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的管理现状.docx
《ERP系统的管理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RP系统的管理现状.docx(1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节ERP概念及开展史ERP原理近年来,随着各大媒体的广泛报道、各种研讨会的大量召开,ERP像照风1.样席卷神州大地,各行各业似乎都觉得自己与ERP有关。与此同叶,原来的MRPn软件改头换面变成了ERP.原来没有相关产品的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ERP软件,似乎只有冠以ERP的软件才上档次、够水平。而用户却眼花缭乱,刚刚用上了财务软件,才知道了MKP.MRPII,又来了ERP,那它们到底是什么呢?在这一章里,我们将看更介绍ERP的相关概念和它的开展史,以及ERP在我国工业企业中的应用状况。ERP就念及开展史供给钱和信息集成是ERP原理所依据的两项最根本的概念。理解ERP,首先要理解供给徒和信息集成
2、。1.1.1.供给钺供给使(Supp1.yChain)一词是按原文宜译的,也称供给优或供销鞋,但实质它含有“供”与“需”两方面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供需链。供给链就会早在80年代就已经提出,近年来同后勤保证体系(1.ogiStiCS)一起,已为制造业管理文献和软件普遍采用。“1.ogistics”一词的原意是后勤学,最初用于军事科学;狭义的后勤只包括武器装备和各种军帝品.广义上讲,还包括了军事行动中各类人员和资源的调动。现代管理往往以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为例来说明“1.ogistics”的意义,并把它应用于制造业的方案与控制原理中,实现按规定时间.规定的地点,得到规定数量的“军备品(物料)”.因此
3、,我们可以把“1.ogistics”理解为一种“需求保证体系,以与“质量保证体系”相照应。供绐佳虽然是在ERP/MRPII之后开展起来的现代管理哲理,但是用它更能说明ERP/MRPH的中心思想。各种用于制造业的现代管理思想,也都融合了供给倭的概念。1997年起,APICS的CPIM资格考试增加了供给链的内容,说明其重要性。任何制造业都是根据客户或市场的需求,开发产品,购进原料,加工制造出产品,以商品的形式销售给客户,井提供售后效劳。物料(在ERP系统中,物料一词是所有制造方案对象的统称)从供方开始,沿着各个环节(原材料一在制品半成品一成品商品)向需方移动。每个环节都存在“需方”与供方”的对应关
4、系,形成一条首尾相连的长梃,成为供给锥。在供给链上除了物料的流动外还有信息的流动。信息有两种类型,其中需求信息(如预测、销售合同、主生产方案、物料需求方案、加工单、采购订单等)同物料流动方向相反,从需方向供方流动;由察求信息引发的供给信息(如收黄入库单、完工报告、可供销售量、提货发运单等),同物料一是沿着供给链从供方向需方流动。从形式上看,客户是在购置商品,但实质上,客户是在购置提供给自己的效益,也就是购置商品的市扬价值(使用价值)。各种物料在供给琏移动,是一个不断增加其市场价值或附加值的增值过程。因此,供给链也有增值链(Va1.ue-addedChain)的含义。企业的竞争力在于其经营战略能
5、使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结果,同其竞争对手相比,能提供给客户更多的市场价值,同时获取较多的利润。正因为有市场需求,才产生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而任何业务活动都会消耗一定的资源。消耗资源会导致资金流出,只有当消耗资源生产出的产品或效劳出售给客户后,资金才会重新流回企业.并发生利润。因此,供给链上还有资金的流动。为了合理利用资金,加快资金周转,必须通过企业的财务本钱系统来控制供给链上的各项经营生产活动;或者说,通过资金的流动来控制物料的流动O供给假的原理图见1.1.1。图中销售一环,可能是企业内部的业务,也可能是企业外部的销售代理,因此,标识在企业的边椎线上。图1.1.1供绐链原理图1.个企业的原料是它
6、供方的产品,供给链以类似的形式从企业向供方延伸:这个企业的成品又会是它需方的原料,供给钺又向密方是伸.整个社会生产就是一条首尾相连、交叉错纵的供需长链;它说明企业内需的物流同供需双方的物流是息息相关的。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必家同它的需方和供方密切相连,并把它们纳入自己的方案与控制系统。可以说,供给链是一种说明商品生产供需关系的系统工具。ERP从供给能的柢念出发改变企业的经营战略思想,若眼于供给会上物料的增值过程,保持信息、物料和资金的快速流动,处理好各个环节的供需矛盾,以企业有限的资源去迎接无限的市场机遇。要求以最少的消耗、最低的本钱、最短的生产周期产生出最大的市场价值和利润。管理信息集成就是要
7、集成供给优上所有流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决策依得。管理信息系统不仅限于企业内棉,还应集成与企业有关的外部信息,包括供给商和客户的信息;这也是精益生产和敏捷生产的主要精神。供给链处于一个动态的环境,企业为了对瞬息万变的信息及时作出响应,必须延立信息集成系统。1.1.2::曹ERP的一个集成特点,就是表达管理信息的高度某成,这是ERP同手工管理的主要区别。管理信息集成的标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说明:1,信息必须标准化,有统一的名称、明确的定义、标准的格式和字段要求;信息之间的关系也必须明确定义;2、信息的处理程序必须标准化,处理信息要遵守1.定的规程,不因人而异;
