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写作训练(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
《大学写作训练(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写作训练(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1章绪论1 .说明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口语与书面语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口语较出语更为自然、方便和灵活,声调可以变化,用抑扬顿挫来表达刖想和感情,还可以借助手势、体态、表情等辅助手段来加强表达效果。但口语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传播范闱有限,表达时的随意、重夏、零乱现象比较多.书语没有口语表达灵活,缺乏面对面交流中声情并茂的效果,需要调动大脑第二语言系统,通过符号提示唤起交流H的。但它能突破时空限制,而且因其经过组织、推敲而成,语法规范,逻辑清晰,精粹简练,条理性强。2 .信号与符号有什么区别?信号和符号不同。信号只能处理零星的信息,而符号却能处理整体系统的信息、概念和思想:信
2、号只是某种生物性的存在,而符号则具有文化功能:信号不能跳跃表型和感觉,符号则能跳跃表象和感觉.正因如此,符号系统才为人类所特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才把人定义为符号活动的动物,即符号化的动物。3 .有位同学写谈“开卷有益”这个文蓬时,出现这样的表述:“闭卷考试要死记硬背.苦了我们:而开卷考试容易及格,所以对我们有益这样写对不对.为什么?开放性话题,言之有理即可。例如:这样的表述以偏概全,是不对的。开卷首先是有益的,因为开卷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可以让学生有更加多的时间来抓住生科来学习,而且可以化死记硬背为灵活运用,可以更好的理解知识,从这个U面上来说是提高优秀率的好方法,但事物往往
3、是具有两面性的,凡是有利必有弊,开卷固然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死记硬背的模式,但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学生产生懒梢的心理,而且开卷考试一般比较灵活,从而可能忽视了对基本问题的号嚓,对基班不扎实的学生来说容易产生投机取巧心理,不利丁知识的系统牢固掌握.总之,开卷之利弊,我觉得会因人及因事而异,只要把握其尺寸,合理调配,一定会利大过弊,但我们此前需要全面认识到开卷考试的利弊。4 .以“德行与道艺兼求”(扬雄法言学行)为话题,谈谈“文”(文母)与“人”(作者)的关系。“文如其人”作为传统文论中条重要的文论命题,自古至今,颇多争议,争议中形成:种论点:一是赞同“文如其人的观点,可以称之为文、人对应论:二是不贷同
4、“文如其人”的观点,可以称之为文、人相悖论,三是主张将人与文分开来看待、评价,可以称之为文、人分离论。从苏轼“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书)到冯时可“文如其人哉”(雨航杂录),从刘熙载“诗品出于人品”(艺概诗概)到郭沫若“你是什么样的人,便写出什么样的文”(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都强调了人与文之间的一致性,对应性。而从梁简文帝萧纲“立身之道,与文章异”(诫当阳公大心书)到魏禧“大奸能为大忠之文,至拙能袭至巧之语”(目录论文杂说).从真德秀“学行离道而为文(欧阳四门集B)到周作人“据其文说其人是可能要上当的,则强调了人与文之间的相悖性,不一性。这两种相对立的论调,在西方也能找到。法国作家布封的“风
5、格即人”,可以归入文、人对应论之列,而古罗马诗人说的“作诗与作人殊辙”,则可以归入文、人相悖论之列.事实上,讲“文如其人”,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而讲“文不如其人”,也可以找到不少反例,于是论者仁、智各有所见。(参阅:http:WUXiZaZAtic1.eWXP1.201.002010.htm1.)5,找同专业的几位高年级同学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经验(或教训),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一份学习计划.具体学习计划依个人情况而定,参考学习计划如下: 1)坚持每周写一篇文章,无论长短,都要用心去写,建议开个博客之类也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可以增加写作乐趣。(2)学习做读书笔记,在阅读中自己感慨深的句子,
6、美句,有哲理的句子都可以记录在本子上,平时灵感小爆发时创造的句子也可以及时记录,文海拾贝,用处以后自然会发现. 3)尽量多阅读名著和文学作品,有助于积攒自己的词汇量,扩大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作品的思想深度。 4)在读书的同时将作者的美句,写作方法、内在情感、分析,对自己的写作很有帮助,真正好的书绝不要走马观花样的去阅读. 5)多涉猎些知识,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也也可以适当狩猎。有这么句话:好的作者,上到四书五经,卜到蜡笔小新,都会有所涉猎。 6)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人和事,挖掘我们用眼暗无法领会的事,同时记得,不管写什么都要是真情实感,任何形式的自我欺蜥都无法感动读者.要写下自己的其实感受。.hidu
7、.cc113i”SIiuK4792699.h1.m1.)提炼主题:1、学无止境。2、知错就改。3、诲人不倦5 .不同材料可显示出相同的意义。认真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在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共同的主题.(1)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2)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伺别人。虽自觉渐;新疙弱,也以为快乐。(鲁迅)(3)你若妥百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洽世界创造价值。(歌感)共同的主题:乐于奉献的精神6 .苏联心理学家哥洛万和斯塔林茨通过实验表明,任何两个概念都可经过4-5个环节的过渡,建立联想联系。请根据范例,完成练习。网络和面包网络一一购物食品一一面包诸葛亮和贝克汉姆诸葛亮
8、一参谋一教练一比赛足球一贝克汉姆蚂蚁和坦克蚂蚁一一洞穴地道一一战争一一武器一一坦克火车站和羚羊火车站铁路-吉藏铁路一青海一一可可西里一一羚羊7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新信息,侧里从同一信源产生各种各样的输出。请你从下列信息源展开发散思维,看看各题能有多少个立意角度?(1)水的立意角度水滴石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柔克刚朴实无华(2)牛的立意角度任劳任怨反刍,温故知新初生牛犊不伯虎,勇于探索浑身是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i1.隔的立意角度团结的力量锤炼成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4)拔河的立意角度同心协力、团结协作一鼓作气,夺取胜利坚持就是胜利8.辩论的目的在于锻炼
9、思维与表达,论辩中正反方各执一端,最终需要综合,相互吸收合理成分,全面地看待问题,防止思维的片面与极端化,诂以下列论飕组织正反两方开展辩论:(1)道家学说比僭家学说合理I借家学说比道家学说合理.(第一部分一发表陈词)主席: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发表陈词。双方发言的顺序依次是:正方一斛,反方辩,正方二辩,反方二辩。每个人的发言时间都是3分钟。好,下面,首先请正方一辩发表陈词。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道家学说比儒家学说合理。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辫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道家是入世学
10、说,他是鼓励人们将正道发挥极致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并提出了“谎”、“弱二“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道家讲究“人大合一”、“人大相应二”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修之于身,其德乃我”,“虚心实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法于阴阳,以朴应冗,以荷应繁。等等。道家主张“齐物”“逍遥”,对万物的态度是“无所侍因为正道就是自然,这里的正道,就是中正之道,即自然而成,自然化育的合理的规律.因此,我方的观点是道家学说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写作 训练 第四 课后 习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52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