态中,要求“文以载道”,即宣传官方的道统,是官方社会教化的一部分。至今中国的新闻中仍含有较多的宣传色彩。6 .简述西方常见的七种宣传方法及其运用。答:西方常见的七种宣传方法及其运用的内容具体如下:(1)加以恶名加以恶名,又称标签法(namecalling),即给一种观点(或人物、事物)贴上坏
25、标签,使人们不经验证就对某种观点、某个人、某一事物持反感态度并加以谴责。(2)美化美化,又称“光晕效应”(glitteringgenerality),即把某种观点(或人物、事物)与一个美好的词联系起来,使人不经验证而接受、赞许某观点、某人、某事物。(3)假借假借(transfer),即以某种受人尊敬的权威、公认的信誉加之于另一事物之上,使后者更易为人接受。(4)现身说法现身说法,又称佐证法(testimonial),即请某个受尊敬的或被憎恨的人来评价某个观点、产品、人物的好坏,以达到褒扬或贬抑对象的目的。(5)以平民百姓自居以平民百姓(PIainfolkS)自居,即说话人企图让人们相信他和他的
26、观点都是好的,因为他属于人民,来自普通的老百姓。这是西方民主社会的一种宣传特征,因为议员、总统是要靠选民的选票决定的,面对公众,当事人要赢得信任,就要尽可能显示出自己与平民是一家,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6)洗牌作弊洗牌作弊(CardStaCking),即选择并运用与自己观点一致的论证,以使某个观点、方案、人物、产品处于有利的或最不利的情况之下。(7)号召随大流号召随大流,又称“巡游花车法”(bandwagon),即企图让人们相信,我们所属的那个群体都已接受他们的方案,人人都如此,我也如此吧!7 .简述我国常见的七种宣传策略和技巧及其运用。答:我国常见的七种宣传策略和技巧及其运用的内容具体如下:
27、(1) “最大一最大”策略“最大一最大”策略是指在你、我双方的关系中,增加我的利益,同时也会增加你的利益。(2)求同存异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宣传策略。求同存异不是目的,而是为大家的共同目标服务,求同存异之后要做什么是最重要的。(3) “无我”策略“无我”策略是指宣传中强调没有“我”的利益,特别是没有个人的私利,拿出各种论据来证明这一点,仿佛不是为了“我”的利益,这很能动员群众参与到某种事业中。当然,这其中不可能没有宣传者的利益,只是不公开说出来而已。(4) “小骂大帮忙”这曾是对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主办的新记大公报与国民党中央政府之间关系的一种说法,现在的学术研究认为不是这样。这一宣传方式
28、的效果在于,在无碍大局的条件下让不同意见者适当得到表达,彰显执政者的开明。这种方法对当权者来说,总体效果是好的。(5)适可而止这是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在宣传中的表现,即在宣传的量上把握好分寸。(6)微调在宣传上不出现过大的变动,在传播中有计划地缓慢地改变观点,最终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把原来的观点调整为现在的观点。这一宣传策略,目的是让人们缓慢地改变陈旧的观点,逐渐适应改革开放的新环境。(7)强调移情,扮演角色这要求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种情形的宣传,在中国这个讲人情的社会里尤其有效。宣传,带有强烈的主观目的,各种宣传方式都在努力适应人的交往心理,并与具体环境相关。但是,有些宣传方法存在明显的手
29、段不正当的问题。宣传并非坏事,但不能不择手段,不能无伦理的约束。第2单元2章答案1.什么是新闻价值?答:(1)价值是一种效用(使用价值)新闻价值对接收者来说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一种特殊的即时性信息效用。它或满足对外部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单纯的获知、兴趣、认同感需要),或帮助自己对利益相关的事情(物质利益、情感需要、安全需要等)作出决策。(2)事实是客观的事实是客观的,这种判断虽然是主观的,但必须建立在对客观事实认识的基础之上。(3)相同的“价值判断”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同一事实的新闻价值判断会有所不同,但在共同“不知”和一定程度的共同兴趣的条件下,人们对相当多的事实具有较
30、为相同的“价值判断(4)满足接收者享用新闻信息效用对专业的新闻传播者来说,“新闻价值”是从满足接收者享用新闻信息效用的目的出发,选择事实、予以报道的职业衡量标准。贯彻这个标准,有可能在最大的层面上拥有受众;同时.,传播者也可以获得较多的交换价值或宣传效用。(5) “使用价值”受众接收某条新闻,通常出于对其“使用价值”(包括由于好奇而对事件了解的愿望)的判断。传播者发出某条新闻,一般基于受众对新闻使用价值的考虑,但同时还有经济利益(交换价值)、政治利益(宣传效果)的考虑;传播者的个性偏好也会影响对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2 .人们关注新闻的三方面价值驱动是什么?答:人们关注新闻的三方面价值驱动包括:
