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辛弃疾词为例论王国维的评词标准.docx
《以辛弃疾词为例论王国维的评词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辛弃疾词为例论王国维的评词标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以辛弃疾词为例论王国维的评词标准摘要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称辛弃疾词“堪与北宋人颉顽”1,并对其不吝赞美之词。反观其评词偏好,不难发现他更喜五代和北宋词:“词之最工者,实推后主、正中、永叔、少游、美成“,而对于南宋的词作,他的整体评价并不高:“梅溪、梦窗、玉田、草窗、西麓诸家,词虽不同,然同失之肤浅”。但他却一反常态地对同为南宋词的辛词偏爱有加,这主要是因其评词时,不单单将侧重点放在词作本身的文采上,还着眼于词人自身的品格、词作的整体风貌和自然真情上。由辛词在人间词话中不同于其他南宋词地位的原因可观:王国维评词标准之中的“隔与不隔”,并非是绝对固定的对立两极,而是可以根据创作实际进行调和兼容。
2、【关键词】辛弃疾人间词话评词标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表现出对五代、北宋词人以及南宋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前者他极力赞赏,谓之“北宋风流”,认为其词风流韵致;对后者则持相反态度,认为其词“渡江遂绝”,失去了词本该有的韵味,乃至于他猜想“抑真有运会存乎其间耶?”1而在这泾渭分明的两拨词人的词作中,辛弃疾词却遗世独立,与众不同,王国维称其“堪与北宋人颉顽”,并将其区别于南宋其他词作视之。本文将以人间词话中对辛弃疾词的评价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辛词能够在南宋词中脱颖而出,并备受王国维青睐的具体表现以及内在原因,通过其特殊性来探讨王国维是如何在批评实践中巧妙化解“隔与不隔”和用典之间的矛盾,使其达到调和兼容,
3、以此观其评词标准。一、人间词话中辛词特殊地位的具体表现从数量上看,在人间词话的一百二十五则词话中,有十四则与稼轩及其词有关,从其占比以及出现的频率不难看出,王国维对辛弃疾词作具有颇多的关注。从人间词话这十四则有关辛弃疾的评述内容上看,王国维不但对辛词青睐有加,而且对其的观照和评价也是多维度深层次的。一方面,有“与北宋人颉顽者,唯一幼安耳”这样突破时代的拔高赞美。另一方面,又有其他多角度的评述,如在第四十三则称:“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横素波干青云之概,宁后世凝龊小生所可拟耶?”1将目光放置在辛词的性情、境界之上,不简单拘泥于词作是否易学易模仿之上。第四十四则:“无二人之
4、胸襟而学其词”,从后人模仿的视角去反照稼轩词的豪放不群;第四十五则:“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1以伯夷、柳下惠的高逸风韵和脱俗情怀作比,来赞美稼轩词所表现出来的宽宏气度和高雅情致;第四十七则:“用天问体作木兰花慢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以辛词强调真实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诸如以上的种种,或从正面和侧面多维度欣赏,或以辛词为引谈文学见解的评述性文字,在人间词话中比比皆是。由此可以见得,王国维对辛词的喜爱溢于言表,重视之意亦不必多言,而他对南宋词的整体评价和对辛词评价的巨大差异,更是将辛词放在了一个超越同时代的特殊地位之上。二、人间词话
5、中辛词具有特殊地位的内在原因辛词之所以能具有特殊地位,在众多南宋词作中脱颖而出,备受青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辛弃疾本身人格出发,可看出其高远人格对王国维的吸引力;其次,从“境界”观照辛词,可看其蕴含着人间词话所追求的真“性情”;最后,辛词雄伟壮阔的“气象”,让其词区别于南宋词,在人间词话中具有超然的地位。1.稼轩人格的“雅量高致”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曾表现出对于创作主体人格的关注:“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极显他对于词人“人格”的推崇,且将之视为其作品优劣与否的重要因素。而在人间词话的三十二则,王国维亦言:“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
6、倡伎之别。”1其中所提到的“品格”以及“淑女与倡伎”也指向了人格,由此可见,他始终将词人的“人格”视为评断词作的标准之一。观人间词话原文的第四十四则,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1直述若缺少苏轼与辛弃疾的博大胸襟,即使模仿得再相似,也如东施效颦,难以捕捉其词中所蕴含的精髓。后续的第四十五则亦云:“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白石虽似蝉蜕尘埃,然终不免局促辕下。”其中的“雅量高致”,是将辛弃疾与姜夔划分为两类人的标尺。这二则的内容都对辛弃疾作了肯定的评价,且都涉及了他那高远的“胸襟”以及宽宏的气度。而王国维对于自己不喜的南宋词人
7、,诸如姜夔、吴文英、张炎、陈允平等,称其词作为:“面目不同,同归于乡愿而已。”1以“德之贼”贬低他们,更从侧面印证了王国维将人格视为其评词的重要标准之一。观辛弃疾词作,其内容大多表现了他对于家国的热爱和维护,对于建功立业的向往和追求,字里行间激荡着他胸中那豪迈磊落的情怀,展现着他高远、宽宏的胸襟和气魄,正是因为他将自己的真挚感情注入作品,并加之自己人格魅力的渲染,才使得他的词作不易模拟、难以企及,也让王国维为之倾倒。2 .稼轩词性情之“真”人间词话的第六则称:“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1王国维认为只有那些能写出真实、具体的景物和情感的词作,才能称其为有
8、境界。由此可见,王国维更加重视词作作者的“喜怒哀乐”,以及由这样的情绪激荡出的真情实感。在书中的第四十三则,他评稼轩词:“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也是以“境界”作为观照。对于“境界”一词的具体表现尚存争议,但是“真”作为“境界”的前提这一结论是毋庸置疑的4。围绕这一“真”,人间词话手稿本的第十七则云:“至南宋以后,词亦为羔雁之具,而词亦替矣。”其中的“羔雁之具”与“真”相悖,而王国维所强调和看重的“真”也在此更明确了其涵义,即是要求创作主体摆脱写作时,以词为“羔雁之具”的应酬心态,将词作为言情、言志的媒介,去真实地、忠实地描写所观之景、阐发心中之情以及展示情景间的关联,为读者呈现观感真
9、实、情感真实的文字,将真实感情倾注于其中,做到“有境界”。而第六则所言的“真性情”,更具有主观、个性的意味,其本身就指向了词人内心之“真”。而王国维用“性情”作标准评价李煜时,称其“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1,也从另一方面表现了“性情”与“真”之间密不可分的紧密关系。而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以“有境界”这样的评价去看待稼轩词,可见其词中确实蕴含着“真”,且这种“真”满足了他对于欣赏词作中真实情感抒发的诉求。正因为如此,稼轩词才在众多南宋词中独树一帜,备受王国维喜爱,具有特殊的地位。观辛弃疾的作品,确实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真性情。一则,辛弃疾的词中所展露出的豪情是不加掩饰、直露无隐的,让读者对其感情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辛弃疾词 王国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4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