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超越.docx
《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超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超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超越摘要:生态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于对现代生态问题的反思和对未来理想生态社会的构建之中,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层剖析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多方反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理性、技术理性、劳动分工、异化消费、生态帝国主义等内在生态副作用展开多重批判,判定全球生态危机的病根为资本主义制度。众多生态社会主义者同时积极寻找应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策略与方法,最终结合社会主义提出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作为未来理想的社会形态以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超越。生态社会主义在揭示生态危机根源与寻找解决路径中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一种新的视角、立场、观点、方法和理论的知识谱系,为中国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借
2、鉴意义与参考价值。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批判与超越;生态文明;现实价值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环境污染、生态危机加剧,日益演变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得不面临的核心难题。伴随西方绿色生态运动的兴起,生态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于对现代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批判与反思之中,追根溯源生态危机问题的产生,并试图立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致力于打破资本主义生态困境,将人类从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泥淖中解放出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想。当前,中国正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新征程中,治理好环境问题、建设好生态文明是至关重要的关键一着。生态
3、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以及对未来理想社会形态即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构建中的基本观点,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一、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多重批判面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的频发以及生态危机的全球性蔓延,生态社会主义者以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作为切入点,致力于挖掘生态危机背后的社会根源,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主导下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内在本质联系,从根本上阐发了在资本主义生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逻辑下,引发其内部一系列不同层面异化表现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加剧的必然性,主张全球性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一)对资本主义经济理性的批判
4、生态社会主义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私有制为基础,其生产目的不再指向满足人的需求,而是为了追求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倾心于“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交换价值”1o安德烈高兹认为,资本主义在经济理性支配下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坚持“越多越好”原则以及“效率至上”原则,在生产中不曾将环境成本放在考虑范围内,对自然无上限的一味索取必然造成生态破坏,进而导致生态危机。在经济理性的驱使下,资本家不再看重商品的使用价值,注重的只是交易市场上商品的交换价值,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自然生态环境采取的是漠不关心的态度,为了实现资本家自身的利益而没有节制地攫取自然资源,引发了自
5、然界的生态失衡与资源枯竭,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有限的自然资源与无限的利润追求之间形成无法化解的内在矛盾。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指出,资本家为追求经济回报的高速度,不惜违背自然规律,将自然变成加工工厂,毫无节制榨取自然资源,这是导致最严峻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2。资本主义无限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本性,致使其无法有效解决自身存在的内在生态矛盾,也就意味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其生态环境问题始终无法得到真正解决。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经济理性的统摄下,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二)对资本主义技术理性的批判对于将生态危机的生成简单地归结为技术本身这种观点,生态社会主义者是不赞同的,他们更倾向于是资本主义
