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知识点复习.docx
《复合材料知识点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材料知识点复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概论1. 1物质与材料材料:具有满意指定工作条件下使用要求的形态和物理性状的物质人类(材料)进展的四大阶段:石器时代T青铜时代T铁器时代T人工合成时代1.2复合材料的定义与特点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用适当的工艺方法组合起来,而得到的具有复合效应的多相固体材料。特点:人为选择复合材料的组分和比例,具有极强的可设计性。组分保留各自固有的物化特性复合材料的邂不仅取决于各组分性能,同时与复合效应有关组分间存在这明显的界面,并可在界面处发生反应形成过渡层,是一种多相材料简述复合材料的特点。比强度、比模量大 耐疲惫性能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纤维与基体的界面能阻挡裂纹的
2、扩展,破坏是渐渐进展的,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 减震性好,复合材料中的基体界面具有吸震力量,因而振动阻尼高。耐烧蚀性能好,因其比热大、熔融热和气化热大,高温下能汲取大量热能,是良好的耐烧蚀材料。工艺性好,制造制品的工艺简洁,并且过载时平安性好。1.3 组成与命名以增加体和基体共同命名时:玻璃纤维增加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P、wf下标T颗粒、晶须、纤维MMCS金属基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PMCs,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1.4 分类按基体:聚合物基,金属基,无机非金属基(陶瓷、玻璃、水泥、石墨)复合材料按纤维增加体种类:玻璃纤维、碳纤维、有机纤维、陶瓷纤维按增加体形态:连续纤维,短纤维,颗粒,晶须增
3、加近代的复合材料以1942年制出的玻璃纤维增加塑料为起点其次率增加体2.1增加体(起到增韧、耐磨、耐热、耐蚀等提高和改善性能的作用)纤维是具有较大长径比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柔曲性,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与基体相容性好,成本低工艺学好玻璃纤维:非晶型无机纤维,二氧化硅(形成骨架,高熔点)和其他元素的碱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提高GF化学稳定性,碱金属降低熔点和稳定性,改善制备工艺)性能T力学:无屈服无塑性,脆性特征,拉伸强度高,模量较低,直径越小,长度越短,含碱量越低,拉伸强度越高,与水作用强度降低T热性能:耐热性较高,玻璃纤维热处理使微裂纹增加,强度降低T电性能:电绝缘性能优,在纤维表面涂
4、石墨或金属成为导电纤维T玻璃耐酸碱、有机溶剂性能好,玻璃纤维耐蚀性能变差E无碱玻璃纤维:绝缘,机械性能强,耐水性好C中碱玻璃纤维:耐酸性好(酸与硅酸盐生成氧化硅爱护膜),耐水性差,A有碱玻璃纤维结构:微晶结构假说和网络结构假说,GF为无定形结构,三维网状结构,各向同性。直径在微米级别。制备:培蜗法,池窑法(节能50%)硼纤维半导体性质,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在芯材(鸨丝)上沉积不定型的原子硼,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高硬度,脆性材料,高温性能好,耐磨损耐腐蚀,抗压缩性能好制备:卤化硼反应法(鸨丝和碳丝)T碳芯硼和鸨芯硼,结构取决于硼的沉积条件,温度改善:需要对硼纤维表面(表面能高)进行涂层(碳化硅)阻
5、挡界面的有害反应结构:无定形硼,12个硼原子组成的20面体,碳纤维是有机纤维经过固相反应转变而成的多晶纤维状聚合物碳,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无极纤维),直径约8微米,密度小分类:按原丝类型分为聚丙烯腊PAN基(拉伸强度高)、粘胶基(拉伸模量大)、沥青基、木质素纤维基及其他有机纤维基碳纤维制备:有机纤维碳化法(并非全部有机纤维都能制备碳纤维)拉丝(纺丝)牵引T稳定化(加热预氧化处理)T碳化(惰性气氛10002000oC,形成碳纤维,非碳原子被移除)T石墨化(氨气下20003000C石墨化结晶,碳纤维转变为石墨纤维)T表面处理(碳的活性低,提高表面活性)石墨化程度随温度上升而提高,模量也随之
6、增加性能:吸水率低,汲取有毒气体,耐磨,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抗化学腐蚀、低电阻、高导热、低热膨胀具有柔顺性和可编织性(有脆性,抗冲击性和抗氧化性差,裂缝、空穴、气泡)碳化硅纤维:陶瓷纤维,直径0.11微米性能:吸波力量强(吸波隐身)高比强度、比模量、高温抗氧化性、耐烧蚀性、耐冲击性好制备:化学气相沉积法:碳化硅沉积在芯丝表面2.2晶须:直径小于3微米的单晶体生长的短纤维特点:单晶直径小缺陷少,强度高、模量大,有陶瓷晶须(氧化铝和碳化硅晶须)和金属(铜、铁、锲)晶须制备:焦化法(原料稻谷制备碳化硅晶须)、CVD(碳化硅)、气相反应法(氧化铝晶须和石墨晶须)电弧法(碳及石墨品须)、
7、气固法、气液固法(碳化硅及碳晶须)2.3颗粒(零维)增加体(增加效果不及晶须和纤维)分类:刚性颗粒(陶瓷颗粒)有碳化硅、碳化钛、碳化硼、石墨等可提高复合材料的高温性能、耐磨性能、硬度和耐蚀性能T制造热结构零件、轴承延性颗粒:金属颗粒加入陶瓷、玻璃等脆性基体增加韧性2.6有机高分子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纺成的纤维)、芳杳族聚酯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PPTA(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韧性好,比强度极高,耐酸碱,耐水性差,耐磨性好,绝缘(溶解性差,耐光性差,抗压强度低)第三章符合理论3.2复合效应复合效应是指将组分A、B两种材料复合起来,得到同时具有两种组分
8、的性能特征的综合效果。3.21线性效应1 .平均效应(混合效应):复材的某项性能KC=组成各组分的性能乘以该组分的体积分数之和2 .平行效应:KC与某一组分的性能相当3 .相补效应:组分复合后,互补缺点产生优异的综合性能4 .相抵效应:(负的效应)322非线性效应1 .相乘效应:把两种具有能量(信息)转换功能的组分复合起来,使相同的功能得到复合,而不同的功能得到新的转换。如压磁效应X磁阻效应T压阻效应2 .诱导效应:在复材两相的界面上,一项对另一项产生诱导作用,形成新的界面层上有特别结构,使复材在传递载荷的力量上有特别性3 .系统效应:将不具备某种性能的各组分复合后产生单个组分不具有的电旌熊4
9、 .共振效应:A组分与另一组份复合后使其大部分性能受到抑制,某一性能能充分发挥33复合材料的增加机制3.3.1颗粒(P)增加机制颗粒在基体中弥散匀称分布,阻碍位错运动,提高位错密度强化基体,提高强度。颗粒切过机制(颗粒直径较大,自身强度不高)颗粒与基体的界面结合良好,外加应力足够大,位错可以通过颗粒,发生位错切过现象。颗粒阻碍位错运动的力量越强,强化效果越好。颗粒未切过机制(颗粒尺寸在nm级别,自身强度高)颗粒弥散分布在基体中,无法被位错切过,外加载荷由基体担当。1)奥罗万机制(高温高外加应力):位错通过弥散颗粒消失拱弯现象,留下位错环,尺寸约小,强化效果越好2)位错攀移机制(高温低外加应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合材料 知识点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