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急诊医护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护专家共识要点(全文).docx
《2024急诊医护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护专家共识要点(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急诊医护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护专家共识要点(全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急诊医护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护专家共识要点(全文)当前急诊科已发展成为集急诊、急救与重症监护为一体的医疗中心,不仅负责急诊患者的日常救治,更是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的“排头兵”,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急诊科首当其冲,许多医护人员被感染后仍坚持工作,经历了严竣的考验。新冠感染疫情突显出急诊科在我国传染病救治体系中的重要性,但也暴露出急诊科传染病防护能力不足的问题。急诊科是许多传染病患者急性发痛时的首诊场所,且急诊患者流动性大、人群密集、诊疗环节多,因此急诊医护人员普遍面临较高的暴雨风险,在防护不充分的情况下,极易出现交叉感染,其至是院内暴发和流行。因此,如何
2、在急危重症救治的同时做好传染病的防护工作是急诊科面临的新挑战,但目前针对急诊科的防护措施仍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部分指导性文件、指南和共识存在争议或不够明确,可能导致急诊医护人员防护不足。此共识旨在提升急诊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的防护能力,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和感染发生率,保障医疗安全。1方法本共识采用关健词(EmergencyaInfectiousdisease*uContagjousdisease“wCommunicativediseaseProtectionPrecautions”ConsensusGuide1.ine”;“急诊”“传染病”“防护”“防控”“专家共识”“指南”)对PubMed、万方数
3、据库、CNKI数据库等进行检索(截至2024年1月20日),排除动物实验及与传染病防控不相关的研究,同时杳阅相关政府文件及专家指导性文本,结合我国临床实践中急诊科所面临的共性问题,经相关领域专家线上和线下会议反复讨论、修改,最后采用德尔第法进行投票表决,决定每条意见的推荐强度。根据专家蛆意见将推荐等级分为强推荐、弱推荐、弱反对和强反对。2、推荐内容本共识从传染病防控制度、人员教育培训、预检分诊要求、隔高病房设置、防护措施规范、职业暴露处置等方面制定推荐意见,为我国急诊科医护人员日常传染病防护提供参考。2.1 传染病防控制度我国目前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共41种,此外还包括国家卫生健
4、康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其中部分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方式简单、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需要重点防范,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空气、吸入带有病原体的气溶胶等途径传播,如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露出我国急诊疫情防控救治仍然存在不少能力短板和机制体制问题,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制定了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强调全面做好公共卫生特别是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的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工作,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因此急诊科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加快建立行之彳效的急诊传染病防控体系
5、。急诊医护人员面临较高的职业暴露风险,急诊科应在多部门的指导和配合K成立传染病防控小组,制定传染病防控相关的制度、措施和流程,包括传染病高风险患者的就诊、抢救、留观及住院流程,疑似或确诊病例的闭环管理、转运方案和应急预案,以及医护人员防护用品使用等制度,以确保急诊防疫工作规范化,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具体的制度管理和防控措施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执行.推荐意见1:急诊科应完善传染病防控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快健全急诊传染病防控体系。(推荐等级:强推荐)2.2 人员培训教育临床实践表明,合理的防护措施能有效阻断疾病传播,保障医护人员安全地救治高风险患者。急诊医护人员规他执行防护
6、措施,提高传染病防护能力,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结构应通过技能培训和知识教育,促进急诊医护人员提高防护意识、掌握防护技能,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新发或突发疫情。在新冠感染疫情流行初期,因为缺乏防护措施,短时间内即有大量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被感染的医护人员约占全部病例的10%。因此,建议急诊科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护技能培训(不少于每年一次),要求医护人员掌握相关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做到有效防护。建议常规开展医疗知识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常见传染病的识别、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和诊疗水平,做到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最大程度地避免因漏诊或误诊造成的院内传播。学习内容应当包括常
7、见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制度、流程和应急预案,传染病流行动态、传播方式、诊断、治疗、隔离预防措施、防护用品的正确选择及佩戴,以及呼吸道卫生、手丑生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设立急诊检验室,开展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抗原或核酸检测、常见血源性传播病原体血清标志物检测等项目,以诚少标本转运、缩短报告时间,有利于急诊医务人员快速精准评估暴假风险,针对性地做好个人防护。推荐意见2:加强急诊医护人员的防护技能培训,掌握防护用品使用规范,提升传染病防护能力。(推荐等级:强推荐)推荐意见3:定期开展常见传染病的医学知识教育,提升急诊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的早期预警和鉴别诊断能力。(推荐等级:强推荐)2.3 预检分诊要求
8、预检分诊的结果关系到急诊患者的就诊流程和医护人员的防护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研究表明,对预检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急诊分诊的准确率,降低潜在风险人群漏杳风险。医疗机构应规整设置急诊预检分诊点,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对急诊患者进行初步筛杳和分类。分诊点应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具有消毒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急诊预检人员需接受传染病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考核,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一般临床表现和高发季节,具备对潜在风险患者的初步筛查能力。预检人员应Ig点关注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在泡问相关伴随症状的同时,也应询问流行痛学史,如相关密切接触史、疫区旅行史或家庭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急诊 医护人员 传染性 疾病 防护 专家 共识 要点 全文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68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