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郸城县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郸城县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6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和承办单位1. 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地点: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证书号:1.2 研究依据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2、国家计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郸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4、郸城县食品及化工产业园区发展规划;5、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发改委关于下发河南省支持黄淮四市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豫财办2007153号:6、郸城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7、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设计标准;8、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
2、基础数据和技术资料:9、项目承办单位编制委托书。1.3 可行性报告研究范围本报告主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内外发展环境和建设现状,结合郸城县食品及化工工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根据可研报告编制深度和要求,对项目的建设依据、条件、背景和必要清进行全面阐述,并对工业聚集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建设方案、环境保护、项目组织与实施、投资估算、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实施和投资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1.4 项目建设必要性郸城县地处周口东部边陲,南临沈丘县,西接淮阳县,北与鹿邑县交界,东与安徽省的亳州市、界首市、太和县毗邻,全县总面枳1471.80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万。郸城县是
3、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县。郸城县农业资源丰富,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第一批大型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烟草部门定为华中烟草开发基地县,具有高效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产品深加工的潜力和优越条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工业兴县、农业固本、城镇带动、科技先导、强县富民”的战略决策和总体思路,大力实施改革开放、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现已基本形成以食品、化工、医药、面粉加工、纺织品加工、有色冶金等产业为重点的基本框架。目前郸城县资源相对贫乏,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城镇居民收入偏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郸城县作为农业大县和省级贫困县,农
4、业比重偏大且综合效益低、产业链短、工业基础薄弱,因而必须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积极转变经济增氏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工业层次,引导和培育具有县域经济特点的优势产业。在这样的政策导向和市场发展背景下,从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协调、服务、推动的发展模式,加快建设和完善郸城县食品和化工工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对实现郸城县经济集约化、节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聚集化发展,对整合聚集郸城县食品化工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具体原因如下:1、本项目建设是加快*的建设步伐,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县域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2、建设工业集聚区是优
5、化资源配置、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需要。3、本项目建设是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的需要。4、木项目建设是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工业集聚区及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见,项口的建设不但可完善工业集聚区的道路、水电等项目基础设施及配套标准化厂房,使其成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配套的良好场所,而且对于巩固工业集聚区的良好发展态势,加大筑巢引凤的力度,促进工业集聚区及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1.5 建设场址*位于郸城县城东部,属城市规划发展城区范国。规划范围西起郸城县城东环路,东到黑泥沟,北起冷庄南,南至民河之间,东西最宽约1766米,南北最长约4042
6、米,规划范围面积为600497平方米,折9009亩。该区土地平坦,为城市.规划工业用地,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对外交通C1.6 建设规模及内容根据集聚区现有的工业和基础设施现状,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结合集聚区发展规划和发展前景,确定项口建设规模和内容如卜丁1、道路工程新建红线宽25m支路2.053km.道路均按城市道路标准建设。2、给排水工程(1)给水工程新建中30Omm6100mm给水管网24.803km,同时完善阀门井等配套设施。(2)排水工程新建中60Omm-300mm污水管网20.803km,同时建设污水检查井等配套设施。新建中80Omm-中500Inn1.雨水管网24.803k
7、m,同时建设雨水口、雨水检查井等配套设施。3、供配电工程新敷设电力电缆线路22.803km,新敷设路灯低压电缆45.606km,同时配套完善镀锌钢管灯、电缆保护管等配套设施。4、标准厂房根据集聚区实际需要和远近结合的原则,新建标准厂房50000m2,采用轻钢结构。1.7 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项目总投资11409万元。融资方案:由项目建设单位投入3772万元,其余资金7637万元申请开发银行贷款。1.8 研究结论与建议本项目建设符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符合河南省和郸城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郸城县城市建设规划。项目选址合适,建设规模合理、建设条件具备,建设方案可行,
8、投资规模适度,资金来源有保障,并会带动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建设可行。建议本项目在建设和运行中,项目承办单位要处理、协调好各职能部门的关系,使其从政策、组织、人事和资金等各个方面成为工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要充分利用好工业区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力度和质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处理好工业集聚区和郸城县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相互关系。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和经营中要注意高起点、高标准,树立良好的形象,真正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严格建设和运行中对环境保护工作,使工业集聚区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1.9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第聚区占地面
9、积-X-.In90092建设内容2.1道路工程km2.05支路工程2.2给水管网km24.803含配套设施2.3污水管网km20.803含配套设施2.4雨水管网k1124.803含配套设施2.5电力电缆km22.803含配套设施2.6照明低压电缆km45.606含配套设施2.7标准厂房11?500003建设周期月244项目总投资万元111094.1建设投资万元107714.2建设期利息万元6344.3流动资金万元45年平均营业收入万元19796年平均营业梭金及附加万元997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万元8318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10199年平均所得税万元26210年平均净利润万元78611年平均思税的利
10、润万元120812年平均埔值税万元0III财务评价指标1总投资收益率%10.5S2资本金净利润率%20.85%3项口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13.694项目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万元10713项目投资回收期年8.254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10.97%5项目财务净现值(所褥税后)万元6866项目费本金内部收益率%13.53%7亏平面点(生产能力利用率)%65.74%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意义及承办单位概况2.1项目提出的背景黄淮四市是指位于黄河以南、淮河流域的周口、商丘、信阳、驻马店四市,在全省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豫西南、黄淮四大经济板块中,黄淮四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区、粮食大区、工
11、业小区、财政穷区。河南省各地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发展基础不同,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关系到河南的发展后劲,也是河南省发展的潜力所在。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己经提出我省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豫西南、黄淮这四大经济板块,近年来各地竞相发展,发展基础较好的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豫西南板块年均增长均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只有黄淮地区增长慢于全省平均水平,区域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总人口占全省36m耕地面积占全省40%的黄淮四市,仍基本处丁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城镇化的起步阶段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已经成为我省区域发展的凹陷地带”-因此,推动黄淮四市加快发展,不仅有利于
1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T拓展全省发展空间,从总体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加快黄淮四市发展,己是时不我待、势在必行。2007年5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假发【2007】14号关于加快黄淮四市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针对制约黄淮四市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举全省之力,采取得力措施,动员各方力量,推动当地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迅速崛起。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使黄淮四市尽快成为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和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争取到2010年主要发展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这正符合黄淮四市的实际情况,更符合四市人民的愿望。从国家政策看,国家实
