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分类助记(下).docx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分类助记(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分类助记(下).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分类助记(b)五、服饰和卷物服饰1 .头衣(1)冕从曰,免声,即古“帽字,是大礼帽,天子、诸侯、卿大夫在祭祀时所戴。冕上有长方板叫延,前后有数串小圆玉叫坊(1.i3天子有十二施。(2)冠从J”,从元,从“寸”,会意字,从用布帛蒙程。从“元”,人头。从“寸”,手。意思是以手执布帛之类的制品戴人头上为冠。冠,与后世的帽子在形制上明显不同。冠并不能像帽子那样把头顶全都罩住,而是用一个冠圈套在发警上,上面有冠梁,自前至后,班在头顶上。从冠的作用看,主要是掴住头发,同时也起装饰的作用。(3)巾占时只有王公货人才能冠(戴帽),百姓只能用巾(黑纱)包头.释名说:“士,冠:庶人,巾。巾,
2、又称峭头、幅巾、帧(z3。王公贵人在巾上再加冠。唐朝时,巾乂称帙(fi)头,以纱为之,因为纱质较软,就用桐木作一衬子垫在里面。后又因两脚软垂,就以铁丝为干把“软翅”撑起来,这样就成r饿质的乌纱相。如斛隹园叟晚逢仙女:“那槐枝上挂的,不是大爷的软粉纱巾么?”2 .官员的服饰我国封建时代,皇帝以下的文武百官共分九个等级,称为“九品”。他们的服饰,以清代为例,文官眼饰:一品为铛,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雁,五品为白陋,六品为蜀蕊,七品为紫鸯,八品为鹊鹑,九品为练雀.武官服饰:一品为馥酸,二品为狮子,三品为豹,四品为虎,五品为熊,六品为彪,七品、八品为犀牛,九品为海马。3 .佩饰(1)环玉制的似
3、器,圆形,中空。古人重视似玉,有“君子必佩玉”之说。如杜甫&咏怀古迹中咏王昭君:“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琼空归夜月魂J(2)玦环的周边上留一缺口就是“块”,玦与“决”同音,故常以玦底指决断、诀别。如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J(3)容(Xia)即香袋,后代称“香囊”,内装香料,随身佩带,香气绕身,故名容臭。臭者,香气也。如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者被绮绣右备容臭,悻然若神人J(二)器物涔物种类繁多,在这里只介绍食蹲和酒器。1 .食器古代食器,大小不一,功能也不同。有的主要用于烹饪,有的则用于取食。(1)形制多为圆腹三足两耳,主要用于煮肉盛肉,腹下可烧火。后来常用“钟呜鼎食”形容贵族
4、的奢侈豪华.鼎,还可用F祭祀,并作为王权的象征.人们以“问鼎”比口俞图谋王位或倾覆某国政权。如世说新语:“苻坚将向晋鼎,既已狼噬梁、歧,又虎视淮阴矣。”(2)(hu)也是煮肉的炊具,大于鼎,古时常在镇中把肉煮熟,后再移到鼎中就食。如察今:“尝一招肉而知一镶之味、一鼎之调。”(3)鬲(Ii)古代炊具,主要用丁煮粥.形制与鼎相近。圆腹三足,三足中空,与腹相通,作用是能最大限度受火,加快煮食物的速度。6尔雅释器中说:“鼎款(空)足者谓之鬲J(4)m(zng)蒸食物则可用断“甑,上下两部分能分开,上为顿(后来变成蒸笼),卜.为鬲。战国后期,版、釜常常连用。釜像锅,既底有细孔,放在釜上。如项羽本纪:“项
5、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J除烹饪器物外,还有取食器,如箸Ghd筷子):盛食器,如豆(原用于盛饭,后逐渐变为盛肉酱、肉烫)、JS(bion.尔雅释器中说“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透,瓦豆谓之登”)、箪(ddn,竹制或苇制,盛之)、S(9u1.,主要用F盛饭,最初竹木制或上瓦制,后则多用吉铜制成):放置食器的用具,如案(长方四足或圆形之足。食器先放在案上,然后再撰在席上,成语有“举案齐眉”如林嫌玉进贾府机“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风安箸,王夫人进窕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2 .酒潜古代的酒器,即用于限酒、盛泗、温酒和饮酒的器物,大多是陶质和IV铜质的。盛酒器物主要有尊(又
6、作樽,敞口收颈,腹大底小)、彝(yi,陶口或铜质)、壶(盛酒浆)、卤(y6u,口小腹深)、觞(Shdng)、觥等.例如:“金樽清酒斗十千”(行路难,“或暧壶酒儿,或烹阻茶儿”(港园叟晚逢仙女)成语“箪食壶浆”。饮酒涔物主要有觥(gU,长身细腰,大口圈足,盛酒二升)、脚(zhi,圆腹侈口,束颈鼓腰,盛酒:升)、角(形似爵)、卮(圆形,盛酒四升)、杯等.3 .其他器物(1)相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如孔雀东南K并序:“移我琉璃相。”(2)床古代也指供人坐卧的器具。如孔雀东南飞并序:“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3)儿种小泉子。如G促织:“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儿(4)案长方形的桌子,与放置食器的桌
7、案有差异。如左忠毅公逸事:“庆下一生伏案卧J六、历法和刑罚(一)历法1.纪年法(D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10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12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戊戌之类。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为60,因而干支纪年每60年一个循环。予犹记周公之被述,在丁卯三月之里“(五人慕碑记)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C与妻书3)(2)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从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a宣融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阳泓元年,更造候风地动仪。(张衡传)(3)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大多
8、用在春秋、战国时代。赵忠文王十六年,鹿颇为赵将。(E廉颇的相如列传)(4)年号和干支兼用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国急。(梅花岭记)2.纪月法(1)序数纪月法古代纪月,常用序数。一年分为春熨秋冬四季,后来又按夏历把一年分为正月、二月、三月、四月等十二个月,并以此来纪月。四月初五日辰刻。(限三元里抗英)至和元年七月某日。(游褒禅山记)(2)时节纪月法有的用“孟”“仲”“季”分别表示季中的三个月份。如“孟春(1月)”“仲秋(8月)”.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0古诗十九首)(3)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荒村建子月(农历十一月),独树老夫家。(草堂即事3)3.
9、纪日法(1)干支纪日法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2)序数纪日法初八日,始开靖海门及大南大东二城门。(三元里抗英)(3)特定称谓纪日法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E同典史传3)里农历每月的十五叫里,十六叫既里。壬戌之秋,七月既望。(6赤壁赋)适冬之型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与妻书)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戌申晦,五鼓,与子颍+日观亭。(登泰山记)(4)传统节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日。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日。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人日题诗寄草堂三元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欧阳修生查子h”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文化 常识 汇编 分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59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