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常规放大内镜联合病理诊断消化道早期癌专家共识要点(全文).docx
《2024常规放大内镜联合病理诊断消化道早期癌专家共识要点(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常规放大内镜联合病理诊断消化道早期癌专家共识要点(全文).docx(4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常规放大内储联合病理诊断清化道阜期癌专家共织要点(全文)一、共织制定背景与方法胃癌是我国的主要儿种恶性肿瘤之一,在恶性肿瘤中居发病率的第4位,死亡率的第3位。世界卫生蛆织(WHO)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47.9万例,死亡病例37.4万例,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和死亡人数的44.0%和48.6%2我国也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发病和死亡人数占哈球的53.7%和55.3%。提高食管癌和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食管癌及早期胃癌大多缺乏特异性症状,发现的关键手段是进行筛杳。在日本和韩国,由于具有成熟的目癌筛查体系,胃癌的早期检出率达到50%,五年生存率可达64.6%与71.5
2、%J-1日本的食管癌患者中,I期占比达39.9%。我国近年来也在大力推行消化道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食管癌及胃痣五年相对生存率有明显的提高,但仍然远低于日本、韩国等国家。我国的消化道早期癌检出率相对偏低,且各地区之间差异较大。胃镜筛杳是早期发现上消化道癌最为有效和重要的手段。一项研究纳入我国6个消化道肿解高发区的637500例受试者,接受内镜筛查的113340例患者中,上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内降23%(KQ0.77,95%C:0.740.81),死亡率下降57%(R/0.43,95%C:0.40-0.47)。2023年,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发布了上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放大内镜检杳中西部专家意见(以下简
3、称中西部专家意见)8J=中西部专家意见中对我国人群上消化道癌的高危因素、食管癌及胃癌的筛杳起始年龄、筛杳内镜种类、白光内镜下胃癌风险评估方法及放大内镜检查操作流程作出了详细推荐与解释。文中建议:“高危人群内镜筛杳内镜种类推荐首选白光联合图像增强内镜窄带光成像(NBI)或其他电子、化学染色内镜进行筛查。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建议有条件单位直接选用放大内镜进行筛查。”为了给存条件在日常工作中常规应用放大内镜筛查上消化道早期癌的单位的临床实践提供更详细的规他性意见与建议,我们在中西部专家意见的基础匕组织国内相关专家进行多次讨论,制定了本共识。本共识主要针对常规应用放大内镜进行匕消化道早期癌筛杳及与病理诊
4、断联合应用的实际开展方法进行阐述,重点讲述常规放大内镜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准备工作、开展方法、质控及放大内镜联合病理工作的开展方法,并对常规放大内镜筛查应用的临床场景做进一步的细化,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本共识制定的启动时间为2023年6月,定稿时间为2024年4月。共识制定小组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基于国内外证据,参考中西部专家意见,初步拟定了4条共识。2024年3月进行了第1次讨论,并根据讨论意见进行了相应修改C2024年4月进行了第2次讨论及德尔菲共识调查,邀请全体专家对4条共识逐一进行投票。选项包括:A完全同意、B部分同意、C视情况而定、D部分反对、E完全反对。专家投票为完全同