8、3、信息的采集、处理和报告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没有冗余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工作。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4、在范围上,集成了供给链所有环节的各类信息;5、在时间上,集成了历史的、当前的和未来快期的信息;6.各种管理信息来自统1.的数据库,既能为企业各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所共享,又有使用权限和平安保密措施;7、企业各部门按照统一数据库所提供的信息和管理事务处理的准则进行管理决策,实现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管理信息集成的效果,决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在质量上的飞跃。信息集成和标准化管理是相辅相成的,标准化管理是ERP运行的结果,也是运行的条件。应当按照统一的程序和准则进行管
9、理,既不因人而异,随心所欲,又要机动灵活,适应变化的环境。在剧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管理信息集成系统必将成为所有制迨业在经营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手段。1. 1.3ERP概念ERP(EnterpriseResourcesP1.anning,“企业资源方,案”),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给出它的定义:1)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IerGroUPInc.提出了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整(NanUfaCtUringReSOUrCeSP1.anning,“制造资源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而成的面向供给链(SUPP1.yChain)的管理思想;2是琮
10、合应用了客户机/效劳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时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笫四代语吉(IG1.),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3)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图1.1.2ERP概念层次图ERP的概念层次可如图1.1.2所示。所以,时应于管理界、信息界、企业界不同的表述要求,ttERP分别有着它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本书由于主要是针对于企业界的应用,因此主要是采用第三种定义方式。对于企业来说,要理解“企业资源方案”(ERP),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企业资源”。简单地说,“企业资源”是指支持企业业务运作和战略运作
11、的事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财、“物。猾此我们可以认为,ERP就是一个有效地组织、方案和实施企业的“人、财、“物”管理的系统,它依靠IT的技术和手段以保证其信息的集成性、实叶性和统一性。ERP最初是一种基于企业内需“供给转”的管理思想,是在MRP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给出了新的结构。它的根本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联接的供给链,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管梢、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效劳维护、工程技术等。坡早采用这种管理方式的是制造业,当时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的库存物料管理,于是产生了MRp(物料需求方案)系统,同时企业的其他业务部门也都各自迂立
12、了信息管理系统,诸如会计部门的计算机帐务处理系统.人事部门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等,而这些系统早期都是相互独立,彼此之间缺少关联,形成信息孤岛,不但没有发挥IT手段的作用,反而造成了企业管理的重复和不协调。在这种情况之下,MRPI1.应运而生。它围绕着“在正确的时间制造和销售正确的产品“这样一个中心,将企业的“人.、”财”、“物”进行集中管理。ERP可以说是MRPI1.的一个扩展。第一,它将系统的管理核心从“在正确的时间制造和销售正确的产品”转移到了“在最正瑞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企业的最大增值:第二,基于管理核心的转移,其管理范围和领域也从制造业扩展到了其它行业和企业;第三,在功能和业务集成性方面,
13、它梆有了很大加强,特别是商务智能的引入使得以往简单的事物处理系统变成了真正智能化的管理控制系统。在理解ERP的概念时,我们必须认识到:kMRP是ERP的核心功能只要是“制造业,就必然要从供给方买来原材料,经过加工或装配,制造出产品,销售给需求方,这也是制造业区别于金融业、商业、采掘业(石油、矿产)、效劳业的主要转点。任何制造业的经营生产活动都是围晓其产品开展的,制造业的信息系统也不例外,HRP就是从产品的结构或物料清单(对食品、医药、化工行业则为“配方”)出发,实现了物料信息的集成个上小下宽的锥状产品结构:其顶层是出厂产品,是孱于企业市场销售部门的业务:底层是采购的原材料或配套件,是企业物资供
