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读书笔记.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读书第记作者:赵博阅读:2135次上传时间:2006-05-26推荐人:Zbbest(已传论文2套)倚介:行政是一种社会组织有序进行活动的形态、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通过一定的形式、活动和关系表现出来狭义行政概念:是定社会政治意愿的积极推行、执行政治决策和实现政治目标,附属一定社会的政治。广义的行政概念:行政是一个组织为实施自己的政策目标(一般是非蹄利性的目标而采取的活动。关博字:城市规划管理法规行政管理囹1、行政管理学的有关知识1.1.1了解行政和行政管理的根本概念1、行政的概念:行政是一种社会组织有序进行活动的形态、社会现缴和社会活动,它通过一定的形式、活动和关系表现出来
2、狭义行政概念:是一定社会政治懑愿的积极推行、执行政治决策和实现政治目标,附属于定社会的政治。广义的行政概念:行政是一个组织为实施自己的政策目标(一般是非赢利性的目标)而采取的活动.2、行政管理的概念:行政管理是困绕执行公共权威而展开的活动,是国家的组织活动。它在三层根本含义:(I)行政管理是一种实践活动,行政管理是一种动态功能它通过自己的各种形态的活动,通过完成自己的各种功能来执行社会公共权威,到达既定目标。行政管理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它的活动涉及整个社会。行政管理活动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系统。(2)行政管理具有一定的形式,通过行政体制与组织形式,来执行自
3、己的动态功能。(3)行政管理表达一种关系。行政关系有多种形式,如权威关系、组织关系、人际关系、沟通关系、行政体系与社会的关系、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等等。各类关系在定的条件下都可能有不同的格式和性质,会对行政管理活动和形式产生一定的作用,影响行政管理活动和形式。从实践的危义上说,一是行政管理活动是政府管理外部各种公共事务的活动。又是政府为管理外部社会各项事务而展开的内部管理活动。1.1.2熟悉行政机构和行政领导的根本概念1、行政机构的根本概念:组织、行政组织,是社会行政系统的结构形态.是行政行为赖以表现的组织基础。行政组织的含义包括4个方面:(1)组织结构主要是从职能目标的分工、权责大
4、小的分陀、层次等级的划分、管理幅度确实立、制度纪律的标准等方面来确定组织的表现形式。(2)组织行为组织中的人员为管理目的而活动,在人员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交往、沟通、协作、默契等行为。(1)改革组织体制。划清楚各项行政职能的内涵和外延,简改放权,根据职能加效能的原则重新考虑行政机构的设置及其编制、规模。优化组织结构、健全决策机构,加强信息机构和监督机构的职能,控制并适当减少过于庞大的执行机构。(2)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要提高行政人员的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其次,要加强在职人员的知识教育与专业培训。再者,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一鼓励机制,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从制度上
5、保证行政人员的质量(3)完善行政过程.首先,耍进一步优化决策,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其次,通过简化程序,减少中间层次和加强监控等方法消除执行和反应中的“中间堵塞”和“信号哀减.现象。再者如强协调与合作。最后,加强规划工作,科学运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4)实现行政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将新的科学理论广泛应用到行政管理实践中去,以提高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程度,采用电脑、图文传真设备等现代技术手段,从物质技术方面促进行政效能的提高。1.2行政法学的有关知识1.2.1 了解法律的概念和行政法渊源。1、法律的广义概念:指国家机关制定并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行为标准的总称:狭义的概念:是专指国家立
6、法机关制定的在全国范图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标准性文件。行政法是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法定程序制定的,对社会件项事务实施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性文件的总和.2、行政法的渊源,又称行政法的法源,是指行政法产生的依据和来源及其外部表现形式.我国只有成文法才是行政法的渊源。(1)宪法。是制定各种法律、法规、规章的法律依据和来源,是行政法的渊源和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立法权的法律依据:宪法是行政法的破根本的法源。(2)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法律和法律,是制定其他法规,规章的依据、行政法律标准。(3)行政法规。国务院为实施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标准性文件,是制
7、定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及规章的依据。(4)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法规程序所制定的标准性文件,是制定规章的依据。(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实施范围较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人民代表大会,它们在制定机关所辖民族自治地方范困内具有法律效力,是制定规章的依据。(6)规章.规章亦称行政规章,国务院规章和特定的地方人民政府规常。(7)法律解糅。根据法律明确规定的范囤、幅度和方式,由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合理性原则的具体内容有5点:行政行为应当符合相对方的客观实际:行政行为应当建立
