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章丘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docx
《《济南市章丘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章丘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docx(4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济南市章丘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2023年7月目录第一章迈入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1一、发展基础1二、发展趋势4三、指导思想6四、主要目标8第二章全面提升市民化质量,枪建包容关怀的城市环境12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12二、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13三、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4第三章深入推进全域统筹,高水平构建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15一、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15二、优化空间布局,打开内聚外触城市发展新空间17第四章深入推进智慧城镇化,高标准打造数字共享生态.22一、发展数字经济22二、建设数字政府23三、构建数字生活24第五章深入推进绿色城镇化,全力打造生态绿城2
2、5一、强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统筹27二、彰显山水历史人文特色魅力28三、争创城市绿色发展示范29吗、提升城市生态安全韧性31第六章深入推进均衡城镇化,扎实推进全民共同富裕.32一、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发展33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34三、推动城乡社会治理协同高效36四、促进城乡居民逐步共同富裕36第七章深入推进双向城镇化,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37一、加快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38二、推动城乡产业协同融合发展38三、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配直39第八章加强规划实施保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凝聚强大合力40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东强区,必须坚定不移、积极稳妥、高
3、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本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济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济南市章丘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主要明确全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是指导全区新型城镇化的宏观性、基础性、战略性规划,是其他相关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21-2035年。第一章迈入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
4、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章丘区城镇化发展起步早、基础好,城镇化水平与质量总体呈现稳步提升态势,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城市。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济南市工作要求,抓住国家第二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重要机遇,积极探索以人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全域城镇化发展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驶上科学、健康、正确轨道,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一、发展基础(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零门槛”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通遒全面打通,2022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6%。推动常住人口公平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就业
5、促进体系不断完善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左右。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享有更多更好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技能培训等服务,新型城镇化要素保障基础更加扎实。(二)城乡融合发展走在前列。成为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成立区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专班,形成覆盖全域、下沉乡村的城乡融合发展工作组织架构。坚持目标导向,聚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等重点改革任务,确定三涧溪片区、埠村一曹范片区等片区为先行示范区,泉城百花园田园综合体、“三变”改革试点等2个重点推进项目初见成效。(三)城镇化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坚持统筹打造精致城市和美丽乡村,全域城镇化空间布局不
6、断优化,中心城区、新型城镇、美丽村居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建立。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凸显中心城区主体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美化城市景观、完善设施配套,实施“山泉河湖城“五大片区建设攻坚行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0.12平方米,城市功能、形象和品质有效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按照全面推进、重点培育的原则,打造产业发达、生态良好、景观优美、功能完善的新型城镇。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233个,“点上精品、线上风景、面上整洁”的美丽乡村建设大格局初步形成。(四)城市能级品质显著提升。高标准规划建设四大特色走廊,2015年以来,累计新建改建3个高铁站和4个高速出入口
7、,完成骨干道路建设240公里、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840公里。构筑起立体化交通网络。启动实施48个旧城(村)改造安置房项目,已建成30个、770万平方米,6.3万群众喜迁新居。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18个,新增供热面积777万平方米。完成农厕改造15万户、清洁取暧19.06万户。新建提升15处规模化水厂及联村供水工程,完成402个村污水管网和36座污水处理站建设。(五)城市社会治理智慧高效。聚焦数字赋能城市建设和治理,开展创建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智慧审批、智慧网格、智慧医疗、智慧工地等系统相继投入使用,深入实施垃圾分类试点和渣土车整治,“善感知,有温度,会呼吸”的新型智慧城市初具雏形。提升政
8、务服务效能,60多个场景实现电子亮证,企业开办实现一小时办结,全区I1.(X)多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别“一网通办”。建成3200个5G基站,实现主城区5G网络全覆盖,获评济南市首批“千兆城市”示范区。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开展“多码合一”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推进智慧校园应用,智能支付覆盖全区公交,“互联网+”向“云+”时代迈进,城市管理和互联网深度融合趋势明显。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短板弱项领域仍需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城镇化整体水平不高,2022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市水平11.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94个百
9、分点,距离先进地区差距仍然较大,老城区功能琉解任务艰巨,新城区的人口集聚功能仍需加强。二是新型城镇化缺乏高质量产业发展支撵,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快进度,整体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有待提升,地方文化传承创新和城市个性塑造亟待优化。四是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需矛盾仍较突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民生期待还有差距。五是城镇化体制机制亟需深化改革创新,城乡融合发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效应尚未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协同、横向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发展趋势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将迈入增速放缓的中后期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速度、人口结构、空间格局、承接载体、群众需求等都将呈现出
10、新的趋势与特征,新型城镇化将更加突出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省、济南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创造性提出了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分析外部形势,结合我区实际,未来新型城镇化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新型城镇化水平将稳步提高。从已完成城镇化的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看,在城镇化率达到60%以后的十多年仍保持了较快发展,到城镇化率达到70%之后增速明显下降。从我区城镇化发展趋势看,当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7倍,且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有一定差距,区内人口和外来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仍将是未来人口迁移的主流,并将继续呈
11、增长态势。同时,根据2020年“七普数据”显示,与2010年“六普数据”相比,我区城镇人口增加18.7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7.55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6.9个百分点,新型城镇化发展潜力依然较大。(二)国家战略机遇叠加将开启黄金发展期。国家黄河重大战略明确了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提出以济南为中心,辐射带动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六市一体发展、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现代化济南都市圈将加速形成。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章丘纳入主城片区,作为济南实施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的主要承载片区之一,定位为济南“东强”的战略支点、区域创新策源地、区域文化