6、对技术的非理性使用才导致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矛盾冲突进一步扩大和加剧。威廉莱斯承认,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和改造能力,但在资本主义“控制自然”观念的操纵下,科学技术变成了破坏和掠夺自然的一种器具,同时也“构成了一种把控制自然和控制人联系起来的手段”3o但同时,在莱斯看来对自然实施控制的那种力量不是科学技术本身,科学技术看似与生态环境破坏直接联系,但对科学技术的使用目的如何定位才是其利与弊背后更深层次的越因。科学知识的发展和技术工具的革新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开发,也进一步受制于资本主义“控制自然”的意识形态用于追求资本的积累,科学和技术只是经
7、过人类之手征服自然的工具。高兹批判了“技术中性论”,他认为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被打上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烙印。资本主义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都是其“利润至上”的经济理性在作祟,科学技术不过是被迫沦落为资本主义谋求生产扩张、谋取更大利润的物质工具而已。在资本主义经济理性的刺激下,资本家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不断借助科学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让机器代替工人,使科技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但是其非理性地滥用却导致科学技术对自然无限度的开发和挖掘,企图榨取更多的自然资源,加快资本积累的脚步,最终却是对自然造成了更大程度的破坏。(三)对资本主义劳动分工的批判生态社会主义主张,随着资
8、本主义技术手段的升级发展和其内在经济理性的双重加持,进一步细化了人们的劳动分工,这种精密化的依附于机器的劳动分工导致了工人劳动的异化。资本主义由于技术层面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促使工人的劳动分工程度加深,工人被融于机器大工业体系,从人操纵和使用机器演变为人依附于机器,人被机器所掌控,使工人从之前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变成了充当机器零件和生产工序的物,加剧了人的片面发展。工人所从事的劳动由创造性的生产变为单一的机械化操作,导致人们的劳动分工处于一种被迫使的单一重复状态。马克思曾指出:“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
9、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4165由此可见,劳动分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转变为了劳动异化的起因。在这种劳动异化的影响下,加剧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工人对资本家的依附,同时使工人的自主创造意识被逐渐麻痹,从而无法实现有意识地改造世界。资本主义利用科学技术使整体劳动碎片化,生产工序的再细化使劳动成为无意义的、工人被剥夺了自主性而适应机器的要求5o在这种劳动分工下的工人不仅在重复循环的劳动中无法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长期循环从事单一工作的劳动,工人自身工作效率虽然得到提升,但却为资产阶级带去了更多的剩余价值,同时无形之中造成自身单一技能在劳动市场中竞争力和选择权的削弱。(四)对资本主义异化消费的批
10、判从资本追求利润的维度看,资本为了追求利润,必然会不断扩张其生产体系,这在客观上要求扩张消费以支撑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不断扩张6o资本家们为了缓解过度生产带来的经济危机,便采取夸大消费宣传,通过刺激消费以求最大化地缓解经济危机。在这种虚假性消费宣传的剌激下,导致人们形成了错误的消费观,使得人们错误地认为消费活动本身才是生活的追求和真正的需求,从而消费行为异化为非满足人们正常生活需求的异化行为。异化消费行为主要包含以下两种:一是表现为对劳动过程中疲惫心理的补偿,即本阿格尔所指“异化消费是人们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7,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
11、盾也由生产领域转移至了消费领域;另一种异化消费现象则表现为商品消费行为的“符号化”,人们将自身消费行为的多少和对商品的占有量作为地位彰显和价值显现的表征。正是这种异化消费造成了人们的过度消费,从而使公众在正常生活中消费和浪费了与自身需求不相匹配的自然资源。总的来说,资本主义的过度生产要求资本家诱导人们过度消费,但过度消费又将倒转刺激过度生产,两者相互作用导致生产与消费之间无度的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陷入一种无可遏制地开采自然生态资源以供给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的被动趋势,从而引发生态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五)对生态帝国主义的批判在生态社会主义者看来,资本主义无限扩张的本性与生态资源有限容量的属性
12、之间的内在矛盾,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自然生态资源的掠夺矛头指向其他非发达国家,从而诞生了生态帝国主义。戴维佩珀指出,“既然环境质量与物质贫困或富裕相关,西方资本主义就逐渐地通过掠夺第三世界的财富而维持和改善了它自身并成为世界的羡慕目标”8I1.1.o随着人类社会早期地域局限性的消失叠加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张的本性,为谋取资本的积累和利润的最大化,那么资本家就必然会选择将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向全球扩张,而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和转移本国的生态环境压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会选择将一些污染严重和能耗量高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且毫无顾忌地掠取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或直接就把一些发展中国家变成其垃圾处理地。同时,发达
13、资本主义国家还会利用其经济和科技的优势,迫使发展中国家制定有利于它们的政策,而发展中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已选择用本国的环境与资源作为发展的代价交换,最终引发本国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污染。帝国主义资本全球积累的生态债务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生态平衡和未来经济发展条件,构成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非正义9o生态社会主义将这种生态掠夺他国的做派称之为“生态帝国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是通过对第三世界国家以“帝国主义”行径的生态掠取,从而达到把本国生态危机转嫁到其他非发达国家的目的,由此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了生态危机世界性的蔓延。二、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对资本主义的变革超越为有效抑制全球环境危害事
