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两宋辽金时期佛塔遗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代两宋辽金时期佛塔遗存.docx(4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五代、两宋、辽、金时期佛塔遗存辽、金砖石塔辽、金时期有大量的砖石塔。辽、金时期砖石塔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从造型上可以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华塔,二是平面形式主要是八角形,特别少量的方形。天宁寺塔原来叫天王寺塔,明代改称天宁寺,塔的平面是八角形,实心密檐。这是辽、金建筑塔的常常做法。因它只是佛教做礼拜的对象,所以不太重视塔内的空间。塔包括了塔基、首层的塔身,还有上面十三层的密排塔檐和塔刹四个部分。天宁寺塔高55.38米,塔身每面的宽度是6.14米,八角形,外观很像一个密檐楼阁,但上部檐子完全用仿木的,斗棋也是仿木的,只有第一层做了一些像木门窗、雕像这样一些楼阁式的处理。底下是须弥座,须弥座上在
2、束腰和平坐上雕刻有壶门、佛像、狮子壶。门是一些曲线的雕刻的纹样,上面有佛像,里面有狮子。平坐下用了砖刻的斗棋,还有菩萨、力士雕像等造型。整个密檐塔就是一个雕塑艺术品。还有大量的仰莲、勾栏、须弥座,须弥座上有壶门,壶门里有狮子造像。在首层塔身有门、力士,还有窗,特别精致。首层塔身以上是密檐,从第三层起先,塔檐起先出现收分,形成一种特别优雅的曲线。梁思成先生说:天宁寺有一种音乐的旋律在里头。斗棋等级并不高,五铺作。而且首层用了补间铺作一朵。以上各层的斗机用两朵。塔檐完全是6专刻的,像真的屋檐一样,是一座特别经典的密檐式塔。字。山西灵丘的觉山寺塔塔高43.54米,在首层塔身之上用十三层重檐,十三在佛
3、教里是个吉利的数昌黎源影寺塔也是十三层密檐,下面一层比较高。在下面一层和密檐之间加了一个小层,这层里加上城门,每个方向都有城门,城门两侧加了阙楼,似乎把一个城市给浓缩在里面了。城墙、城池轮廓清晰,是个大的雕刻艺术品。檐下斗棋用了斜拱,里面除了柱头、转角铺作,还有补间铺作都很精致。以上三座是辽代的。金代塔显得更为精纽I、瘦俏,显得细致、精致。临济寺肯塔这座塔河北正定的临济寺,河北正定临济寺是禅宗临济宗的祖庭,这座塔是一座禅宗高僧的墓塔。临济寺的这个青塔显得很细巧,下面首层很高挑。上面也是刻了有拱门、窗。在须弥座上也有斗棋、壶门等等的这种雕刻。有仰莲托着上面的整个塔身,塔刹也很精致。这座塔建于金大
4、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金代山西浑源圆觉寺塔。此塔建于1158年。塔平面是八角,有九重密桅,檐下用斗棋,也是实心密檐。塔有基座、有首层塔身、各层的塔犍、还有塔顶,一般都是四个部分。基座往往是须弥座,须弥座雕刻着舞乐伎人、花鸟禽兽。这个造型跟青塔不一样,尤其塔刹部分,塔顶部分显得更有特点,特别独特。在塔的造型上,辽、金时代的工匠发挥了极大的想象力和创建力。辽宁北镇的崇兴寺密檐式双塔这也是辽代的塔。它建于辽道宗天祚年间,也许在公元935到937年,比宋还要早一点。由道宗皇后出资建设,里面供有多宝如来佛和释迦牟尼佛说法的场面。这是按妙法莲华经里的一个佛经的故事建的。这个塔很好玩,两个塔的高度和塔