12、旅游目的地。济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提出章丘区要发挥济青科创制造廊带战略节点作用,西融中心城区、东接周村淄川,提升发展能级和承接中心城区部分功能疏解,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核心功能区。在国家黄河战略、省会都市圈战略、济南“东强”战略等一系列重要机遇下,我区与周边地区同城化发展将大大加快,济东跨区联动的重要隆起带作用将充分发挥。(三)城市发展方式将加快转变。广大市民对优质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健康安全等方面需求日益增长,城镇化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将愈加趋紧。我区建设用地资源有限,环保节能减排压力仍处高位,市政设施、公共服务、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等领域面临不少弱项短板。要创新发展理念
13、,建设新型城市,促进城市更加集约紧凑和健康安全宜居,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四)城市治理将更趋专业精细。城乡社会各领域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型基础设施应用将更加广泛,城乡治理向精明、精致、精细转型。要着力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趋势,加快改善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机制、治理手段,深化信息技术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群众生活等场景的广泛应用,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更美好更温情。(五)城乡融合发展将全面纵深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要抓住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尽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
14、城乡关系,从整体上加速城镇化进程。三、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东强区的总目标,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以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为方向,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率先探索一条具有时代特征、顺应发展要求、符合章丘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努力实现“全市争先进、全省创一流、全国树品牌”,打造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15、,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章丘样板”。在工作中,注重把握以下主要原则: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将以人为核心的理念贯穿新型城镇化发展全过程,用心用力用情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劳有所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以“城的现代化”促进“人的现代化”,使全体居民更好地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改革创新,开放发展“全方位融入国家黄河重大战略、省会都市圈、济南“东强”等大发展格局,强化与高新区、自贸区、起步区对接合作,充分发挥济淄同城化、济滨一体化“桥头堡”作用,全面提升同城化水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新引领性思想理念、关键性创新突破、标志性重大
16、改革、带动性战略举措、典型性示范项目。产城融合,智慧发展。积极顺应产业链发展变革新趋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促进人、产、城和谐发展。坚持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贯穿城镇化全过程,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数字应用场景,完善城乡数字治理,率先探索出有利于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实现城镇空间产城融合、智慧宜居。系统规划,建管并重。琮合考量区位特征、资源环境和发展潜力,把全生命周期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既抓好老城区的转型提升,又注重新城区的集聚发展;既注重城市设施“硬件”建设,又强调城市治理“软件”提升,美化优化布局,注重泉水风貌,传承文化脉络,让城
17、市发展更加科学、更具活力、更有温度。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发展贯穿于城镇化建设管理全过程,建立健全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匹配机制,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使城镇化成为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强大引擎。四主要目标(一)到2025年主要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济东强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型城镇化质量显著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市民化质量显著提高。户籍制度改革纵深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较大进展,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全面融入城市的能力不断增强。空间布局持续优化。以产城融合功能区分工协
18、作为主导,城镇化空间格局更为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品质显著提升、公共基础设施短板逐步补齐,现代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公共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人口吸引能力显著增强。各镇街城镇化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大幅增强、全域美丽乡村更加宜居宜业。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前列。全面建成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城市运行效能和智慧化治理水平持续提升,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极大提升。城镇化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城镇化均衡
19、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公共资源机制基本建立,城乡统一规划建设管护的基础设施体系和统一制度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率先形成。城乡双向融合全面走深走实。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人口实现自由流动、合理分布,要素实行双向流动、高效配置,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走在省、市前列。展望到2035年,城市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新型城镇化逐渐步入成熟阶段,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实现,城镇化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城市发展新格局全面塑成,城镇规模结构科学合理。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发展模式成熟定型,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功能品质更加完善,活力、魅力、吸引力全面彰显,治理体系和治
20、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专栏1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20年2025年指标属性一、智慧城镇化1建成5G基拈效量个15595000预期性2主城区5G懂若率%100100预期性3家庭光纤入户量羞率%95100预期性4若慧校园建设厦是军%100100预期性5智慧医院覆差率%100预期性6重点公共区域高清以上视须监控覆展率%80100预期检7政务服务电子证照使用军%80预期性二绿色城镇化8空气质量优良比例天数比例%63.465的束性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4
21、0.1240.32预期性10城镇再生水利用率%1510预期性11城乡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560的束性三、均衡城镇化12城乡居民收入比1.771.69预期性13新增墟镇就业万人次2.63预期性M每千人拥有养老床位35.954预期性15人均预期寿命岁78.9679.46预期性16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个2.93.5预期性17基本养老保险叁保率%-1860预期性四、双向城镇化18常住人口城做化率%61.8465预期性19集体羟济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58.680预期性20具各条件行政村农村物流履吉率%100预期性第二章全面提升市民化质量,构建包容关怀的城市环境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新
22、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多样化就业空间拓展、多层次公共服务供给与多元化消费需求满足,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平等分享城市发展成果的权利,建设公平共享、包容关怀的城市,增强全体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一)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实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完善多渠道落户选择,清除落户隐形限制,确保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便捷落户,促进各类人才和劳动力社会性流动。继续优化落户手续和办理流程,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推进户口、居民身份证办理“无纸化”“免填单”。建立现代化人口管理服务制度,强化实有人口动态管理,加快建设电子证照和电子档案。(二)维护进城落
23、户农民权益。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期不变,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合理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落实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有关规定,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资格权和使用权、集体资产股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不得强制农民三项权益相互关联退出。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深化农村产权交易、农业融资担保、产权信息管理“三台共建”模式,放活土地经营权,拓展土地经营抵押权能。(三)拓宽外来人口集聚渠道。实施更加开放的人口政策,畅通产业就业聚人、优质服务引入、优美环境留人途径,加快壮大人口规模、优化人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济南市章丘区新型城镇化规划 济南市 章丘 新型 城镇 规划 2021 2035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98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