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标识系统设计规范.docx
《2024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标识系统设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标识系统设计规范.docx(5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标识系统设计规范1总则12术语23规划布局43. 1一般规定43.2规划内容74分类分级104I系统分类104.2系统分级105设置要求125. 1人行标识系统125.2车行标识系统166标识要素设计186. 1版面186.2 色彩216.3 材料226.4 照明237科能信息化标识257. 1-般规定257.2设置要求258无障碍标识278. 1人行无障阳标识278.2车行无障碍标识28附录A图形符号29附录B安全标识33附录C信息英文译法36附录D无障碍设施符号37本规范用词说明38引用标准名录39附:条文说明40CONTENTS1 Genera1.princip1.e
2、s12 Terms23 Systemp1.anning43.1 Genera1.requirements43.2 Systemoverview74 Categorizationandhierarchica1.structure104.1 Systemcategorization104.2 Systemhierarchica1.structure105 P1.acementrequirements125.1 Vehicu1.arsignsystem125.2 Pedestriansignsystem166 Designcomponentsofsigns186.1 1.ayoutandforma1
3、.186.2 Co1.or216.3 Materia1.226.4 1.ighting237 Inte1.1.igentinformationdisp1.ays257.1 Genera1.requirements257.2 P1.acementrequirements258 Accessib1.esigns278.1 Accessib1.esignsinpedestrianzones278.2 Accessib1.esignsinvehicu1.arzones28Appendix A Graphica1.symbo1.s29Appendix B Safetysigns32Appendix C
4、Eng1.ishtrans1.ations36Appendix D Accessib1.esigns37Exp1.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错误!未定义书签1.istofquotedstandards39Addition:EXP1.anaIionofprovisions402.0.1人行标识系统pedestriansignsystem人行环境中使用的标识系统。2.0.2车行标识系统VehiCUIarsignsystem车行环境中使用的标识系统。2.0.3位置标识IOCationsign由图形标识和/或文字构成,或文字标识构成,标明服务功能或公共设施所在位置的标
5、识。2.0.4导向标识directionsign由图形标识和/或文字与方向符号构成,或文字标识与方向符号构成,指示通往预期目的地行进方向的标识。2.0.5平面示意图1.ocationp1.an标识特定区域、场所内主要服务功能或公共设施位置分布信息的示意图。2.0.6综合信息标识genera1.informationboard以文字和(或)图形形式,列出特定区域、场所内服务功能或公共设施信息索引的标识。2.0.7智能信息化标识inte1.1.igentinformationdisp1.ays信息内容可变化,以电子屏幕、投影机等为载体,通过网络化管理,提供信息动态发布、综合信息杳询、电子地图导航等
6、功能的标识。2.0.8安全标识safetysign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或者文字构成的,用于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识。2.0.9无障碍标识accessib1.esign为残疾人、老年人及其他有需求的人提供引导无障碍路线及无障碍设施的标识。2.0.10无障碍路线accessib1.eroute连接枢纽建筑物或无障碍设施中的连续的无障碍路径。室内无障碍路线可包括:走廊、楼层地面、室内坡道、电梯、升降平台及周边楼层空间。外部无障碍路线可包括:停车通道、路缘坡道、人行道、室外坡道和电梯。2. O.11关键决策点keydecisionpoint在行进路线上,需要获取方向、流程、区域等信息或对信息进行
