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缀的一般特点推想中缀的_范围及特点论文_0.docx
《从词缀的一般特点推想中缀的_范围及特点论文_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词缀的一般特点推想中缀的_范围及特点论文_0.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从词缀的一般特点推想中缀的一范围及特点论文语言学导论期末论文任课老师:蔡基刚姓名:周蜜学号:0413101邮箱:O1.13101从词缀的特点论中缀从词缀的般特点推想中缀的范围及特点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而对于语素的分类,在以前学者探讨中,分别依据不同的标准赐予不同的分类方法。张寿康先生在构词法与构形法中把语素分为实词素(语素)与虚词素。1。胡裕树先生在其书中,依据语素出现的位置是否固定,把语素分为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黄伯荣先生依据语素的性质及其组合方式的不同把语素分为词根和词缀。而葛本仪先生则在词根词素(语素)和附加词素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把附
2、加词素分为词缀词素(用于构词)和词尾词素(用于构形)。在后两位学者的分类中提到了词缀。那么什么是词缀呢?关于词缀的概念是从印欧语言探讨中来的,音问叫ephics英语当中有大量的派生词缀,前缀和后缀加起来约近337个(魏志成,2003)如:前缀:anti-(反,抗);auto-(自己,自动);bi-(二);en-(使进入某种状态);epi-(在四周、中间):hemi-(半);mis-(恨);micro-(微小);super-(在上,超);sym-(共同);te1.e-(远,电);trans-(转移,越过,横过);Uni-()后缀:-ist(人,者);TOgy(学)中缀:-O-这些词缀衍生出来的派
3、生词构成了英语中很大一部分词汇。例如:advisevt.劝说,建议(前缀ad-对、向,词根vis看,-e动词后缀;就某件事应当如何做向别人提出自己的看法)invisib1.ea.看不见的,无形的(前缀in-不、无,词根vis看,形容词后缀-ib1.e可的;不行能被望见的)CU1.tUraI(文化的)mu1.ticu1.tura1.(多种文化的)brink(边缘)brinkmanship(玩弄边缘政策的手法)arm(武器)disarm(解除武装)InOnition(警告)PremOnition(预先警告)1.ive(生活)out1.ive(比活得长)ba1.ance(平衡)overba1.anc
4、e(失去平衡而倒下)等等。而汉语中的缀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语法单位.缀的本质应是自然语言的羡馀性在语法的不同层级单位中的不同程度的反映,在词这个层级单位中表现为词缀.词缀因其羡馀性或半羡馀性而表现为游离性或半游离性,游离性和半游离性是鉴定是否词缀的基本标准.从术语上看,关于词缀的分歧较大。大多数学者只列举其认为是词缀的东西,一般不具体论述其中道理。下面本文依据资料整理,列举几种定义。陈光磊先生在其书中,提出,认为词缀是不具备词汇意义而却具有语法作用附加在词根上的一种词素(语素40黄伯荣先生认为词缀即加在词根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同30葛本仪先生则把词缀定义为附加在词根词素(语素)上共同组成词干表示
5、语法意义和某些附加的词汇意义的一种词素。而各家在确定词缀时,常把翻译外语的词缀在汉语中的表现算做词缀。王力先生事实上指出了词缀的几方面性质:1、粘附性:2、定位性;3、意义虚:4、解除了系词、连词、介词,认为词缀是不成词的成分;5、记号是标识词和词组的性质。吕叔湘先生把词缀称为语缀,分为类词缀、前词缀、类后缀、留意了词缀的类化。朱德熙说,真正的词缀只能黏附在词根上的语素,大大地缩小了词缀的范围。他把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排斥在词的范围之外,等于给词缀下了定义。郭良夫先生认为语缀从结构上看是定位的不成词的、意义虚的语素。胡裕树、张斌指出,派生词的词缀形式是现代汉语构词中最普遍的。经过分析,这样可以
