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期末复习.docx
《央行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央行期末复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单项选择(20分)多项选择(10分)判断(10分)简答(42分)材料题(18分)第一章L中央银行的形成与发展(1)中央银行的初步形成(1694-1919):1656年的瑞典银行,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2)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推行(1920-1944):全球新建中央银行超40多家(3)中央银行制度的完善和强化阶段(1945年后)(4)历史上我国的中央银行清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革命根据地的中央银行1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演变(1)中国人民银行的创建与国家银行体系的建立(1948-1952年)(2)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国家银行(19531978年)(3)从国家银行过渡到中央银行体制(
2、1979-1992年)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4) 逐步强化和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1993年至今)2 .中央银行的性质(1)性质: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2) 双重属性:银行性与机关性4.中央银行三大基本职能(1)发行的银行内涵: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意义:垄断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形成的基本标志;稳定币值的保证。(2)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支持、服务,同时也是
3、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3)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代表政府履行相关职能,为政府提供各种金融服务5 .中央银行的基本类型(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如西非货币联盟区,中非货币联盟区,欧洲中央银行等)(4)准中央银行制度6 .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中央银行的资本构成不影响其性质,地位,职能.(1) 全部资本国有(加、英、德、法等)(2) 国有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日、墨西哥、巴基斯坦)(3) 全部股份非国有(4) 无资本金中央银行(韩)(5)多国共同所有7中央银行的内部职能机构一一依据职能设置8.分支机构设置(1)按经济区划设置的原则,如美国联邦储备银
4、行(地域、经济、历史、业务量)(2)按行政区划设置(3)以经济区划为主,兼顾行政区划。如德国中央银行 9.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关于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10.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必要性(1) 避免“政治性经济周期”产生的可能(2)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需要;(3)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业务有一定的专业性与技术性;(4) 中央银行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捍卫者(稳定币值目标);(5) 防止各级政府及其他政府部门对中央银行职能的干预,提升政策效率。11.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类型(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体现(保障):(1)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职责及履行职
5、责时的主动性大小;(2)中央银行的隶属关系;(3)中央银行负责人产生的程序、任期长短与权力大小;(4)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资金关系;(5)中央银行最高决策机构的组成,政府人员是否参与决策。(二)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三种类型(1)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如美、德、瑞典。特点是向国会负责,不接受政府的指示。如原德国联邦银行在行使法律授予的权限时,不接受联邦政府的指示。(2) 独立性居中的中央银行,如英国、日本。特点:隶属于政府,名义上独立性较弱,但中央银行实际拥有较大的决策与管理权。(3) 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如意、法。特点:中央银行隶属于政府,中央银行在行使职能时比较多地服从政府或财政的指令。第二章
6、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原则非营利性,流动性,主动性,公开性1 .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限制(1) 不得经营一般性银行业务和非银行金融业务(2)不得向任何个人、企业或单位提供担保,不得直接向他们贷款(3) 不得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4) 不得从事不动产买卖业务(5) 不得从事商业性证券投资业务(6) 一般不得向财政透支、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它政府债券2 .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范围(1) 货币发行和货币流通管理业务(2)存款准备金业务(3)为在中央银行开立账户的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及贷款业务(4) 在公开市场从事有价证券的买卖业务(5) 经验黄金外汇及管理业务(6) 经理国库
7、业务(7)代理政府向金融机构发行、兑付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4.掌握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资产负债国外净资产对非居民债券减:对非居民负债国内资产对其他存款行公司债券对中央政府债权对其他部门债权其他资产基础货币流通中货币对其他存款行公司负债纳入广义货币的负债对中央政府负债其他存款其他负债与资本掌握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以及主要特点,学会分析表中相关内容负债项目流通中货币、各项存款其他负债:包括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或中央银行发行债券。资产项目贴现及放款、各种证券、黄金和外汇储备其他资产:主要包括待收款项和固定资产以2008-2013-2017年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为例分析资产方和负债方的主要变
8、化,以及变化原因IR常赞小飕i的耍筋的碗中内%*冲&TfWsg加弧?L载舐糖洸*23Mg:Vw膜江鬻利祥“M-的二落:濡;叼经二微,,西居札”,叫防刖,W:丁他氾叁才Y防痂P2叫二::7%。穗I勺7珈61夜科加6卬J7:”;产叱他祠拈K在MlI小力气疗AHm坤的”到9的为加2小卜,f畛IE/上.I:,瑞SlJ-XJ第三章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1.中央银行负债业务主要包括中央银行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发行债券(中央银行票据)、对外负债和资本业务。2准备金存款业务的基本内容(1)规定法定准备金比率(2)规定可充当准备金的资产(现金类或证券类)(3) 确定准备金的计提基础(4) 按存款
