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视野看中国农业经济研究.docx
《从国际视野看中国农业经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国际视野看中国农业经济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引言被困与饥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大的发展问题。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绿色革命提高了粮食产量,但也带来了对环境损宙、高产作物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国际农业经济学界把营养问题纳入农业政策分析框架,农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从粮食向食物、从粮食产量向食物营养与健康延伸,为解决全球的饥饿与贫困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全球农业与食物系统正面临气候变化、营养不良及技术快速变革的多重挑战,展里未来的40年,中国农业经济界做什么研究、怎么做研究才能为中国高水平开放背景下的食物安全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掾,同时也能把中国的经验为解决全球饥饿、营养不良、资源退化、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和全球食物治理所借
2、鉴?针对这些议题,根据作苕多年在国际机构工作的经验,分享一些想法、些思路,借此希望与学界同行共同讨论、达成共识,推动中国农业经济学研究迈向国际化。过去四十年来世界农业经济研究回顾未来40年农业经济与政策研究应该怎么做?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简要回顿过去40年世界农业的发展历史,从发展历史中寻找答案.4()年前的20世纪70年代是绿色革命时代。绿色革命时代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提裔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以实现自给自足。这是因为,贫困与饥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主要的发展问题。国际农业科研机构、组织,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产S1.在整个七八十年代,以技术为主导的绿色革命帮助全世界许多国家
3、,比如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也包括后来的中国与越南,解决了成千上亿人的饥饿问题。当然,中国和越南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农业的制度革新给农业生产力带来前所未有的匕跃。绿色革命以后有两个挑战,第一个是对自然的挑枝,绿色革命技术如矮杆小麦、高产水稻需要大量肥料和灌溉用水,这造成地下水的超量使用、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等等,对自然资源造成极大的伤乱这种生产方式无法可持续。第二个问题就是营养不均衡,因为高产量作物的种类主要是少数儿个品种,即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主粮.这:大主粮产量比较高,在以追求农作物产量为目标的导向下,它们替代了很多具有营养的作物如豆类和粗粮,比如,印度、孟加拉和
4、巴基斯坦大面枳种植小麦和水稻,导致人们的饮食变得较堆一,营养不够全面。研究营养的学者开始注意到人们食物中的锌、铁和维生素A等微量元索缺乏的现象,大米、水稻、玉米、十.豆,它们的微垃元素都不全面,这也称隐形饥饿问题,它与显性饥饿对人体的健康有同样的破坏。在此背景卜.,全世界的科研机构,包括国际农业研尢磋商组织(CG1.AR),研究方向开始转到资源保护与生物多样性方而,并做了大盘的工作,比如两个国际森林研究所、国际生物多样性和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窕所的成立.在营养方面,CGIAR没有专门做食物营养的研究机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成立于第一次粮食危机后的1975年,主要从事食物贸易、价格市场
5、、消费方面的研究。IFPR1.从2()世纪W)年代就开始把营养纳入到政策研窕的范畴。营养学家的优势是临床营养实验,而IFPR1.的优势是政策,不仅包括粮食政策、食物政策、营养政策,还有公共卫生政策,而且这些政策互相关联。过去10年IFPR1.在营养政策上的研究达到顶峰,经费占全所1/3。与此同时,过去5年全球各个国家的农业与食物营养政策的制定都发生了翻天圈地的变化。营养已成为许多国家农业发展的目标之一.作者五年以前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做的一个报告中提到,全世界作物学会、作物学将来的目标什么?作者认为,除了可持续发展、海产以外,就是营养。营养已经成为全世界农业科研机构一个很主要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向
6、。全球农业与食物系统面临的问题(一)绿色发展全球范围内,过去主要是关注农民的收入、粮食自给自足问题,这些问题当然还很重要,但是有几个新的议题,尤其是绿色发展,必须把它纳入到目前的研究范围内。绿色发展又称作第二次绿色革命,是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培育营养健康的动植物新品种,促进农业与食品产业的发屣,同时确保环境可持续.绿色发展是经济学、农业政策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应该进入到农业经济研究的框架中。(二)气候变化最近几年发展方面讨论比较多的话题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可能是未来Wq十年影响人类发展的一个最巨大的挑战,国内一些学者也许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它的危杏性与危杏
