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oc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doc(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数控技术专业建设依据1.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意义数控技术是一种集机、电、液、光、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它是制造业实现现代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在发达国家中,数控机床已经普遍大量使用,目前我国机床的数控化率仅为5%,而日本高达30%,美国超过了40%,国家规划在20XX,使数控化率达10%以上,数控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需56万台数控机床,这样算来,我国数年将增加4050万台数控机床,相应需要608O万数控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把制造基地转入中国,我国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国际制造业
2、加工中心,全国制造企业数控化是国家制定的一项科技战略发展目标,数控及其应用技术将成为各类加工企业的主要基本技术。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在有些地区有数控知识的高级人才年薪高达30万元,由此可见,数控专业人才缺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我国中西部的工业重镇、经济中心,装备制造业是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四个优势装备制造业输变电成套设备、数控机床、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船舶及配套产品,将成为技术水平先进,开发能力较强,生产规模最大的制造基地。到20XX,机床行业已形成数控制齿机床500台/年,数控车床2000台/年,数控磨床300台/年,各种数控
3、功能部件20000/年的生产能力,产品处于国领先水平。重点产品滚齿机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80%、剃齿机达到40、活塞加工专机达到30%,实现销售产值25亿元,20XX达到35亿元。通过我院对市以及西南周边地区的企业特别是大型兵工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数控人员每年需求量在3万左右,现每年仅能培养出8000人,供求矛盾突出,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尤为重要。2.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基础条件我院数控技术专业创办于1995年,是根据装备制造业需要,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最早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之一。数控技术专业作为我院的主干专业,20XX4月被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为 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专业,2
4、0XX8月被市教委批准为市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XX10月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该专业现有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2门,市级精品建设课程1门,教育部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制造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建设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市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数控技术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积累了十几年的办学经验,教学质量优良。建有设施良好的数控技术基础实训中心、数控设备维修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中心等校实践教学基地,有长安集团、中国嘉陵集团、机床集团等30多家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十几年来,数控技术专业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培养了数千名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型人才,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机械工业中发挥着重
5、要作用。二、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紧紧依靠汽车制造行业、摩托车制造行业,机床制造行业,兵器工业,通过二年建设,深入研究机械行业与地方装备制造业数控人才能力需求情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创新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重点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基础课程的系统化设计与实施,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实践课程体系。继续建设并实施理实一体化专业优质核心课程,进行液压与气动、机械设计基础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进行数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培养面向机械行业与地方装备制造业懂工艺、精编程、善操作、通维护、可提升的生产、建设
6、、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数控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把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在西南地区领先的重点专业,同时带动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群整体的建设与发展,更好地为机械行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三、专业建设的容1.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1现有基础按照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改革思路,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聘请建设工业集团、机床集团公司、长安汽车集团公司、西南车辆制造集团等行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同制定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共同开发行业企业认可的、具有行业特色的数控技术能力标准。探索和建立按企业用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生产性实训比例逐步提高到80
7、%以上,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比例逐步提高到80%以上,双证书获得率逐步提高到90%以上。初步构建了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2建设目标 进一步深入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完善、创新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机械行业和地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参照数控技术国家、行业职业标准,针对岗位群及职业发展需要,确定数控技术职业能力与岗位能力,重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深化顶岗实习、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和完善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相关制度。重点对构建的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进行实施
8、,在实践中对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3建设容1积极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根据装备制造业和机械企业的特点,积极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与地方企业合作办学过程中,通过引入生产项目,真实演练,校企互动,教师以工人师傅、生产调度员、技术员、车间主任等身份参与实训教学与管理,学生以企业员工、徒弟身份参与生产过程;在着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增强学生责任感以及团队精神。2 重点实施两个体系的构建坚持以数控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建立数控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职业岗位群需要为
9、目标,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企业需求为质量标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以岗位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一条主线,构建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二个体系,实施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二个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重点实施两个体系的构建,一是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基础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容不再按学科体系组成、实施,而是按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能力培养主线展开,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使基础课程的教学在保持系统的同时,与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二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将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融入教学环节,实
10、现双证融通。表1数控人才专业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已获市教委立项序号项目名称预期完成时间责任人1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11.12虹2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11.12秀华2.课程建设与教学容改革1现有基础 数控技术专业现有国家级精品建设课程2门,省级精品建设课程1门,教育部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制造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建设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建成了5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2建设目标 聘请建设工业集团、机床集团公司、长安汽车集团公司、西南车辆制造集团等行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容改革,继续建设并实施数控技术专业已有的5门理实一体化的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对液
11、压与气动、机械设计基础2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训条件进行建设,对教学容、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方法、教材进行改革。3建设容数控技术专业一是将重点进行液压与气动、机械设计基础2门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改革。二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专业课程按理实一体化设计,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梳理工作过程知识,遵循由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形成规律,设计综合性的学习型工作任务,进行理实一体化的课程的进一步建设。1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一是着重进行专业基础课程改革。重点对液压与气动、机械设计基础等2门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的教学容、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方法、教材进行改革。其中液压与气动课程建设将引入启发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控技术 专业 建设 方案 重庆 工业 职业技术学院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