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docx
《医院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医院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好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各项工作,根据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1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钦卫疾控发2021)3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订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一、目的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五条,按照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通过对病例信息的采集、汇总和分析,了解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线索,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和食品安全隐患的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二、工作任务(一)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全年对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
2、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异常病例进行监测和报告,重点关注婴幼儿、中小学生、孕产妇等病例,由预包装食品引起的病例,以及发生在餐饮服务单位的病例,聚集性病例,以及重症和死亡病例等。任务量为每月(平均)监测报告10例以上,全年不少于120例。(二)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我院是自治区指定的重点监测医院,继续承担2021年病例监测和特定病原体检测工作。医院采集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病例信息以及粪便标本,对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菌进行检测,任务量为每月(平均)10份以上,全年120份以上。(三)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及时报告诊疗中发病人
3、数在2人及2人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四)腹泻病例统计调查。每月的第一周对上个月的腹泻患者就诊数、标本采集数量、阳性标本数量及检出菌株等信息进行汇总和上报。三、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一)成立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职责:1.制定工作方案,全面落实方案;2.负责组织院内会诊;3.组织培训;4.协调监测工作的开展;5.指导食源性疾病相关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下设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办公室在预防保健科,陈建西担任办公室主任,沈扬慧担任秘书。负责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日常管理,对全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信息进行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二)监测内容与报告流程1 .监测病例定义食源
4、性疾病病例: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诊病例。食源性异常病例: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就诊病例。食源性聚集性病例:具有类似临床表现,在时间或地点分布上具有关联,且有可疑共同食品暴露史,发病可能与食品有关的食源性疾病病例。食源性疾病暴发:2例及以上具有类似临床表现,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认有共同食品暴露史,且发病与食品有关的食源性疾病病例。2 .监测对象:到本院就诊的,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异常病例。3 .监测内容:(1)病例信息采集。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症状与体征、饮食暴露史等;(2)特定病原体检测工作。采集由食
5、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病例信息以及粪便标本,对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菌进行检测;(3)腹泻病例统计调查。发热门诊、急诊科、消化内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等科室(含科室门诊)做好腹泻患者就诊登记,每月的5日前填报附件3科室腹泻病例信息统计表(电子版)发送至预防保健科邮箱:qzeyyfbk。4 .重点监测科室:发热门诊、急诊科、消化内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肾内科、产科等科室为重点监测科室,其他科室接诊到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也要按要求进行报告。5 .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流程(流程图详见附件4)(1)首诊医生负责对符合食源性疾病病例定义的所有病例进行信息采集,
6、内容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症状与体征、饮食暴露史等;对腹泻病例应采集标本(粪便/肛拭子/呕吐物等)并填写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信息表与标本一起24小时内送检验科微生物室;其他中毒性病例(未采集标本的),仅填写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信息表,一个工作日内报送防保科。(2)防保科专职管理人员收到信息表,经审核后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进行病例报告。(3)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发现2例或以上具有类似临床表现,在时间或地点分布上具有关联,且有可疑共同食品暴露史,发病可能与食品有关的食源性疾病病例或者是出现1名疑似食源性死亡病例时,要及时报告医务部和预防保健科,医务部、预防保健科调查核实后分别报告辖区卫生健
7、康部门和疾控中心。(三)规范标本采集和运送,确保生物标本质量1 .生物标本采集采样要求(1)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食源性监测病例,采集病人的新鲜粪便或肛拭标本,应尽量在用药之前采集。(2)标本采集程序:病人排出新鲜粪便于清洁、干燥、无吸水性的无菌容器内,用无菌棉拭子多点采集粪便标本(如有脓血或黏液应挑取脓血、黏液部分,液体粪便应取絮状物,使棉拭子表面蘸满粪便),插入Cary-B1.air运送培养基内,棉拭子应尽量全部插入培养基内,迅速拧紧管口。2 .标本编号和相关表格填写要求(1)用记号笔清楚地在采样管或采便杯(盒)上写上患者姓名、送检科室或打印标签贴在采样管或采便杯(盒)o(2)接诊医生填写食源
8、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信息表和标本一并送到检验科。(3)填写相关表格和报告卡时需字迹清晰规范,内容完整准确。(4)编号说明:病例编号和标本编号由防保科收集表格后再统一编号。3 .标本保存:Cary-BIair保存的棉拭子标本冷藏保存。4 .标本运送:临床医生采集标本后连同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信息表尽快(2小时内)送达检验科。5 .检验结果和阳性菌株报送(1)检验科完成检验后,应于一个工作日内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生物标本检测结果表并报送防保科,由防保科上报食源性疾病监测系信息系统。(2)若检出阳性菌株,需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生物标本检测结果表中的菌株信息表,并于1个工作日内将菌株送达疾病预防控
9、制中心。(3)阳性菌株的保存、运输严格遵守生物安全相关规定。(四)重视实验室质量控制,保障诊断的准确性1.实验室职责分工(1)在在自治区CDC和市CDC的技术指导下,由检验科细菌实验室负责病原学样本检验。(2)我院病原学监测指标包括: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菌。(3)实验室上送阳性菌株进行菌株鉴定、分子分型和药敏试验等。6 .实验室质量控制(1)实验室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具备监测病原菌检测项目的技术能力。由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人作为质量监督员负责实验室内质量控制。(2)检测方法应依据实验室检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实验操作及废弃物的处置需符合生物安全的相关规定。(3)开展生
10、物标本检验所需的试剂耗材应进行技术验收和质量评价。(4)实验室应积极参加外部能力验证,同时做好内部质量控制工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5)检测试剂要求:根据上级方案要求,实验室应使用符合要求的培养基、诊断血清和PCR检测试剂盒,检验科做好采购计划,由我院自行采购。四、监测工作的管理与培训(一)接受上级部门指导与培训:按要求参加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技术指导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对相关人员进行采样、检测方法和数据上报等技术的学习;培训接受上级部门对监测实验室开展检测能力验证、比对考核及监测报告工作现场督导。(二)院内培训:每年至少举行一次食源性疾病知识相关的培训或进行问卷调查,提高医务人员对食源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2021 年食源 性疾病 监测 工作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9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