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案例解读.docx
《《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案例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案例解读.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案例解读实施方案案例解读编委会2023年3月编委会主任李创军副主任熊敏峰王大鹏编写人吊邢翼腾孔涛高楠林城赵勇强时璟丽钟财富陈俊杰朱彤李鹏董秀芬石盛刘译阳江华沙恒秦海岩盖振宇王昊轶王世江于贵勇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12月明确提出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
2、源供给消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为新时代新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历时近两年,围绕新能源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起草了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5月转发了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坚1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锚定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重点针对影响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关键性、要害性、实质性、核心性政策堵点、痛点、空白点,提出切实可行、具备操作性的政
3、策措施。为了让各有关单位、相关市场主体更好地理螭口落实实施方案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写了本案例解读材料,对全部二十一条进行逐条逐句解读,辅以相关政策案例,对每个政策点的背景、目的,已经出台的相关措施,下一步政策落实方向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一、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3(一)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4(二)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9(三)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15(四)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21二、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
4、;舌性错误!未定义书签。(六)着力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七)稳妥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错误!未定义书签。(八)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错误!未定义书三、深化新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错误!未定义书签。(九)持续提高项目审批效率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优化新能源项目接网辘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健全新能源相关公共服务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支持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二)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三)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错误!未定义书签。(十四)提高新能源产业国际化水平错误!未定义书签。五、保障新能源发展
5、合理空间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五)完善新能源项目用地管制规则.错误!未定义书签。(十六)提高国土空间资源利用效率错误!未定义书签。六、充分发挥新能源的生态环境保护效益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七)大力推广生态修复类新能源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十八)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错误!未定义书签。七、完善支持新能源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九)优化财政资金使用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十)落实金融支持政策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十一)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快速发展,成效显著,在能源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新能源发展不平衡不
6、充分问题逐渐凸显,土地资源的约束越发显著,突出表现在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消纳的适应性不足、全社会绿色消费意识不强、新能源与其他领域融合发展不够等方面,新时代新能源高比例、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湖口指示精神,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围绕新能源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在创新开发利用模式、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合理空间需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效益、完善财政金融政策等七个方面完善政策
7、措施,重点解决新能源立的问题,更好发挥新能源在能源保供增供方面的作用,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的新能源发展三0一、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十四五”期间,风电、光伏等主要新能源进入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多方面创新新能源开发用模式,是推动新能源跃升发展、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实施方案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措施建议。(一)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主要政策点1: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在土地
8、预审、规划选址、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协调指导,提高审批效率。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新能源产业已跨越起步、成长、规模化发展等阶段,“十四五”进入新的高质量跃升发展新时期。截至2022年底,风电总装机达3.65亿千瓦,光伏发电总装机达3.92亿千瓦,新增和累计装机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此外,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和规模化带动,风电、光伏产业链条日趋完备,产业链优势明显,创新研发能力不断增强,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为产业高质量跃升发展奠定坚实撤出。另一方面,我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面积广阔,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富集,技术可开发量占全国比重60%以上,适合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建设。在这些地区坚持集约化、规模化开发风光项目,既
9、有利于提高绿色电力供给能力,加大清洁低碳能源供应水平,还可以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减碳效益。实施方案中提出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规划布局上,木艮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要以风光资源为基础、以灵活调节电源为支撑、以特高压输电通道为载体,在内蒙古、青海、甘肃等西部北部的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建设一批生态友好、经济优越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力瞅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对区
10、域内现有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探索建立送受两端协同为新能源电力输送提供调节的机制,支持三能源电力能建尽建、能并尽并、能发尽发,推动构建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源绿色、清洁、低碳转型是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核心任务,风光等新能源将作为主要支撑力量重点推进。但可用土地资源是制约风光规模化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碎片化开发导致成本上升、规模效益不明显以及新能源开发与消纳能力的时空不匹配也是制约新能源高比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5出、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
11、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在有效解决风光资源开发面临的土地资源并触、碎片化问题和调峰消纳问题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风光新能源的绿色生态效益,改善当地气候环境,起到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的效果。项目落实上,2021年I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印发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的通知,公布了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项目涉及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等18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装机规模为9705万千瓦。2021年1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组织拟纳入国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通知
12、。2022年7月,第二批项目清单正式印发,主要布局在内蒙古、宁夏、新福、青海、甘肃等地区,并已纳入了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正措施当中。各地正在积捌隹进项目前期或建设工作。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正在谋划第三批顼目,并将采煤沉陷区扩展纳入布局范围。案例1-1第一批大型风光基地有序推进为有效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充分发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建设条件好、受土地利用影响小的优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印发了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的通知,在全国【9个省份规划布局50个大型风电光伏光热基地项目,