5、跟塔的距离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塔的距离是四十三米,东塔和西塔高都在四十三米左右。可能是施工有误差,一个是43.85米,一个是42.63米,特别接近。八角形十三重密犍反映了古代在空间设计上也有一些刻意的处理。双塔的形制也很接近,也是基座、首层塔身、密檐、塔刹四个部分,首层塔身上也有佛龛、雕刻,平坐下和首层樵卜.都有斗桃,各层密檐下都有这种叠部的出檐。两个塔建筑遥相呼应,显得很雄壮。楼阁式塔一般在汉地,往往是用木楼阁,便于登临。内蒙占呼和浩特辽万部华严经塔它位于呼和浩特东郊白塔村,八角七层,砖石楼阁式。楼阁塔的层檐数十三层就不太简洁了。这座塔建于辽圣宗时期,外观完全是个木楼阁的感觉。塔用了厚壁筒体式
6、结构,中心部位设有两部楼梯,可以供应上和下。塔的现存高度是43米。塔顶经过后世的重修,所以我们很难了解它原来的样子,塔的下部是八角形的须弥座,座下面还有一个方形的台基,须弥座上有覆莲,束腰,斗棋,平坐栏杆,平坐之上是三层仰莲砖雕。仰莲一般是用在密槽塔里,但是这座楼阁式塔也用了仰莲,说明辽代工匠把一些手法通用了。仰莲之上是塔身,塔身上有许多门窗的雕刻。檐下斗棋的雕刻,檐子的雕刻门窗分真假门窗。奇数层南北两面是真门,偶数层的东西两面是真门,其他面都是假门。有拱券门,说明拱券技术当时已经起先。然后出现了补间铺作、斜桃这种做法,大量的雕像。虽然是楼阁式塔,仍旧走一个完备的雕塑艺术品。在内蒙占还有一座楼
7、阁式塔,内蒙占巴林佑旗的辽庆州释迦舍利塔,俗称庆州白塔庆州白塔是庆州遗址上西北隅的仅存的一座辽代建筑,它建于1046年、辽兴宗重熙卜五年。这座塔更像一个楼阁塔,因为它收分比较明显。塔是八角七层,中国人讲七级浮屠,七层是作为楼阁式塔比较适中。厚壁空心楼阁式塔,塔的中心有阶梯,原来是可以登塔的,现在因为久了,楼梯已经坏了。楼梯一般都是木头的,有的破塔也可以用的做楼梯。现在第一层改成了经堂,各层塔是有空间的,而且每层都用了一个穹隆顶,用砖做穹隆,穹隆技术在辽代也很成熟了。塔下面是个四方的台基,台基上有八角形的须弥座,耸立着七层的塔身,上面有塔顶、塔刹,整个塔的高度比较高73.27米,台基的高度是3.
8、8米,台基以上的塔身高度就是69.47米。这是辽、宋塔中比较高的一座。而且通体臼色,游牧民族特殊喜爱白色,辽是契丹人、蒙占人,喜爱臼色。白是名贵的颜色。所以北京城元大都宫殿里白琉璃瓦顶用白琉璃瓦做屋顶很独特,汉族人对白色比较忌讳,白色代表西方,代表一种没落,代表一种丧葬的氛围。一般隋唐时代的塔多数是方形,到辽、金时代多数是八角形,但是有一个特例,就是辽宁的朝阳北塔.辽宁朝阳市北部的朝阳北塔走方形密檐塔。方形密檐塔在唐代许多,都是一些像法王寺塔,包括长安城里还有几座。这座塔的前身也是一座唐塔,它在唐塔的时候是十五层檐子,但是到了辽代以后可能塔有些残缺,就在下面的四层檐子加了一个方座,变成了首层。