8、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构因素:平等适用法律标准,不得对相同事实给予不同的对待:符合自然规律:符合社会公德。(3)行政应急性原则。是指在某些特殊的紧急的情况卜.,出于国家平安、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经法律授权的特定的级政府批准,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仃法律依据或与法律依据相抵触的措施,事后必须报法定国家机关予以确认.从广义上讲,行政应急原则是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的非常原则,是它们的补充,是行政法治原则特殊的、重要的内容。一般而言,行政应总权力的行使应当符合以卜条件:是存在明确无误的紧急情况。是非法定机关行使紧急权力,事后应报法定机关予以确认。是行政机关作出应急行为应受有权机关的监督
9、.是应急权力行使应该适当,将损害控制在最小程度和范围内.1.1.5 掌握行政主体、内容、程序和权限合法的内涵(1)行政行为主体合法印实施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有法定职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并在其法定权限范闱内行使行政行为,不得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2)行政行为内容合法即实施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明确、适当、合法的要求。(3)行政行为程序合法即将政行为必须依照怯定程序实施,必须符合与该行政行为性质相适应的法定程序要求,符合程序的般要求。(4)行政行为权限合法指行使行政行为必须在一定的地域、时间、条件等方面的限度内,行政主体不能超越行政权限的限度。1.1.6 熟悉行政合法性与合
10、理性的关系行政合理性与合法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合法性原则适用于行政法的所有领域,合理性原则则适应于自由放量权领域。通常一个行政行为如果触犯了合法性原则,就不再追究共合理性问题:而一个自由极量行为,即使没有违反合法性原则,也可能引起合理性问题。随着国家立法进程的推进,原先属于合理性问题,可能被提升为合法性问题。1.1.7 了解行政立法的意义、内容和根本要求(1)行政立法的意义是:行政立法行为是实施行政行为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目的在于执行宪法和法律,实现国家行政管理职能,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行政管理行为、程序、内容和形式,是依法行政的重要法律保证。(2)行政立法包括立法主体、立法程序、
11、立法表现形式和立法内容,中国有行政立法主体资格的行政有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特定的地方人民政府。(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经过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立法的一般程序包括编制立法规划,起草、征求意见,协商、审查、通过、审批、备案、公布。立法表现形式是制定仃关行政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立法内容是关于国家对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行政管理。(3)行政立法的根本要求是既要遵守我国立法的-一般原则即社会主义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法制统原则,以政策为指导的原则,还要根据行政立法行为的特点,特别注意贯彻初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12、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1.1.8 堂提行政费任和监督的根本内容1、行政法律责任(1)概念和特征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违反行政法律标准的当事人依法应当承当的责任。其特征有2点:一是引起行政法律贵任的原因是行政违法,行政违法可以表现为行政机关违法和行政相对方违怯,实体性违法和程序性违法,作为违法和不作为违法等形式。二是承当法律货任的主体既可以是行政管理相对人,也可以是行政机关和授权组织。只要任何一方有行政违法行为,符合应当追究其贡任的构成要件,均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构成行政法律责任必须具备四个要件,一是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巳构成违法:二是行为人必须具备凿任能力三是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有过错:四是行为人违
13、法行为必须以法定职责或名法定义务为前提,四个条件缺不可。2)追求行政法律贡任的原则:一是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二是货任法定原则,即构成行政违法的行为,必然是违反行政法的行为,追究行政违法行为的行政法律费任,也必须严格按行政法办事。三是货任自负原则,谁违法谁承当法律贡任.四是主客观一致原则,追究行政法律责任必须实事求是,坚持主客观一致的原则。2、行政法制监督行政法制监督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及其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和职务行为,依法作出的一种监督、检置和纠正的行为,主要从4个方面来考杳和评价:一是否坚持宪法所确定的四项根本原则,是否坚持廉政勤政,努力为人民效劳。二是否遵循宪法、法律、
14、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坚持依法行政,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和尊严。三是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四是否积极为国民经济的开展和改革开放效劳,行政管理法制监督分别按监停主体,监督对象、监督的表现形式、监督的法律效力、监督的方向、监督的程序,做不同的分类。1.3 城市规划管理的根本知识1.4 .1熟悉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城市规划管理应是组织编制和审批城市规划,并依法对城市十地的使用和各项建设的安排实施控制、引导和监督的行政管理活动。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1)要充分理解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一项行政职能.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玳要组成局部,具有行政管理的性质,必须
