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干预时机与策略的研究进展(全文).docx
《2024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干预时机与策略的研究进展(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干预时机与策略的研究进展(全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干预时机与策略的研究进展(全文)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反复在内、外科之间徘徊,经过多学科的共同努力,现已取得了重大突破。早期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液体复苏、营养支持和胰腺炎相关并发症预防等。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局部并发症,如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等,其中感染性胰腺坏死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现已形成采用创伤递升式策略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共识,即首先采用经皮穿剌设管引流,对引流不佳的患者再采取进一步的外科或者内镜的微创治疗,而开腹手术不再是干预的首选方法。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方面的进展,并分享了笔者团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诊疗过程中
2、的心得体会。目前仍缺乏方效的药物来终止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的病程,但在对其相关危险因素的了解以及不同阶段的具体治疗上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级描述了3种严重程度的急性胰腺炎轻症、中重症和重症1。通常需要手术治疗的对象主要为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pancreaticnecrosis,IPN),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案为创伤递升式策略2。笔者在SAP治疗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结合国内外SAP研究的进展,从治疗变迁、干预时机、内外科治疗方法比较三个方面对SAP进行系统性梳理。一、治疗变迁在过去的一个多世
3、纪里,SAP的治疗始终在内、外科之间反复徘徊。早在1889年,有学者就提出对于SAP早期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是十分守害的3。但这一观点提出卜余年后,一些学者认为SAP患者能够从早期手术治疗中获益。1925年,Moynihan提出广消创术联合腹腔引流的经典手术策略,这种手术策略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坏死4。1938年,Nordmann在镌国外科年会上总结治疗经验,认为对于SAP患者应行全面保守治疗,早期手术效果不佳,病死率高|51直至20世纪60至80年代,外科手术在SAP治疗中又重新确立地位,采用胰腺大部分切除甚至全膜切除以及清创引流为主要治疗方式,但病死率仍有40%50%6o20世纪90
4、年代,随着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生长抑索的发现、血液滤过技术的应用等,使得早期休克和器官功能衰羯导致的第一个SAP死亡高峰卜.降明显,但同时突出了后期胰腺和胰同感染导致的第二个SAP死亡高峰7。21世纪初,国内学者在SAP早期使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滤过技术治疗,明显降低了SAP早期病死率81在内、外科学者的共同努力K,SAP的诊治取得了重大突破,治疗理念也发生了变化,早期保守治疗、延期手术治疗的观点逐步被广泛认同。在对SAP发生发展机制深入研究后,形成了多学科团队(mu1.tidiscip1.inaryteam,MDT)诊疗模式,包括:重症医学科的重症监护、多器官功能保护与替代、早期容必复苏,感染
5、科抗生素的选择及联合使用,营养科的续货营养支持,超声介入科或放射介入科的穿刺引流,消化内科的内镜下引流术、坏死组织清除术,胰腺外科的各种微创坏死病灶清除术及出血、穿孔、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外科处理等。我国胆胰外科先驱张圣道教授致力于SAP的研究,提出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不同病程采用不同治疗的观点,建立r该病的全国诊治规范,使我国SAP治疗水平大大提高。2015年,我国制定了首部急性胰腺炎多学科诊治共识意见,指出SAP的救治尤其能体现MDT的作用,建议各中心成立MDT救治小组,主要由胰腺外科、消化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影像介入科、感染科、营养科等相关专家组成9。目前各单位可能存在SA
6、P患者收治于不同科室的情况,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所以成立胰腺疾病诊治中心尤为重要。但MDT应由哪个学科主导仍无统一模式,取决于各单位的现状。笔者希望有条件的单位能够成立“一站式胰腺中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牵头科室,以MDT模式规他SAP患者的诊治。现代外科治疗IPN以创伤递升式策略分阶段治疗理念为指导,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转变:微创化,甚至无创化;阶段化一循疔渐进,创伤递进;多学科化;专业化;多元化。二、干预时机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张圣道曾有类似表述:SAP清创时机的掌握如同摘水果,迟r,果子烂r;早r,果子没熟。只有果子成熟时,摘下的果子才香甜。这个比喻形象说明了手术干预时机对于治疗SAP的重耍性。
7、中国急性腆腺炎诊治指南(2021年)提出,当胰腺坏死合并感染时,IPN液耍手术治疗,手术应遵循延迟、引流和清创的原则。手术干预时机应至少延迟至发病4周以后10。在开放手术时代,对于早期未形成包裹的坏死组织行清除手术无法彻底清除坏死组织,也无法避免术后坏死组织继续发展,从而导致再次手术、器官功能恶化、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等情况。延迟手术有利于坏死灶局限及坏死组织充分液化,为后期手术彻底清除坏死蛆织创造有利条件,减少手术次数,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但在微创时代,微创引流能短解全身脓毒反应,促使坏死组织液化和包裹。与开放手术相比,坏死组织是否包裹对于内镜或经皮穿剌引流(percuta
8、neouscatheterdrainage,PCD)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11。1998年,Freeny等12报道了在CT引导F采用PCD治疗IPN患者,其理论是将腹腔内的毒素和各种代谢物去除,从而避免全身炎症反应以及器官功能障碍。来自个别研究的一些证据表明,早期PCD可减少IPN患者心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PCD也增加了逆行感染风险和医疗费用13,14。然而对于部分患者,可能连最简单的外科干预PCD都不需要,仅靠使用抗生素就可达到治愈,从而避免了微创及并发症发生。Rass1.an等15建议,胰腺坏死合并感染一旦明确,抗生素需立即使用,并且应尽量延迟行PCD等微创干预策略,当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
9、症状或实验室相关指标恶化时,再考虑予以干预。由于部分患者仅通过单纯抗生素治疗就可达到痊愈,所以微创干预力潜在被滥用的可能。今后研究的重点在于:当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升级为微创T预的时机选择。值得我们注意的是,2021年项由荷竺胰腺炎工作小蛆开展的为期4年的IPN外科干预时机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PoINTER)结果表明,对于IPN患者行早期世管引流对比延迟引流并无明显优势,而且在延迟组中,35%的患者仅通过使用抗生素治疗即可痊愈,这一结论甚至超越了外科感染须充分引流的传统治疗原则”6。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非教授认为,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在于该研究人组的患者经过严格筛选,其结果仅适用于符合POIN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重症 急性 胰腺炎 外科 干预 时机 策略 研究进展 全文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71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