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前儿童数学教育PPT课件学前儿童数学教育.ppt
《幼儿园学前儿童数学教育PPT课件学前儿童数学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学前儿童数学教育PPT课件学前儿童数学教育.ppt(1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案,参考书目,1、黄瑾编著: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列乌申娜(苏):学前儿童初步数概念的形成,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3、RW柯普兰(美):儿童怎样学习数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4、林嘉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金浩主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周欣著:儿童数概念的早期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张慧和、张俊主编:幼儿园数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曹能秀著:幼儿数学教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一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学前儿
2、童数学教育的含义:一、广义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指对学前儿童进行数学方面的启蒙教育,它的外延比较大,包括幼儿园数学教育、幼儿家庭数学教育(家长对幼儿进行的幼儿数学启蒙教育)和幼儿社会数学教育(社会方面对幼儿进行的幼儿数学启蒙教育)。,二、中义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指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就是指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数学方面的启蒙教育。包括专门为幼儿设计和组织的教学活动、幼儿园综合教育活动或幼儿园各科教育教学中渗透的数学教育方面的内容,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数学教育。,三、狭义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指幼儿园数学教学,是指专门为幼儿设计和组织的数学教育活动,它是有时间保证的,每周进行24次,每次30分钟左
3、右。,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一、有助于幼儿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正确认识教材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及对数学的兴趣三、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及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四、有助于日后的小学数学学习可以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一)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促进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三)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1、概念:敏捷性通常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即反应的快与慢。灵活性是指思维的灵活程度,即善于改变思维的方向,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灵活运用知识。2、举例:让儿童根据物体的某一特征(颜色、大小、形状或其他不同特征)进行多角度的分类、排序活动。这种活动要求幼儿改变思维
4、方向,对同一对象从不同方面进行观察、思考,加快思维的速度,进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思考题,1、为什么我们应该立足于中义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观念,提倡广义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早期数学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与作用的理解。,第二节 学前儿童怎样学习数学,一、数学知识的本质(一)皮亚杰对知识的分类1、皮亚杰把知识分为三类:(1)物理知识有关事物性质的知识;(2)逻辑数理知识反映的是事物之间关系的知识;(3)社会知识依靠社会传递(如教师传递)而获得的知识。,2、物理知识与逻辑数理知识的联系表11物理知识与逻辑数理知识的联系,(二)数学知识的本质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究其本质而言是
5、一种高度抽象化的逻辑数理知识的获得。,二、学前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儿童的逻辑包含了两个层面:动作的层面和抽象的层面。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遵循着从动作的层面向抽象的层面转化的规律。其特点有:,(一)学前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依赖于动作1、学前儿童逻辑思维有很大的局限性。2、儿童的思维起源于动作,抽象水平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自于对动作水平具有逻辑意义的概括和内化。(二)学前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依赖于具体事物学前儿童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建立,不仅依赖于动作,同时还依赖于具体的形象。,三、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一)从具体到抽象(二)从个别到一般(三)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四)从同化到顺应(五)从不自觉到自觉(
6、六)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思考题,在学前儿童的早期数学学习中,其心理发展呈现出什么性质特点,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第三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一、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对于学前阶段的数学启蒙教育而言,其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愿望,激发儿童的好奇、好问、猜想和思考,引导他们步入数学的神秘世界。,二、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逻辑思维能力(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为幼儿提供和创设促进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一)理论依据:皮亚杰等建构主义理论(二)对教师的要求:1、为幼儿创设真实而丰富的数学学习环境;2、要为幼儿提供可供其动手操作的多种感性材料,这种
7、材料应当体现寓教育于乐,生动有趣,多种功能特点。,四、促进幼儿对初浅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五、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思考题,你认为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那些任务最重要,为什么?,第二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一)儿童的发展(二)社会的要求(三)学科的特性(四)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分析从纵向的角度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从横向的角度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有不同的分类结构。,(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2、年龄阶段目标3、教育活动目标(“系列活动