15、遵循行政管理的一般原则,负有行政责任。(2)要正确把握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规划编制的关系。城市规划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城市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二是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三是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1.3.2掌握城市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城市规划管理有以下4方面的F1.的和任务:(1)保障城市规划建设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政令的畅通。(2)保障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开展.(3)保障城市各项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的轨道,促进城市规划的实施。(4)保障公共利益,维护相关方面的合法权益。1.3.3掌握城市规划管理的根本工作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城市规划管理系统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根本工作内容。
16、(1)决策系统。是城市规划组织编制和审批管理,制定城市规划。(2)执行系统。即城市规划实施管理。(3)反应系统。即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隹管理.(4)保障系统。法制保障。城市规划法律标准制定。上述网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种网络状态,循环关系.1.3.4 掌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优化及决策依据1、城市规划管理决策的优化:(1)优化决策结构。决策结构包括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和决策系统三局部。信息系统。一是规划管理人员尽可能获得有关决策事项的更多、更准确的情况作息:二是规划管理一定要建立尽可能完备的城市规划资料,历史档案资料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料的信息库,从依靠个人智部经验转向集体智慧系统。智囊系统。其
17、组织结构大致有4种情况:一是各种专家学者直接到行政机构中工作:二是行政机构聘请专家担任参谋:三是由行政机构拨款成立“思想库”:四是由专家组成学术团体为决策提供咨询.决策系统“一般采取两种原则:一是首长负击制:二是委抗会负货制。(2)提高决策技术。决策硬技术,是指在决策中所运用的数学化、模型化、计算机以及相应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决策软技术。是指具备与规划管理相美的专业技术知识并提高决策水平。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2、城市规划的决策依据:有规划依据、法制依据、经济技术依据和方案依据。(1)规划依据。前一个管理阶段或环节的决策就是后一个管理阶段成环节的决策依据。(2)法律标准依据.(3
18、)经济技术依据.经济技术定额指标和经济技术标准:地方性经济技术标准文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经济技术要求等。(4)方案依据.根据不同的规划管理范围、管理阶段或管理环节确定相应具体的决策依据.1.3.5 掌握城市规划管理控制及其过程1、城市规划管理。需从三个方面加强控制:一是系统内部的控制,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二是外部系统对管理系统的控制,为行政监督、人大监督、社会监杼:三是管理系统对管理对象的控制,一系列规划管理活动。我市规划管理调控的作用:指导作用:弥补作用:监督作用。2、城市规划管理调控过程规划管理必须根据管理过程分别实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1.3.6 熟悉
19、城市规划管理的根本方法主要有行政的方法、法律的方法、经济的方法和咨询的方法。(1)行政的方法: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靠行政组织被授予的权力,运用权威性的行政手段,采取命令、指示、规定、制度、方案、标准、工作程序等行政方式来组织、指挥、监督城市规划的编制、城市建设使用土地和各类建设活动。行政方法的原意是通过职务和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能力来管理。(2)法律的方法:城市规划管理采取法律的方法,要加强立法、执法、守法和司法工作。城市规划法规是调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总称。法制建设是由立法、执法、守法和司法相互联系的方面构成的统一体,其中主要是立法。城市规划管理严格执法,要贯彻执行“法无
20、授权不得行,法有授权必须行,行政行为程序化,违法行政必追究”的原则。(3)经济的方法:就是通过经济杠杆,运用价格、税收、奖金、罚款等经济手段,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来进行规划管理。通过各种经济手段,从物质利益上来处理政府、企事业或集体、个人等各种经济关系。(4)咨询的方法:是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采用咨询的方法,吸取智囊团或各类现代化芥询研究机构中专家们的集体智慧,帮助政府领导对城市的建设和开展,或帮助开发建设单位对各项开发建设活动进行决策的一种方式。1.3.7熟悉城市规划管理的根本原则(1)系统管理的原则要强谢城市规划管理的整体效应。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内部的协调性。注重城市系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21、性。必须建立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信息反应网络得(2)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3)依法行政的原则(4)政务公开的原则1.3.8了解城市规划管理的根本特征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时序性、地方性、政策性、技术性、艺术性等诸多特征。尤其具符以下根本特征:(1)就管理的职能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效劳和制约的双重属性。城市规划管理就其根本目标是效劳,在管理活动中为城市公共利益需要而采取的控制措施.也是种积极的制约,其目的是使城市的各项建设不影响人民根本的、长远的利益。(2)就管理的对象而言,它具有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双重性。这是规划管理的要求所决定的。城市规划着眼于城市的合理开展,因此必须把每项规划或者每一