14、绐部门的业务;介乎其同的是制迨件,是生产部门的业务。如果要根据需求的优先顺序,在统一的方案指导下,把企业的“销产供”信息集成起来,就离不开产品结构(或物料清单)这个基础文件。在产品结构上,反映了各个物料之间的附属关系和数量关系,它们之间的连线反映了工艺流程和时间周期;换句话说,通过一个产品结构就能够说明制造业生产管理常用的“期量标准”.VRP主要用千生产“组装”型产品的制造业,如果把工艺流程(工序、设备或装置)同产品结构集成在一起,就可以把流程工业的特点融合进来。通俗地说,VRP是一种保证既不出现短蜒,又不积压库存的方案方法,解决了制造业所关心的缺件与超储的矛盾。所有ERP软件都把MRP作为其
15、生产方案与控制模块,MRP是ERP系统不可缺少的核心功能。2. MRPH是ERP的重要组成MRP解决了企业物料供需信息集成,但是还没有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益。MRPH同MRP的主要区别就是它运用管理会计的概念,用货币形式说明了执行企业“物料方案”带来的效益,实现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集成。衡量企业经营效拉首先要计算产品本钱,产品本钱的实际发生过程,还要以MRP系烧的产品绪构为基础,从最底层采购件的材料费开始,运层向上将每一件物料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费(间接本钱)累积,得出每一层零部件直至最终产品的本钱。再进一步结合市场营销,分析各类产品的获利性。MRPI1.把传统的张务处理同发生怅务的事务结合起来,
16、不仅说明怅务的资金现状,而且追溯费金的来龙去脉一例如将表达债务债权关系的应付帐、应收帐同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集成起来、同供给商或客户的业纸或信誉集成起来、同销售和生产方案集成起来等,按照物料位置、数量或价值变化,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使与生产相关的财务信息直接由生产活动生成。在定义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科目之间,按设定的借贷关系,自动转帐登录,保证了“资金流(财务帐)同”物流(实物帐)”的同步和一致,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干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时做出决策。ERP是一个高度某成的信息系统,它必然表达物流信息同资金流信息的集成。传统的MRP1.1.系统主要包括的制造、供销和财务三大局部
17、依然是ERP系统不可跨越的重要细成。所以,MRPH的信息集成内容既然巳经包括在ERP系统之中,就没有必要再突出MRPII。(但是由于ERP是以MRPH为核心开展起来的,而且我国企业应用MRP1.【的时间较长,ERP的应用是近些年的事情,因此我们在以后的章节里常常二者并用,ERP/MRPII实际上是指同一个企业管理理念在不同时期的开展程度和开展阶段。)结论:从管理信息集成的角度来看,从MRP到MRP1.1.再到ERP,是制造业管理信息集成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每一次进展都是一次重大质的飞跃,然而,又是-脉相成的。时MRP、闭环MRP.MRPH及ERp而言,虽然后者是从前者开展来的,但并没有绝对的某项
18、技术落后过时或后者将取代前者的含义。1.1.4ERP的开展史一、企业管理理论的开展过程:40年代:为解决库存控制问逝,人们提出了订货点法,当时计算机系统还没有出现。60年代的时段式VRP:随若计算机系琉的开展,使得短时向内对大量数据的复杂运算成为可能,人们为静决订优点法的缺陷,提出了VRP理论,作为一种库存订货方案一MKP(Materia1.RequirementsP1.anning),即物料需求方案阶段,或称根本VRP阶段。70年代的闭环MRP: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及计算机系统的进一步普及,MRP的理论范畴也得到了开展,为解决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的管理,开展了生产能力密求方案、车间作业方案月
19、以及采购作业方案理论,作为一种生产方案与控制系统一闭环MRP阶段(C1.osed-1.oopMRP).在这两个阶段,出现了丰田生产方式(看板管理)、TQC(全面质量管理)、JIT(准时制生产)以及数控机床等支撑技术。80年代的MRP1.I:偌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展,企业内部信息得到充分共享,MRP的各子系统也得到了统一.形成了一个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工程技术等为一体的子系统,开展了MRPI1.理论,作为一种企业经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一MRPH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技术是CD1.S(计算机集成制迨系统).迸入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进1.步加剧,企业竞争空间与范围的进1.步扩大,80年代
