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员培训课程表.docx
《人民调解员培训课程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调解员培训课程表.docx(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人民调解员培训课程表时间地点主讲人学习内容2011年4月23日上午东风镇司法所杨威人民询解法S2011年4月23日下午东风钺司法所张笑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11年4月25日上午东风镇司法所张笑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1年4月25日下午东风领司法所张笑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2011年8月27日东风镇司法所张笑飞信访条例3、人民调解工作的技巧2011年8月28日上午东风镇M法所杨威中华人民共和国维承法(2011年8JJ28日下午东风镇司法所杨威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下信访条例讲稿主讲:张笑飞地点:东风镇司法所信访条例已经2OO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OO5
2、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亲皆联系,爱护信访人的合法权拉,维护信访秩序,制定本条例。其次条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接受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状况,提出建议、看法或者投诉恳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接受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状况,提出建议、看法或者投诉恳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做好信访工作,仔细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假听人民群众的看法、速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
3、政府工作都门应当畅通信访录道,为信访人接受本条例规定的形式反映状况,提出建议、看法或者投诉恳求供应便利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第四条信访工作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坚持展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贲.依法、与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化相结合的原则。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科学、民主决爱,依法履行职责,从源头上药防导致信访事项的冲突和纠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通过联席会议、建立排查调处机制、建立信访督查工作制度等方式,与叶化解冲突和纠黔。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工作
4、部门的负责人应当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听取信访工作汇报,探讨解决信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信访工作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与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有利工作、便利信访人的原则,确定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信访工作机构)或者人员,详细负责信访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是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信访工作的行政机构,履行下列职责:(一)受理.交办、转送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一)承办上级和本级人民政府交由处理的信访事项:(三)协调处理重要信访事项:(四)督促检查信访事项的处理:(五)探讨、分析信访状况,开展调查探讨,与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完等政策和改进工作的迂
5、议:(六)对本级人民政府其他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的信访工作进行指导。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能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对信访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严格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在肯定范围内予以通报。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信访工作绩效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第八条信访人反映的状况,提出的速议、看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或者对改进国家机关工作以与爱护社会公共利益有贡献的,由有关行政机关或者单位赐予嘉奖。对在信访工作中做出优异成果的单位或者个人,由有关行政机关赐予嘉奖。其次章信访渠道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信访工作机构的通信
6、坨址、电子信箱、投诉电话、信访接待的时间和地点.查询信访事项处理进展与结果的方式等相关事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雷门应当在其信访接待场所或者网站公布与信访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以与其他为信访人供应便利的相关事项。第十条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与其工作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信访接待日制度,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协调处理信访事项。信访人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与其工作部门负责人或者其指定的人员,可以就信访人反映突出的问题到信访人居住地与信访人面谈沟通。第十一条国家信访工作机构充分利用现有
7、政务信息网络资源,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为信访人在当地提出信访事项.查询信访事项办理状况供应便利。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我府应当充分利用现有政分信息网络资源,建立或者确定本行政区域的信访信息系疏,并与上级人民政府、政府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的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信访工作机构或者有关工作部门应当与时将信访人的投诉恳求输入信访信息系统,信访人可以挣行玫机关出具的投诉恳求受理凭证到当地人民政府的信访工作机构或者有关工作部门的接待场所查询其所提出的投诉恳求的办理状况。详细实施方法和步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第十三条设区的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可以依裾信访工作的实际
8、须要.这立政府主导、社会叁与、有利于快速解决纠纷的工作机制。信访工作机构应当俎织相关社会团体、法律敕济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等共同参与,运用询问、教化、协商,调解、听证等方法,依法、与时、合理处理信访人的投诉恳求。第三章信访事项的提出第十四条信访人对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反映状况,提出速议、看法,或者不服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可以向有关行玫机关提出信访事项:(1.)行玫机关与其工作人员;(一)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与其工作人员:(三)供应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四)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由国京行政机关任命.派出的人员;(五)村民委员会
9、、居民委员会与其成员。酎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恳求,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第十五条信访人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与县级以上各圾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并遵守本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其次十条的规定。第十六条信访人接受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不予受理。第十七
10、条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接受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形式:信访人提出投诉恳求的,还应当载明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和恳求、事实、理由。有关机关对接受口头形式提出的投诉恳求,应当记录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和恳求、事实、理由。第十八条信访人接受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多人接受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第十九条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财其所供应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其次十条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避守法律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
11、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1.)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四周、公共场所非法聚臬,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的:(二)携带危急物品、管制器具的:()羞导、殴打.威逼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四)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中.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的;(五)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的;(六)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平安的其他行为O第四学信访事项的受理其次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区分状况,在15日内分别按下列方式处理:(一)
12、对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咕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二)对依照法定职责属于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工作案门处理确定的信访事项,应当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状况重大、紧急的,应当与时提出建议,报请本级人民政府确定。(Z)信访事项涉与下级行政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的,依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雄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干脆转送有权处理的行玫机关,并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下一