8、”目标/“独立活动”目标),(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1、按心理活动的不同领域来分表2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分类,2、按数学教育的不同内容来分以数学活动的不同内容为分类的出发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应包括:集合与对应、分类与排序、10以内的初步数概念及加减运算、量、几何形体、时间与空间六个方面。,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指导意义(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指导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过程。(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为检查和评价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工作提供了依据。,四、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内容(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总目标(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三)数学教育活动目标,思考题,
9、按心理活动的不同领域,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进行分类。,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一、选择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依据(一)符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二)遵循数学知识本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四)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三)考虑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和规律,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及各年龄段的要求(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二)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与要求见课本P25,表21。,思考题,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包括哪些方面内容?选择依据是什么?,第三章 有关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理论流派与研究方向,第一节 列乌申娜的数学教育思想与苏联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一、列乌申娜的数学教育思想(一)关
10、于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二)关于促进学前儿童数概念发展的教育教学,二、苏联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大纲及特点(一)大纲中有关数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见课本P3236。(二)特点:1、逻辑结构严密,层次分明。2、体现和尊重幼儿的年龄差异,注重发展性。,第二节 皮亚杰的儿童数学学习研究与建构主义数学教育,一、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要点(一)关于知识的构建(二)关于认知发展的过程和阶段,二、关于儿童数学概念发展的研究(一)关于守恒与数感念发展(二)关于空间与时间概念的发展,三、建构主义数学教育的基本主张(一)提供实物操作(二)注重概念建构过程(三)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理解与顿悟,第三节 凯米的数学教育思想与美国的
1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一、凯米的数学教育思想和课程方案(一)关于数的本质(二)关于数学教育的目标(三)关于数学教育的原则(四)关于数学教育的形式,二、美国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一)数前教育(二)有关数概念的教育,第四节 有关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发展和研究动向,我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从其发展进程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解放以前第二阶段是解放后至六七十年代第三阶段是从80年代开始至今,一、重视数学学习中的操作和多感官体验(一)重视数学学习中的操作和多感官体验的意义(二)操作活动所体现的特征,二、重视提供基于情境的数学学习和交流(一)情境学习的概念(二)重视提供基于情境的数学学习和交流的必要性及其意
12、义,三、重视儿童对数学概念的自我建构和社会建构四、重视儿童非正式数学能力的培养,思考题,结合实际,试分析建构主义对我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影响。,第四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一、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一)教师预定的数学活动(正式的数学活动)(二)儿童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非正式的数学活动),二、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一)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渗透(二)主题及其他各科教育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三)游戏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思考题:,1、试分析幼儿园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与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各自蕴涵的课程理念,他们之间有何关系?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正式的数学活动和非正式
13、的数学活动价值的定位以及对二者实际运用的理解。,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一、操作法(一)操作法的含义及其分类(二)运用操作法的注意点,二、游戏法(一)游戏法的含义(二)游戏法的种类,三、比较法(一)比较法的含义(二)比较法的分类,四、讨论法(一)讨论法的含义及其分类(二)运用讨论法的注意点,五、发现法(一)概念:(二)运用发现法教学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三)运用发现法的注意点,六、讲解演示法七、寻找法(一)寻找法的含义及其分类(二)运用寻找法的注意点,思考题,简要设计一个活动方案,并分析该活动方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第三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环境创设,一、感受数学美,使儿童“亲近数学”、
14、“喜欢数学”(一)数学的科学美(二)数学的抽象美教材P86(三)数学的创造美,二、渗透数形结合,变“抽象数学”为“形象数学”,三、充分利用空间与材料,引发儿童自发、自主的探究与学习(一)借助幼儿园整体空间环境感知、学习数学(二)利用区角活动空间合理投放材料,刺激儿童有效的数思维,思考题,联系实际,分析一家幼儿园数学教育环境创设中,材料的提供和投放有遵循了哪些原则?体现了那些要点?,第五章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与教育,第一节 关于集合的基本知识一、集合及其元素(一)集合的概念(二)集合中的元素,二、集合的分类与表示方法(一)集合的分类(二)集合的表示方法,三、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一)集合间的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学前 儿童 数学 教育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2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