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笔记整理.docx
《《临床心理学》笔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心理学》笔记整理.docx(4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临床心理学(1-3章)第一章临床心理学概述第一节临床心理学的一般概念1896年,Mtmer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间心理诊所,并首先应用;这个属于,标志着临床心理7学科的正式诞生.学者将临床心理学看做是既提供心理学知识,也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和促进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之,它更加偏重于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问题的科学研究和严全心理障碍的治疗。临床心理师的工作任务:I.运用心理测量、会谈行为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等技术,评估和诊断心理健康问讪2 .通过各种心理治疗形式(如心理分析.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人本心理疗法、户您和家庭心理疗法等)来处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3 .
2、参与同心理因素有关的妪体疾病(心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1.制定心理健康问跑和新生问巡的预防方案,女里帮助人们增进心里健康和,才体健康,提高社会功能:5 .开展研究工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问题的性质、原因和发病机制.改进心理评估和诊断的方法,评价新的治疗和预防方法的效果.临床心理学的基础学科:第一类是基础心理学科第二类是生物学科第三类是社会学科临床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主要关注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府用心理学科第二类是灰学学科同临东心理学反羯最为密切、有时赛至诽以区分的学科是咨询心理学,但它们之间又有一些区别:1.传统上,齐询心理学更关注正常人的成长与发展,美注日常生
3、活中的问题并以熠进个体良好适应和应对为H的:而临床心理学更关注比较严玳的心理障碍.6 .在美国,咨询心理学的训练大多在教育学院和教育系进行,而临床心理学的训练则在大学的心理系进行。7 .尽管这两个专业的训练的主要内容都包括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但临床心理学家的训练更强调研究方法和人格理论等内容。8 .咨询心理学更多地受到职业道德运动和人本心理学的影响,而临床心理学家的训练更强调研究方法和人格理论等内容.医学心理学研究医学中的心理学问题;心身医学和行为医学都是特别关注人类身体健康和疾病中心理因素的作用的一学分支学科:健康心理学是行为医学基础上行程的个心理学分支学科:精神病学是用来探讨精神疾病的发病
4、原因、机制以及精神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分支学科.第二节临床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临床心理学的主要工作领域包括研究,心理评估与诊断,心理治疗和心理预防。现代的心理测脸是从19世纪开始的。心理治疗的近代史起源于弗洛伊馅的心理分析.第三节临床心理学工作的职业化美国临床心理师的培养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哲学博上(PhD)模式,另一张是心理学博士学位(PsyD)模式.中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师的培养方案:氛用说是水平和博士水平两种“伦理守则中国心理学会制定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通过七个分则进一步规范临床心理师和咨询心理师的职业工作:1 .专业关系2 .隐私权与保密性3 .职业费任4 .心理测量与评估5 .
5、教学、培训和督导6 .研究和发表7 .伦理问题处理第二章临床心理学研究第节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几个一般性问题一、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她本目的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对行为进行描述估计总体参数检验变址之间关系的假说推断异常行为的发展变化目的或目标是,通过对引起心理障碍的因素和发病机制的全面了解以开发出多种准确的心理批inggujishu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以便预防、诊断和治疗各种心理疾病.二、临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和选择临床心理学研窕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临床观察法、公谈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相关研究法和实黯法等,其中最为基本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此外,临床心理学也借鉴了
