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碳达峰试点(湖州)实施方案.docx
《国家碳达峰试点(湖州)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碳达峰试点(湖州)实施方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国家碳达峰试点(湖州)实施方案湖州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绿色发展先行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湖州市率先探索碳达峰路径模式,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州工作的指示要求,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扛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的使命担当和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的政治任务,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立足湖州能源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特点,按照为全国资源禀赋条件一般、产业结构需加快转型的城市探索碳达峰“湖州模式”的试
2、点思路,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支撵低碳变革为引领,以制度创新推动完善碳达峰治理体系、碳效提升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载体建设推动社会低碳实践为重点,提高含绿量”、减少“含碳量”、增加“循环量”,全力打造成为全国绿色低碳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产业转型提质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城市实践样板区。全国绿色低碳创新综合改革试脸区。发挥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先发优势,围绕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总体要求,构建以全过程碳预算管理为引领,区域碳排放统计核算、碳效改革、项目碳排放评价、碳足迹管理为支撑的“1+4”碳排放控制制度体系,加强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保障,创新探索形成一批绿色低碳发展标准、理论和制度成果,配套建立系列有
3、效推进机制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提质发展示范区。聚焦区域产业结构亟待转型的现实需求,围绕产业体系转型发展和产业载体优化提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抓手推动产业发展动力变革,以工业碳效改革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牵引推动产业效率变革,以产品高端化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质量变革,深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绿色贸易,打造一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核心平台、重点产业、标杆企业。绿色低碳城市实践样板区。发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的生态文化优势,以绿色生活创建行动为依托,点线面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基本单元建设,推广实施碳普惠机制,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打造形成一批绿
4、色低碳区县、园区、乡破、社区(村)、企业、建筑等各类型实践样板。“十四五”期间,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制度创新设计,加快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实施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在制度建设领域推进2项左右制度创新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形成一批阶段性成果,为全国碳达峰工作先行探路。“十五五”期间,全面建立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打造一批碳达峰工作制度成果和标志性实践成果,形成碳达峰“湖州模式”。二、政策创新(一)探索建立“碳核算+碳预算”管控机制1 .研究市县碳排放统计核算及速算体系。研究出台市域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明确碳排放统计
5、核算工作职责和任务边界,配合省级部门编制湖州市能源平衡表,探索试行区县级能源平衡表编制。基于电力、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等数据,建立健全覆盖全市、区县、领域的碳排放速算体系。研究制定碳排放统计核算及速算地方标准。2 .争取国家全过程碳预算管理试点。开展全市碳预算编制工作,探索区县级和重点行业碳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制定全市年度碳预算方案,结合吴兴区工业控碳数智平台开展区县级碳预算试点。争取国家全过程碳预算管理试点,加强年度预算方案进度监测和预警分析,建立季监测、年分析机制,视情况按规定开展预算调整工作。探索财政、金融等领域配套制度,实现碳预算结果多元应用。3 .建立健全碳排放管控机制。基于碳排放统计