31、(1)人对异常事物的关注(出于本能)好奇心的本能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任何人一旦具有了对某一事物或某一方面的好奇心,就会积极地去寻找这方面的信息,通过新闻获得信息当然是其中的一方面,只有在获得充分信息的基础上,他才会有所发展和创造。坏消息综合征经调查,很多网民喜欢发布负面产品评论,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这种“坏消息综合征首先源于“人性的不完美“。负面内容承载着与个人共运的命运。通过这些负面消息和负面评论,网民得以借此发泄自己的情绪。习惯性质疑喜欢发表负面评论的不仅仅是“网民”的习惯,众多评论者也都陷入了“
32、习惯性质疑”的漩涡。从另一角度而言,习惯性质疑也可看做“为公代言的姿态。值得警惕的是,“偏好负面评论能否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习惯性质疑”的背后有没有看到蹒跚的进步,这些习惯是不是一种无可挑剔的时代美德,这似乎也有进一步商榷的空间。(2)人对相关利益的关注(利益驱动) 人对于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新闻信息会特别敏感,也会去特别关注。因为只有了解相关的信息,他们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人是会趋利避害的高级动物,为了在社会中生存下来,必须对自己所生存的周遭环境进行判断,这就要求人们从外界不断地获取信息和知识,这是作出判断的基础。否则,他可能在一些事情上吃亏,甚至会被社会淘汰。因此,个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
33、是必不可少的。(3)人对自身偏好的关注(兴趣所致)个人偏好是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和倾向,而引起偏好的感性因素多于理性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偏好,如果某种偏好形成规模,就会有对应的媒体或媒体版面(频道)提供对应的新闻。这类新闻对受众来说,是有新闻价值的。3 .为什么说反差产生新闻?答:反差产生新闻的原因包括:(1)事实在比较中带来的反差越大,越具有新闻价值。有些时候,当你把一些似乎并没有多少新闻价值的情形、事实与我们习惯性适应的情形、事实放在一起,若产生明显的反差,这类情形和事实就明显地具备了新闻价值。(2)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是相对的,需要在各种事实的比较中来确定。当人们接收到的信息显
34、得“正常”之时,与之相反的信息,便具有了新闻价值。有时新闻的选择显得与生活常识相悖,这不是记者的问题,而是生活中出现了与常态相反的情形。例如,若物价总是上涨而工资不涨,那么哪个地方工资涨了,这个事情便有了新闻价值;若某个地方出现官员贪污“窝案”,个别没有卷进去的比较廉洁的官员,便有了被报道的价值。20世纪80年代地方政府拖欠教师工资、邮局不能兑现汇款的“绿条子”一度比较普遍,于是某地按时发放了教师工资、某邮局随时可以兑现“绿条子”便成了新闻,而按时发放工资、拿着收到的汇款单到邮局取汇款本是正常现象,通常是没有新闻价值的。4 .为什么人们只保留、记忆对他们有意义的那一部分信息?答:人们只保留、记
35、忆对他们有意义的那一部分信息的原因包括:(1)人对外部的感知,是选择性提取的结果。人在观察事物时由于选择性记忆和选择性找寻带来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会产生“万绿丛中一点红”效应。在无数事实中选择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要求选择者心中有明确的选择标准。若记者已经养成这方面的职业敏感,自然能够比其他人更快地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2)对于新闻接收者来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新闻能够被接收和记忆,因为人对外部信息的接收和记忆都是有限的。与人们接触的信息相比,有“价值”的信息是极少的一部分。个人只能保留、记忆对他有意义的那一部分。(3)人们是在各种信息的比较中选择和接收信息的。两个信息的比较中,人们本能地接收触
36、及边界的、更新常态思维的信息。人们自然会被不常见的、新鲜的事实所吸引,对于司空见惯的事物自然熟视无睹;采用反常思维方式观察事物得出的观点性信息,也会吸引人。人们对所熟悉的关于某事物的说法会感到木然,一旦关于某事物出现新的阐释,说法与原来的距离越大且有一定道理,就越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赢得接收者。(4)公众对信息的选择,可以概括三层递进的内容。选择性接触,又称选择性注意,指人们尽量接触与自己观点、兴趣相吻合的信息,同时竭力避开相抵触的信息的一种倾向。选择性理解,指受众总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使之与受众固有的认识相互协调而不相互冲突。可分为创造性理解、歪曲性理
