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沪港两地再保险市场协同发展的观察与思考.docx
《加快沪港两地再保险市场协同发展的观察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沪港两地再保险市场协同发展的观察与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加快沪港两地再保险市场协同发展的观察与思考本文在对两地再保险中心建设的优劣势分析基础上,提出香港和上海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不是零和博弈,而是良性竞合中实现双赢,实现差异化协同发展。两地既要取长补短,更要发挥比较优势,铸长长板,共同打造为我国再保险发展的两翼,提高我国再保险在全球的话语权与定价权。2021年3月17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l29),上海和香港分列全球第三、第四位。纵观全球国际金融中心,无一不是再保险中心,可见再保险的地位与功能。上海与香港作为我国两大核心金融中心,在建设再保险中心过程中,是一种竞合关系,而非零和博弈,应共同围绕提升我国金融国际
2、定价权、话语权和配置全球金融资源的目标,立足自然禀赋和自身优势,差异化定位,协同性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竞合关系,共同成长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两地保险及再保险市场比较香港地区保险及再保险市场现状从市场主体看,截至2021年9月30日,香港共有165家获授权保险公司,其中91家经营一般业务,54家经营长期业务,19家经营综合业务及1家经营特定目的业务;共有2182家持牌保险代理机构,88328名持牌个人保险代理,以及26223名持牌业务代表(代理)。此外,共有820家持牌保险经纪公司和11507名持牌业务代表(经纪)。从市场规模看,在2020年,香港保险业的毛保费总额增加2.5%至5813
3、亿港元(分出再保险保费194亿港元)。香港离岸业务的规模难以确定,以再保险市场为例,官方仅统计在香港承保的临分业务以及至少25%的标的风险源自香港的合约再保险业务,标的风险不源自香港的业务不被统计。在分入再保险业务方面,2020年毛保费达156亿港元,净保费达92亿港元,承保利润达48亿港元。香港再保险市场的分入业务(InwardsBusiness)主要来源于中国内地、澳门和台湾,也有部分业务来自日本、韩国和亚洲其他地区。上海保险及再保险市场现状从市场主体看,截至2021年9月底,上海有两家保险集团、41家保险法人机构、512家保险中介、7家再保险分公司和10家保险资管,特别是还有全国唯一的保
4、险交易所,形成了中外并存、中外种类齐全、功能丰富、竞争有序、富有活力的保险机构体系。25家外资保险机构的数量是全国第一,包括劳合社、安联、安盛、美亚、东京等重要的国际保险机构在上海都设立了子公司或者分公司。从市场规模看,2020年,上海辖内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累计1865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09亿元,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356亿元。2020年,我国再保险市场分入业务总规模为2240亿元,其中上海地区机构分入621亿元。从两地保险及再保险市场现状看,香港市场主体集聚度更高,市场规模更大,外向度更高,已经形成较明显的市场化、国际化优势;上海保险市场层次丰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快 两地 再保险 市场 协同 发展 观察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3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