13、新能源总规模9705万千瓦。截至2022年8月中旬,全国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已全部开工,项目开工容量9705万千瓦,子项目开工容量8815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90.8%;已完成并网容量438万千瓦。第一批大型风光基地推进态势良好,为大型风光基地的整体布局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I点2:按照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的要求,鼓励煤电企业与新能源开展实质性联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土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有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
14、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5出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因此,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定不移,策略上要稳中求达能源转型要在确保能源供应保障的前提下,确保稳妥有序、安全降碳。由于风光等新能源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特点,无法独立支撑用电负荷稳定运行需求,在风光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同时,必须相应配置储能和调峰能力,尤其是近中期需要充分发挥煤电机组的调峰调频等支撑作用。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无论是本地消纳还是外送肖纳,目前条件下离不开煤电的支撑。为确保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区风电光伏基地高效利用,需要坚持源网荷协同
15、发展,明确项目利用率及消纳方向,推动新能源与其他电源、储能协调建设,实现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与配套电网、储能及分布式调相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既是我国能源发展目标和现实结合的需要,也是风光新能源技术特点和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实施方案提出,鼓励煤电企业与新能源开展实质性联营,例如利用采煤沉陷区、排土场、电厂闲置空地、铁路沿线闲置空地和电厂灰场等区域,投资建设、运营新能源发电项目,并与已建的煤电项目实现实质性联营,解决电力支撑、调峰调频与新能源生产之间的协作问题,避免由于新能源生产与辅助服务分离导致的市场主体间沟通协调不畅和利益分配失衡,
16、破除因市场主体不同导致的利益壁垒和生产障碍,促进风光火储综合能源供给模式的构建,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案例1-2煤电灵活性改造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十三五以来,我国启动煤电灵活性改造工作,推动煤电企业开展深度调峰、热电解耦等多种技术路线探索,煤电机组最小发电出力从50%至60%额定容量可降至30%到35%,部分机组甚至可低至20%到25%,可调节范围大大增加。截至2022年底,煤电灵活性改造规模超过2.5亿千瓦,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也更好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发展。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电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承担保障电力安全供应的重要作用。2022年底全国煤电装机占比44%,发电用煤占全国煤
17、炭总消费的比重超过一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煤电清洁、高效、灵活、低碳转型步伐还需加快。要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明确煤电要力喉由主体电源向提供可靠容量、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煤电节能降碳改造规模不低于3.5亿千瓦、供热改造规模力争达到5000万千瓦、灵活性改造完成2亿千瓦.按此规模测算,预计可节约煤炭消费5000万吨以上,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5(X)0万千瓦以上,更好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二)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主
18、要正点1: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力度支持农民用自有建筑屋顶建设户用光伏,积极推进乡村分散式风电开发。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分布式新能源是助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分布式光伏方面,201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推动分布式光伏发展。2019年开始,对户用光伏实行单独管理,B用户用光伏年度补贴资金总额度,为户用光伏项目提供固定度电补贴支持,推动户用光伏发展进入快车道。2022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达到2525万千瓦,约占全部光伏新增装机的29%,成为新能源发展新亮点。分散式风电方面,2011年国家能源局出台了相关政策,明确分散式风电开发的主要思路与边界条件,开启分散式风电
19、开发模式的探索。2018年以来,随着国家正的文酬口推动,各地加大对分散式风电的重视程度,分散式风电市蹒模逐步扩大,2021年底,分散式风电累计装机规模接近100O万千瓦。农村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对于接入消纳,农村电网的架构相对薄,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瓶颈和电能质量问题较为突出,同时农村地区用电负荷物氐,分布式新能源消纳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对于投资融资,分布式光伏因体量小、投资规模小,存在企业开发项目融资困难、利率偏高等问题,尤其是对于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高的现象更为突出。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启动了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将分布式光
20、伏作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措施。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在分布式光伏开发、农村电网巩固提升等方面与乡木振兴融合发展,并启动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出台支持政策,加大力度促进农村户用光伏、乡村分散式风电的开发,将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分布式新能源发展。案例1-3各地积极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2021年国家启动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根据各地申报情况,国家能源局公布了共676个县的试点县名单。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的优势是有助于屋顶资源协调和促进配电网升级改造,也有利于降低分布式开发成本、提升运维水平。更重要的意义是既
21、与乡村振兴战略有着诸多契合点,又作为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一块重要“拼图,在能源革命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各地上报情况统计,项目开发主体中,央企、地方国企、民企成立公司的合作投资开发模式占比超过60%.2021年全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县累计备案容量4623万千瓦,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和浙江;累计并网容量1778万千瓦,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和广东主要政策点2:统筹农村能源革命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培育农村能源合作社等新型市场主体,鼓励村集体依法利用存量集体土地通过作价入股、收益共享等机制,参与新能源项目开发。农业兼具“碳源、磷匚”两大属性,节能P辍替力巨大。碳达峰、碳中和是重要战略,关系到
22、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外交格局、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力;乡村振兴是国之大计,关系到民生、民富、民强,是推动农村地区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农村地区新能源开发利用,是改善农村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目前,以“新能源+”产业促进农村地区发展,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或者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利用方向主要集中在各类光伏+、生物质能综合用、风电、小水电扶贫工程等方面。新能源在农村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目前除户用光伏外,农民或农村集体经济参与新能源开发的规模、方式有限,主要以土地租赁的方式参与新能源项目开发,参与度不高。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主要以国家以及大型企业投资为主,
23、投资规模大,相关的融资、收益机制在农村地区适用性不强,需要探寻小规模区域新能源利用模式,在乡村地区进行推广与利用。此外,农村源的管理职能较为分散,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合作机制较弱,资金投入也较为有限,缺少技术、市场、人员投入等相关方面的合作机制,尚未形成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激励机制和技术服务体系以适应新能源发展的需要。实施方案在投资合作机制、收益共享机制等方面给出了发展建议与引导方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培育乡村能源合作社等新型集体经济模式,支持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将农村能源革命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清洁能源的应用带动农村能源结构调整,满足农村地区日常用电、供暖等用
24、能需求,在提升农村地区生活质量的同时实现能源清i吉化,助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通过发展和完善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的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更充分地利用本地资源、更公平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与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案例1-4河南分散式风电开发河南平顶山凤凰岭风电场是首批民营企业投资的分散式风电项目,总容量12兆瓦,2018年底正式并网发电。项目采用了村集体经济入股项目公司的开发模式,按照村集体经济实际所出资本金进行持股,每年按照股比进行收益分红。分散式风电相对集中式风电体量小,同时运营成本低、电价恒定、收益长期持续稳定、投资风险较低,适合村集体经济参与.2021年,凤凰岭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关于 促进 时代 新能源 质量 发展 实施方案 案例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74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