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PPT课件单元7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ppt
《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PPT课件单元7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PPT课件单元7学前儿童的言语发展.ppt(7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复习提问,1.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2.思维、感觉、知觉的概念以及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3.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4.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5.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6.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如何防止幼儿注意的分散?,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谈“孩子大了,自然会说话”孩子出生后,只要他的大脑和言语发音器官、听觉器官都健全、完善,并且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之中。可以经常与成人交往,那么即使没人有意识地教他们,他们也能学会说话。古代的孩子是这样,现代的孩子也是这样;城市的孩子是这样,农村、山区的孩子也是这样,这是事实。,但是,孩子生活在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时代、地区,生活在给予他们语言训练多少不同的家庭、幼儿园,孩子的言语发展
2、水平是不同的,这也是事实。我们曾对城市和农村幼儿园的中、大班幼儿,进行过言语发展水平的小测查,结果表明:从词汇看,城市幼儿园的幼儿,远较农村幼儿园的幼儿丰富、生动。,看图讲述时,前者能说:“这是春天的一个睛朗的早晨,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在公园的中央,有一个大花坛,花坛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有粉的,多美丽!”而后者,绝大多数只能说:“这是早晨,天上有云彩。”“公园里种着各种颜色的花,真好看。”将这两句话进行比较。,语言和言语一样吗?,一、言语概述,(一)语言语言是以词语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语法结构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不同语义的符号系统。通常讲的语言一般包括音、形、义、词汇
3、、语法等要素。,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被人感知,标示事物,反映人类逻辑思维,(一)语言,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事例:妈妈叫皮皮起床:“快点起来!公鸡都叫好几遍了!”皮皮说:“公鸡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母鸡。”,(二)言语个体在和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运用某一种语言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传达给别人的过程就是言语。听、说、读、写的活动都属于语言活动。言语活动为人类所特有,是在个体身上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言语和语言的区别,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言语则是
4、个体利用某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与其他人进行交际的过程。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言语则是个人说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三)语言和言语的关系,一、言语概述,但在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两个过程并不完全同步,一般来说,接受性言语(感知、理解)先于表达性言语的出现。,(四)言语的构成,一、言语概述,(五)言语的作用,苹果,狮子,1.言语的符号固着功能,一、言语概述,(五)言语的作用,水果,动物,2.言语的概括功能,一、言语概述,(五)言语的作用,3.言语的交流功能,一、言语概述,(六)种类言语活动可分为以下类型。,言语,外部言语,内部言语,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对
5、话,独 白,一、言语概述,1.外部言语 人们之间的交际是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进行的,这些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即外部言语。,口头言语 口头言语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音信息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言语。可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3岁以前儿童的言语基本都采用对话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独立性和认知都有一定的发展后,儿童能够清楚的讲述自己的经验。书面言语书面言语是借助于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传授知识经验的言语。,一、言语概述,2.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一种无声的言语,是一种简略的、压缩的言语。内部言语不是用来进行交际的,而是为了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幼儿内部言语发展过程中,常出现一种介于外部语言