9、这样还剩十一层,十一层这个数不太吉利,后面又加了两层檐,就变成底下有一个大方座,上面有十三层檐子的这样一个方形的密檐塔。总高是42.6米,它的外观很奇妙。下面这个大基座完全成一个大雕刻,四面都是浮雕,上面再加上密檐,整个像是一座精致的大雕刻。塔为废筑的筒体结构,说明它的中心还是空的,但它是上不去人的。塔的下层一一夯土层曾经有一些排列整齐的石柱础,说明在唐塔之前很可能有过塔,也可能是个木塔,但是已经毁了。后来唐塔盖了一个十五层的方形密檐塔,后来乂被辽人给包了它的底座,上面加了两层这样的一个格局。外观还是很精致的,同时塔内还有地宫和天宫,塔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藏舍利或者佛经。它往往是有地宫的,这座塔的
10、天宫现在已经发觉了,在十二层塔的檐内,它用石板做了一个六面体,里面藏的是佛舍利,还有金塔、鎏金的银塔、菩提树、宝盖、经塔等文物。这个天宫损坏后修理过。人华和花是相通的。现存辽代华塔有两座。北京房山的陀里华塔,建于辽咸雍六年、1070年。一种特殊的辽、金塔花塔,也叫华塔,白g河北E润车轴山的寿峰寺药师塔。这两座塔在造型上很接近。都是在须弥座的八角形首层塔身之上,用了满布雕刻的近似圆形的上部塔身。另外一座华塔,河北曲阳的修德寺华塔这座塔很可能是宋代建的,所以说宋没有华塔也不精确。因为它在河北,离辽很近,工匠会来回走,为造塔供应了技术支持。更重要、需特殊强调的金代的正定广惠寺华塔正定广惠寺华塔造型特
11、别奇妙,保存有唐、宋时期的遗迹。说明它此前有塔,甚至还有人认为有宋代的题刻,所以这座塔究竟精确建立年头是什么时候,说不清。碑刻上说是金代,可能是金代重修过的。但走塔内有题记是北宋的,也可能是在原塔的基础上加以犷展的。它塔的平面很怪,有中心塔,四角有四座小塔回绕,很像一个金刚宝座塔的前身,金刚宝座塔是四个塔,中间一个大塔。中间那个塔上面加了一个华塔,中心大塔分上下四层,残高是31.27米其中一、二、三层是八角形,到了四层处一个很高的圆形的高筒粗钵,一、二层是双套筒。中心有塔心室、四周有回廊。一层被四个小塔遮挡,每个小塔是六角形,很奇妙。四层的华塔上雕满了雕刻。宋代砖石塔宋代建筑很宏大很华丽,但它
12、的遗存不丰富,至少没有木楼阁塔。尽管它有许多记载,但没有实物,塔幢保留还相对多一点。辽代的砖塔兼有楼阁式和密檐式两种。现存金代砖石塔,除了华塔以外几乎全是密檐塔。因为少数民族文化更简洁接受那种宗教的神奇的东西,所以不像汉族有一种好用理性:盖塔为了登临。宋代汉区几乎全部的塔都是楼阁式塔,能够登临。在材料选择上,宋塔有前筑楼阁式、有石筑楼阁式以及琉璃饰面的楼阁式塔,有多种砖石楼阁。乐山灵宝塔应当说是唯一的密檐塔。宜宾的旧州白塔宜宾的旧州白塔和乐山灵宝塔这两座还算是汉地的密檐式,已经进入宋代了。但是大量的都是砖筑楼阁式,跟辽的破筑楼阁式在形式上很接近。看几个例子:四川大足的北山多宝塔这是个楼阁式塔,
13、很简洁,特别像辽塔。檐口也很简洁,没有那种假的木犍,完全是砖登涩檐,也没有平坐。最重要的楼阁式塔,定州开元寺的料敌塔。它是目前所存中国佛塔中最高的,84米。它同时兼有多个功能。估计藏佛经可能是障眼法,它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能够观望辽兵动向的瞭敌塔,带有军事眺望性质。因为它在定州,离辽兵边界很近,那个地方又地处平原,盖一座高塔,在塔的顶层距离地面也许7。多米,眺望北边的动向,都可以看得很清晰,所以说是瞭敌塔。不管怎么说,它是中国现存佛塔中最高的一座砖塔。塔的造型八角形平面,它在首层用了一个回廊,然后再往上走,出现了一些穿过中心线的斜梯,塔共有十一层。四个正面都有拱券洞门其余四个面东南、西南、东北、