6、医学的研究方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点与不足,分别适用于不的目的和问题.三、信度和效度信度京指该研究所得到的结果的可歪复性。效度是指该研究结果或推论的真实性,即研究结果同实际相符合的程度。个研究只有具有较高的信度才有可能拥有搞的效度。效度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内效度和外效度,而外效度是指研究结论可以外对到其他人、其他条件、其他场合或情境的程度.内效度是外效度的必耍条件.但是内效度并不是外效度充分条件。增加内效度和外效度的目标常常是相互冲突的。四、期待效应与客观性原则在临床心理学研究中,研究中不能直接观察到发生在受试者内部的心理活动,而只能通过他们外显行为、生理
7、反应和对刺激情境的分析,通过他们的内省报告加以推测。从而使研究结果带有较多的主观成分。因此,临床心理学研究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避免先入为主或带着框框进行研究。期待效应乂称罗森塔尔效应第二节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六个基本的步骤或过程:确定要回答的问题并提出假设,确定关键的变量和测量方法,研究设计,选择样本,试试研究验证假设,对研究结果进行解押和发布。一、确定要I可答的问题并提出假设1.临床实践2 .理论3 .以往研究的结果二、确定关键的变量和测盘方法1 .关键变量的选择2 .选择并确定对F关键变量的具体的策略方法临床研究中采用的策略或评估方法有:直接观察法、被试的自我报告法(利用问卷或调杳表收
8、集受试者个人报告资料),生理(生化)测量法和实验任务的作业测量法.3 .心理侧测量法的应用1)若亚考察的心理测量的信度包括:评分者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1R测信度2)着重考察的效度包括:结构效度、同时效度、预测效度、会聚效度、区分效度。4 .生理(生化)测珏法的应用将生理(生化)测量用于临床心理学研究中,主要依据下属基本假设:1) “刺激-反应”的特异性2) “行为型式-生理反应”的特异性3)症状的特异性4) 一般的激活或唤起水平影响人对剌激物的生理反应的强度生理测量有下列优点:1)测量装置可以自动记录,因此较为客观,没有人工测员的偏向性2)只要保持测量条件不变,生理一起可以相对稳定地工作,C
9、ongesiion是所获记录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受测者的情况3)生理测量可以持续进行,资料可在线,对其变化趋势可以做数量化分析4)便于观察同时发生的许多现象,如环境事件、生理变化和不断发生的行为三、研究设计有四种基本的研究设计形式:个案设计、描述设计、相关设计和R验设计。四、样本的选择样本的选择和征募对手研究结果最终的概括能力(外效度)非常重耍.五、研究计划的实施与假设检验完整的假设检验通常包含以卜.步骤:第一步、确定研究结果的统计学意义第二步、确定效应或效果的大小第三步、确定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六、结果的解释和发表第三节临床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类型按照收集数据(资料)时所采用的研究策略,可以将大多是临
10、床心叫学卅先分成四种类型:描述研究、相关研究,掾控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一、描述研究描述研究指观察、测量和记录受试并在线上世界生所发生的行为现象的研究,这是获得科学知识的施本途径。描述研究的H的是描述某个或某些特定现象的状况,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临床(自然)观察法、公谈法、个案研究法(问题:个案研究法可应用在哪些方面?)、调查法(利用问卷搜集有关资料)心理测验法。1.“婴儿传记”式的个案(描述)研究2 .临床心理师的个案描述研究。临床心理师的个案描述研究可用于下列方面:D为罕见的或不寻常的现象及重耍的,新异的会谈、诊断与治疗方法或程序提供详细描述,2)附疑某一理论观点的普遍适用性3)形
11、成假设3 .形成假设二、相关研究(问题:以心理健康为题,自己设计一个相关研究)相关研究是利用相关分析的统计技术来考察两个或两个以上便利之间是否有联系及其相互关联的程度的研究。1 .典型的相关研究相关系数r(TWrW1.)如果r大于0,为正相关:如果r小于0,为负相关。2 .相关研究与实吩研究的区别相关研究观察的是两个自然发傻的变量间的关系:二中实验研究中,研究者系统地改变其中的个变量(自变量),控制所有其他因素(无关变员),同时观察自变量的这种变化对其他便利(因变量)的影响。3 .相关研究的局限性1)两个变员间有想干关系,意味着其中一个变量的值改变时,另个变量的值也发生某种变化:但这不一定意味
12、着一个“引起”另一个。也就是说,相关关系不等因果关系.2)此外,还有种情况是,一个中介变量导致两个变员间的相关关系。3)其次,即使假定两个变址间有因果关系,仅凭相关研究往往也难以断定哪个为因,哪个为果4 .相关研究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一洗了变量的测量,相关研究科考察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程度和方向,并可以从一个或几个己知变量预测另一变量“2)相关研究不要求对变量试试操控,允许研究者在较大葩闹内确定要研究的变地及其水平,也不要求随机分派受试者。3)相关研窕可帮助我们初步f解可能造成心理幽碍的变量(因素),并在此基础提出病因假设。4)相关研究也可为许多心理评估方法的评价奠定基础。
