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未然与《黄河大合唱》组诗及其《黄河颂》〔269〕.docx
《光未然与《黄河大合唱》组诗及其《黄河颂》〔26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未然与《黄河大合唱》组诗及其《黄河颂》〔269〕.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光未然与黄河大合唱组诗及其黄河颂(269)一、光未然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19132002年),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文学评论家。光未然,出身店员家庭,自小天资聪敏,店东招为其子伴读。中学时参加大革命,加入青年团。大革命失败后,辍学为店员。1929年,加入共产党。1931年,就读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组织秋声剧社任社长。35年毕业后,任教武昌安徽中学,组织拓荒剧团,创作抗日独幕剧阿银姑娘,其剧序诗为五月的鲜花,这是一首歌颂抗日志士,表现民族觉醒的名诗,流传甚广,影响深远。18岁创作五月的鲜花1938年,他坠马折臂,在延安疗养时,带伤写下组诗黄河大合唱,雄健磅礴,深沉浑厚,轰
2、动文坛,传颂全国。40年,创作长诗屈原讥皖南事变后,赴缅甸主编新知周刊,组织华侨抗日。42年回国,任民主增刊编辑。44年,搜集整理彝族民间传说,创作长诗阿细人的歌。抗战胜利后,曾任民主周报编辑、北方大学艺术系主任、华北大学三部副主任。建国后,先后任中央戏剧学院教育长,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同时,著有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风雨交谈、光未然诗歌选等。2002年,光未然逝世,享寿90整。五卷集张光年全集他是著名作家,曾任中国剧协党组书记,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笔会副主席,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是一位文化巨人,著有张光年全集5卷。著名作家邵燕祥评说:“有一部黄河大合唱,一首五月的鲜花,光
3、未然可以不朽了二、组诗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1938年,光未然在黄河壶口东渡,当船行翻滚咆哮的瀑布怒涛时,他目睹船夫搏击狂澜H浪的英姿、聆听高亢苍劲的船工号声,他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便开始酝酿“黄河颂”了。39年初在晋西演出,他不幸坠马折臂,组织上安排他到延安疗养。这时.,他从黄河永和关再次乘船过河,又一次领略了咆哮狂澜的壮观。到了延安,他一躺上医院病榻,脑海里便再现出黄河惊涛激流的震撼情景,回响着粗犷豪放的船夫号声,并且又不H意地把它们与大西北的雄奇伟岸山川、抗日健儿的神勇无敌英姿,联系起来,一时间,心中蓄积已久的创作激情,都化作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诗意,其时,他手不能写,就口头吟诵,让陪伴笔录
4、,没日没夜,连续5天,一气呵成,写下了400多行诗句,创作出一部黄河大合唱组诗。这部宏篇H制,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与怒吼吧,黄河,一组八首相关相连、而乂各自独立的诗篇组成。这部组诗,是礼赞黄河精神的颂歌,也是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政治抒情诗。在组诗中,诗人描写了黄河源远流长、气势磅礴的伟大形象,赞美了黄河孕育哺养与保护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同时也歌颂了中华民族五F年来的光荣历史和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痛诉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与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展现了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壮丽图景,表达了中华儿女抗日保国的钢铁意志与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语言奔放,意境开阔
5、,诗情激荡,气势磅礴,具布.极强的冲击力与感撼力量。26岁创作黄河组诗1939年元月,在除夕晚会上,光未然绷带吊膀登台,朗诵组诗之二黄河颂,音乐家冼星海听了异常兴奋,当即表示要为组诗谱曲。结果,他呕心沥血,口气花了6昼夜,给大合唱配上曲谱。同年4月13日,在陕北公学大礼堂,黄河大合唱首场公演,冼星海指挥,光未然朗诵,可他仍臂吊绷带,为防布.碍观瞻,导演给他披上一件黑色斗篷,很有战场气派。歌词大气磅礴的语势、歌曲慷慨雄浑的旋律,出色展示出中华民族的屈辱哀号、抗争怒吼、豆仇搏斗的意境。演唱者热血沸腾,观听者心潮澎湃。演出完毕,刚要落幕,毛泽东主席起身鼓掌,连声赞好,表示肯定!周恩来提笔题词:“为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河大合唱 黄河颂 未然 组诗 及其 黄河 269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94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