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人教版和鲁科版之对比分析.doc
《化学必修一人教版和鲁科版之对比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必修一人教版和鲁科版之对比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化学必修一人教版与鲁科版之比照分析摘要:本文先从化学必修一的大体框架上分析人教版与鲁科版两本教材的教材体系,然后对栏目设置进展分析,最后进展具体的分析,着重从知识与技能方面分析第二章。关键词:人教版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前言:新课改之后的化学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是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三个方面: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课程构造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具有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必修模块教材将在初中化学的根底上起到稳固和提高的作用,并为学习选修模块和今后继续提高化学知识水平做必要的铺垫。必修课程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根本的化学观念
2、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开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必修一主要涉及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根底、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两种教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容组织构造化、容呈现建构化、容要求层次化、栏目设置教学化。两种教材具有其共同特点,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表达三维学习目标,课程设计融合了学科中心、认知过程中心、社会生活问题中心的优点;三条容线索融合贯穿,在联系强,有利于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但二者的教材体系、栏目设置、具体编排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此外、化学必修一第二章两套教材所涉及容差不多,本文将对人教版与鲁科版必修一第二章进展具体的比照分析。1两种教材体
3、系教材体系是指教科书各单元、各章节容的构成及其编排顺序, 两种版本教材的体系见表 1表1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章节构造化学必修一模块章节构造人教版科技版章节章节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化学实验根本方法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1走进化学科学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3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物质的分类2离子反响3氧化复原反响第二章元素及其物质世界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电解质3氧化剂与复原剂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1 金属的化学性质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3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1碳的多样性2 氮的循环3 硫的转化4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4、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3硫和氮的氧化物4氨硝酸硫酸第四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1硅无机非金属材料2铝金属材料3 复合材料1.1两种版本教材体系的共同点必修一采用章节式构造, 共 4 章,主要涉及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根底、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表达三维学习目标,采取的是学科中心的课程设计取向,同时注重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 并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根本知识、观念与方法、STS教育三条容线索融合贯穿,在联系强;有利于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1.2两种版本教材体系的差异人教版人教版教材采取按元素类别相对集中编排的方式,第三章金属及其化
5、合物和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独立成章, 按金属和非金属分类, 相对集中介绍两大类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有利于学生从物质分类的角度, 通过比较的方法, 认识物质的通性和变化规律。由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将接触到大量的化合物和反响方程式, 对学生记忆如此多的化合物和单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响方程式 ( 第三章含 19 个化学反响方程式、第四章含 31 个化学反响方程式) 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与原来的大纲版教材相比, 新教材在知识的呈现顺序上发生了变化。例如, 物质的量的有关容大大提前; 八大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放在元素周期律之前介绍, 不再分律前元素和律后元素。鲁科版鲁科版教材采取分散与集中编排相结合的方式
6、, 将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散于化学 1的第一章( 包含典型金属钠的性质) 、第二章 ( 包含金属铁及其化合物)、第三章(包含钠的化合物)和第四章(包含金属铝和铜及其化合物);将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如碳、氮、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对集中于化学1第三章, 并在第一章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了典型非金属单质氯气的性质。这样编排,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分散难点,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 二是通过典型金属(钠)和典型非金属氯气)性质的探究,对学生学习后续的其他非典型金属和非典型非金属的性质起到启示作用。化学 1第二章首先帮助学生建立起物质的元素观, 学习用元素的观点看物质世界, 然后建立物质分类的认识框架,学习化学中研究
7、物质性质的根本方法分类法,进而在第三章、第四章中运用各类物质之间相互反响和转化的关系, 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这样编排, 表达了教材用元素观、分类观和转化观统摄教材的编写意图。化学1第一章和第二章为学生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搭建了方法平台、观念平台和理论平台, 第三章和第四章则是在第一章的方法平台和第二章的理论平台的双重根底上, 学习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鲁科版在表达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过程与方法方面, 编排设计可谓别具匠心。化学 1第一章中专门安排了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节, 对研究物质性质的根本方法和程序进展集中介绍。这种以科学方法统领化学各模块学习的设计, 表达了教材高观点、大视野
8、的编写意图。教材中配合科学方法的介绍, 以式和案例的形式编排了典型金属钠的性质和典型非金属氯气的性质的实验探究活动。这种从典型到非典型、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既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同时也应当作为学生学习化学所遵循的一种学习方法。鲁科版教材较好地表达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界到化学实验室, 从化学实验室到社会生活的设计理念。例如 , 化学 1从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到实验室模拟溶洞的形成、从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到实验室研究氨、铵盐的性质、从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到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均表达了上述设计思路。2栏目分析2.1栏目设置表2人教版新课标高
9、中化学教材(必修一)栏目设置及出现频率人教版科技学习过程栏目学与问9联想质疑9实验25观察思考11科学探究7活动探究9思考与交流19交流研讨31实践活动4迁移应用10归纳整理4概括整合12本章自我评价4本章自我评价4方法支持引导栏目提示3方法导引10工具栏4拓展视野栏目资料在线16资料卡片14资料卡片7科学视野9身边的化学4化学前沿3科学史话2追根寻源2化学与技术6提高要求栏目知识点击7知识支持8栏目总数11栏目总数172.2栏目特点人教版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在注重继承大纲版教材传统特色的根底上有所创新, 知识容的选取与课程标准吻合度较高, 栏目设置数量比较适中, 栏目功能定位比较明确。科技版高
10、中新课程实验教材容和素材比较丰富, 探究性表达得尤为突出, 不少栏目设置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较好地兼顾了教材和学材的功能, 对教师设计教案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人教版这些学习栏目的设置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强调学习的价值在于进展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开展,更加注重学生未来的开展,教材中各栏目的设置以及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见表2,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在编写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引导学生思考的习惯,资料卡片栏目的设置主要是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些化学相关的课外知识,是教材容的一个补充。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在编写上更加注重对学生未来开展的
11、要求,努力与国际接轨,课程标准6指出使学生经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探究有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对信息进展加工!从表中可以看出: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在学习栏目设置上更加注重培养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将二者更好的渗透到了高中化学学习之中,充分的贯彻了课程标准6和5的纲要精神在教材中,设置多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栏目,涉及多种不同的科学探究过程,蕴含了多种科学方法,通过进展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
12、动,有助于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生存和开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通过设计一些探究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查找资料和进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关注社会的情感;通过对一些现实问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判断及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表现能力和组织能力。鲁科版从表 2 可见, 鲁科版教材栏目数量比人教版教材多很多。这些栏目的设置方面对于引导学生理这些栏目的度至关重要。鲁科版教材虽然栏目众多, 但各栏目的编排有一定的规律。仔细分析其栏目设置可以发现, 其容的编排大都从联想质疑开场, 通过运用实景图片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营造出有意义的学习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必修 一人教版 鲁科版 对比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