13、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通报转送状况,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上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报告转送信访事项的办理状况。(四)对转送信访事项中的重要状况须要反馈办理结果的,可以干脆交由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办理,要求其在指定办理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依据前款第(二)项至第(四)项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确定是否受理并书而告知信访人.并按要求通报信访工作机构。其次十二条信访人依据本条例规定干脆向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以外的行政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予以登记;对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并展于本机关法定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受理,不得
14、推诿、敷衍、拖延;对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的机关提出。有关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但是,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有关行政机关应当相互通报信访事项的受理状况。其次十三条行政机关与其工作人员不得将信访人的检举、筠发材料与有关状况透露或者转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其次十四条涉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的信访事项,由所涉与的行及机关协商受理:受理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确定受理机关。其次十五条应当对信访事项作出处理的行政机关分立、合并、报
15、销的,由接着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受理:职责不清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机关受理。其次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觉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更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时.可以就近向有关行政机关报告。地方各级人民我府接到报告后,应当马上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必要时,通报有关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马上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主管部门;必要时,通报有关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马上报告国务院;必要时,通报有关主管部门。行政机关对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不得隐瞒、流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其次十七条对于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
16、项和信访信息,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在职员范围内依法与时实行措施,防止不良影响的产生、扩大。第五章信访事项的办理和IF办其次十八条行政机关与其工作人员办理信访事项,应当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宣扬法制、教化疏导,与时妥当处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其次十九条信访人反映的状况,提出的建议、看法,有利于行玫机关改进工作、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行玫机关应当仔细探讨论证并主动接受。第三十条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信访事项或者信访人有干脆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第三十一条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办理信访事项,应当听取信访人陈述事实和理由:必要时可以要求信访人、有关组织和人员说明状况:家要进
17、一步核实有关状况的,可以向其他组织和人员调麦。对于大、困难、疑难的信访事项,可以实行听证。听证应当公开实行,通过质询、辩论、评议、合议等方式.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听证范围、主持人、参与人、程序等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第三十二条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经调查核实,应当依匿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与其他有关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处理,并书面答复信访人:(一)恳求事实清晰,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子以支持;(二)恳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据的,应当财信访人做好说明工作;(三)恳求缺乏事实依据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不予支持。有权处理的行玫机关依照前款笫(一
18、)项规定作出支持信访息求看法的,应当督促有关机关或者单位执行。第三十三条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O日内办结:状况困难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O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十四条信访人讨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看法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夏之日起3O日内恳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发查。收到夏查恳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恳求之日起3O日内提出复查看法,并予以书面答复。第三十五条信访人对复查看法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O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玫机关恳求复核。收到复核恳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
19、核恳求之日起3O日内提出复核看法。复核机关可以依据本条例第三十一条其次款的规定实行听证,经过听证的熨核看法可以依法向社会公示.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信访人对复核看法不服,仍旧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恳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发觉有关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与时督办,并提出改进建议:(一)无正值理由未按规定的办理期限办结信访事项的;(一)未按规定反馈信访事项办理结果的;()未按规定程序办理信访事项的:(四)办理信访事项推诿、敷衍、拖延的:(五)不执行信访处理看法的;(六)其他须要择办的情形。收到改进珑议的行
20、政机关应当在3O日内书面反馈状况;未接受改进速议的,应当说明理由。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对于信访人反映的有关政慑性问题,应当与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完善政策、解决问题的建议。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对在信访工作中推语、敷衍、拖延、弄虚作假造成严峻后果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疑予行政於分的建议.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就以下事项向本级人民政府定期提交信访状况分析报告:(一)受理信访中项的数据统计、信访事项涉与领域以与被投诉较多的机关;(二)转送.督办状况以与各部门接受改进建议的状况;(三)提出的政策性建议与其被接受状况。第六
21、章法律贵任第四十条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信访事项发生,造成严竣后果的,对干脆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干脆责任人员,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赐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超越或者溢用职权,俊者信访人合法权益的:(二)行玫机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侵害信访人合法权交的:()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四)拒不执行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作出的支持信访恳求看法的。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对收到的信访事项应当登记、转送、交办而未按规定登记、转送、交办,或者应当履行督办职责而未履行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造成严峻后果的,对干能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22、干的责任人员依法赐予行政处分。第四十二条负有受理信访事项职责的行政机关在受理信访事项过程中选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造成严峻后果的,对干脆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箕他干脆责任人员依法赐予行政处分:(一)对收到的信访事项不按规定登记的:(一)对属于其法定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的:(三)行玫机关未在规定期限内书面告知信访人是否受理信访事项的。第四十三条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在办理信访事项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造成严峻后果的,对干脆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干脆责任人员依法赐予行政处分:(一)推诿、敷衍、拖延信访事项办理或者未在法定期限内
23、办结信访事项的;(一)对事实清惭,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投诉恳求未予支持的。第四十四条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将信访人的检举、珞发材料或者有关状况透露、转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的,依法赐予行政处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欠理信访事项过程中,作风粗暴,激化冲突并造成严峻后果的,依法赐予行政处分。第四十五条行政机关与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其次十六条规定,对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隐瞒、谎报、馒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造成严岐后果的,对千能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干脆责任人员依法赐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六条打击报复信访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 调解 培训 课程表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89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