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湿地保护“十四五”规划.docx
《黑河市湿地保护“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河市湿地保护“十四五”规划.docx(4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黑河市湿地保护“十四五规划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它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旅游资源,在蓄水防洪、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环境、防风减灾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黑河市地处中国的东北,位于黑龙江流域,松嫩平原与大小兴安岭过渡地带,西部平坦开阔、泡沼众多,东部沟壑纵横、河网密布,衍生出类型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我省湿地资源重要的分布区和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
2、区域。黑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制定了黑河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实施方案黑河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实施方案,成立了黑河市森林、草原和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有效保护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当前,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双重压力下,湿地保护修复工作面临严峻形势,任务依然艰巨。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让健康的湿地生态环境转变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今后一个时期湿地保护工作的重大使命和奋斗目标。为更加科学合理保护和利用我市的湿地资源,依据黑河市湿地现状及相关政策要求和黑龙江省湿地保护十四五规划总体部署,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充分
3、征求意见,形成了本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基本情况一、区域概况(一)位置境域黑河市地处中国东北边境,黑龙江省北部,位于北纬47。4251。03、东经124。45129。18,东南部与伊春市、绥化市接壤,西南部与齐齐哈尔市毗邻,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隔嫩江相望,北部与大兴安岭地区相连,东北部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黑龙江相望,拥有国家一类口岸,设有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总面积68726平方千米。(二)地质地貌黑河市地处大兴安岭东端,小兴安岭北部。境内群山连绵起伏,沟谷纵横,地势西北部高向东南逐渐降低,全市地貌呈北西至南东走向。
4、山区面积约44225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4.3%,山势柔和,山顶平坦,山上到处可见厚度15米的残坡积层,植被发育良好。江河密度大,河谷弯曲,多为不对称的V形谷。沿江盆地主要分布在沿黑龙江南岸和逊别拉河以北地带,呈北西向,狭长带状分布,长约150千米,宽约25千米,面积为450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7%,地势平坦,微向江岸倾伏,有零星山间盆地。南部为松辽平原的北端,呈长方形,面积24051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5%0地势较平坦,略有起伏,由北向南逐渐降低。(三)气候黑河市地处中高纬度,属中温带大B击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且寒冷干燥,多刮西北风和北风;夏季虽短,但温暖、湿
5、润、光照充足,多刮东风和南风;春季升温快、多大风;秋季降温急骤、无霜期短。全市年均降水量550750毫米,日照时数22002400小时,无霜期110170天,年平均气温2.33.2oCz历史极端最高气温4(TC,最低气温零下45,年平均风速23.5米/秒。(四)土壤全市域内土壤共有8个土类,下分27个亚类、31个土属、52个土种,有暗棕壤和黑土两个地带性土壤,并镶嵌有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等非地带性土壤。此外,还有火山灰土和水稻土。暗棕壤亦称暗棕色森林土,是域内主要的森林土壤,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山雨口山前起伏的丘陵区,以逊克县、爱辉区、孙吴县、嫩江市居多,普遍分布于各国有林场林区范围内
6、。白浆士主要分布在逊克县,其他县(市、区)多有零星分布。黑土是域内主要的宜耕土壤,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山前丘陵漫岗区,全市各县(市、区)均有分布,以嫩江市、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居多。草甸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嫩江水系河漫滩阶地上,还有沟谷低地与山间谷地寄氐平地。沼泽土主要分布在河谷泛滥地与水线两侧积水洼地、地下水浸出地区,凡是具备潮湿积水条件的地段均有分布。泥炭土域内只有低位泥炭土且面积很小,集中分布在五大连池市、爱辉区和孙吴县。火山灰士主要分布在五大连池火山群,嫩江市、孙吴县、逊克县、爱辉区等地有分布。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北安市主星乡和五大连池市永丰农场。(五)水文黑河市境内河流纵横,纵贯黑河市南北的
7、小兴安岭,将境内河流分为黑龙江、嫩江两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631条。黑龙江位于黑河市北部,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江,在市内的主要支流有法别拉河、公别拉河、逊别拉河、库尔滨河。嫩江位于黑河市西部,是黑河市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界江,在市内的主要支流有讷谟尔河、科洛河。市内的通肯河属松花江水系,乌裕尔河是内陆河流。(六)生物多样性概况森林植被属于小兴安岭植物区,地带性植被是红松阔叶混交林。经过多年人为活动和森林灾害,森林结构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森林植物群落发生逆行演替,原生态植被所剩无几,只在深山区有少量的天然红松、樟子松、冷杉、云杉和“三大硬阔”分布,其余是原生植被遭破坏后所形成的柞树、白桦、山
8、杨、黑桦等次生植物群落和人工落叶松与人工樟子松林。林内灌木主要有胡枝子、榛子、绣线菊、忍冬、笃斯越桔、杜鹃等,同时五味子、蕨菜等林下中药材、山野菜等种类繁多、资源丰富。草本主要有苔草、铃兰、小叶章等。森林植被比较明显,在山的中上部是以柞树、搬树为主的阔叶林,混生有黑桦、山杨等,山的中部多分布有柞树、搬树、黑桦、榆树、色木械和少量的山杨,在沟谷两岸及山的下部分布有黑桦、白桦、山杨、搬树、榆树等树种。森林植被的水平分布受人为干扰呈现出很大的镶嵌性,人工林主要分布于交通条件较好的区域和居民点附近,天然次生林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从目前森林植物群落及分布来看,黑河市森林植物群落演替向着逆行方向发展,特别