9、的类别规定准备金比率差别准备金率(存款的流动性)与单一准备金率(5)按金融机构的种类、规模、经营环境规定不同比率(依据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6)规定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幅度3 .中央银行发行票据业务: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凭证。(1)发行目的:冲销金融机构过多的超额准备金(调节流动性),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2)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的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商业银行购买中央银行债券一超额准备金减少一可贷资金减少一货币供应量减少(3)发行方式:信用发行和外汇质押发行(4)发行债券的招标方式:利率招标:明确数量,利率由招标决定数量招标:利率确定,总量上限控制,具体发行数量由招标决定4 .货币发行业务
10、的内容及渠道(1)货币发行的含义指货币从中央银行发行库通过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2)经济发行与财政发行货币的经济发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货币供应,是通过正常的信用渠道投放货币的财政发行:为弥补国家的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是通过强制的力量。(3)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渠道是:再贴现、贷款、购买证券、收购金银和外汇5 .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业务(1)发行中央银行债券(2)对外负债(3)资本业务6 .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买卖的对象:政府公债、国库券以及其他流动性高的有价证券。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有价证券主要是:国债、政策性金
11、融债、中央银行票据以及外汇等。7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方式现券方式(现券买断与现券卖断)回购协议(正回购与逆回购)中央银行票据8.货币投放2017年3月的第1周,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了如下操作,(1)卖出证券IOOO亿,(2)正回购交易500亿,(3)发行中央银行票据200亿,(4)本期中央银行票据到期量350亿,(5)逆回购到期300亿。试分析上述每项操作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并计算本周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净投放为多少? 答:回笼货币IoOO亿 回笼货币500亿回笼货币200亿投放货币350亿 回笼货币300亿 货币净投放数量为:350-300-200-500-1000=-1650(亿
12、)9.再贴现业务的概念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急需资金周转时,将其由贴现而取得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第五章1 .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目标)和中介指标(中间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效果2 .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1)货币政策对产出、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货币政策通过对总需求的影响,从而影响总供求均衡,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因而,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控是有效的。(2)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适当的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抑制经济的剧烈波动;反之,货币政策的操作不当也可能加剧经济
13、的剧烈波动(3)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3 .五大货币政策的目标(1)币值稳定(物价稳定)首要目标物价稳定是保持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一国经济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2)经济增长(3)充分就业定义:“有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报酬合理的工作”(4)国际收支平衡(5)金融稳定4 .货币政策目标的相互关系五大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1)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通常存在正相关关系(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两者具有统一性,表现为: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只有物价稳定才能促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维持经济的长期增长。经济增长促进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新
14、的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品增加和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3)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通常存在正相关关系。但过高的通货膨胀将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从而迫使经济进行紧缩调整,而降低经济增长和就业。(4)币值稳定和汇率稳定,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但为了贸易平衡而对外贬值则可能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加剧。有时为拯救濒临破产的银行而增发货币,可能导致通货膨胀。(5)国际收支平衡平衡有利于金融的稳定,国际收支失衡,如贸易赤字和资本大量外流,将导致货币危机。5.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准(1)相关性;作为中介指标的的金融指标必须与最终目标密切相关,作为操作指标的金融指标也必须与中介指标密切相关,它们的
15、变动必然对最终目标或中介指标产生可预测的影响。(2) 可测性对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进行迅速和精确的测量是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前提(3) 可控性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必须是中央银行能够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金融指标(4) 抗干扰性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应能较准确地反映政策效果,并且较少受外来因素的困扰。,只有排除干扰才能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达到最终目标。6.货币供应量的优点:(1) 可测性:数据获得及时准确(2) 可控性:央行能一定程度上控制货币供应量(MO最强、Ml、M2较强)(3) 货币供应量能清晰反映货币政策意图(松或紧)(4) 抗干扰性强:能有效区分政策