6、核算及碳预算管理成果,以区县和重点行业领域为对象,研究建立碳排放管控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措施,促进碳要素精准有效配置。(二)深化推进“碳效+碳评价”控制机制1.推进碳效评价扩面提质。瞄准企业碳排放强度、行业碳利用效率、用能结构三大维度,以科学评、底数清为基础,实现政府、企业节能降耗“一码可知”。全面推进工业碳效评价结果在绿色金融、星级工厂评价、“亩均论英雄”等场景中的融合应用。完善建筑碳效评价,追踪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效水平,运用建筑碳效结果,加强建筑节能技改项目识别精准性。4 .实施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制度。明确项目碳排放评价内容及其方法学,立足项目全生命周期,聚焦碳生产力水平、对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目
7、标影响、低碳技术降碳评价等内容,在项目可研阶段同步开展项目碳排放评价。引导金融机构探索碳排放评价结果应用场景,创新碳效挂钩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对绿色低碳项目的资金支持。5 .强化制度能力支撑。完善工业碳效平台“碳应用”“碳监测”等功能模块,着力打造工业领域“好用”管用”治碳平台。优化全市公共建筑“碳效码”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大建筑电力、天然气等基础能耗数据归集。强化理论制度研究,推进碳效改革理论体系建设,推动湖州经验标准化并上升为可供全国借鉴的“湖州模式”。(三)试点推进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机制1.完善碳足迹基础服务体系。建立面向优势产业典型产品全生命周期供应链环境下的碳足迹核算模型及方法,构
8、建碳排放基础数据库,建设碳标签信息管理、碳足迹核算等模块,有效归集企业碳排放、产品碳足迹信息,并逐步贯通“碳效码”、省碳达峰碳中和智治平台等应用。构建湖州市级碳资产管理及碳交易虚拟盘,统筹全市碳资产交易平台。2 .开展优势产业碳足迹认证试点示范。围绕湖州市产业质量提升、绿色发展、出口贸易等需求,以电池、电梯等具有全产业链优势的行业为切口,重点突破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加快探索构建具有湖州产业特色的碳足迹认证体系,积极推动与国际通行规则间互认,有序应对国际碳壁垒。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制度,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碳足迹管理,推动供应链整体绿色低碳转型。3 .丰富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将
9、产品碳足迹水平作为重要指标,推动企业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查找生产和流通中的薄弱环节,支持企业开展工艺流程改造、强化节能降碳管理,挖掘节能降碳潜力。探索将碳足迹管理相关要求纳入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加大碳足迹较低产品的采购力度。(四)持续推进“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改革1.持续深化绿色金融。深化碳账户金融应用场景建设,推动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六大领域实践拓展。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专项授信管理,建立与低碳转型目标挂钩的利率定价机制和产品创新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重点领域内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引导保险机构创新开发与减排、增绿、节能以及气候风险管理相挂钩的保险产品
10、。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募集中长期建设资金。支持设立低碳转型基金,为低碳转型活动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到2025年、2030年,绿色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分别达到25%、27%。4 .创新转型金融服务。聚焦印染、水泥、铸造、墙材等传统高碳行业企业转型需求,针对性制定行业转型指引路径,建立转型企业和转型项目库。鼓励金融机构开辟融资绿色通道,加大对传统高碳行业企业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绿色转型等方面的中长期费金支持。依托“工业碳效码碳账户”综合支撑平台,依据企业碳强度水平和碳减排情况,创新“碳效贷”“转型贷”等金融产品服务,引导传统高碳行业小微企业低碳转型。5 .深化数智支
11、撑平台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共建,依托“绿贷通”构建地方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多跨协同“碳效码”“双碳”云平台等,贯通省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碳账户金融应用、省减污降碳应用,打造一体化转型金融数字平台,前端提供碳账户、碳排放等数据共享,中端提供碳核算、碳效评价等算法支持,后端提供信贷、担保等金融服务。(五)探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机制1 .深化减污降碳一体化工作机制。依托国家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深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科学评价区域减污降碳协同水平,压实区县减污降碳协同主体责任。制定印发湖州市碳市场数据管理指南,强化碳市场数据精细化管理。2 .完善源头准入协同机制。加快“三线一单”减
12、污降碳协同管控国家试点建设,落实湖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减污降碳协同管控清单要求,形成与减污降碳相适应的分区管控体系。研究制定分行业能耗、污染排放准入标准,探索减污降碳准入双控。3 .创新要素保障协同机制。建立环境资源要素“蓄水池”机制,打破要素流通壁垒,推动要素“统一收、统筹用、动态管,全力保障减污降球优质项目落地。搭建碳管家全流程数据管控平台,实现纳入碳交易企业多类型数据在线采集、实时分析、常态化监管。(六)创新推进碳汇价值转化机制1 .完善碳汇市场化交易机制。加快竹林、湿地碳汇收储、核证、备案等开发管理工作,做大竹林、湿地碳汇交易项目储备,研究制定碳汇产品参与市场交易指引。优化农民
