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工作推进会会议纪要》理解与适用.docx
《《最高人民法院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工作推进会会议纪要》理解与适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高人民法院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工作推进会会议纪要》理解与适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最高人民法院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工作推进会会议纪要理解与适用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公布日期】 【分类】司法解解解诙正文最高人民法院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工作推进会会议纪要理解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执笔人:刘竹梅,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孙茜,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三级高级法官;徐阳,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三级高级法官助理。摘要:长江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流域专门法律。长江纪要?坚持司法服务和保障党和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I1.i大战略部署的职能定位,深入贯彻6长江保护法协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球色发展的立法精神,聚焦长江流域司法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人
2、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审理涉非法采砂、非法捕捞,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污染防治,绿色发展等纠纷案件的统一法律适用做出指引。纪要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坚持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准确适用民法典绿色原则和绿色条款,坚持保护优先、优防为主,坚持系统保护,推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创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关键词:长江保护法生态环境保护流域绿色发展环境司法创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正确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3(以卜.简称长江保护法9),为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最高人民法院于2021年7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贯彻实
3、施长江保护法工作推进会。长江流域十九省(ib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上海、武汉、南京海事法院派员参加了会议.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同、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等行政主管部门负货人及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应邀参加会议.会议困绕当前长江流域环境资源审判中存在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r深入交流探讨.会议认为,长江流域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世界环境司法大会贺信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环境司法改革创新,积累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有益经验,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高效利用
4、、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应对等.要按照“卜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比目标纲要要求,坚持生态优先、共抓大保护、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要准确理解E长江保护法作为我国第一部流域专门法律的更大意义,推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创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惑、幸福感和安全感.会议对当的长江流域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中的一些突出、疑难法律适用问题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看法。会后,最高人民法院在充分论证、反更修改的族础上,制定出台最高人民法院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工作推进会会议纪要(以下简称长江纪要).并于2021年11月25日发布,旨在总结流域审判经验、明确审判规则,指导各级法院统一法律适用,确保依法公正裁判”现就
5、G长江纪要B起草背景、过程与原则,主要内容和重点条文进行说明,便于广大法官准确理解与适用。一、长江纪要的起草背景、过程与原则党的I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r度重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并专门指出要抓紧制定一部法律.让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有法可依。2020年12月26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长江保护法3,填补了我国流域立法的空白最富人民法院始终将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作为人民法院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先后
6、发布关于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2关于全面加强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司法保障的意见关于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体化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对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先后发布首部长江流域环境资源审判白皮竹,长江流域环境资源典型案例5批50个.以生动的司法实践回应人民关切,增强全社会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法治意识和行动自觉。同时注理指导各级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及时转变理念,加强改革创新,健全体制机制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积累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为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长江保护法于2021年3月1口正式实施。最高人民法