6、和内部语言之间的言语形式自言自语。,过渡阶段-出声的”自言自语具体形式有:1.游戏言语儿童一边做各种游戏动作,一边说话,用语言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行动。在绘画活动中也常常有这种情况,用语音来补充不能画出的情节。2.问题言语这种言语的特点是比较简短、零碎,常常在遇到问题或者困难时出现,或表现困惑、怀疑、惊喜等。当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也会用这种言语表示所采取的办法。四五岁儿童的“问题言语”最为丰富。,3-5岁的儿童“游戏言语”占多数,5-7岁的儿童则“问题言语增多。”,【案例判断】以下两种言语分别属于什么言语?1一幼儿独自抱着娃娃“喂饭”,边喂边说:“快吃!快吃!不要把饭含在嘴里,要嚼嚼,再咽下
7、去!”喂完饭,她把娃娃放在小床上,盖上被子,说:“吃完饭,要睡觉,不要乱动。你呀不要踢被子,要着凉的,生病要打针的”2在拼图过程中,儿童自言自语说:“把这个放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应当把它放在这里”,二、婴儿言语的发生与形成,(一)婴儿言语的发生(前言语阶段 0-1岁),1.发音准备期,简单发音阶段,连续音节阶段,学话萌芽阶段,(哭、ei、on、d、a、nei等),(ba-ba、ma-ma、ge-ge等),(mao-mao、deng-deng等),(0-3个月),(4-8个月),(9-12个月),本能,会形成条件反射,牙牙学语,哭是幼儿最初的发声。,在成人的教育下,引导幼儿将一定的语音
8、和某个具体事物联系起来,语音开始有一定意义。,二、婴儿言语的发生与形成,(一)婴儿言语的发生(前言语阶段01岁)2.理解语言的准备婴儿理解语言的准备包括以下两个个阶段:,婴儿对言语刺激是非常敏感的。新生儿就能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且偏爱语音。,八九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言语,表现为能对言语作出相应的反应。十一个月左右才算是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意义。,提供必要前提,2.语词理解,“老虎”和“兔子”,【研究分析】给9个月的婴儿看“老虎”和“兔子”的画片。每当出示“兔子”时,就用温柔的声音说“兔子,兔子,这是兔子”,而出示“老虎”时,就用凶狠的声音说“老虎,老虎,这是老虎”。若干次以后,当实
9、验者用温柔的声音说“兔子呢?兔子在哪里?”婴儿就会指画着兔子的图片,反之亦然。这时,实验者突然改变说话的语调,用凶狠的声音说“兔子呢?兔子在哪里?”婴儿毫不犹豫地指向画着老虎的图片。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引起婴儿反应的不是词的内容,而是说话者的语调和说话时的整个情景。,二、婴儿言语的发生与形成,(二)婴儿言语的形成(13岁)从1岁起,儿童进入正式学习语言的阶段,在短短两三年内,儿童便初步掌握了本民族的基本语言。幼儿口语发展分为:,单词句双词句,能说完整的简单句词汇量迅速增加,3岁:1000个词,1不完整句阶段,(1)单词句阶段(11.5岁)单音重叠往往发出单个的、重叠的音,如饭饭、蛋蛋等。一词
10、多义一个词代表多种意思。孩子见到猫,叫“猫猫”,见到带毛的东西,如毛手套、毛领子一类的生活用品,也都叫“猫猫”以词代句,以音代物用一个词代表一个句子。对于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儿童总是首先抓住物体所具有声音的特征,而且模仿物体的声音,物体的声音成为物体的标志。,练习:这些事例分别代表哪个阶段?,【典型表现】孩子会说“车车”、“衣衣”、“兔兔”,而不会说“汽车”、“衣服”、“兔子”。1.单音重叠【典型表现】孩子见到猫,叫“猫猫”,见到带毛的东西,如毛手套、毛领子一类的生活用品,也都叫“猫猫”。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一词多义【典型表现】把汽车叫做“笛笛”,把小狗叫做“汪汪”。如何看待这一现象?3.以音
11、代物【典型表现】一个幼儿说“球”,实则是“我要拍皮球”。以词代句,1不完整句阶段,(2)双词句(电报句)阶段(1.52岁)这个阶段的幼儿开始说由双词和三词组合起来的句子。幼儿:“妈妈,出去”。“妈妈,我要出去玩。”,案例,2完整句阶段(2岁以后)(1)能说完整的简单句,并出现复合句 这一年龄的孩子渐渐能够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开始会说一些复合句。儿童说出的句子较长,日趋完整、复杂,由各种词类构成。(2)词汇量迅速增加 到3岁时,孩子已经能掌握1000左右个词。,三、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期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幼儿口头言语的发展 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为以
12、下四个方面的发展。,(一)幼儿口头言语的发展,1.语音的发展,对于声母、韵母的发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韵母发音的正确率较高,只有“e”和“o”有时容易混淆。,4岁左右是培养幼儿正确发音的关键期。,开始自觉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模仿正确发音,纠正错误发音,开始形成对语音的意识。,幼儿容易发音错误,例如:常常把需要用舌根的不送气塞音“g”、“k”,发成舌尖音“d”、“t”,从而出现把“哥哥”说成“得得”的现象;常常把需要用舌尖后位的“zh”、“ch”、“sh”发成舌尖前位的“z”、“c”、“s”或是发成舌面的“j”、“q”、“x”,从而出现把“老师”叫成“老西”,“吃饭”说做“七饭”的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儿童 言语 发展 PPT 课件 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19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