13、组织方式、经营服务流程、收益分配机制,完善“资源收储一经营服务一效益增值一平台交易一收益分配”的高效服务体系,推动碳汇交易规范化发展。依托湖州绿色交易中心启动“碳惠湖州”平台建设,探索开展碳汇、绿色技术交易。2 .探索碳汇产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碳汇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明确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研究出台基于林业碳汇价值的精准补偿政策,制定碳汇产品生态保护补偿相关标准。推广德清“湿地碳汇+生态环境司法修复”机制,创新引入“碳汇”补偿方式进行生态修复,以认购“碳汇”补偿费的方式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替代性修复。3 .创新碳汇全链条金融支持体系。推动金融机构以增汇减排为目标,升级
14、碳汇共富收储贷、共富贷、惠企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企业参与购碳,实现生态资源有效转化。探索“碳汇+保险”服务新模式,升级“毛竹碳汇价值恢复补偿保险”“竹林碳汇富余价格指数保险”等产品,发挥风险保障和风险分担作用。三、主要任务(一)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1 .聚焦结构优化,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1)进一步深挖光伏开发利用潜力。加快推进全域多场景光伏建设,深挖分布式光伏潜力,实施“光伏+工业”“光伏+基础设施”“光伏+公共建筑”行动,充分利用新建工业厂房屋顶、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等建设分布式光伏。持续推进省“百万家庭屋顶光伏工程”,支持居民利用屋顶发展户用光伏。到2030年,实现具备安装条
15、件的新建工业厂房屋顶安装光伏比例达到100%,满足条件的新建公共建筑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光伏覆盖率达到100%,既有建筑宜建尽建,实现“零碳”公共机构光伏覆盖率达到60%。加快推进安吉天子湖镇115兆瓦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建设。加强电网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光伏全容量保障性并网。到2025年、2030年,全市光伏装机分别达到360万千瓦以上、500万千瓦以上。(2)积极开展先进技术示范应用。鼓励应用新一代互联网智能电网、先进储能和电力电子等技术,依托安吉国家级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等场景,积极开展光伏与微风风电、地热、农林生物质等其他能源相结合的项目、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等,降低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增强与电网
16、融合度,提高能源系统综合利用率。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光伏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和发电量预报,及时发现隐患并排除故障,提升光伏发电效率和电能质量。2 .聚焦模式创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1)加快建设多元场景的绿色储能基地。积极推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新型储能发展。重点结合工业园区、重点用能企业、商业综合体、美丽乡村等场景,因地制宜布局一批“源网荷储”分布式零碳智慧电厂项目。加快推进菱湖50兆瓦/100兆瓦时省级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华能长兴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一期)前期工作。继续推进“和平共储”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建设。到2025年、2030年,力争全市新型储能装机容量分别达到440万
17、千瓦以上、500万千瓦以上。以长三角新型能源体系规划编制为契机,科学论证区域抽水蓄能装机需求,积极推动龙王山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2)打造坚强智能电网。以提升电网高承载力、高自愈力,支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为目标,推进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侧高效协同,打造“源网荷储”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示范。加快建设坚强主干电网,优化网架结构,加快推进500千伏长兴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快智能高效配电网建设,推动灵活资源库建设,提升配电网系统全域感知,提高电网弹性水平。积极打造安吉绿色低碳综合供能链一期建设项目典型示范场景。加快推进湖州安吉城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省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建设,确保按时按期建成并
18、网。(3)鼓励“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示范。因地制宜推进“源网荷储”等各要素深度融合,有力支撑智能灵活调节、安全保障有力、供需实时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谋划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示范项目,促进新能源发电并网消纳,提升输电通遒利用率和新能源电量占比,最小化综合发电成本。加快推进长兴基于光储充一体化的新型乡村电力系统示范工程等省级重点示范项目实施。3 .推动先行先试,不断提升绿电和绿证交易规模鼓励社会各用能单位主动承担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社会责任。推动用电企业科学参与绿电和绿证交易。积极引导市属售电公司、用电企业等市场主体与省外绿电和绿证资源方对接,持续提高我市绿电在中长期交易电量占比。推动本地可再