7、程度。如果不针对气候变化开展研究,无论全球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未来的生活水准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现在全球气候变化中,从农业和食物系统里排放的温室气体约有5万亿吨,也就是说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23%.,目前其他产业,比如制造业、能源行业、交通运输行业,都在枳极采取政策、采取技术,以实现减排,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辨论上提到:,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可是,如果农业部门不采取政策与技术措施减少排放,仅仅是农业的5万亿吨碳排放量,已经可以让地球的温度上升2摄氏度,所以这对于目前是一
8、个挑战。可以喳不陶晦地说,中国农业食物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农业食物系统-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比重是所有国家中占比最大的国家之一.除中国之外,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的农业食物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很大,当然发达国家(地区)的美国与欧睨也是排放大国。(三)营养、饥饿与健康不可否认,隐形饥饿是存在的.缺铁、缺锌、缺维生素的情况在中国还是大量存在,尤其是在西部地区。中国科学院张林秀研究员曾做过样本量很大的调有,在西部地区,儿童营养调查及女性营养调查显示,防血、缺锌,缺各种营养元素的人口比重约还有30%。其实营养也是人力资本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本不只是教育,也包括营养与健康,营养
9、好,智商才能得到保附“大量研究表明,5岁以前如果营养得到充分保障,孩子的智商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都会得到保障,如果5岁以前营养不良,终生的智商都会受到膨响。营养不良的第三个表现就是肥胖与超重。全世界有20亿人超重或肥胖,相当于在街上行走的人中,每三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是肥胖或超重,在美国,这一数据可能更高一些。中国的肥胖与超JR也在飞速上升。肥胖与超JR对人们的健康,对社会经济发展都会产生影响,每年都造成上万亿元的损失。而且现在流行的几大慢性疾病,比如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都跟饮食有关系。解决肥胖与超重问选,不只能靠锻炼,锻炼只占20%到30%,食物占70%.中国农业经济研究国际
10、化的路径中国农业经济研究方向的转型是一个系统问题,应该怎么做?考虑从以卜.几个方面着手。(一)构建包括营养健康的多目标函数,整合成综合性大模型经济学或微观经济学概念中,收入或效用/大化是目标,作者认为,应该把营养健康也放到目标函数中去,构建多目标函数。做优化的时候,多目标函数很琲处理,5个目标的函数,甚至可持续发展有17个目标,怎么解这类方程,以前也尝试过,17个目标函数的优化求解问题很困难,常见的方法就是做模拟,模拟需要模型,模型就需要数据,还需要参数,所以将来从目标上就要建立一个多目标函数的模型。模拟所需要的模型不是个模型、两个模型,而是要把很多模型整合在块,目前国际上有几个大的模型,现在
11、就是把气候变化、能食、农业、更生健康整合在一块,构造成了一个跨国、跨学科的综合性大模型。(二)收集大规模数据,开展跨学科研究将来农业经济研究要求较大规模的数据。为获取数据,调查的内容不仅仅包括生产、消费,还应包括健康、环境等方面,这反过来对数据质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经济研究是一个跨部门、跨学科的研究系统,不仅仅是经济学,还要与研究农业、气候变化、资源环境的学者共同合作,避免单打独斗,关上门只收集类数据,做一个方程的时代已经是过去时了。(三)形成有冲击力的成果,在更大的学术平台上传播在全球能圉之内,国际农业经济学会规模大,研究领域多,问题也比较广,学者的研究成果应该在国际农业经济学会的大平台
12、上展示。将来的成果发表,不能只局限于农业经济类的期刊,也应该在自然柳叶刀上发表,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而,读者范围广,政策决策者也都关注。必须要不同领域的学者一起来做,才能形成有冲击力的成果。2019年作者曾参与柳叶刀一篇文章的写作,那篇文章的作者有二三十人。这些期刊评价的不是一两个学者的能力,期刊看重的是几十个学者的协调能力,评判的是这些学者能不能把知识、研究综合在一块,班正为社会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研究报告、政策建议。现在学者们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四)培养前雌性的视野,研究全球问题上文付论的那些全球性的挑故对中国也非常重要,因为现在全球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过去几年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等等,
13、是暂时性的“技术封锁,关闭贸易,人员交流的停止,也都是暂时的。全人类的发展是呈波浪式前进的,有上有F.全球化的路径也还会继续。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因为人类就是个命运共同体,紧密地连在块。未来五年反全球化浪潮还会继续,但是再过五年十年全球真的就是命运共同体,国界可能变得淡化或模糊*五年以前有人说地球是平的,只不过这几年地球又变1511了,但是招来地球还会变平。这些变化对做农业政策研究的人,做贸易研究的人有什么影响?我认为不能仅停留住现有问题的讨论上,超前的研究很有必要。国内学者研究世界问题刻不容缓.当前是中国学者时国际上作贡献的时候,非洲的发展、南亚的发展、拉美的发展、全球食物