5、意或部分同意占比70%时认为达成共识C投票意见的证据等级与推荐强度见表K表1证据等级及推荐度分级项目内容证据等级分级高质量进一步研究也不可能改变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进一步研究很可能影响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可能中等质量改变该评估结果进一步研究极有可能影响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该低质量评估结果很可能改变极低质量任何疗效评估结果都很不确定推荐强度分级A完全同意B部分同意C视情况而定D部分反对E完全反对二、常规放大内镜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放大内镜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放大倍数可达100倍以上,可观察到病变表面结构与微血管改变,相当于在体内进行大体观察;放大内镜与图像增强内
6、镜联合应用时,所获图像可与病理图像进行细致的对应。放大内镜对于早期目瘠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适用平坦型病变与微小胃癌的诊断19)。放大内镜还可辅助判断背景胃黏膜状态,对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病变进行精准诊断小】。有研究提出应用放大内镜进行筛杳可能方助于提高病变检出率“2,然而对于应用于常规筛查的价值目前仍有争议。2020年日本的早期胃癌内镜诊断指南建议应用普通内镜进行筛杳3)。但一项问卷调杳显示,日本有30%的医院采用放大内镜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34。相较于普通内镜,放大内镜联合图像增强内镜技术(ME-IEE)可通过强化黏膜表面的形态学改变而清是地观察腺管开口与微血管的微细结构,有助于
7、病变的精确诊断.英国胃肠学会建议应用白光内镜进行筛杳,发现萎缩肠化时,升级为放大内镜和图像增强内镜进行精准检查与风险评估“5】我国近年的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建议首选普通白光目镜联合NBI放大胃镜进行胃癌的筛查,尤其是存在萎缩、肠上皮化生、怀疑早期胃癌等情况时另外,身杂背景下,如多发碘淡染区,呈斑驳食管的食管黏膜;存在广泛萎缩肠化背景的胃黏膜;早期癌的检出困难;除菌后的黏膜背景下,病变与周边表面结构差异较小,病变定性较困难;这些情况应用放大内镜进行筛杳具有重要意义。在筛查中常规应用放大内镜,其优势是在需要时随时切换至放大模式进行观察,对于可疑病变,通过放大内镜观察,可提高
8、诊断自信,也有助于更加精准地靶向活检。目镜筛查的基础是白光内镜,常规放大体现的是流程的变化.在符合适应证的人群中直接应用放大内镜进行检查,而不是在普通白光+图像增强内镜发现病变后更换放大内镣或择期应用放大内镜进行精杳,才助于提高检杳效率,提高活检准确性,有助于内镜图像与病理表现之间的衔接。另外,活检后再择期精查,常常因活检而影响病变内镜下表现的判断.尤其是对于性质不明的微小病变,及时应用放大内镜留图观察未行活检时的病变原貌,结合活检病理的结果,力助于内镜医师对放大内镜下病变性质以及内镜-病理表现对应的理解,促进内镜-病理联系思维的建立,也有助于对内镜医师避免过度依赖活检来明确病变性质的内镜下诊
9、断能力的培养。另夕卜,年轻内镜医师对放大内镜的学习也是为进一步接受内镜黏膜卜剥离术(ESD)的训练而进行的准备,熟练掌握放大内镜对进一步学习ESD操作极其有益。陈述1在条件许可的单位,可采取ME-IEE的方法进行上清化道早期癌的内1傅杳。常规放大内债检查并非是全程应用放大模式检杳,而是在发现可疑病变时切换至放大模式(低倍或商借放大)进行检查,并引导靶向活检。(证据等级:低质成;推荐强度:A占89.5%,B占8.8%)目前大多数单位仍应用白光内镜进行上消化道早期癌的筛杳,对于可疑病变,通过活检明确性质,待病理诊断为肿痢性病变时,方考虑采用放大内镜行精查明确诊断。常规放大内镜的理念体现在检杳流程的
10、改进(图Do在条件许可的单位建议采用ME-IEE的方式进行筛杳,方助于精简高危患者的筛行及诊断流程;提高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降低活检率,促进精准活检与靶向活检(需要加强医师培训);提高内镜-病理诊断符合率,增强诊断协作;提高医师的诊断能力,培养内镜-病理联系的思维。传统模式常规放大IM1:1.1.t.ME-IM:即U*f.G变施!N.葭iH深Ht的断刖性II阳性I的化(放大内Bb肿粮,击”41.病堂他阴.MMiWi1.1.*ME-三.I而II麻IiKWI;I外可治疗I-II内1疗I叫I吧/II.期咻IftI内指7II油/I注:ME-IEE指放大内镜联合图像增强内镜技术图1消化道早期