7、院在长江保护法发布之后、正式实施之前,于2021年2月25日发布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及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汇案例,积极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长江保护法贯彻落实,展示人民法院严惩更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用司法力量守护好长江母亲河的决心与力度.随着长江保护法实施,法律适用过程中出现部分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司法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也需要进一步推广。为此,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经过深入调研,召开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工作推进会,多次征求本院相关部门,长江流域19省南区高线人民法院,上海、武汉、南京海事法院,生态环境部、自然资
8、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等行政主管部门及全国人大代衣、全国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在反笈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长江纪要在起草6长江纪要3时,我们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司法服务和保障党和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的职能定位.指导各级人民法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认识长江保护法实施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对标“卜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坚持贯彻长江保护法3协同推动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的立法精神,6长江纪要相关条款大多指向长江保护法具体条文,准确
9、理解我国第一部流域专门法律的重大历史邈义,要准确把握潦域生态环境治理更大制度创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协调,系统治理.三是坚持问题导向0聚焦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审判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立足审判实际,破解实践难题,明确裁判规则、统一裁判尺度,切实增强司法保护实际效果.6长江纪要裁判规则和经验的总结大多来自我院发布的涉长江流域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有的裁判要将已被长江保护法吸收。如长江保护法第31条和第54条关于保护水资源生态流量:的规定,即吸收了贵州泰苹河生态养殖开发有限公司诉货州华锦铝业有限公司财产损害赔偿案的裁判规则。长江纪要B根据长江保护法相关规定
10、,结合典型案例,将法律规定予以具体化,便于审判实践运用和把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长江纪要的主要内容长江纪要全文分为引言和正文两大部分。-)引言部分引言明确了长江流域环境资源审判应当树立的正确审判理念“一是贯彻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落实损害担货原则、全面赔偿原则,准确适用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通过刑事、民事、行政三大审判有机衔接,强化对环境污染者、生态破坏行为的责任追究。二是准确适用民法典绿色原则和绿色条款。深刻认识民法典绿色原则对物权、合同、侵权等条款的指导作用,把握物尽其用与绿色使用的关系、意思自治与绿色干预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准确理解立法宗旨精神。三是坚持保
11、护优先、预防为主。充分发挥畏防性公益诉讼作用,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提前至事中事前,避免生态环境损害的发生或扩大。四是坚持系统保护。统寿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城,推进流域上中下游、河湖岸库协同治理.提升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植定性。-)正文部分正文共4方面内容、15个条文,聚焦非法采砂和非法捕捞、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污染防治、绿色低碳发展等长江流域司法审判中的重点、难点法律适用问题。G长江纪要将长江流域最为突出的非法采砂、非法捕捞列为第一章,其余三章与长江保护法体例保持一致,分别对应了长江保护法的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绿色发展。第一部分关于审理非法采砂、非法捕捞案件的法律适用.共2条.一是规定
12、要从单纯关注对资源保护,拓展到对生态环境以及航运安全的损害提供救济,落实损害担贵、全面赔偿原则。加大非法采砂打击力度,统合考虑砂石等资源破坏程度、河道水生态破坏情况、河岸堤坝和航道安全等闪索,依法认定长江违法采砂法律责任。二是规定既要坚持最严法治观,依照G长江保护法笫53条规定审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非法捕捞案件,准确把握入罪条件:同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关于依法惩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等违法犯罪的邈见(以下简称G非法捕捞意见)的相关规定址刑,并引导非法捕挎者及时修复案涉水域牛态环境。第二部分关于审理资源开发利用类案件的法律适用,共7条。为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件的
13、审理力度,一是扩大保护范用.从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本身扩大到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从打击非法猎杀、捕捞、采伐、毁坏行为,扩大到打击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行为,通过发挥预防性公益诉讼的功能作用,将生态环境保护的阶段提升至事中、事前,避免或者防止损害的进一步扩大。二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依法审理涉长江源头尤其是重点生.态功能区、牛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案件,依托三江源生态法庭等专门审判机构,加强雪山冰川、江源藻域、高原湖泊湿地等生.态治理修狂,全力推动青做高原生物
14、多样性保护,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安全,三是明确河湖生态流挺是提升河湖生态系统质址和稳定性的基础,保证河湖生态流量是用水户在使用水资源过程中应当厢行的注意义务。长江纪要吸收部分法院建议,对侵权人未办理水行政许可或环境影响评价径行取水,导致卜.游水量减少,严重损害下游地区供水、通航、港溉、养殖等生态流量受益方合法权益的行为,明确应当施以惩罚性赔偿。四是为网应社会各界对长江上浙水电站建设引发的环境问鹿高度关注,4长江纪要3第6条明确要综合考虑工程开发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贯穿到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等全过程,结合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准确把握涉案