13、三、操控(实险)研究研究并操控受试者换精湛的些因素或有计划地改变受试环境中的妙因素或有计划地改变受试者自身的状况,以观测记录他们行为上的变化。操控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实脍法0因此,操控研窕策略也可称作实5佥研究策略。临床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设计科分成Z大类:前实验设计、准实让设计、算实验设计。就因果关系推论的效度而言,准实验设计高于前实验设计,而真实验设计又高于准实验设计。1.前实验设计(不严格)2 .真实验设计(最严格):真实验设计邀请从单总体中随机选取受试者,而后随机地分派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接受不同的实验操纵或处理。其实验设计要求设立实验组和控制组(对照组).判断一个实验设计是不是真实验设计,主要
14、看受试者是如何选择和分派的.临床心理研究并较常使用的真实验设计有:1)独立组设计2)随机区组设计:要求从单一总体中随机选取受试者,但分派到各个组去的方法不同于独立组设计。(有两种分派方法)3)平衡重复测量设计(问题:假设你自己设计r一个实验研究,如何测试该研究的效果,以及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状况?)3 .准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是指那些对实验条件有控制,但又未能满足真实设计的严格要求的操控研究。两种常用的准实验研究:D不相当的独立组设计2)匹配组设计:根据个或几个据信同因变量有关的因素,将来自于两个不同总体或同一个总体的两个极端的受试者一对一对(或三人一组、四人一组,依所需要的组数而定)地匹配起来,
15、使之具有可比性或相当性,绐予同样实验操纵.而后比较其影响的不同。4 .模拟实验与动物模型通过设计一个类似于真实生活的实验情境以考察心理病例如何发生和消除,这种研究策略成为模拟实验研究。5 .个案实验研究个案实验是以单一受试者为对象的实哙研究,多用丁心理治疗后果的评价。四、潦行病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是通过考察人群中某种心理疾病的患病请看来探索病因、拟定放置时策和检5佥放置效果的一类研究。描述性研究通过对某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分布特点的描述,揭示此病的流行规律,并为提出病因线索的假设和防止对策的建议提供依据。统计分析指标是发病率、患病率。第漳心理健康的影响因亲次重第节社会文化因素一、家
16、庭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被认为是个体成长与发展的:个支柱,: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基训作用。1 .家庭氛围:家庭翻围是指以家为中心的周围的一种气定和情调。2 .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育方式作为环境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子女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3 .家庭结构:家庭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人类关系得以长久维持的初级群体.二、人际关系因素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是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1 .亲子关系与子女的心理健康不良影响的亲子关系般仃以下几种:1)拒绝型亲子关系2)溺爱型亲子关系3)支配型亲子关系2 .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3 J市生关系与
17、心理健康三、学校因素1 .教师的影响2 .校园文化四、经济因素第二节心理因素一、心理动力学因素(精神分析)无意识矛后冲突1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2 .性本能与心理-性发展3 .性本能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作用。(广义的性指人们乙烘追求快乐的欲里)二、学习因素(行为主义)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只研究能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小乙测r的刺激和反应: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对花生的极端观点进行了修正,将公式S-R修改为SO-R,这里,O是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班杜拉又提出f社会学习论,将观察学习引进/学习理论.1.经典条件反射与适应不良行为(心理障碍)的习得巴甫洛夫通过动物实验,提出了经典性条件反射
18、学说。华生利用条件左右的原理进行实5佥.2 .操作性条件作用与心理障碍:在巴甫洛夫工作的基础上,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概念。即人和幼物为f达到某种合意的结果而作用下环境的过程。斯金纳认为:报考心理疾病在内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3 .观察学习与心理障碍班杜拉指出,不通过直接强化,只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得到奖赏或受到惩罚),也可以形成新行为。三、认知因素认知观点主张:人的行为与其说是时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如说是个体对这些刺激的心附加I:的结果:异常行为是适应不良认知的产物。1.不合理信念:艾利斯提出了著名的情绪ABC理论2 .认知歪曲:贝克提出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认为,个人的思想