14、件的频发,生态社会主义者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多重生态批判中深刻挖掘其背后生态危机矛盾祸根的同时,进而探索未来社会的理想形态即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以求超越资本主义生产逻辑,解除其生态危机,致力于实现自然的解放和人的解放,达成人与自然和解共处、和谐共生的理想社会形态。(一)跳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逻辑生态资本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内是可以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只要做好对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浪费的规避,加以高水平的经济发展和不断革新的科学技术等手段对资本主义不断进行改良即可实现。相反,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家强调全球生态危机的病根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其公民个人的隐形公共权益包含生态权益等无法被安全保障,
15、只得陷入利己主义被动地抢占自然资源,不会将自然生态考虑为整体性的利益所在。佩珀认为:”资本主义的生态矛盾使可持续的或绿色的资本主义成为一个不可能的梦想,因而是一个骗局。”8I1.O生态资本主义尽管也提倡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但其必然无法摆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主义生产发展逻辑,仍将自然看作是满足资本追求利润的工具,其无限扩张的本性注定生态资本主义也只能是暂时地使生态环境问题得到缓解,无法解决其与生态资源有限性之间的内在矛盾。因此,真正解除生态危机问题必然要从问题的根源入手,实现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打破其资本逻辑框架,构建以遵循社会主义原则为前提的良性生态社会,即生态社会主义社会。高兹认为,
16、唯有在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模式下,才能真正消除生态危机10。与生态资本主义为了维护资本家的利益、尽可能延长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而将生产的产品伪装成绿色产品不同,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抛弃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全民共同所有制为基础实现“生产性正义”和“分配性正义”,主张制造和生产出物品的交换价值从属于使用价值,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真实需求为发展目的。(二)完善人与自然关系平衡的生态观生态社会主义重新发现并强调人与自然的真正关系一一既不是分离和优越于后者的关系像当代资本主义所假定的;也不是完全平等的关系像生态中心主义所相信的11O自然不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和为了实现一己私利的客观“工具”,生态社会主义社
17、会克服人与自然的二分对立,尊重生态法则、适应自然规律,进一步重新理解阐释“控制自然和支配自然”。首先,消除对于“控制自然”观念的误解,人类不是高贵于自然的存在,对自然的控制和支配并非人类对自然的“奴役”和“主宰”,不应当是以人的主观臆想为根据而随意索取和掠夺自然,正确的方式应为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度地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活生产的“真实需求”,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使自然为全人类的美好生活而服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次,生态社会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承袭马克思的“人类尺度”,主张人类是主体,人与自然不是世界上两个并列且完全相等的存在物,人与自然都是生物性的存在,二者是一
18、种辩证的关系。同时,自然的利益也并非高于人类的需求,反对那种为了保护自然生态而剥夺人类正常生存发展权益的做法,人类的利益应该放在自然界中所有存在物的首位,其次再考虑其他非人存在物,但是要以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为条件。唯此,物质与社会的自由能够充分实现,自然尚可实现解放,人类才能得以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三)追求生态理性对经济理性的超越生态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支配下利润至上的经济理性,提出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产遵循的不再是经济理性,而是生态理性占据主导。生态理性追求的是将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从越多越好转向“够了就好”,实现生产和消费得少却生活得更好。高兹指出:“生态理性旨在用这样一种最好的方式来满足(
19、人们的)物质需求:尽可能提供最低限度的、具有最大使用价值和最耐用的东西,而花费少量的劳动、资本和资源就能生产出这些东西。”12生态社会主义强调生态理性,并非是对经济理性的完全抛弃,而是在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前提下追求经济的发展,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理性的落实。他们强调,建设未来生态社会主义社会要遵循“生态原则”,对生产、交换、消费等环节进行彻底的生态现代化改造变革,力图克服资本利润追求无限性与自然生态资源有限性的矛盾。对于经济增长的态度,生态社会主义从限制经济发展转向建立“稳态经济”模式,追求有计划地实现经济的理性增长。生态理性强调对自然应是合理性地利用和改造而不是糊涂地破坏自然,是在尽可能减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批判 超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27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