15、合同效力认定等.五是明确审理滩涂等岸线资源案件,要注意正确区分河道附近的村民在枯水期对滩涂的“习惯使用”行为与污染、危宙水域环境安全的非法土地利用行为,维护国有自然资源的有序使用和河道水域岸线生态功能、河道通航功能。六是明确审理涉自然保护地案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行政主管部门认为,执法实践中只对案涉区域被划入自然保护地之前就存在的退出企业进行补偿;在己经设立自然保护地后,企业未经许可擅自修建相关生产场所、设备的不应补偿。长江纪要吸收了该意见。同时,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6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BG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
16、在长江流域和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要求,长江纪要第9条明确要完善司法与生态补偿有机衔接的环境修复式任制度,推动生态产品“难度址”“难交易”“难变现”“难抵押”问题有效解决。第三部分关于审理环境污染防治类案件的法律适用,共3条,一是关于审理水污染防治案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水污染具有扩散快、证据难以固定的特点,加之水域具有自净能力,故侵害结果一旦发生,不能单独以水质已得到恢宏进行抗辩。对于排放物质超出水域净化能力、确已造成污染损宙的,被告单独以其向水域排放的污水未被纳入国家或地方环境标准明确列举的污染物为由抗辩的,人民法睨不予支持。二是关于审理固体废物污染案件时需要注意的问巡
17、.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6固体废物防治法).贯彻最严法治观,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生态安全。长江纪要。第I1.条关于贵任主体范圉的规定,注重全链条打击,包括生产、销售、贮存、利用、处置、运输等环节发生的污染行为主体,第12条体现为依法从重处罚,明确在固体废物排放臭气超标、同时造成大气污染后果,符合固体污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法条规定、构成法条竞合时.适用处罚较重的法律。第四部分关于审理绿色发展案件的法律适用。共3条.一是关于审理气候变化应对类案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要高度关注碳排放重点行业领域产业结构调整及新
18、能源开发利用、节能服务等节能减排案件,推动或点行业绿色转型:依法支持建设绿色矿山等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行为,注重运用多种司法裁判手段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动长江流域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国家自主贡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二是严格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3第66条规定,审理环境污染於任纠纷案件,侵权人根据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先其委托机构认可的生态环境修任方案以及其按照该方案支付的技术改造费用等,主张折抵案涉生态环境损害照偌费用的,可以依法予以支持,鼓励、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三是立足不同环境要素的修笈要求,一方面引导责任人采用“补种攵绿”林木修复、“削填引种”矿山修复
19、、“增殖放流”江河修复、“海砂回填”海域修复等多种方式承担贡任,另一方面探索通过认购碳汇等方式对被破坏生态环境进行替代性修复,有效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加强土壤、植被、海洋等储碳、固碳能力,促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及时有效修且“三、长江纪要的重点条文解读(一)严惩非法采砂、非法捕捞行为长江纪要明确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犯帮较为突出的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纠纷案件法律适用同题,彳i利于准确定罪量刑.统裁判尺度。1 .对水底生物栖息地生态环境,堤防安全,航道畅通和通航安全的保护。长江流域砂石资源丰富,河砂具有维持河道潜潦、稳定河道形态、提供生物柄息地、过泄河流水质等重要功能,非法采砂行为不仅导致国家资源的流失,还
20、严重影响长江航道和防洪堤坝安全,危害社会公共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6年12月1日发布关于办理北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咫的解释,将非法采砂行为以非法采矿罪论处。人民法院不断加大对非法采砂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统筹适用刑事、民事、行政员任,有力保障长江水域生态系统和航运安全.G长江保护法专门设立了更为严格的处罚条款“针对长江流域长期以来突出的非法采砂活动,戈长江纪要第1条要求人民法院依照fK江保护法第28条规定,审理非法采砂案件既要考虑采砂行为造成的涉案砂石资源破坏的数量、种类、品质和被破坏程度,也要考殳采砂行为时水底生物栖息地生态环境危害程度、堤防安全、航道畅
21、通和通航安全的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法认定相应的刑驿员任,体现了不仅整关注时资源的破坏,更要关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环境司法中的刑事审判理念。被告人赵成春等6人非法采矿案,系在长江镇江段119号黑浮卜游锚地附近水域使用吸砂船非法采砂案件.人民法院对非法采砂人、运输人、收购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力震慑了非法采矿犯罪行为,切实解决了违法成本低、惩罚不到位的问题,从而真正达到打击和修更的目的.如受顽安等15人非法采矿民事公益诉讼案,系在洞庭湖城非法采砂犯罪行为引发的环境民事公益案件.以顺安等人的非法采砂行为严重威胁洞庭湖河床的稳定性及防洪安全,破坏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繁衍生存环境和洞庭湖生态环境
22、,人民法院在另案追究刑事资任的同时,判令夏顺安等人承担民事费任,咐偿生态环境损害并赔礼道歉,体现了惩治和修狂并重,统筹适用刑事、民事责任的司法理念J2 .明确限定非法捕捞行为的适用范围。长江十年禁捕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掘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长江保护法第53条规定:“国家对长江流域肃点水域实行严格捕捞管理“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长江河口规定区域等重点水域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正确理解和适用该条,需要把握好:(1)严格捕捞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是长江流域的重点水域,而非全流域,要注意保护渔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高人民法院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工作推进会会议纪要 最高人民法院 贯彻实施 长江 护法 工作 推进 会议纪要 理解 适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7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