37、解和卷人性理解。选择性记忆,指人们往往只能记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只记自己愿意记的信息,而其余信息往往会被遗忘。这种记忆上的取舍,就叫选择性记忆。受众总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已被注意和理解的信息中挑选出对自己有用、有利、有价值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中。5 .新闻价值的实现被打上的三重折扣是什么?答:新闻价值的实现被打上的三重折扣包括:(1)相当多的宣传性要求压抑着传播者遵循新闻价值标准选择事实现在我国的大众化报纸在遵循新闻价值标准选择和报道事实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各级党的机关报、与中央各部委相联系的行业报,版面充斥本领域主要领导人的活动和日常工作情况,以及较多的“非事件性新闻”(面上的情况介绍)。事实的
38、宣传价值压抑新闻价值的现象,在我国长期存在。这一问题通过完善的制度和遵循职业道德,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纠正。(2)传媒为自身利益而不遵循新闻价值标准选择事实新闻的采集报道对于媒介企业来讲是要讲成本核算的,如果新闻采写过程中的成本较高,尤其是一些调查性报道或深度报道,媒介企业往往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而放弃对一些新闻的深度挖掘和调查,而往往这类报道的新闻价值颇高。若从发生事实的当事人那里观察,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对事实本身新闻价值的判断会受利益的牵制而说出言不由衷的判断。这一问题通过完善的制度和遵循职业道德,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纠正。(3)由传媒运作周期带来的对新闻价值实现的折扣传媒的刊播是有运转周期的,
39、以24小时或7天为周期的居多。截稿时间往往造成对新闻选择的影响。以24小时的周期为例,事件在一天的什么时间发生、记者是否在场、值班主任个人的偏好、信息等级的确定、版面的位置等等,都会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度,这是难以避免的现象。总结一下由传媒运作周期带来的对新闻价值实现的折扣,那么事实发生时间的早晚、发生地点的远近、采访难度、事实的重要程度和是否有趣味、事实展现的清晰程度等,是在传媒运转周期内,记者编辑权衡事实新闻价值的五要素。6 .为什么事实发生的几率越小,便越有新闻价值?答:事实发生的几率越小,便越有新闻价值的原因包括:(1)这个道理显然与人的接受心理有关,明显地偏离常规的事实构成了吸引人的
40、魅力。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惊奇是探求哲理的开端。这也是人接受或关注外部信息时心理的表现之一。梅尔文门彻说:“新闻是从正常的事件流程中脱轨而出的信息,是某种预期的中断。“(2)关于这一问题的把握有时存在偏差。体育信息里虽然最后一名的新闻价值分量远不如第一名,但最末一名也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因为也只有一个。太多的记者追逐新闻价值最大化,而忽略了那些公众也会关注的相对小的事实。7 .为什么著名地点发生的事实一般具有新闻价值?答:著名地点发生的事实一般具有新闻价值的原因包括:(1)由于人们对著名地点知悉而产生了关注意识、对故土依恋的怀旧心理等等的缘故,使得著名地点发生的事实,往往具有新闻价值。(2
41、) 一件通常不具备新闻价值的事情,发生在著名地点,就可能具有新闻价值,而在无名地点自然没有新闻价值。例如关于“大寨”的新闻,往往仅仅看一眼标题,就会有不少人不由自主地拿起报纸来看看,因为“大寨”这个地名曾经家喻户晓,是全国的典型,老一代人中至少有几百万人去那里参观过。8 .传媒工作周期对新闻价值的实现带来哪些折扣?答:传媒工作周期对新闻价值的实现带来的折扣包括:(1)事实发生的时间如果事情发生在上午,由于截稿时间通常在凌晨,有较充裕的时间采访,报道量可能与事实的新闻价值大小对应。若事实发生在截稿之时或之前很短的时间内,除非事情特别重大,才可能临时调整版面或电视新闻节目的顺序,加进最新新闻,但报
42、道往往颇为简单,与其具有的新闻价值不相称,因为截稿时间已到甚至已经被推迟,不能再拖延。如果事情相对不重大,往往就被忽略。(2)记者是否在场事件发生时记者是否在场,影响事实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度。若记者恰在现场,因为传媒拥有直接的报道权,本来事实的新闻价值不大,但占据的版面或时间会相对大些或长些。若没有记者在场,而由非传媒的人员提供素材,通常报道得较为简单,即使事实本身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若没有记者在场,再由传媒派出专门的报道人员进行采访,除非事情已经轰动,一般情况下,由于时过境迁,报道量通常不会很大。(3)值班的传媒负责人的偏好每位负责人都会有个人的偏好,这种偏好会无意中影响对事实新闻价值的评估。
