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季度数据看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关于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助力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docx
《从一季度数据看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关于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助力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一季度数据看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关于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助力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从一季度数据看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乐超出预期。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为全年实现经济增长5)左右的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比较分析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可以清晰看出,经济回升向好的主要动力来自供绐端的全面修复改善,如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工业保持较快增长、整体投资增长的反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的改善等。相较而言,最终需求的恢复稍慢,主要表现为消费与服务业增长偏弱,特别是与其巨大的中长期发展潜力相比,稍显偏低,但也呈现出一些新亮点,出现了一些新的结构优化。供给端持续恢复,拉动经济继续稳中向好今年
2、以来,供给端的改善是全面的,不仅有中观层面如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做支撑,而且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都有了积极的响应。供给端中观层面改善在先,主要体现为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上。2023年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出现了两个重大突破。一是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厚积薄发,开始形成全球性优势。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保有量不仅持续位居世界首位,而且出口增长强劲。近年来,我国“新三样”优势凸显,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势头强劲。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1.5万辆和209万柄,同比分别增长28.2%和31.8%,市场占有率达到31.筮。新能源汽车出口30.7万辆,同比增长23.8%。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
3、始形成全球性竞争优势。汽车是制造业的支柱,一般来说,世界经济强国往往都是汽车强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这是我国制造业正在实现由大转强的重要标志。二是在产业发展层面的突破,即关键核心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一一芯片技术的重大突破。多年来,反映新质生产力整体发展水平的高新技术投资与增加值增速都显著快于整体制造业和服务业。今年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上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8%.12.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2.7%o这表明,我国产业结构稳步趋优,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在产业发展层面实现新
4、的突破。受前期供给端中观层面持续改善的影响,今年以来供给端宏观层面的修复较为强劲,主要表现为工业和投资的整体持续向好。无论是与2023年同期还是全年相比,工业增长都明显加快,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分别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平均值加快3个和1.5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是制造业强劲恢复,一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并拉动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高达6.9%o这也反映在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1.)的回升上,3月份我国制造业PM1.为50.8%,比上月提升1.7个百分点,再次回到景气扩张区。推动一季度经济总量增长超出预期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相比于202
5、3年三、四季度,投资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反弹。投资是中间需求,在我国经济呈现较显著的供大于求的运行态势上,投资在改善供绐端的作用明显大于需求面,因此,投资的改善主要反映在供给侧。一季度固定资产(不包括农户)投资增长4.5乐比去年全年和去年四季度均加快1.5个百分点。分领域和分产业看,投资的主动力与供给端产业面相一致,主要是制造业或工业投资的加快。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9.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4%o与2023年相比,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也对改善供绐端宏观层面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与供给端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改善相对应的,是供给端微观层面的改善,主要反映为企业效益的改善。12月份,我国规模
6、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41亿元,同比增长10.2%o企业效益的改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产业效益结构的改善。随着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1.)的持续下降,企业利润特别是消费品生产企业的利润出现了大幅回升。二是国家多年减税降负的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金融与财政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量明显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切实减轻了税负和融资成本。三是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提升了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的投资回报率。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消费端出现一些可喜的亮点相较而言,经济增长的需求端恢复却
7、稍显滞后,主要是内需中的消费增长与中长期发展潜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也充分表明,我国发展具有坚实基础、诸多优势和巨大潜能。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例,根据笔者的估计,未来二三十年,我国消费(小口径的社会消费品总额)年均有7%以上的增长潜力,而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增长4.7%,还没有达到消费的中长期潜在增长率。短期经济运行中,投资强消费弱、供给强需求弱的态势还未得到根本改变。需求端主要是最终消费的全面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我们从2023年以来的消费增长中还可以看出一些可喜的亮点。主要有:汽车消费稳定增长、服务消费特别是旅游文化娱乐支出快速增长、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明显快于产业用电量