9、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经营,天然次生林演替成为人工针叶或天然山杨纯林,森林多样性、稳定性、自然度很低,在短时期内很难恢复到原生植被状态。黑河市域内山林之中野生动物丰富,域内栖息脊椎动物共计507种,其中鱼类75种、两栖类9种、爬行类11种、鸟类358种、兽类54种。两栖类2目5科9种,主要种类有东北林蛙、黑龙江林蛙等。爬行类11种,主要种类有锦蛇、蜥蜴等。鱼类共有18科58属75种。主要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东方白鹳、白头鹤、黑嘴松鸡、驼鹿等。主要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水曲柳、钻天柳、紫搬等。(七)其他资源1.矿产资源黑河市有各种矿藏93种矿产地410余处,已探明储量的有221处56种,其中金、铜、玛
10、瑙石、石灰石、矿泉水等15种矿藏储量居黑龙江之首。多宝山铜矿为全国第二大铜矿,五大连池矿泉水与法国维西矿泉、格鲁吉亚高加索矿泉并称世界三大冷泉,素有“天然神水之称,有神奇的医疗保健作用。2 .水资源全市有10公里以上河流271条,属黑龙江、嫩江两大水系,水量相当丰富。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15.8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7.4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0.59亿立方米,二者重复量22.19亿立方米。黑河市水能资源较丰富,共建成并运行水电站11座,主要有:西沟、象山、山口、库尔滨水电站等,总装机15.34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4亿度。全市现有水库132座(大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20座、小型水
11、库108座),地方水库73座,农垦、森工及其他系统水库59座,总库容28.28亿立方米。3 .旅游费源黑河市旅游资源丰富,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北国边境特色。自然旅游资源:有北国绿色净土观光带、冰雪、森林、山地,世界第八大河流黑龙江、世界罕见的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火山群、世界三大冷泉之一的五大连池矿泉水,以及风光优美的卧牛湖、胜山游猎场、中华第一漂一沾河漂流、北方沙头角”一大黑河岛等。人文旅游资源:历史遗址较多,有黑河市高滩、孙吴县胜利等原始社会遗址,有清代第T王黑龙江将军衙门所在地一古城谖理遗址,至今仍保留古朴民族风情的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聚居地,还有大量至今保存完好的日本侵华罪证
12、一孙吴胜山要塞和731细菌部队孙吴支队罪证遗址、黑河市西岗子南山阵地等,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最好、最生动的场所。二、湿地现状(一)湿地面积及其类型黑河市主要河流有黑龙江和嫩江,湿地多集中在河流两岸和两山夹一沟区域,以典型的沼泽湿地为主。丰富的湿地极具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我省乃至我国东北部具有重要的生态屏障地位。湿地资源在维护国土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源,促进绿色增长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建设生态强市的重要保障。根据全国国土三调及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与黑龙江省湿地名录数据对比,以2020年度国土变更湿地数据作为林草
13、管理湿地范围。全市及所辖各县(市、区)林草和自然资源部门对湿地数据进行比对,形成最新湿地名录。数据统计显示黑河市共有湿地图斑161510块,面积857705.76公顷。按照类型划分,有灌丛沼泽、内陆滩涂、森林沼泽、沼泽草地、沼泽地5种湿地类型。按照行政区划分,爱辉区23086块,面积210516.18公顷;北安市16335块,面积51207.32公顷嫩江市24905块面积129289.92公顷孙吴县20677块,面积48440.35公顷;五大连池(含五大连池风景区部分)26876块,面积95511.25公顷;逊克县49631块,面积322740.74公顷(含伊春管辖部分)。湿地面积分类型统计表
14、湿地类型图斑数(个)湿地面积(hm2)类型比重()灌丛沼泽1629920255.12.36内陆滩涂57456934.470.81森林沼泽69508305102.5735.57沼泽草地68117514098.2259.94沼泽地184111315.41.32小计161510857705.76100湿地面积分行政区统计表单位:hm2行政区域湿地类型灌丛沼泽内陆滩涂森林沼泽沼泽草地沼泽地爱辉区4814.68531.0658501.59146630.8438.01逊克县5343.442367.3202231.28112084.59714.13嫩江市4962.731324.036125.57116852
15、.4925.1北安市770.6236.089657.539293.21249.94五大连池市1185.822246.2513242.1974842.263994.73孙吴县3177.82229.7615344.4524394.835293.49总计20255.096934.48305102.58514098.2111315.4(二)湿地规模按照面积规模划分:1公顷以下(不含1公顷)107119块、34025.02公顷;110公顷42207块,131095.39公顷;10100公顷(不含10公顷和100公顷)10798块,307367.75公顷;1001000公顷1336块,面积304227.4
16、8公顷;1000公顷以上50块,面积80990.12公顷。()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现有省级以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2处。其中,国家级2处:黑龙江公别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10处:黑龙江刺尔滨河省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干岔子省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都尔滨河省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红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北安省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引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山口省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门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黑龙江南北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5处。其中,国家级3处:黑龙江黑河坤河国家湿地公园、黑龙江爱辉刺尔滨河国家湿地公园和黑龙江北
