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docx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论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内容提要: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所不行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探讨目的是使企业了解当前的信息化潮流,驾驭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希望对我国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起到肯定的意义。本文认为: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应以创新理念为先导,以人为本,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特殊要注意信息技术的好用性、适用性和时效性,结合企业的自身条件,最大限度地集中整合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通过信息技术的创新带动企业管理的创新,把信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形成收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放大、增值功效,树立企业的竞争优势。一、信息技术简介(一)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是
2、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得、加工、存储、传输与运用的技术之和。详细的: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得与处理的各种学问、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得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得技术包括信息的搜寻、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
3、ernet搜寻器中的技术等。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运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1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限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化、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
4、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二)信息技术的特点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一一技术性。详细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娴熟性,阅历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2、信息技术具有区分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一一信息性。详细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确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的意义1、信息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随着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进展,世界对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长,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对于各个国家、地区、企业、单位
5、、家庭、个人都不行缺少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在这种状况下,信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特殊是发达国家竞相投资、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部门。2、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信息技术代表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使人们能更高效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运行效率。就传统的工业企业而言,信息技术在以下几个层面推动着企业升级:(1)将信息技术嵌入到传统的机械、仪表产品中,促进产品智能化、网络化”,是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的重要方。这项工作往往被称为“机电一体化”。(2)计算机协助设
6、计技术、网络设计技术可显著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实力;(3)利用计算机协助制造技术或工业过程限制技术实现对产品制造过程的自动限制,可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成品率;(4)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统一整合调配企业人力物力和2资金等资源,实现整体优化。(5)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进行供销链和客户关系管理,促使企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的升级,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也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力武器。3、劳动力结构正出现巨变随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人们的就业结构正从农业人口为主、工业人口为主向从事信息相关工作为主转变。以美国为例,1956年,美
7、国的“白领人数第一次超过“蓝领,到1980年,美国就业比例为:农、林、渔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38%,采矿业和建筑业占723%,制造业占22.09%,服务业占67.2%0这种趋势进一步发展,到1997年其农、林、渔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2.63%,采矿业和建筑业占6.88%,制造业占16.08%,服务业扩大为73.34%。服务业中,除了极少部分传统服务业外,绝大多数是从事与信息处理、信息服务有关的职业。对于这种趋势,美国学者总结说:“从农夫到工人再到职员,这就是美国的简史.“我们现在大量生产信息,就像我们过去大量生产汽车一样。”4、信息技术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信息技术在全球的广泛运用,不
8、仅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率,而且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已引起传统教化方式发生着深刻变更。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远程教化技术以及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使学习者可以克服时空障碍,更加主动地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速度。特殊是借助于互联网的远程教化,将开拓出通达全球的学问传播通道,实现不同地区的学习者、传授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和沟通,不仅可望大大提高教化的效率,而且给学习者供应一个宽松的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远程教化的发展将在传统的教化领域引发一场革命,并促使人类学问水平的普遍提高。互联网已经成为科学探讨和技术开发不行缺少的工具。互联网拥有的
9、600多个大型图书馆、400多个文献库和100万个信息源,成为科研人员可以随时进入并从中获得最新科技动态的信息宝库,大大节约查阅文献的时间和费用;互联网上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和交互性,使身处世界任何地方的探讨者都可以成为探讨伙伴,在网上进行实时探讨、协同探讨,甚至运用网上的主机和软件资源,来完3成自己的探讨工作。(四)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显著成效,促使世界各国致力于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巨大需求又驱使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心,从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技术驱动与应用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三网融合和宽带化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大方向。电话网、有
10、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是指它们都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在网络技术上走向一样,在业务内容上相互覆盖;电话网和电视网在技术上都要向互联网技术看齐,其基本特征是采纳IP协议和分组交换技术;在业务上要从现在的话音为主或单向传输发展成交互式的多媒体数据业务为主。三网融合不能简洁地理解为把三个网合成一个网,但它的确打破了原有的行业界限,将引起产业的重组与政策的调整。随着互联网上数据流量的迅猛增加,特殊是多媒体信息的增加,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日益提高。增大带宽,是相当长时期内网络技术发展的主题。在广域网和城域网上,以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为代表的全光网络技术引人注目,带动了光信息技术的发展。宽带接入网技术
11、多种方案绽开了激烈的竞争,鹿死谁手尚难见分晓。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和建立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之上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向信息个人化的目标前进。互联网的应用开发也是一个持续的热点。一方面电视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家用电器和个人信息设备都向网络终端设备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网络终端设备的多样性和特性化,打破了计算机上网一统天下的局面;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化、电子媒体、网上消遣技术日趋成熟,不断降低对运用者的专业学问要求和经济投入要求;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网门服务等技术的提出和服务体系的形成,构成了对运用互联网日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进入社会生产、生活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企业管理 中的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79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