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T-养老机构智能化服务基本规范编制说明.docx
《MZT-养老机构智能化服务基本规范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ZT-养老机构智能化服务基本规范编制说明.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养老机构智能化服务基本规范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本标准于2022年7月立项,项目计划编号为MZ2022-T-014o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由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5)归口,由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武汉市江汉区社会福利院、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合肥九久夕阳红新海护理院有限公司、武汉市汉阳区社会福利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八千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二)制定背景1 .养老机构智能化服务基本规范标准编制的意义据统计,截至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
2、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6亿,占总人口数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占13.5%。中国的老龄化形势严峻,目前高龄的老年人口数量还在持续增长,平均每年以100万老年人的速度持续到2025年,到2050年老年人人口将达4.8亿。在老龄化水平不断加剧的趋势下,养老问题成为我国社会逐渐凸显的一大问题,也成为社会和个人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养老技术和服务不断在养老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有助于优化养老资源配置效率,而且降低养老服务成本,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是养老机构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养老机构智能化服务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智能化服
3、务的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导致智能化技术和产品未能充分发挥在养老机构中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的作用,同时智能化服务缺乏规范化,侵犯老年人隐私的信息安全问题凸显,老年人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标准、规范的缺失,严重束缚了养老机构应用智能化服务提升机构安全性、管理效率、服务质量的迫切需求。2 .养老机构智能化服务基本规范标准编制的必要性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要求在全国建设一批“智慧养老院”,推广物联网和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实现24小时安全智能值守,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改善服务体验,以及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国办
4、发(2020)45号)要求,针对养老机构运用智能化服务方面遇到的突出共性问题,研究制定养老机构智能化服务基本规范标准,旨在为养老机构规范化智能化服务提供依据,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安全的便利化服务,提升老年人的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三)起草过程1.成立起草组,开展前期调研。2021年5月To月,由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部分养老机构等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组成标准起草小组,对国内外养老机构的智能化服务的相关文献及资料进行前期调研与整理,为后期标准的撰写提供文献基础。3 .确立标准框架。2021年10月,标准起草组根据国内养老机构智能化
5、服务的开展现状和实际需求,进一步明确标准定位、应用对象和适用范围,经过认真分析和研讨,确立初步的标准框架。4 .形成标准草案。2022年2月,起草组成员在标准框架确定的基础上,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充分研究,并对标准内容进行撰写,形成标准初稿。同时,为确保标准的适用性和科学性,标准起草组多次召开小组成员内部讨论会,对标准初稿进行认真的讨论,不断对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经过反复推敲,逐渐确定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形成标准草案稿。5 .召开标准研讨会。2022年7月-2023年4月,标准起草组人员通过到养老机构广泛调研、问卷调杳以及多次召开起草组研讨会,对标准框架和内容进行反复研讨论证,对立项草案稿进行修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ZT 养老 机构 智能化 服务 基本 规范 编制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8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