22、个建设工程放在城市的大范围内考察,不能就事论事地处理问题。(3)就管理的内容而言,规划管理具有专业和综合的双出性.这是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粽合体,具有多功能、多层次、多因素、错综复杂、动态关联的本质所决定的。城市管理包括户籍管理、交通管理、市容卫生管理、环境保护管理、消防管理、文物保护管理、土地管理、房屋管理及规划管理等等.城市规划管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是一项专业的技术行政管理,有其特定的职能和管理内容。规划管理部门作为一个综合部门来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平衡,协调有关问巡。(4)就管理的过程而言,规划管理具有管理阶段性和长期连续性的双重属性.这是由于城市的形成和开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所决定的.城
23、市规划管理工作必须表达城市开展的持续性和长期性要求。在管理上应探索灵活应变的方法,留有余地、不要把文章作“死”,要具有应变的能力。(5)就管理的方法而言,规划管理具有规律性和能动性的双重属性。这是由于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管理科学所决定的。2、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2. 1城市规划组织编制管理2.1.1 熟悉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主体。P693)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组织编制主体。直辖市和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负货组织编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货组织编制。(2)城市详细规划组织编制主体。是城市人民政府,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详细规
24、划制益的面比较广,组织工作51比较大,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因此,般由城市人民政府委托或法律授权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具体的组织编制工作。2.1.2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的编制和报批程序P72城市规划组织编制和报批的程序一般按以卜.几点进行:(1)拟定编制方案,保证规划编制工作有条不素,有序地开展,防止重红和随意性。(2)制定规划编制要求,如城市规划的目标,指导思想,根本原则,技术要求等.(3)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编制,对重要的城市详细规划,可用规划工程招标的方式确定规划设计年位。(4)协调城市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5)评审规划中间成果。(6)验收规
25、划成果,审核成果的指导思想、内容及深度。(7)申报规划成果。验收价格后,由组织编制舱位依照法定程序,向法定的城市规划审批机关提出审批该城市规划的申请“2.1.3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的调整和报批程序,与2.2.3的内容根本一致1、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的调整程序。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局部变更,应当由城市人民改府审批,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当涉及对城市性质、规模、开展方向和总体布局产生重大影响的阔整,则必须经同级人大会或其常委会审查同意后,报原批准机关审批。2、城市详细规划的调整程序对城市详细规划中的局部变更,如局部用地性质变更,可以征得原规划批
26、准机关同意以后,以专翘的形式进行报批;对于重大的规划调整应当征得原批准机关的同意后,重新编制调详细规划,并按照法定的程序报原批准机关审批。2.2城市规划审批管理2. 2.1熟悉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的审核和审批主体1、城市总体规划(含合分区规划)的审批主体:(1)国务院审批直辖市、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及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其管辖范用内除上述城市以外的设市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市人民政府审批市管辖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3)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
27、(4)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城南.分区规划。2、城市详细规划的审批主体城市详细规划一般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编制分区规划的城市的详细规划,除重要地区的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外,其他一般地区的详细规划可以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2. 2.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的审批程序1、城市总体规划审批程序:(1)论证规划方案。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仃关主管部门及专家对规划的内容初步论证,将论证意见报请城市人民政府审核.2)城南政府组织审核。(3)报请人大审议。(4)批准总体规划。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5)公布批准的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即由该市改府公布。2、城市