11、癌常规放大内镜筛查的工作流程我国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提示放大内镜与常规内镜相比更易检出扁平病变,尤其电0-11c病变(OQ4.415,95%C7:3.076-6.339,AO.001)1161,提示其在筛杳时才助于避免遗漏病灶。日本癌研方明病院的一项研究对2011年4月至2017年12月于该院接受机会性上消化道筛杳的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放大内镜进行筛杳的1921例患者(放大内镜筛查组)与采用普通内镜进行筛查的1842例患者(对照组)相比,放大内镜筛杳组胃匕皮内肿瘤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3%比13%,aO29);2组目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比1%,F0.162)。近年来我国一些
12、单位逐步开始常规放大内镜筛查的探索,积累了一些数据和经验。北京友谊医院的数据显示,在高危人群中常规放大内镜检查的早期癌检出率可达4.5%;昆明医科大学报告常规放大内镜内早期输检出率为5.4%;河南省人民医院报告的数据显示,采用普通内镜进行筛行的2131例患者检出早期癌20例(检出率0.94%),采用常规放大内镜进行筛查的1502例患者检出早期瘠49例(检出率3.26%),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内镜(P001)(以上数据尚未发表)。放大内镜一定程度上具书“光学活检”的作用。Yao等7J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可行性研究对于在早期胃癌筛查中应用放大内镣联合窄带光成像(ME-NB1.)的诊断能力进行了研究。研
13、究共纳入1097例患者,分析了发现的371例病变(早期目癌20例),岛自信度ME-NBI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1%、85.7%与99.4%。如果排除发白色调的黏膜病变,可进步提高到99.4%、100%与99.4%。因此认为对于发红色调或等色调的病变,ME-NBI诊断达到高自信度时有助于免除活检I,7o日本癌研有明病院的研究结果显示用放大内镜进行筛杳有助于降低活检率(放大组29%,非放大组41%,A001),提高活检的阳性顼测值(5.5%比25%,P0.001)这一结果与日本静冈癌中心的报道相似(活检率放大组为12%,非放大组15%,R0003;阳性预测值放大组为6.6%,非放
14、大组2.8%,P=0.048)1181,因此提示采用常规放大内镜筛杳有助于减少上消化道筛杳性内镜中不必要的活检。我国的数据也显示,常规放大内镜组活检阳性率明显更高(5.93%比2.21%,P7mm”与B2i血管的表现纳入考虑,B2型血管的诊断准确率可由86.5%提升至92.0%1.另外,食管表浅癌的ESD治疗前常应用碘染进行边界判断。一项研究纳入367例病变,在内镜切除前进行边界判断时,NBI卜.漏诊与碘染下漏诊肿病区域的比例分别为6%和14%(Q0001),提示NB1.在碘染卜边界判断困难的病变中也可用于边界判断34)。因此,在内镜切除前需将碘染与NBI结合用于边界判断.NBI对咽部表浅鳞癌
15、的诊断作用与食管表浅鳞疮相当(24屋食管表浅鳞癌的JES分类也可用于判断咽部表浅鳞癌是否侵犯至上皮下135。咽部表浅鳞癌中,B1.血管诊断上皮内瘠的整体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为95.2%、43.2%和77.6%,如与大体形态相结合则准确率可有所提高,在平坦型病变中,B1.血管诊断上皮内旃的准确率可达841%(361.还皆研究提示NB1.在70.5%的口咽部鳞癌患者中可更准确地诊断肿瘤的侧方进展范囤,灵敏度与特异度达85.7%与75%mJ。ME-NB1.诊断巴福特食管黏膜上发生的高级别异型增生的灵敏度、特异度与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95%C:0.93-0.99).0.94(95%C
16、:0.84-1.0)及0.99标准误(standarderror,SE)=0.0138)。ME-NBI联合靶向活检有助于减少活检块数,提高异型增生的检出率139枚。表浅巴雷特食管腺癌的放大内镜下诊断不建议采用针对早期胃癌的放大内镜简易诊断法(MESDA-G)【,JES提出了根据ME-NBI下观察到的微结构与微血管的情况进行诊断的日本食管学会-巴留特食管(JES-BE)分类【5,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其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可达87%、97%与91%,专家与非专家间的一致性也较好。但JES-BE分类较为繁域,简化版JES-BE分类Z3】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在表浅巴雷特食管腺癌的边界判断方面,