14、西北四个斜面是砖砌的假窗。四个洞门很重要,是用来视察四周的空间。它还有一个有不同的地方,就是它的塔顶用了八面坡,上面有八条戕脊,这个塔脊跟一般做法不一样,似乎个木屋顶。塔刹的基座上有上仰的忍冬花叶,不是仰莲,而是用忍冬花叶来仰的。塔刹基座上面还有相轮。它的首层也有些奇妙的地方,它用了尖拱穹隆的塔心室,穹隆是八条拱肋,这种尖拱的做法在欧洲哥特建筑用的许多,而用拱肋做穹隆的做法是文艺宜兴时期的一个经典建筑佛罗伦萨大教堂用的。这座建筑虽然它空间小,但结构理念是一样的,像尖拱,但是用了拱肋,形成一个拱券。因为它上面要压很重的塔,必需要有这种比较困难的结构,也说明在结构上中国人很早意识到了这种拱肋和穹隆
15、的做法,比佛罗伦萨大教堂至少早四百多年。内部为了考虑到塔的稳定性,尽量地是用了十字交叉的楼梯布置,这样对塔身造成最小的危害。即使这样西北面在一次地震中也曾经坍塌过。安徽蒙城的万佛塔各层空间有带回廊,有带方形和八角形塔心室。辽代有一个在大殿前做双密檐塔的做法,在唐代寺院就有,宋、辽寺院也万佛塔处于一个湖心岛上,它的塔名原来叫兴化寺塔,曾经又叫过慈氏寺,慈氏寺就是祭祀弥勒的。后来寺院没了,只有塔。这个塔上面有琉璃前面的雕像,有有八多尊佛,近万尊,所以当地人叫它万佛塔。塔的造型完全是楼阁的造型,砖筑。墙面上镶嵌了许多琉璃的瓦饰、雕饰,平面是八角。高十三层。底层每边长是3.1米,总高是42.5米。越往
16、上它可能空间形体越小,做不了回廊,就做一个方形小室或者八角形小室。塔在设计的处理上还是很精致的。渐渐多起来了。罗汉院双塔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罗汉院双塔塔建于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基本是宋代的风格。玲珑透剔的这样双塔,它之间间距刚好是塔高。它本身很瘦小、很高,塔的间距没有那么大,刚好可以透过塔的两个间距望见佛殿。这两个塔一个叫功德塔,个叫舍利塔。舍利塔确定是藏舍利的,功德塔可能是某个人为了表现做佛的功德建的塔。形制相同,八角七级,空筒楼阁式,高度也许30米左右。各层通过用个方形按45度交织布置,这样使得受力比较匀称。塔的立而和剖而砖檐是叠涩出檐,然后檐上再加塔是砖筑形式,但是外观是木结构感觉
17、。上瓦,再加石砌平台,这样就感觉很像木楼阁。各层塔檐都用了瓦、用了翘角,翘角翘得很高,很像南方那种起翘的感觉。塔身用了倚柱、门洞、直板假窗、阑额、斗机,特别像个木楼阁塔,现在看仍旧很精致。宋代还有一座特别特殊的塔,砖筑琉璃饰面塔,我们叫它铁塔。开封祐国寺铁塔是个琉璃饰面塔,为什么叫铁塔?因为它用的琉璃饰面完全必铁红色,是琉璃,又是铁红色,完全像一个铁筑的塔,所以习惯上叫铁塔。这个地方原来是一座木塔,就是开宝寺塔,有八十多米高,曾经向西北倾斜,只有在第一层和顶层有可以停留的塔心室,其他部分就是楼梯而已,然后各面加假窗,假窗是安佛龛。楼梯是旋转上去的,在塔心旋转。塔身和塔檐都是琉璃砖包砌,颜色是铁