28、详细规划审批程序:(1)申报规划成果。法定的城市详细规划组织编制单位,将编完的成果报法定审批机关。(2)会审规划成果。审批机关组织相关部门单位、组编申报部门、专家联审。(3)批准详细规划.审批机关据法律、法规及部门审核意见审查,并予正式批准.(4)公布批准的规划。审批机关据有关规定,公布批准的规划,接受公众对规划实施的监督。2.2.4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的审核内容和审核依据。1、城市规划的审核内容(1)性质(2)开展目标(3)规模(4)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5)交通(6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7)协调开展(8)规划的实施(9)共他内容2、城市分区规划的审批内容:(1)分区
29、的功能。(2)分区的人口建筑总量和根本分布。(3)分区公共效劳设施控制。(4)分区的城市.干道、绿地、对外交通设施、历史街区保护等控制。(5)市政基础设施建设。(6)其他内容3、城市详细规划的审批内容:(1)规划用地性质。(2)规划控制指标和控制要素.(3)空间布局和环境保护。(4)道路交通。(5)市政基础设施建设。(6)规划的实施其他内容.4、审核依据:是指城市规划的审批机关在受理了城市规划的申报以后,如何把握有关法律、法规、上一层次城市规划对拟审批规划的控制要求,以及与周边地区的关系等。城市规划的审批依据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是一致的。2.3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2. 3.1了解各级城市规
30、划编制单位资质条件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设计资格分为甲、乙、丙、丁四级.3. 3.2了解各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审批程序申请程序。规划设计单位根据资格分级标准及自身条件向单位所在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定级的申请文件。审核程序。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申请文件以后,是根据规定提出初步审核意见:二是组织专家对申请单位资格进行综合评估:是根据评估意见,按规定程序审批或报国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颁发程序。国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法定权限颁发建设部统一印制的城市规划设计资格证书,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甲级
31、院的资格评定并颁证,乙级院的颁证,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贵甲级院的资格初审和乙级院的资格审核并向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负货丙、丁级院的资格评定并颁证。3、城市规划实施管理3.1 建设工程选址规划管理3.1.1 熟悉建设工程选址规划管理的概念建设工程选址规划管理,它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及其有关法律、法规对建设工程选址进行确认或选择,保证各项建设按照城市规划安排,并核发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的行政管理工作。3.1.2 掌握建设工程选址规划管理目的与任务1、保证建设工程的布点符合城市规划.2、对经济、社会开展和城市建设进行宏观调控。3、综合协调、建设选址中的各种
32、矛盾,促进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的顺利进行。4. 1.3求握建设工程选址规划管理内容与依据主要管理内容:1、选择建设用地地址。(1)建设工程的根本情况。(2)建设工程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协调。(3)建设工程与城市交通通讯、能源、市政、防灾规划和用地现状条件的衔接与协调.(4)建设工程配套的生活设施与城市居住区及公共效劳设施规划的衔接与协调.(5)建设工程对于城南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成破坏,以及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保护规划、城市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等相协调.(6)交通和市政设施选址的特殊耍求.(7)珍惜土地资源、节约使用城市土地。(8)综合有关管理部门对建设工程用地的意见和要求。2、按定土
33、地使用性质。3、核定容积率。4、核定建筑密度.5,核定土地使用其他规划设计要求.建设工程选址规划管理的依据:1、城市规划依据。2、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据。3、经济技术依据。3.1.4掌握建设工程选址规划管理程序及要求1、程序:(1)申请程序。(2)审核程序。(3)核发程序。2、操作要求:(1)申请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的范围。(2)建设单位申请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操作要求。(3)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理建设工程规划选址意见书操作要求.(4)城市规划行致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选址意见行操作要求3.2建设用地规划管理3.2.1熟悉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概念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及其有关法律、法规,确定建设用地面积和范围,提出土地使用规划要求,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行政管理工作。3.2.2掌握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目的与任务(2)复验灰线。(3)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建筑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内容。市政管线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内容。市政交通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内容。2、操作要求:(1)建设工程更验灰线的操作要求。(2)建设工程竣工规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4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