16、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货币供应量的缺点(1) 货币供应量是个多层次概念,金融创新模糊了货币层次的划分,降低了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2)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不是绝对的(MS=m*B)(3) 中央银行通过应用货币政策工具控制供给量存在一定的时滞,这也削弱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能力。7.利率的优点(长期利率)(1)利率能够明显反映货币和信用的供求状况的变化。(2)可控性:中央银行能应用货币政策工具较有效控制(3)可测性:名义利率数据可以及时获得(4)相关性:力度强,影响面广,与各最终目标的相关性较高利率的缺点(长期利率)(1) 中央银行能够控制的是名义利率,而对实际经济运行产生实质影响的
17、是预期实际利率(无法准确计量和控制)(2) 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依赖于利率的弹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管制OR金融市场部发达时,利率缺乏弹性(3) 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依赖于利率的弹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管制OR金融市场部发达时,利率缺乏弹性(4) 抗干扰性比较差:不易区分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如公众对价格预期)的影响8 .其他中介目标(1)贷款量(2)汇率9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确定中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一一货币供应量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指标一一基础货币第九章金融监管的机构1 .商业银行设立的原则(P284)(1)自由主义:(2)特许主义:特别许可(3)准则主义:符合法律规定条件即可申请注册(4
18、)核准主义一审批制:通行制一一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监管当局批准2 .审批商业银行考虑的因素-准入条件(1)资本金:最低资本金要求商业银行法规定: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十亿元RMB;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一亿元RMB;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五千万元RMBo(2)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3)高级管理人员素质(4)银行业竞争状况和社会经济需要3.制定审慎监管政策审慎监管是商业银行风险的预防性约束,其主要内容:(1)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P288):承担风险和吸收损失(2)贷款损失准备金:内涵:从利润或收入中提取的,用以覆盖借款人违约带来的损失的准备金贷款损失准备的内容:一般
19、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3)贷款集中:单项贷款与银行资本比例;单一借款人或一组关联借款人的贷款与资本金比率;贷款投向某些经济领域或地区的比率(4) 流动性监管当局对银行流动性的管理政策有两种:一是向银行发布衡量和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指导方针;二是要求银行流动资产与存款或总资产的比例达到某一标准。(5) 信息披露要求银行及时、全面地提供准确信息,加大透明度,强化市场约束。(6)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参与的,通过制定和实施系统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实现控制目标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a)全覆盖原则一一覆盖各项业务流程、环节,部门
20、、岗位和人员。b)制衡性原则一一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监督的机制c)审慎性原则一一风险为木、审慎经营的理念d)相匹配原则一一与管理模式、业务规模、产品复杂程度、风险状况等相适应4.巴塞尔协议I的主要内容(1)界定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2)风险加权资产(RWA)的计量(信用风险:0,10%,20%,50%,100%)(3)将表外项目纳入资本监管框架(4)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资本充足率=资本/加权风险资产资本/风险加权总资产28%,核心资本/风险加权总资产24%我们5.新资本协议的基本内容三大支柱(1)第一支柱(首要):最
21、低资本要求,新增了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为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2.5倍的操作风险资本)创新点:一是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全面反映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二是计量信用风险上,提出了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2)第二支柱:监管部门监督检查通过监管,确保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的实现(3)第三支柱:市场约束运作机制:通过利益相关者(股东,存款人,债权人)行为约束银行的经营实现基础:信息披露制度,强制银行披露“资本充足率、资本构成、风险敞口及风险管理策略、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及过程”等信息市场约束是对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的补充
22、。6.巴塞尔协议川的主要内容(1)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标准最低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普通股)下限为4.5%,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为6%,最低总资本充足率为8%超额资本要求:建立2.5%的资本留存缓冲,O至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2)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杠杆率=(一级资本-扣除项)/风险暴露3%风险暴露(即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表内风险暴露+衍生品风险暴露+证券融资交易风险暴露+表外风险暴露(3)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标准流动性覆盖比率:净稳定融资比率:(4)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7 .现场检查的主要内容(P305)哦本充足率破产质量崛利能力嘛动性崎理水平咕控制度我国的现场检查包括:全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央行 期末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6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