18、天、麒麟、龙、宝相花。红色。塔的表面雕饰有佛像、菩萨、塔檐用的是琉璃砖瓦,檐下用的琉璃斗棋,完全是个琉璃塔。斗棋的形式也比较细密。塔顶是一个八角形的屋顶,上面加了个宝珠。要做到整体镶嵌,塔身的建筑构件必需要标准化、定型化,所以它外立面镶嵌的这些仿木构门窗、倚柱、斗桃、阑额、塔檐、平坐也许有二十八种不同的标准构件拼砌而成,要烧制好再安装,古代建筑的标准化和定型化水平已经很高了,可以拆装。假如这个塔完整地拆下来,在别的地方还可以拼起来,工艺水平很高。琉璃烧制技术也还蛮高,至今仍旧保存很好。宋代石塔,最重要的值得留意的是泉州开元寺双石塔泉州开元寺原来是唐代的寺院,唐代时寺院规模很大,是个大寺院的格局
19、。后梁闽王王审知在这儿建了两座木塔,是这两座塔的前身。南宋时,这两塔木塔焚毁,南宋重新改作砖塔后来乂改作石塔。这两个塔一看就像一个大寺院的前部空间,特别地气派,很震撼,但塔的形式完全是仿木楼阁,两塔分别立于大殿两侧,之间的距离有二百米,特别开阔,明显是一个大寺院的前部空间。西边是仁寿塔,东边是镇国塔,两座塔的平面都是八角形,筒体带塔心柱。外观是仿木构,中间有一个实的塔心柱,两个塔的高度有些微差。仁寿塔(西塔),45.066米。须弥座是1.2米,八角形每边长是7.6米,对角线的长度是22米。镇国塔(东塔)48.27米,略高于西塔。八角形,里面边长7.5米,斜对角线18米,然后比西塔略粗一点,也略
20、高一点。四川邛味的石塔寺的石塔这也是南宋的塔,叫释迦如来真身宝塔。位于四川邛蝶兴奋乡石塔寺,寺的原名叫大悲寺,建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塔也是同时建的。寺内还有其他殿堂,由于是木构,都已经改造过了。只有塔还是南宋的东西。好玩的是它是方形塔,下面有一层副阶,上面事实上是密檐的做法,十三级密檐塔。高十七米,下面有个副阶廊,造型很怪,它很可能保存了一些唐代塔的做法,这种塔在南方地区很少见,北方也见不到。上面的宝珠可能是后来重修过的。宋代还有一种塔,特殊地怪。它代表了汉地的思维,砖心木檐塔。汉地文化它崇尚好用理性。建木塔时发觉木塔常常会毁,干脆用砖来建,砖建完以后外面做成木檐,感觉跟木塔是一样的,
21、既可以登临,也可以欣赏。外面看很像清塔,其实塔心完全是宋代的。外面的塔檐、平坐是木结构,苏州有两座砖心木檐塔,苏州报恩寺塔和苏州瑞光塔,这两座塔都是宋代的遗构。当然后世有修理,外观已经是清式做法了。苏州报恩寺塔是清代重加的,角翘特别地高,完全是一个清代的晚期塔的造型。杭州的六和塔在钱塘江边上,是风水塔,为/镇钱塘江潮。它原来也是个砖心木檐塔,宋塔。内部砖做的斗棋及砖的彩画的痕迹都很清晰。清代重修,加了很大的屋檐,显得很臃肿,现在的六和塔感觉并不太好。梁思成先生把塔心量下来后做过一个复原,那个复原很美丽,应当是原来塔的造型。清代加的就比较拙。苏州的瑞光塔它是保存比较好的一座含有宋代余韵的砖心木檐
22、塔。塔心室内刻的北宋佛像题记和文物证明这个塔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始建,1030年建成。塔的平面是八角。外观是七层楼阁,首层檐下有副阶,但是没有重檐,这是北宋的做法。应县木塔首层是重檐带副阶,它带副阶没有重檐,更节约木料,又达到了外廊的效果,造型也挺好看,说明汉族比较好用理性。浙江湖州的飞英塔,也是砖心木檐塔这座塔很奇妙,它是一个塔中塔,塔外有塔,塔内有塔,内外两座塔。外面是一个砖心木檐的楼阁式塔,塔内有座石雕的小型舍利塔。这个舍利塔很可能唐代就有r,唐咸通五年。然后又在外面重新建了木塔,唐代就建了。南宋绍兴十二年因为雷击,外面的木塔毁了,再重新建一个砖心木檐塔。宋建,明清有过修理,当地
