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流行性出血热诊疗常规.docx
《感染性疾病科流行性出血热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疾病科流行性出血热诊疗常规.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感染性疾病科流行性出血热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全年均可发病,部分地区今年11月至次年1月、5-7月为流行高峰。注意流行地区、流行季节,病前2个月进入疫区或有疫区居住史,并与鼠类直接或间接接触史。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2 .临床表现:潜伏期7T4天,一般为2周。典型临床表现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5期。(1)发热期急起畏寒、高热,可呈驰张高热或稽留高热。多持续3-7天。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颜面、颈部、上胸部充血潮红,重者呈醉酒貌。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类似于急腹症或急性菌痢。神经精神症状:重者可有嗜睡、兴奋、烦躁、瞻望。
2、毛细血管损害: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皮肤黏膜淤点瘀斑、可有鼻出血、呕血、黑便等。肾损害:蛋白尿和管形等。(2)低血压休克期:一般见于病程第4-6天。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退热同时出现血压下降。低血压或休克持续时间,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6天以上。(3)少尿期:见于病程第5-7日。24小时尿量400m1.,重者24小时尿量50m1.(4)多尿期:见于病程第9T1病日,24小时尿量超过3000m1.。又可分为移行阶段:为尿量在400-200Om1.的一段时间,症状和体征同少尿期。多尿早期:为尿量增至200Om1.以上的最初几天,表现与少尿期相似甚至比少尿期重,危险性和并发症发生均较大或较多。多尿后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染性 疾病 流行性出血热 诊疗 常规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2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