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肺癌合并肺结核的诊断和临床治疗要点(全文).docx
《2024肺癌合并肺结核的诊断和临床治疗要点(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肺癌合并肺结核的诊断和临床治疗要点(全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肺癌合并肺结核的诊断和临床治疗要点(全文)摘要肺癌和肺结核是严重危害全球健康的两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者人类健康,造成全球每年各约160万例死亡患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两种疾病均存在较高的发病率。已有流行病学研究证据表明,肺结核增加了肺癌的患病风险。肺结核与肺婉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两病共存及相互影响给疾病的诊治带来困难,也给患者带来巨大负担。笔者对肺癌合并肺结核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相关方面进行综述C关键词:结核,肺;箱,非小细胞肺;诊断,鉴别根据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数超过1000万例。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全球新发肺癌患者220677例,占全球
2、新发癌症患者总数的114%;造成1796144例死亡,占癌症死亡例数的18%。可见。两类疾病为全球卫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沉重的经济负担。肺结核合并肺癌(Co-existenttubercu1.osisand1.ungcancer,TB1.C)是指先后在同侧肺或不同侧肺内出现病变,经痛理学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1.osis,MTB)检查确诊为肺癌和肺结核,两种疾病同时存在。肺癌是最常见的合并肺结核的恶性肿瘤。有关调杳数据表明,两病并存的趋向增多,肺结核患者患肺癌危险性明显增高。两类疾病的合并发病机制复杂,造成患者病情复杂化,增加诊断的难度.此外,相较于单纯肺癌患
3、者,TB1.C患者预后更差,治疗也更加棘手。两病共存给疾病的诊治带来难度并增加疾病负担,也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笔者从TB1.C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面进行综述。TB1.C的机制研究、长期慢性炎症剌激可能导致肺癌的发生肺结核造成的肺部黏膜反复受损修复及局部炎性改变均可导致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的坏死、脱落、增生活跃,局部细胞在这个病理过程中发生不典型增生,从而增加了基因突变发生的几率,同时也为吸烟及其他致癌物诱发癌变提供了病理基础。结核病灶的慢性刺激促使病灶和邻近部位的上皮蛆织癌变,并且刺激了细胞扩散和增K。二、纤维、瘢痕组织异常增殖肺癌也可起源于陈旧性肺结核和胸膜炎后遗症,肺结核的瘢痕或坏死
4、的织中含有较多的致癌物,且结核性微痕可阻碍淋巴系统引流,导致致癌物局部聚集从而导致瘢痕癌C肺结核钙化灶作为一种局部机械性刺激物,它可与钙化的淋巴结一起直接剌激邻近的支气管而致癌变,在陈旧性肺结核瘢痕上也易发生癌变,胸膜炎患者的胸膜层所含胆固醉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TB1.C患者以老年男性居多,约占70%,有吸烟史者占75%左右,以合并肺鳞癌为主,50%70%,而瘢痕癌则以腺癌为主。TB1.C关键为早期诊断,但由于两病都彳咳嗽、咯血痰、胸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因而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导致病情延误。三、免疫功能异常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肿痂的发生主要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所致,包括药物引起和自身作用降低两种
5、.肺结核的免疫应答主要是细胞免疫,机体经过感染、反应、效应3个阶段,致敏的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共同参加吞噬,杀灭MTB,当其作用降低时,就会导致结核病发病;当机体内环境恒定时,机体免疫系统会分化出起免疫监视作用的T淋巴细胞业群,该细胞亚群够识别基因突变的癌细胞并将其排出体外。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癌细胞在体内增殖,形成肿瘤。肿癌是消耗性疾病,可产生免疫抑制因子,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易发生结核病甚至其他部位肿痼,因此,可推测TB1.C患者可能是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的结果。另外,由于肺结核患者需要接受异烟腓、利福乎等抗肺结核药物联合化疗,在机体免疫功能已经低下的情况,这些药物会更加抑制
6、人体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增殖,加速并促进粕变过程。有研究表明,异烟掰对动物是一种潜在致癌物,异烟掰的主要代谢产物可使小鼠的肺癌发生率明显上升,而利福平则是作用甚强的一种免疫抑制剂,可以造成人体免疫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增殖和抗体生成受阻,这些药物的K期使用,都可以导致肺结核患者易感肺瘠。四、致癌物潴留引起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和结核痛引起的肺组织纤维化,均可导致局部支气管扭曲、牵拉、囊性扩张、变形及其纤毛上皮破坏,有利于各种致粕物质如苯并昆和含有胆固醉结晶等致癌物的滞留,长期刺激肺组织从而引起癌变。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I(PD-I/PD-1.1.
