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基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静态面板数据(一)要点.docx
《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基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静态面板数据(一)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基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静态面板数据(一)要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产业内贸易确定因素一一基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静态面板数据(一)摘要:本文利用F-F指数计算厂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果显示产业内贸易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呈上升趋势。刻指数进行分解可以看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虽然下降但仍处主导地位;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在上升。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目前还处于加:E贸易的低端,但在不断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对产业内贸易确定因素的实证探讨显示,要素禀赋与其改变是引起产业内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而外商干脆投资、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三个因素的影响很微弱,这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扩张的基础是比较优势且主要集中于产业链低端.关键词:装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确定因素装备制品集高技术含量、i寄附加值、
2、高就业、高产业关联度等特点为体,对经济增长具有审要的带动作用,在国际竞争中,凉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记。20世纪90年头以来,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加快,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和整合。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国际地位提升较快,与国际装备制造业的依存程度日趋加深.表1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产品进出口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出口增长远高进IJ增长。进出口同时高速增长和不平衡增长表明我国在该产业上产业内贸易明显。我国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原委如何?是水平产业内贸易还是垂直产业内贸易?传统的比较优势能否说明我
3、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笔者拟通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度与分解。分析我同装备制造业的贸易模式,找寻确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推断我国装备制造、他的国际产业分。T:地位.为新型T业化背景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提升提出建议.表1我国装备制造产品的贸易地位(单位:亿美元:)全国总体贸易装备制造业贸易占比出口进口出口进口24922250.90.390.4326612435.50_450.483255.729520.420.494383.74128.40460.51593365613.80.490.51762066020.510.519690.87916.10.520.51资料来源:联合
4、同统汁司罔际贸易数据库(uN-C()MTRADE).二、文献综述其次次世界大战以来,高速增长的国际贸易领域H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个国家既出口又进口同产业内的产品。尤其是中间产品和零部件。这一现象后来被学者们界定为产业内贸易iI960年,Verdoorn在考察比荷卢经济联盟内部的贸易变动时。首次关注了这种贸易形式。之后.Ba1.assa(1966)-Gmbe1and1.1.oyd(1975)等相维发觉,在产业内部存在专业化分T和双向围际贸易的现象,从而使产业内贸易探讨成为检验商品贸易模式的一个新课题.产业内贸易理论(In)可以分成垂直产业内贸易(VIIT)和水平产业内贸易(HIIT).由
5、AbCi-rahman(1991).GreenaWay(1995)等划分。HnT是相像产品的产业内贸易,VHT是差异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对于产业内贸易以与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说明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基于传统和拓展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进行说明,主要探讨有:1.i.,der(1961).Vemon(1966)从需求偏好、产品生命周期和FD1.等角度对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说明:Fa1.vey(1981).ShakedandSutton(1984)Fa1veyandKierzkonski(1987)F1.amandHe1.Pman(1987)将供求结合起来,认为VnT主要发生在
6、具有不同的人均收入和要素票赋的国家之间,高收入国家和资本丰富的国家选择专业化生产和出口高质量的产品,低收入国家选择出口低质量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应当:专业化生产和出口低质量的产品;namandHe1.pnian(1987),Fon1.agneftFreudenberg(1997,1998)、Fa1.VeV(1998)、GreenaWav&E1.1.iott(1999)的探讨也证明了垂直产业内贸易发生的主要动因在于比较优势。二是基于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对产业内贸易和水平产业内贸易的说明,主要探讨有:Grabe1.and1.1.iovd(1975)DixitandSit甜itz(1997)、Kmgma
7、n(1979.1981)、1.ancaster(1979s1980)等人从规模经济和产品的多样性角度说明产业内贸易;He1.PmanandKn1man(1985)建立了产业内贸易的C-H-O模型.在对产业内贸易确定因素的验证上,主要涉与到的变量有:要素禀赋、FDI、市场结构、经济规模、规模经济、贸易壁垒、产业集中、地理区位、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政府政策、区域贸易支配等,这些因素都会对产业内贸易以与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产生不同的影响,已有的探讨检验产业内贸易在产业层面或者国家层面支持国家特征(包括要素禀斌、收入水平、发展水平、贸易不平衡和国家之间的距离),而不是产业层面的特征(包括市场结构、最小
8、有效规模、产品多样化和FD1.等).在般的探讨文献中,产品的多样化和FD1.的影响并不显著或者系数为负(Greenawaveta1.,1994、1995)产业层面的特征不能说明HT的缘由在于没有进一步分解成垂直型的和水平型的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具有不同的确定因素,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可以被传统的H0理论范式所说明.在估计方法上,以前的探讨运用的一般是O1.S估计,在静态的面板模型中,面板O1.S、固定效应、随机效应估计都被广泛应用(HUm1.ne1.Sa1.1.d1.evinshon,1995:Zhangeta1.,2005).综合来看,现有探讨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
9、缺陷:第一,大部分探讨都是针对一些细分行业进行研究,目前尚没有较为系统地针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探讨,尽管装备制造业的贸易总额占我国贸易额的比垂较大,旦装备制造业与其他产业比较而言具有其特别性;其次,目前的探讨数据一般基于SITC3位数的探讨,存在肯定的加总问题。笔者采纳HS4位数探讨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可以提高产业内贸易指数的精确度。例如,在生产特点上,不同的产品在3位数上被划分为组,而在4位数上被区分开,更重要的是,在4位数上能区分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三、方法和数据(一)产业内贸易指数目前,有关产业内贸易测度与其分解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具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一是G-1.(GnIb
10、eIoVCI)指数法,这是最早提j的产、N2内贸易测度指标,但是该方法又个缺陷,即在贸易不平衡的状况下,产业内贸易水平会)I现失真:二:是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法(M1.1.T)(Bru1.hart,1994;Bru1.hart,199k1996;Thoman1D()we1.1.,1999;T1.1.Orpe,2005),该方法具有肯定的科学性,但是在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分解以与确定因素分析时.,由于涉与到若干不同时期,因而变量选择面临很大困难:二三是F-F指数法,该指数圾早南AI】dE1.-RahH1.an(1991)提出,后经FOntagne&neudenbPrg(1997)等人加以完善,它是从产
11、品相像度和贸易蒸合度的角度来分析产业内贸易.F-F指数的汁算方法如F:第步,计算F-F值,据此区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区分标准依据FF值的大小。目前国内外探讨多以0.1为临界值,也有探讨以0.2为临界值(MO1.1.tOUt,2002)三当FF值大于临界值时,贸易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当FF值小于临界值时,贸易表现为产业间贸易。汁算公式见式,式巾K矶”为国家i第I年对j市场(国家)k产品的出口额,M汛k,。为国家i第t年自j市场(闰家)对k产品的进口额。,其次步,对产业内贸易进行分解。为r区分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F-F模型运用单位价值(UIitVaIUe)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业 贸易 决定 因素 基于 我国 装备 制造业 静态 面板 数据 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81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