7、确认的位置。3规划布局3. 1一般规定3.1 .1在建筑功能布局时,同步规划设计标识系统,保证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一体化实施,标识系统应预留发展性和更新条件,后期实施的标识设计应与先期设计进行统一。3.2 .2标识系统规划设计范围应包含枢纽用地红线区域及周边影响范围内的市政道路,宜包括枢纽50Om半径范围内的行人步行区域,Ikm半径范围内的非机动车骑行区域,3k11)-5km半径范围内机动车行驶区域(图3.1.2)。非机动车3. 1.3枢纽标识系统涉及范围应包含公共换乘区域、铁路、地铁、公交、长途、小汽车、出租车、非机动车等接驳交通区域(图3.1.3)。图3.1.3系统涉及范围示意图3.1
8、. 4枢纽标识系统流程应连续、完整。(图3.1.4)。三*S5F,a小舄电譬今铁路T,*接委厅图3,1.4-2铁路区域标识系统流程示意图图工1.4-3地铁区域标识系统示意图图3.1.41枢纽标识系统交通换乘流程总览示意图(育)(&攵*2:23.A*T三-三公交车Bus枢妞换疑厅耨车*除万税IW,上,r)W“出Esi卜上村然&入口af1.QA.A-*(a-瑞舞SxM瑞器“0黑CBAQ图3.1.4-6非机动车区域标识系统示意图3.1.5 轨道交通、道路交通、自行车、行人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标识系统应统一性、连续性、完整性。3.1.6 同步统筹广告、文化、艺术等视觉元素,保证标识系统的优先和主导。3.1
9、.7 无障碍标识规划宜考虑对残疾人、老年人、儿童、行动不便者的需求。其中色彩、符号及标识设置位置宜在乘客主要动流线,若与规划主要动线不一致时宜设置专用流线和标识。3.1.8人行标识系统的信息应为乘客自主安全出行提供所需的必要信息。3.1.9车行标识系统信息应提供驾驶员及乘客安全出行所需的必要信息。3.1.10枢纽标识系统应保证人流及车流的高效进出,信息指引应连续、易懂、易辨识。3.1.11 同质化功能或设施命名应一致。多个同质化功能或设施应用数字或编码区分,顺向编制且保证命名唯一性。3.1.12 枢纽标识系统应采用中、英双语语言,中文应采用简化字。信息英文译法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
10、英文译法DB1.1/T334及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3.1.13 枢纽标识系统应包含无障碍标识系统,无障碍标识设计除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3.1.14 1.14枢纽标识应包含动、静态标识,同功能标识的形式、版面、颜色宜协调统一。3.1.15枢纽标识设计应体现地域文化及区域特征。3.2规划内容3.2.1各类综合交通枢纽标识设置,应根据不同使用场景宜符合表3.2.1的规定:*3.2.1各场量标识设类一Jt班设置区域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框斑导向标识位置标识给台信息标识电子标识安全标识道路交通内部道路系统车行道路系坟基地出入口内部车行道路OO道路交叉口人行道路系统基地出入口内部人行
11、道路O立体过送设施O停车区及停靠站至道边O上、落客区O苗车场.非机动车停车区枢纽主要功能空向桧杳区防疫、防爆)O同机区(含排队)O建筑售票区O安检区OO换乘空间出入口OO换乘通道OO换乘厅t换柒广场)(含等候)O公共服务设施卫生间OO母契空OO向询OOO商业、我饮公共通行设施客杨(含无BiA电梯)O坡道自动林梯O楼根间自动人行步道O公共停车设s停车位车行道O出入口应配置。宜配置3.2.2续性和完整性(图3.2.2)。机动率标识网枢纽标识系统在关键决策点应设置导向标识,并确保导向信息的连图3.2.27枢纽站外标识示意图小WcBfc图3.2.2-2枢纽站内标识示意图3. 2.3综合交通枢纽标识系统
12、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基于枢纽的功能布局、流程设计进行统筹分析,明确必要的基础信息;2 .应按照不同交通方式进入枢纽后的接站、送站、以及换乘的流程进行通行路线分析及标识点位规划,通过流程分析确认关键决策点;3 .枢纽标识系统应根据建筑空间结构及不同用户的行为特征,分人行和车行进行规划:4 .应基于流线上的主观看方向确定标识版面的具体朝向要求。4分类分级4. 1系统分类4.1.1 枢纽标识系统应包含人行标识系统和不行标识系统。人行标识系统分类为:位置标识、导向标识、综合信息标识、安全标识。车行标识分类为:位置标志、导向标志及其他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4.1.2 人行标识系统安装方式宜分为悬吊