20、MRPH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方案管理的思想,逐步开展成为90年代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ERP(EnterpriseResourcesP1.anning企业资源方案)随之产生。ERP是由美国加特纳公司(GartnerGroupInc.)在9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的,当时的解释是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开展和供需链管理,推论各类制造业在信息时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展趋势和变革。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ERP巳经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它强调供给链的管理。除了传统MRPH系统的制造、财务.销售等功能外,还漕加了分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输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决策支持等功能;支持集团化
21、、跨地区、跨国界运行,其主要宗旨就是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使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地发挥足铁的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拉。现阶段:融合其他现代管理思想和技术,面向全球市场,拢设“国际优秀制造业(WOr1.dCIaSSManufacturingExce1.1.ence).这一阶段倡导的观念的是精益生产、约束理论(TOC),先进制造技术、敏捷制迪以及现在热门的Intemet/Intranet技术。由此可见,企业管理理论的开展具有以下特点:1 .它是一个供需链管理的完善过程不管是最初的库存管理,还是后来的采购、生产、销售的管理,再后来的财务、工程技术的管理,企业外部资源的管理等等
22、,都是针时企业供需使的管理而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2 .它与计算机技术的开展密切相关这些企业管理思想的整个开展过程与计算机的开展息息相关,而且越来越紧密。计算机技术成了实现它们的必要工具,计算机软件是它们的主要载体。3 .它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整个理论的开展随著经济的开展,人们认识的提高、相关技术的进步,一步步开展起来。二、ERP在宏观和微观上的开展ERP在中国的推广与应用已经历了近20年风风雨雨的历程,据不完全烧计,我国目前已约有700家用户使用它来管理自己的企业。首先,它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工具已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共识,1.些企业也很快就获得了应有的回报,虽然由于某些原因使得一些企业的
23、应用不尽人意,但是从主流上来说ERP在中国的开展加速了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迸程,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只有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现代化,企业才有活力和竞争实力,并渴望采用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拥有这种先进的管理工具。1、ERP在宏观上的开展ERp蚊初是一种基于企业内部“供给转”的管理思想,是在MRPI1.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给出了新的结构。它的根本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联接的供给钺,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效劳维护、工程技术等。在宏观方面:首先是功能的深度上,它在MRp1.1.的基础上,增加了质量控制、运输、分销、名后
24、效劳与维护、市场开发、人事管理、实验室/配方管理、工程管理、融资投资管理、获利分析、经营风险管理等功能,并将这些功能都集成在企业的供给鞋中,原MRPII系统中对制造环节的管理只是ERP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和其它功能子系统一起把企业所有的制造场所、营销系统、财务系统密密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多工厂、多地点的跨国经营运作;它还能帮助企业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和“大批量生产”两种情况或多种情玩并存的混合型生产方式,满足企业多角化经臂的密求:它的财务系统也不断地收到来自所有业务过程、分析系统和交叉功能子系统的触发信息,去监控整个业务过程,快速作出决策;再有就是它还具有决策分析功能,诸如决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ERP 系统 管理 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80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