13、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举措,对传统农区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为黄淮四市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从河南省的支持能力看,经过近年的发展,全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6年财政支出规模1441亿元,已经有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力:从黄淮四市自身来看,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日益增强。加快黄淮四市发展,已经成为中原崛起的个新命题。郸城县地处周口东部边陲,南临沈丘县,西接淮阳县,北与鹿邑县交界,东与安徽省的阜州市、界首市、太和县毗邻,全县总面积1471.80平方公里,下辖19个乡镇,3个乡镇级办事处,517个行政村,18个居民委员会,2338个自然
14、村,469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0万。郸城县农业资源丰富,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第一批大型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烟草部门定为华中烟草开发基地县,具有高效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产品深加工的潜力和优越条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工业兴县、农业固本、城镇带动、科技先导、强县富民”的战略决策和总体思路,大力实施改革开放、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强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协调稔步健康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以食品、化工、医药、面粉加工、纺织品加工、有色冶金等产业为重点的基本框架。200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完
15、成66亿元,年均增长15.3K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2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35:43:22。这些都为郸城县进步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郸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源相对贫乏,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城镇居民收入偏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郸城县作为农业大县和省级贫困县,农业比重偏大且综合效益低、产业链短,工业基础薄弱,因而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工业层次,引导和培育具有县域经济特点的优势产业。食品化工产业是郸城县的优势产业,以河南金丹乳酸有限公
16、司、河南财鑫糖业有限公司、河南金星啤酒集团郸城分公司等几大龙头企业为支撑,带动了全县食品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食品化工产业的发展适逢良机。郸城县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食品化工产业发展迅速,多年来培育发展了一大批相关企业,具有良好的产zhu1.onSfn业基础。相对于先进发达地区,郸城县食品化工产业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偏多,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少:科技投入不足,开发能力薄弱;企业区域分布不合理.:产品质量管理、市场管理力度不够行业管理不规范,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对现有资源进行
17、整合,构建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食品化工这两大优势产业,全面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在加快黄淮四市发展的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领导着重强调,在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加快农区工业化进程,以工业集聚区为载体,以集群发展为方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为重点,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关键,走出一条经济效益比较好、资源消耗比较低、环境保护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农区新型工业化路子。郸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大力实施农业固木、工业兴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耍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
18、优势企业和园区集中,通过产业改造、培育发展和企业集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郸城县“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也提到,要培育财鑫集团、金丹乳酸等为龙头的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条,推进工业化进程。在这样的政策导向和市场发展背景卜,从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协调、服务、推动的发展模式,郸城县规划在县城新城区东部建设郸城县食品和化工工业集聚区,形成产业集群,打造规模优势、群体优势、品牌优势,实现集约化、节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聚集化发展,对于整合聚集郸城县食品化工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 2项目建设意义1、本项目建设是加快*的建设步伐,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19、县域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迈进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筑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当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设,明确r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实现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郸城县进一步规范工业集聚区建设的要求,要形成产业集群,壮大规模经济,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和实施措施。
20、作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工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建设,将为该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和任务提供良好的平台,有利于县域经济和农业传统优势产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是加快工业区的建设步伐,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区域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工业集聚区建设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枣当地经济高地和产业发展平台。2、建设工业集聚区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需要。产业的集聚区不仅能够对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形成整个地区的竞争优势,而且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和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充分利用便利的
21、交通运输条件,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有利于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和竞争。因此,工业集聚区的建设可以集中安排工业项目,符合工业企业在城镇集聚的规律,可以促进郸城县优势资源与企业资金、技术、市场的高效结合,走集中连片开发的规模经营之路,充分实现资源共享,集约经营,方便运行,降低企业成本,是社会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产出效率。从郸城县的产业结构情况来看,该县工业经济总量过小,进而影响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和推动作用,并波及到服务业的发展,造成农业不稳、工业不强、服务业不旺的局面。虽然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已经具有r一定的规模,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很不够,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低,工艺落后,产品档次及附
22、加值低,致使企业经济效益不佳。通过工业集聚区的建设,有助于充分发挥集聚区的产业积聚效果,生产配套强,发展要要素集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全面实施郸城县工业强区的战略。有助于调整工业结构,提高产品开发层次,建立起以资金为纽带,名优产品为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的良好生产经营环境,加速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支柱产业、特色行业集聚,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发挥比较优势,加快郸城县的工业化进程。3、本项目建设是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的需要。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必须抓住东西合作,东引西进、中部崛起和国外产业向国内转移、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为吸引外来企业来郸城县投资兴业,实现借力发展的目标,
23、必须围绕工业集聚区的建设,发挥产业机群效应,利用现有入驻企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以商招商,筑巢引凤。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使企业自愿共享,增强企业群体规模优势,而且重要的是能够更好的构筑一个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的平台,通过搞好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水电通讯及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为客商提供廉价而优越的入驻空间,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商客进行投资建设,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的需要。4、本项目建设是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工业集聚区及县域经济可持续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郸城县 工业 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71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