13、式标识、落地式标识、附着式标识(图4.1.2)o图4.1.2悬射式、落地式、附若式标识安装示意图4.1.3 人行标识系统的显示传递方式可分为静态标识、动态标识。4. 1.4人行标识系统的感知方式可分为视觉标识、听觉标识、触觉标识。4.2系统分级4.2.1 枢纽标识信息系统应按照不同区域信息的重要性及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程度进行分级。具体分级宜符合表4.2.11、4.2.1-2的规定:*4.2.1-1人行标识侑息系统分级表侑息系统分汲恺息内容设置说明Sn进站信息,出站信息.换攵信以主要交通需求信息,设置在关出酰目位留.优于二统.三级信必二级伯息眼务设施惆息(电杨、卫生网缉要空、警务至代票室.商业、
14、管理等设地)警主要服务需求信息.设置在关悔位置.优三拨信思三级信恩综合货讯估息、宣传类小息.安全警示信总设置点位可根据现场空间情况进行调笠4.2.1-2车行标识值息系较分线表信总泰统分级|佶息内容|设贸说明一级信&枢姐信息、枢姐或边道路信电司机主要需求信息,设置在关垃解目位眼二圾格1.&上/常客区域信息匕落客区域信息,设置在美域位W三级移总件布场内部信息a汽点位枳州现场空间情况避行调赘4.2.2 枢纽标识系统设计应先布局,后具体,逐层递进。版面信息设置应体现信息的优先级,设置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级信息应优先于二级、三级信息;二级信息应优先于三级信息。2当动态标识包含一级信息时,一级信息内容
15、不应频繁翻转、滚动。3版面信息宜独立设置,当二级信息与一级信息组合设置时,二级信息宜弱化。5设置要求5. 1人行标识系统5.1.1 枢纽人行标识系统设计应满足通用、共享、统一、人性化的使用需求,并应满足适老、适幼、无障碍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5.1.2 人行标识的设置位置应根据建筑空间形态和功能因素确定。设置位置应统筹空间环境及其他设施之间的关系,避免位置冲突和版面信息遮挡。5.1.3 同一空间区域内,同类标识宜等间距设置,并保证信息的连续性。5.1.4 枢纽标识版面朝向宜垂直于主要乘客的行进方向。5.1.5 当仅设置悬吊式标识、落地式标识难以达到使用需求时,宜结合设置附着式标识,保证标识的辨识
16、度及连贯性。5.1.6 枢纽标识设计及结合空间环境特征,进行空间分区,防止信息干扰。标识的设置区域及空间高度应有利于乘客对信息的主次性识别。5.1.7 定义各功能区域及设施的位置标识应设置在区域或设施上方和(或)附近。5. 1.8悬吊式标识下边缘与地面垂直高度不应小于2.2m。5.9.9 乘客通行范围内附着于墙面或柱面安装的标识凸出厚度不宜大于3cmO5.9.10 广告不应与一级,不宜与二级标识混合设置,标识设置应优先于广告,广告与标识距离不宜小于Im05.9.11 枢纽标识设置位置应在人眼可视范围内,不应被遮挡,且不应影响人流、车流通行。.5.9.12 枢纽名称的位置标识应设置在显著位置。设
17、置于室外环境中,位置标识的色彩宜与建筑环境的背景有明显的对比度。位置和尺寸应满足视角、视距要求。5.9.13 安检、售票处等公共服务设施及候车区、上落客区等区域的位置标识,宜设置在公共服务设施上方或服务区域范围之内(图5.1.13).图5.1.13-2安检标识标识示意图出租车等交通设施的位置标识应设置图5.1.13-1售票标识标识示意图5.9.14 铁路、长途、地铁、公交、在相应区域出入口处(图5.1.14)(八)各交通出入11平面示意图(b)各交通出入门示意图图5.1.14客运场所各交通出入口示图5.9.15 距离枢纽用地人行入口50Om范围内的人行道路路段及路口、公交站宜设置引导前往枢纽的
18、导向标识,且在枢纽周边道路分岔口宜对称设置。当人行直线距离超过20Om时,宜对前往枢纽的信息进行重复引导(5.1.15)。1I图5.1.15枢纽人行入口500米范围内标识牌示意图5.9.16 枢纽用地及建筑内的导向标识应设置在关键决策点区域范围内(图5.1.16)图5.1.16导向标识关键决策点设巴示诲图5.9.17 传递同一信息的导向标识设置间距不宜大于可视距离加20m,不应大于50m。(图5.1.17)。图5.1.17导向标识设置间距示意图5.9.18 综合信息标识宜设置在枢纽出入口及客运场所到达处。5.9.19 综合信息标识可根据使用需求包括平面示意图、街区导向图、信息索引图、客运服务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城市 综合 客运 交通枢纽 标识 系统 设计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33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