19、生能源绿电和绿证就近消纳和交易。鼓励外向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购买绿证、使用绿电。强化水泥、化纤等高耗能企业绿电消费责任,按要求提升绿电消费水平。探索可再生能源消费承诺制,鼓励高耗能企业通过购买一定比例绿证保障新上项目用能需求。到2025年、2030年,全市绿电消费比例分别达到25%、40%左右。(二)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1.聚焦清洁利用,提高能源消费清洁化水平(1)严格实施减煤降琰。严控全市煤炭消费增长,新、改、扩建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严禁新建项目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厂。进一步调整用煤结构,控制压减印染、化工等产业用煤。实施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到2025年,全市煤
20、电装机占比降至23.2%,煤炭消费总量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2)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利用水平。提高天然气覆盖率和天然气居民用户普及率,稳步推进川气东送二线管道工程湖州段、省天然气德清支线及德清站撤迁工程、杭湖线经济技术开发区段涉及天然气管道迁改项目建设。到2025年,城旗居民天然气覆盖率达到100%。推动各区县和城燃企业按照国家储气建设要求建设储气调峰设施,支持气电企业参与天然气上下游直接交易。到2025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4.5%。(3)构建清洁高效的集中供热系统。积极推进30万千瓦以上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内燃煤锅炉和燃煤小热电的关停整合。结合周边热负荷需求,继续推进大型
21、火电机组热电联产改造,扩大临近区域集中供热规模。推进掺煤的生物质能发电企业开展清洁能源替代,加快孝丰镇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高效、便民、安全的智慧热力管网,确保全市重点产业平台和热负荷100蒸吨/小时以上园区实现集中供热。2 .挖掘节能潜力,加强节能管理(1)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完善项目准入机制,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完善用能预算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市、区县、重点用能单位三级管理制度。完善考核机制,落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要求,实行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标和激励目标双目标考核管理制度。(2)推动工业领域能效提升。严格落实新上项目能效控制要求,从源头控制高碳产
22、业准入。开展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对标提标达标”引领行动,深挖存量项目节能潜力。推广应用节能低碳工艺技术,提高工业电气化水平。做好在地央企、“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节能诊断服务工作,探索推进湖州特色的“节能诊断+转型金融+合同能源管理+绿色技术交易+环境权益交易+双碳认证”节能降碳市场化协同机制。(3)推动建筑、交通、新基建等重点领域能效提升。实施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既有建筑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改造中鼓励采用2级及以上能效设备,持续提升新建建筑能效,到2025年、2030年,新建建筑节能率分别达到75%和78%o严格落实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准入制度,全市新增或更新营运货车应达到国六及以上
23、排放标准,到2025年、2030年,营运货车国六及以上排放标准占比达到25%以上、28%以上。加强5G基站、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基地)等新基建节能管理,全面提升新基建能效水平。3 .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助力节能降碳(1)加快推进“以竹代塑”。推进安吉县“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建设,结合共富工坊布局建设100个竹材初级加工点,持续推进国家竹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高质量建设国家竹产业研究院,鼓励申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建立“以竹代塑”技术项目资源库。谋划建设安吉“以竹代塑”竹制品展销中心,大力推进竹制品应用。高质量举办国际(安吉)“以竹代塑”创新大会等国际性专题专项活动。力争到2025年
24、,建成“以竹代塑”产业园1个、应用推广中心1个,竹产业产值达200亿元。(2)推进废旧电池循环利用。推进废旧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及绿色回收利用技术产业化,构建制造(研发)一销售一回收一再生一制造(研发)”的完整电池闭环体系,推进长兴县打造长三角地区废铅蓄电池回收利用基地。完善铅蓄电池回收处置相关制度,推动废旧电池循环利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依托“铅蛋”平台,打通动力电池终端分销网络,形成废铅蓄电池“逆向回收”链条,实现分销回收渠道共享。全面贯通“浙江e行在线”和“浙里无废”两个省级重大应用,破除废铅蓄电池循环利用隐形壁垒,构建废铅蓄电池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布局发展锂电池循环利用产业。(3)实施园区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碳达峰 试点 湖州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36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