14、系统的治理等等,中国必须参与、发声,而且中国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意愿去合作。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是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全球粮食安全出问题,价格剧烈波动,灾难灾害频发,粮食短缺,反过来也会影响中国.所以耍带若全球化的眼光审视中国,把中国的案例、中国的经验带也到全球治理当中。农业经济研究热点全球检视与中国展望“三农”问题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者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产品供给逐渐充盈,农民收入和农业效益不断增长,但与此同时,“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改革的内生动能转换迫在眉睡。所以,新时代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迫
15、切需要中国学者加强理论研究。而农业经济文献的分析,能引象理论研究方向和聚焦工作重点,是基础性和前沿性兼备的重耍研究工作.农业经济一直是全球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2008年以来全球农业经济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研究发现农业经济研究一直是全球经济热点,并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特征。(一)全球农业经济研究时序演进农业经济自1968年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研究者的关注方向,至2007年全球活跃学者约有1万人,可见早期农业经济研究队伍并不庞大。而2008年以后农业经济研究者数量型现喷发式增长,至2020年全球共有约4()万位活跃学者。相应地,20082020年核心合集文献总量保持平稳增长,文献年
16、均数量呈现波动式上升趋扔,总引用文献约为27.475万篇。本文筛选所得6014篇国际文献样本,共涉及18079位学者.(二)全球农业经济研究空间分布就2008-2020年各区域农业经济研究成果的总产量而言,主要集中于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东亚的中国和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镌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法国等地区。北美、东亚和欧洲已经成为全球农业重要研究成果的亩产地区。文献数址的空间分布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体现各国对农业经济的戊视程度,也代表了各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产生的农业经济研究成果以及对全球农业经济研究的影响程度和借鉴价值。如北美大规模农场全面专业化、技术化生产是当前现代农业的成功典范
17、;欧洲实行农牧结合、农业多功能发展,成为自然农业的培育基地;东亚农业以小农经营为主,具有商品率低、种类齐全、地域差异明显等特征,是研究小农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全球农业经济研究热点检视农业经济研究热点分析般济要检索分析文献的关键词汇,再结合重要文献具体内容,总结归纳热点问题.(一)全球农业经济研究关键词汇农业经济相关文献中,关键词汇使用的频次变化是反映学科进展的重要来源,样本共涉及关键词8924个,得到关键词汇引证分数排名,可以看出土地、粮食,中国、政治、生产率等方面的词汇引证分数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早年研究的贸易、农场经营、规模等引证分数排名靠后,表明研究热度在逐渐降低。早期的风
18、险、全球化、效率等关键性词汇逐渐被牛.物燃料、移民、粮食、食品安全、土地等关键词汇替代,可见绿色革命、农业生产率、土地资源利用已经是新的研究热点,而农业生态化、绿色化将持续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研究方向。依据上述关庭词出现年代,可以看出全球农业经济研究大致分为三个历史阶段:I.早期阶段(200820IO年)以AndCr5n(2009)的研究为起点,选点研究发展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并形成主流方向;以Ga1.orCta1.(2009)的研究为代表,研究探讨农业生产率差异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形成相对明确的方向:以WigginSetaI.(2010)的研究为基础,进行了农业绿色革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尝试,然
19、而总体较为分散,没有形成较为集中的方向。2.发展阶段(20102014年)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农业生产率的研究文献引证关系明显加强,研究角度大幅度聚集,逐渐形成金网化与农产品市场、土地资源利用、农业绿色革命等新兴理论方向,3.多元化阶段(2014-2020年)农业支持政策、农业生产率等研究方向逐渐扩散,农产品市场金融化、土地问题、绿色革命等研究方向得以加强,同时孤立研究热点增加,形成更多新的热点趋势。(二)全球农业热点问题分析结合相关重要文献具体内容,将全球农业经济的研究热点问题具体到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农业生产率差异化、金酸化与农产品市场、土地资源利用以及绿色革命等五个主要方向。1 .农业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视野 中国农业 经济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36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