17、安乌裕尔河国家湿地公园;省级2处:五大连池省级湿地公园和嫩江圈河省级湿地公园。另有市级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处:黑龙江科洛河市级自然保护区;县级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处黑龙江王老好河县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11处;小微湿地3处。第二节湿地保护工作及存在的问题一、主要工作黑龙江省湿地保护工作起步较早,于1998年出台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的决定,全面停止开垦湿地。2003年,黑龙江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通过严格依法保护湿地,营造起全社会关心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2016年1月1日起,重新制订的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在黑龙江省正式施行。2016年底,黑龙江省正式对外发布黑龙江省湿地名录
18、公告,是目前为止全国唯一发布全省湿地名录的省份,名录涉及湿地斑块20448个,明确了湿地的名称、类型、保护级别、保护范围等内容。同时,黑龙江省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实施方案湿地监测技术规程等系列规章制度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出台,进一步完善了黑龙江省湿地保护管理制度体系。黑河市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开展较早。2005年,成立野生动植物暨湿地保护管理科。2012年,成立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为正科级事业单位。2019年,成立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自然保护地管理科。2009年开始,连续多年开展打击毁林毁草毁湿专项行动,20122014年,自筹资金开展退耕还湿3万亩。2014-2017年,黑河市境内的大沾河、五大连池、干岔子
19、、北安、刺尔滨河、都尔滨河、引龙河等自然保护区利用专项资金累计完成退耕还湿23160亩。2020-2021年,自筹资金退耕还湿1200亩,湿地修复1200亩。初步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并存、其他保护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二、存在问题黑河市湿地资源丰富,湿地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加之对湿地效益缺乏全面认识,湿地开发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导致湿地资源不断被破坏。尽管“十三五以来,黑河市做了大量的湿地保护工作,但是当前的湿地保护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湿地资源仍面临着诸多威胁,湿地生态
20、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湿地保护工作面临着湿地面积减少、湿地功能减退、专项资金投入不足、监测体制不完善、科技支撑薄弱等诸多问题。(一)湿地仍有退化趋势。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为例,黑河市2016年湿地减少面积55.17公顷,2017年湿地减少面积62.4公顷。在湿地面积减少的同时,部分湿地缺水问题日益严重,没有把湿地生态用水的保障纳入到统一的规划中整体考虑,造成部分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功能下降等现象。此外部分农药瓶随意丢弃,湿地水资源污染加剧的形势也十分严峻。(二)湿地管理难度大。黑河市湿地面积大,湿地多与耕地交错,巡护工作繁重。机构改革后森林公安转隶至公安部门,没有专门执
21、法机构,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没有执法权,加之湿地没有专门巡护人员,因此对破坏湿地行为难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罚,湿地管理难度较大。(三)未建立长效补偿机制。资金投入不足是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目前,湿地保护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对湿地保护工程投入仍然不足,且项目分散,在湿地调查、保护地及示范区建设、湿地监测系统建设、湿地研究、人员培训、执法手段与队伍建设等方面缺乏专项资金支持,影响了湿地保护工作质效。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项目覆盖面小,目前仅覆盖国家(含国际)重要湿地和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缺乏长期的资金支持作为保障,受限于财政资金紧张,市级和县级层面的保护补助资金量匮乏,难以保
22、障湿地长效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四)科技支撑较弱。黑河市湿地监测网络尚未建立,没有能力对调查结果进行周期性的监控和复核,同时湿地碳汇、泥炭地调查、湿地恢复等相关领域还存在着技术欠缺,尚未建立起为全市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科研调查数据的科学支撑体系。(五)管理体制不理顺。湿地保护与管理涉及面广,存在不同地区和部门在湿地开发利用方面各自为政、矛盾突出等问题,对湿地资源难以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黑河市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数量多、面积大、分布广,存在跨行政区域、跨系统管理情形,管护难度大。由于管理体制不理顺,跨行政区域的湿地保护存在职能交叉、管理混乱和发展不协调等现象,势必导致生态差异,影响
23、黑河市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保护建设工作。(六)湿地产业发展滞后。黑河市湿地产业仍在探索中,湿地开发处于低层次的土地开发阶段,除湿地旅游产业外,其他湿地产业基本上处于待开发状态。(七)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有待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是一项新兴事业,目前全社会还普遍缺乏湿地保护意识,对湿地的价值和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近年来,黑河市持续开展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但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形势要求,宣传教育工作的广度、深度、力度不够。特别是个别地方为经济利益所驱动,不能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重开发轻保护、蚕食湿地和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现象仍然存在。第三节背景及面临的挑战一、湿地规划编制的背景湿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河市 湿地 保护 十四 规划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2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