43、假如这位签发稿件的副职领导对足球有特别的喜好,就可能把关于足球的新闻安排在较为显著的版面或时间段,而其他的新闻可能会因此排在相对不重要的位置。(4)省力原则对记者工作的影响记者采写是一项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自然,采取某种行动的或然率,会受到省力原则的驱动,在几种选择中,达到目的的最省力方式是首选。这种选择也会影响具体事实的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度。追踪新闻时:记者通常首先要考虑此事是否能直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是否花了力气仍会遭到编辑的无情弃用。新闻资料的获得是否比较容易,在时间紧逼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是否“顺手”和省力变得很重要。在几项可供选择的采访任务中,是否省时、省力可能会比权衡事实的新闻
44、价值大小,更能影响当事记者的抉择。(5)事实本身的性质影响人们对其新闻价值的判断传媒工作的时效性决定了通常能够产生立竿见影传播效果的事实,会得到较多的关注,而发展缓慢但从长远看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实,很难被重点报道。现在的传媒越来越多地关注具有发展前景的事实,因为传媒间的竞争迫使传媒的眼光必须放远,眼光的远大和观点的深度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但就具体事实的选择而言,仍然要掌握的情形包括:事实的强度和重要性。规模大、突然产生显著性意义的事实容易被选中。事实的清晰度。事实本身不受怀疑、透明度高的事实容易被选中。文化上接近或利益相关的事实容易被选中。与先入为主的观念相符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符合报道连续
45、性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从报纸版面组合或广电新闻节目编排的角度看,能够整体均衡编排或有对比特色的事实容易被选中。9 .人类为什么本能地关注警惕性信息?答:人们本能关注警惕性信息的原因包括:(1)读者、观众对坏消息的重视程度高于好消息,因为坏消息对他们有提醒和警戒作用。(2)这种对坏消息的偏好,甚至源于遗传进化,因为了解偏差情况可以保障个体的安全和有利于繁殖后代。这种偏好经由遗传因子代代相传,成为动物的天性。(3)不论是基于生理需要还是文化塑造,把偏差的事物(即坏消息)分辨出来,并以新闻的方式展现互诉,是人寻求信息时的本能表现。坏消息除了能够帮助人类监察环境外,一般较有刺激性的情节,容易激起公众的
46、情绪,引发具体的影像,而且出人意料,因而更易为公众关注与接受。(4)正面消息和负面消息处于不平衡的状态,相比之下,大家更想知道社会上的负面新闻,因为坏消息可能具有“雪中送炭”的效应,而好消息通常是“锦上添花”,就紧迫性而言,新闻的天平往往更多地倾向坏消息一边。第2单元3章答案1 .什么是“本质真实论“?其错误的根源在哪里?答:(1)“本质真实论”含义“本质真实论”要求以先人为主的观点统率事实。20世纪80年代学界论争时“本质真实论”的观点及其驳论a.现象可能是虚假的,只有本质才是真实的。驳论:本质是抽象的,不存在真实与否的问题。b.事物的本质与它的主流是一致的,报道了主流即报道了事物的本质。驳
47、论:这里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对事物的认识或观点,不能把对事物的认识凝固化,先确定一个“本质”,再去找例证说明“本质c.真实性与无产阶级的党性、阶级性是一致的,只有体现党性和阶级性的报道才是真实的。驳论:真实与否与阶级、政党并无必然联系,认识本质只能通过现象,新闻报道正是通过不断报道新的现象,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d.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责任。驳论:新闻报道无法承担如此的重任,这是哲学的任务。主张这种“本质真实”,为造谣和强加于人开辟道路。2 2)“本质真实论”错误的根源“本质真实论”是为新闻失实做辩护的“理论”。马克思说:“不真实的思想必然地、不由自主地要捏造不真实的事实,即歪曲真相、制造谎言。”他向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哪一种报刊说的是事实,哪一种报刊说的是希望出现的事实!”我国历史上体制性失实的原因,就在于让不真实的思想统领事实,因而写出的一些新闻不是真实的事实,而是希望的事实,缺乏尊重事实这一基本的新闻职业理念。那时还强调所谓新闻的阶级性,凡是与我们希望的事实相悖的新闻,就认为是资产阶级的。就此可以看看列宁的论述:“我们需要的是完整的和真实的情报。而真实性不应取决于情报该为谁服务。”2 .什么是“传媒假事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2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