6、看出,以上所述学者观点的共同点是:词缀是附加的、意义虚的语素。不同点是:标准不一样,由此产生各家列的词缀差别比较明显的现象。对于这一点,本文实行以其共同点为基准来进行探讨的看法,对其差异不作赘述。由此,本文中暂把词缀概念定义为:词缀是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成词。词缀乂分为三小类,前缀、中缀、后缀。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叫前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叫后缀,插入词中间的称中缀。前缀、中缀、后缀都是粘附在词根之上的附加成分,所以它们乂称为前加成分、中加成分、后加成分。它们的作用主要必构成新的词。如汉语里的第一中的第、老王中的王,英
7、语里的encourage等都是前缀。汉语里的绿化、刀子,英语里的stranger等都是后缀。而在一般的探讨中,认为中缀比较少见,在叶蜚声所著的语言学纲要中认为,儿化时将儿插在词根的中间,这也是一种中缀。如杏儿、本儿等。本文主要旨在探讨现代汉语中的中缀现象。基于对刚才对词缀的探讨及其定性,这里可以对中缀的性质做一个延长。参照语言学家给词缀下的定义,本文认为必需同时具备下列属性的语素才是中缀。首先,它应当是构成新词的必有成分。即这种中加成分是与前后语素共现构成新词的必有成分。没有中加成分,前后语素组合不成词。即使成词,表达的也是另一种词汇意义。其次,是定位的不自由语素。意思是,构词时,这种中加成分
8、位置居中,后附着前语素,前附着后语素,把前后语素连接为一个整体,表达一个明确的概念意义。中加成分与前后语素的关系不是简洁的加合关系,而是融合关系。只有在这个整体中,中加成分才能实现意义,发挥结构作用。离开这个整体,既无单独的意义,又不能独立运用。再次,中缀表示的不是具体的基本的词汇意义,而是抽象的附加的意义。据统计,在汉语中,多音节词以三音节和四音节为常。四音节以上的基本上是音译词。那么,结合以前学者的分析,从组合形式看,有中缀的三音节词只有一种可能式:A+B+C,四音节词则有三种可能式:+B(C+D)、+(B+C)+D、(+B)+C+Do依据上述确定中缀的标准,以收词五万六千条的现代汉语词典
9、和七万余条的好用汉语词通为语料,可以分别找出三音节与四音节的中缀派生词。先从四音节的看起,找到了以下词汇:白不毗咧黑不溜秋红不极登花不棱登滑不唧溜灰不留丢酸不留丢黑咕隆咚花里胡哨古里怪异稀里糊涂酸不拉儿胡了八涂傻了八叽等等。从这些派生词的结构来看,它们都屈于A+B+(C+D)的结构。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学者把B+(C+D)部分看成后缀,所以在论述中很少提到中缀这一概念及表现。在北京高校中文系的教材现代汉语课本中就只把词缀分为前缀、后缀,而没有中缀。5那么假如作为后缀,依据对后缀的理解,B+(C+D)在结构上必定是不行分别的,表意也是具有整体性的。可是,这些词无论从语音、组合关系还是表意角度,B都
10、是相对独立的。首先,从语音角度看,B为轻声,读起来附A不附C+D。另外,A为平声C+D一般也为平声;A重读,C+D读音为中音重音。位于A与C+D间的轻声B无疑起到了协调音节、改变节奏的重要作用。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语音成分,使语音轻重相间、长短相间、凹凸相间,从而产生了错落有致、和美好听的视听效果。其次,从组合关系看,B不象前缀后缀,只单向附着,它双向附着,把前后语素同时缀连为一个表意整体。这种双向附着,既有选择限制关系,乂是相对自由的。如不就不能与A中的花,C+D中的隆咚胡哨组合,可是却可跟花隆咚胡哨以外的任何A与C+D组合。例如在词典还可以找到:圆占伦敦、圆白溜秋、软占囊囊、醉占隆咚,也可以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词缀 一般 特点 推想 中缀 范围 论文 _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9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