19、和信念是他的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原因,即每个人的情桃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认识外部世界、处世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贝克把抑体症病人对客观实践的错法逻:崔投:1)任意的推断2)选择性抽象3)超泛化4)放大和缩小3 .归因风格四个归因维度上,内在-外在、秘定-不稳定、整体-局部、可控制-不可控制。研究认为,对正、负事件的归因是相互独立的:如果一个人习惯于将失败归因内在的、稳定的、整体的因素,把成功归因于外在的、不稳定的、局部的因素,那么他便更易于产生无里和无助感,进而导致抑郁的出现。四、人格因素人格是个体带有动力倾向性的心理获得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的反映。人格报考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
20、两个方面。1 .艾森克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人格的内外倾和神经质维度相关.2 .坚韧人格与心理健康3 .A型人格与心理健康4 .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5 .乐观主义与心理健康五、其他心理因素(人本主义、存在主义)1 .自我实现驱力受明2 .存在空虚第三节生物学因素、心理障碍的遗传因素多种心理障碍具有遗传帧向。二、脑病变与心理障碍三、神经生化变化与心理障碍第四节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整合的观点一、素质-应激论某些菸因或基因的组合可以造成种素J贞,也就是患某种心理障碍的倾向。二、从个体水平上,人有生理、心理和社会个方面的功能获得,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心理障碍绝不会是单因素造成的,任何心
21、理异常现象的产生都是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三、系统论系统观点,试图以个人所处的社会团体,诸如夫妻、家庭或者更大的社会系统背景来解释一个人的行为。第四章心理应激、应对与健康次重第一节心理应激的般概念1,应激现象的特点:D应激是一种涉及心号两个方面的紧张状态12)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物的范微广泛,既有物质性的刺激物(如生物学和理化),又有象征性或符号刺激物(心理、社会和文化性刺激物)。3)应激是一种内部状态,应激一旦产生,便会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在多数情况下,生理反应同心理反应是并疗的,4)在对应激的反应性上存在若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于不同个体的不同身心特点.5)在多
22、数情况下应激既不完全是刺激物作用的结果,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者的身心特点,应激是个体同刺激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2、 一是由人花生活i日,.小上的虞认识上的至关在生的内在环境要求所引起的种帧向于通过多式多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身心紧张状态。3、 心理应激指应激现象的心理方面在心理应激中,心理方面起主导作用。在心理应激的发生过程中,对环境要求的认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4、 心理应激(概念)一一是一个人在察觉到或认识到自己正面对若至关善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生的一种倾向丁通过各式各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5、 应激原向机体提出适应和应对的要求并进而导致充满紧张性的生理和
23、心理反应的各种环境刺激物.6、 种剌激物能否成为应激原,除了同该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有美外.还取决于当事人对它的态度、认识评价和适应应时能力等主体因素以及环境特点等。7、应激原分为两大类:妪体性的和心理社公性的。前者可称作物质性的:后者则屈于“精神性的”或称作“符号”刺激物。u躯体性应激原指作用了人的肉体、直接产生剌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学剌激物。u心理社会性应激原分为社会性应激除、生活应激原、工作(学习应激原、文化性应源原和心理性应激原.1)社会性应激原一一指那些造成人生活风格上.的变化、并要求对其适应和应对的社会情境和事件。2)生活应激原一一包括11常生活中发生的种种变故或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心理学 笔记 整理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62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