8、的增长等。2023年我国汽车总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按照家庭全面普及的趋势,我国现在的产销量远未饱和,未来10-15年有望增长1倍。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同比分别增长6.4%和10.6%o2023年以来,我国旅游及其相关产业人气显著恢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稳步增长。最令人欣喜的是,我国用电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其中主要反映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引起的消费结构变化,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3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22372亿千瓦时。尽管工业用电仍然严重偏高,节能减排压力依然较大,但用电结构却出现两个明显的
9、变化。一是服务业用电量增长远高于第二产业。一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42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占比18.1%,增速比第二产业高6.3个百分点。二是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快于生产用电(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一季度城乡居民用电总量为37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分别比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用电高4个和2.2个百分点。从未来趋势看,未来我国居民消费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人均消费总量目前不到5000美元,如果我国在三十年后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人均居民消费有10倍的增长空间,未来经济总量增长主要还是要靠消费。从这一层面看,经济在供给端已实现全面恢复的基础上,下一步的政策要着力于扩大最终需求
10、,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创造更多的高端就业岗位,在扩大消费的“能、敢、愿”三个方面出更多的实招好招。总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樵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持续用力,各项政策和新出台的一系列措施正在加快落地、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市场信心稳步回升,这既充分表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为下一步全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提振了信心、夯实了底气。王小广来源:学习时报关于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助力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完善产
11、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加以提出,体现出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关键期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迫切需求,也体现出优化营商环境对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迫切需要。“放管服”改革的核心是通过重塑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确保市场始终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一、*市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了市域营商环境*市是华东地区一座三线城市
12、,在*省11个设区市中,*市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排名均为第三。2019年,*市在*省营商环境排名中位列第五,2020年在*省营商环境排名中位列第七,均处于全省第二方阵。2021年,*市人均GDP在*省11个设区市中排名仅为第十名。2021年以来,*市持续推动自然人、法人、工程建设项目等三大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改革,将涉及自然人全生命周期的71项关联性强、办理频度高的政务服务事项的跑动次数、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压缩了70$以上。截至2023年底,*市“一件事”线上线下累计办件量约122万件,打造了*省内“一件事一次办”的“*市样板”。经过改革,*市法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办理,减跑动次数少78
13、%、减申请材料53%、减办理时限69%o2022年第三季度,*市多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进入*省第一方阵,如获得用水用气指标全省排名升至第一、市场监管指标全省排名升至第二、登记财产指标全省排名升至第三。2022年*市地区生产总值3309.7亿元,同比增长5.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保持在全省前列。二、*市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一)试行成功:从“一事通办”走向“十事联办”。*市自2018年开始推行“一门一网一次”改革,2021年,*市单件事一网通办率达91%,连续4年被评为*省政务服务”放管服”改革笫一名。百姓眼中的一件事往往细分成了政府部门的多件事,依然面临着
14、多头跑、重复交材料、办理时间长、部门协作不畅等问题。以“出生第一件事”为例,新生儿出生后产如和新生儿需要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出生落户登记、社保卡办理、医保参保登记、医保缴费、婴幼儿健康手册、接种登记卡、儿童预防接种证、母子健康手册、生育津贴申领等10件事,涉及多个部门,需要重复提交材料,办理周期长达23个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全市推动了“出生十件事联办”改革。一是将新生儿出生后的十件事进行标准化梳理和流程再造,把十件事打包成“出生第一件事”,进行联动办理。二是积极打造“出生第一件事“线下联办平台。在助产机构设立“出生第一件事”办理专窗,将政务服务平台链入省级妇幼健康信息系统、人口信息管理系
15、统、税务局金税三期社保费系统、社会保障卡信息管理系统和市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以获取信息数据支撑,实现部门间的流程交互、数据流转、资料共享,最终实现群众办理“出生第一件事”1个部门不跑,10个事项“一站服务、一次联办“,提交材料由20份减至3份,耗时减至2个工作日。三是推进线上办理与线下办理有机统一。在*省开发的赣服通平台开通“出生一件事”线上办理端口,推进线上线下办理有机统一。截至2023年底,“出生第一件事“线上线下办件量共达12万余件,办结率100%。(二)发展延伸:从“出生第一件事”到“人生十件事”。“出生第一件事”一次不跑改革试行成功后,*市以此为模板,进一步推出了“人生十件事”
16、一站式联办改革,即“出生、医保、就学、个人创业、二手房不动产登记证及水电气过户、公积金贷款、低保救助、军人退役、退休、身后”等10项“一件事”改革,也称为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截至2023年底,“人生十件事”一站式联办业务共受理群众业务诉求80万余件,试行期间共发放100O份调查问卷,评价满意度100%。在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间等层面取得了缩减70%以上的改革成效,有力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包容创新的人文环境,推动了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三)寻求突破:从“人生十件事”到“一件事”集成改革。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18个一级指标主要分布在企业全生命周期、监管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季度 数据 我国经济 持续 回升 态势 关于 一体 推进 放管服 改革 助力 环境 调研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9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