17、ME-NB1.作用优TNBI,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均可达94%(440近期的一项研究报告,应用JES-BE分类诊断表浅巴雷特食管腺癌的边界,内镜病理一致率可达88.2%145o表浅巴雷特食管腺癌常出现鳞状上皮下进展,往往判断困旌,ME-NBI联合酷酸染色具有一定价值weo陈述3ME-IEE可用于内债筋查时的胃部背景砧膜利斯及W癌风险评价;W助于对疑沙早期#癌病变的性质及边界判断,对病变的蛆场类型判断也有一定作用。(证据等级:中等质量;推荐强度:A占91.2%,B占7.0%)ME-NBI用于判断胃背景黏膜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1、0.83、0.88与
18、0.86,均高于白光内镜(079、0.52、0.70与0.63),观察者间一致性也高于白光内镜(0.77比0.56)(48)。采用ME-NBI可对目窦与胃体小弯的背景黏膜状态进行评分与胃癌风险评价,与通过活检获得的可操作的与目粕风险联系的胃炎评估(O1.GA)和可操作的与目疮风险联系的肠化生评估(O1.G1.M)组织学评分相比,针对高危与低危组的评分一致性可达89.1%0】。ME-NBI卜观察到的亮蓝崎(1.BC)与白色不透光物质(WoS)对于诊断组织学上证实的肠上皮化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2.5%(95%C:51.1%65.9%)、93.8%(95%C:76.7%98.9%)和50.0%
19、(95%C:4O.O%5O.O%)、100.0%(95%CZ:85.0%100.0%);二者联合时1.BC和(或)WOS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可达87.5%(95%C:76.9%90.9%)与93.8%(95%CZ:77.9%98.9%)(。还有研究指出WoS提示存在不完全肠化生(OQ43,A0002)N9,对胃癌风险的评价也可能具有一定价值C对于幽门螺杆菌根除后的患者,ME-NBI可辅助判断胃体黏膜的萎缩状态,并可用于预测胃癌风险1501O放大内镜F诊断早期目癌建议采用在八尾建史教授的VS分类基础上制定的MESDA-Gn3)o首先需要判断癌与非癌黏膜间是否存在清晰的边界线,之后判断边界内是
20、否存在不规则的微血管结构和(或)微表面结构。一项meta分析纳入了10项研究,共1724例患者,2153处病灶,采用白光内镜诊断早期目疮的灵敏度、特异度、AUC分别为0.48(95%。/:0.390.57)、0.67(95%C:0.62-0.71)与0.62,采用ME-NB1.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与AUC分别为0.83(95%CZ:0.790.87).0.96(95%C:0.95-0.97)与0.961.510对于10mm以卜的凹陷性小病变,ME-NBI相比白光内镜与色素内镜均具有更好的诊断能力,观察者间一致性也相对更高52-53。不过,对于表面覆盖有正常上皮的未分化型癌,放大内镜的诊断能力有
21、限。ME-NBI对于早期胃癌的边界判定具方较高价值。虽然此前一项研究提示在早期胃癫的边界判断方面,ME-NBI并不优于色素内镜(88.0%比85.7%,0.63);但是,对于O-Ub型早期胃癌边界的诊断,ME-NB1.要明显优于色素内镜(100%比81.8%),提示ME-NB1.尤其才助于O-I1.b型早期胃癌的边界判断154】。另一项研究显示,采用色素内镜联合高倍ME-NBI,边界诊断率可达98.1%,明显高于色素内镜联合低倍ME-NB1.(88.9%,20.001)与单用色素内镜(72.7%,P0.001)(55】o还有研究提示,经ME-NB1.诊断后再行病灶切除时,切缘阴性率为97.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常规 放大 联合 病理 诊断 消化道 早期 专家 共识 要点 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47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