23、人把他看过风水塔。塔外观是七层塔檐,六层塔身的平坐,塔檐和平坐都是木结构做法。四个正面有门洞,里面是五层八边的残塔,是个石塔,残高14.55米,也是个八边形的塔。塔内有佛涅槃,一佛二弟子、西方三圣等雕刻,是个雕刻艺术品。州光孝寺塔、明代的山东聊城铁塔、宋代当阳玉泉寺塔。中国占代人在建立佛塔方面的创建力可以说发挥到极致,有一些特殊材料建成的塔。金属铸造的佛塔:五代时候的广玉泉寺塔是个楼阁式的很高的塔,它的塔名叫佛牙舍利宝塔。立在玉泉寺的山门前面,特别秀美、高挺。上面有宋代嘉祐六年的牢记,应当是建于嘉祐六年、北宋1061年,那么塔身的牢记还记录了它的用铁量,用了七万六千六白.斤铁,折合53.3吨。
24、这座塔的佛塔平面是八角,十三级,仿木楼阁,高17.9米,。由塔座、十三级塔身和塔刹组成。塔座是双层须弥座,每角各有金刚力士像一尊。塔身四面有避门状的塔门,四面有佛像、菩萨,还有各种花纹纹饰,塔门按四十五度方向交织布置,这样铸造起来稳定性比较好。它很瘦高,外观上完全是仿木楼阁。除了首层塔身用了一圈副阶柱,然后干脆就平坐上去,上了上层塔,塔檐下每层还都用了补间铺作。斗桃还是很标准的,六铺作单杪双下昂偷心的做法,星期佛教斗棋的做法。而且铁塔在檐椽、瓦垄都特别仿照真实的木塔。塔身上有倚柱、有门窗、有佛像雕刻,是铁雕。各层塔的斗桃也是完整的,特别精致。基座、须弥座还有力士、山海纹、雕像,而且塔可能稍稍有
25、点往西北倾斜,可能考虑它很高很细挺,风久吹了之后会吹斜,干脆西北风预先往西北斜一点。塔刹比较箍洁,三层宝珠。是一座铁塔木楼阁,将近18米,这应当是建立史、铸造史上的奇迹。反映了中国古代铸造水平和建筑的连接。而且它装配水平很高,它不是一次铸造,确定是拼装的。拼装做模、咬扣经得起T年风雨,工艺水平是很高的。福州千佛塔国跋山.千佛的塔福州涌泉寺天王殿前面有两座双陶塔。陶塔原来并不在涌泉寺,而是在福州南台岛的龙瑞寺,后来迁到这里。一边一座,正好在山门前面,是玲珑透剔的两座楼阁式塔,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烧制的,八角九级仿木楼阁。塔高6.83米。因为很细而显得像是许多层的楼阁,9层,底坐直径1.2米。塔下有八角的石制台基,各角有力士造像,表门内有舞狮的造像。三层是仰莲托着的平座每层都用了倚柱、阑额、地椎、斗棋等承托,完全像个木楼阁,特别精致。塔檐有用泥塑烧出来的那种瓦垄、瓦当、椽子、飞子,跟木楼阁特别接近。塔身四面都有佛龛,佛龛内有佛造像,其余四面也有匀称分他的佛像,每座塔的佛像总数达到了一千多尊,至少是千佛塔。它的烧造水平很高,必需要先用泥做出来,烧出来然后再拼装上,拼装是有难度的,说明古代人在陶的烧制技术和建筑的预制构件的预制化、标准化和拼装化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74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