7、)信号通路EGFR属于跨膜酪氨酸激醐受体的ErbB家族,EGFR通常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1.1.-ce11Iungcacer,NSC1.C)患者中表达或过表达,已成为肺癌有效的治疗靶点。有研究提示,结核病可诱导EGFR突变,增加肺嬷发生风险,影响肺癌患者预后,但确切分子机制需进一步阐明。另外,肺结核增加肺癌风险与PD-1/PD-1.1信号通路有关。Cao等研究证实,PD-I/PD-1.途位是MTB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并促进肿瘤转移所必需的,MTB通过PD-1/PD-1.1信号通路抑制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进而促进肿瘤在肺内的转移。TB1.C的诊断现状肺结核和肺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
8、征均无特异性,可以相互重叠CTB1.C在诊断上易产生漏诊和误诊,从而影响治疗时机。有研究分析了50例TB1.C患者临床资料,误诊率达42%o一项PI顾性研究分析14例肺腺癌误诊为肺结核临床资料,陈旧性结核病处周边出现新病灶,且有结核中毒症状,并结合结核病病史诊断为肺结核复发,本组误诊时间为2-7个月。一项研究对16例胸部CT初诊为肺结核球,经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肺腺癌患者的CT表现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结核球约有20%30%的结节内有钙化,卫星灶也以结核表现多见,并且有结核并存的周用型肺腺癌易与肺结核病混淆.临床医生多数均认为钙化、口星灶为肺结核球的典型特征性改变,从而忽视肺结核合并肺腺癌的可能,
9、:一、肺结核的诊断1 .影像学诊断:胸片是诊断肺结核的常用检查方式,但它不能清晰显示肺结核的早期病变。CT具方极高对比分辨率,可显示细小病变并测定CT值,有利于肺结核定性诊断。同时CT可进行造影增强行动态观察。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因具彳很好的组织分辨率及无电离辐射,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肺结核诊断,MRI其显示液化坏死病灶及胸膜病变优于CT,同时随着动态对比增强成像、磁共振光谱学和化学交换饱和转移等新技术的发展,其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逐渐提高。2 .细菌学诊断:从肺结核患者标本中检出MTB,特别是活菌,是肺结核诊断的金标准,临床常用方法方涂片镜检和培
10、养。目前常用涂片法方萋-尼抗酸染色法(Zieh1.-Nis1.acidfaststaining,Z-N法)和荧光染色法。Z-N法最低检出限度是5x1.O35x1.O4CFUm1.培养法最低检出限度是O7OOCFUm1.,敏感度高干涂片,且只有活前可以检出,故培养是涂片不能替代的。3免疫学诊断:结核菌素皮肤试敷(tubercu1.inskintest,TST)是临床上常用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它是通过体内暴露于纯化蛋白衍生物(purifiedproteinderivative,PPD)来检测机体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IV型超敏反应。TST操作简便,但敏感度及特异度较低。有研究显示,使用结核杆菌重组融
11、合蛋白(EC)进行检测较TST更有效。张愚对比EC检测、TST及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以TST试验48h后硬结平均直径大于5mm为阳性结果,结果显示EC检测敏感度及特异度与T-SPOT.TB相当,敏感度优于TST,且EC检测不良反应小,有望替代TST成为辅助诊断肺结核的有利工具。Y-干扰素稀放试验(interferongammare1.easeasay,IGRA)是近年来常用于诊断MTB感染的重要方法。人体感染MTB后,体内致敏T细胞再次受到特异性抗原剌激,会产生和分泌Y-干扰素(inter-feron-,IFN-),可通过检测IFN-Y水平来了解机
12、体是否感染MTB,4.分子生物学诊断:GcneXpertMTB/RIF检测是临床上常用于结核病诊断及利福平耐药检测的分子检测技术,其敏感度较高,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仅需含5个纯化的MTB基因片段即能得到阳性结果,2h内可回报结果。若核酸阳性,则进一步通过针对rpoB基因81bp利福平耐药核心区间设计引物、探针,检测是否突变。2014年,世界丑生组织建议将其广泛用于结核病诊断及利福平耐药的筛查C二、肺癌的诊断1.肺癌自身抗体检测:肿痫和机体免疫系统之间存在豆杂的相互作用,其中体液免疫是重要部分。机体针对肿痛相关抗原可产生自身抗体,即肿瘤相关自身抗体。肿瘤相关自身抗体在肿瘤发生早期即可在血液中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肺癌 合并 肺结核 诊断 临床 治疗 要点 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71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