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必备!).docx
《【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必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第一框】奏响中学序曲1 .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新的机会?(P4) 1)宫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2)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3)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 4)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提升自我。2 .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哪些新要求?(P4)(1)家庭、学校、社会都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激励我们加倍努力,不断进步: 2)越来越有活力,会合作,能包容; 3)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 4)越来
2、越上进,敢于表达,超越自我。3 .初中阶段时我们人生的独特价值是什么?(P4)(I)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2)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备注:拔节孕秘期指的是禾谷类作物从起身拔节开始至抽神开花前这一阶段,这一阶段对于水稻生产来说十分重要,水稻要想获得高产,就需要耕耘者做好搁国、肥料施用等关键措施。4 .面对初中生活中的各种可能与挑故,我们应该如何做?(P5)(1)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2)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3、第二框】规划初中生活1 .什么是规划?为什么要规划?P6)(1)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2)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2 .如何制定初中生活规划?(P6-7)(1)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我们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社会需要和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2)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发展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实施细节,列出时间表,形成具体的行动计划。3 .如何实现规划?(P8)1)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2)我们更应当
4、持之以恒,向若既定目标前进。4 .怎么努力?(P8)(1)分清主次,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2)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3)“不积J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点.(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进。 5)珍视团队合作。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第一框】认识自己1.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P1.O) 1)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屣, 2)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2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PIO-U)1)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2)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3)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3 .怎么全面地自我分析?(P
5、1.o) 1)我们可以从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 2)从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 3)从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社会关系中来认识自己。4 .他人评价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应对?(PIO)(1)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2)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我们要客观冷踊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6.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的意义?(P1.1.)1)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2)不断证明自己、检视自己,对白己的认识更加准确,(3)自我形象也更加清晰,【第二框】做更好的自己1 .为什么
6、要做更好的自己?(P12)(I)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2)每个人在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所以,我们要尊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并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发展自己,做更好的自己。2 .如何做更好的自己?(P13-15) 1)学会欣岗自己。(2)学会接纳自己。 3)不断完善自己。 4)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5)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6)做更好的自己,不仅是初中阶段的成长要求,而且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寻的人生课题。3 .如何学会欣赏自己?(P13)1)欣赏自己,不是孤芳白送、麻做自大,而是欣送自己的长处和优势.(2)欣赏自
7、己认真做事的态度、善于合作的品质、勤奋努力的精神等,3)激励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奋勇前进。4 .如何学会接纳自己?(PH)(1)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优点又接纳缺点,既接纳现在又接纳过去,既接纳自已满意的部分也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2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满意的部分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而是需要我们以乐观、勇气和智低而对现实,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5 .如何不断完善臼己?P14)(1)我们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C1.的不足。2)我们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利用一切机会丰富和发展自己.6 .怎么改正缺点?(PM) 1)通过自我反
8、思和他人的评价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2)具体描述自己的缺点。 3)从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 4)及时肯定或奖励自己改正缺点的努力。(5)请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来协助。 6)在公开场合做出改正缺点的承诺。18) 1)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志向紧密相连。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2 .为什么耍去追逐梦想?(P17)(I)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2)只有每个人都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发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3)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人类需要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9、3 .为什么说少年的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P18)(1)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2)中华民族伟大发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史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第二框】学习成就梦想1 .为什么要学习?(P19) 1)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 2)读书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选要路径。 3)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我们的能力,增长我们的智怒.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
10、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2 .学习什么?什么是学习?哪里学习?(P20) 1)学习什么:既有知识的获取,乂有能力的提升、品德的培养等。 2)什么是学习: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3)哪里学习: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认识世界,关爱他人,遵守规则带若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3 .如何做到努力学习、善于学习?(P21)1)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华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
11、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3.怎么学习知识?(P2D在知识学习中,记忆、理解、关联、运用等是相互联系的不同层次。(1)记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需要具得记忆能力.2)理解:就是结合自己的经验消化、吸收知识,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智慧。3)关联: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将不同方面的知识发生关联,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4)运用:知识能膨经常得到运用,就可以转化为我们自身的能力。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第四课幸福和睦的家庭【第一框】家的意味1.家庭是什么?(P27)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 .家庭关系是怎么确立的?(P27) D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一一男女结婚
12、成家:(2)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一一宝宝降生使家庭再添新成员: 3)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一一养了女与养父母成为家人: 4)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一一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3 .家有什么作用?(P2729) 1)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2)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3)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4)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4 .为什么说“家是我们的第所学校”?(P28)1)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2)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3)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5 .优良
13、家风的作用?(P28)(I)优良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 2)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第二框】让家更美好1.如何建设美好家庭?P30-32)(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2)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学会爱、奉献爱。 3)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4)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货任。2 .为什么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P30)(I)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器和睦,有的陆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随和自然:2)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
14、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3)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缜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3 .为什么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学会爱、奉献爱的原因和具体做法?(如何做(P31)1)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2)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4 .怎么才能学会爱、奉献爱,建设美好的家庭?1)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亚:(2)对兄弟姐妹,我们要相携相助。3)在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家庭成员要以爱和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5 .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建设美好的家庭?因为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6 .如何传
15、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谯,建设美好的家庭? 1)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3)追求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4)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7 .如何培养家庭成员的共同资任,建设美好的家庭?(P32)1)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2)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赤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第五课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一框】走近老册1 .教师职业的特点是什么?P34-35)1)老师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2)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
16、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3)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费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承者。2 .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作用?(P36)(1)老师是我们锋炼品格的引路人。2)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3)是我们创新思维的引路人.(4)是我们奉献祖国的引路人,3 .什么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P36)有理想信念、有道镀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4 .为什么教师需要履行教育教学职贵?(P35)(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2)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第二框】珍惜师生情谊1 .师生交往
17、理想而美好的状态是什么?(P38)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2 .如何珍惜师生情谊?(P38-40)(1)我们应主动理解、美心老师。老师是我们敬重的长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也是仃血有肉、有再怒哀乐的普通人,我们应主动理解、关心老师。真诚接受老册的引领和指导。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善丁从老师的教诲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以勤学好问、积极主动的态度与老师交流.正确对待老加的表扬和批评。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3 .怎样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P39)(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对待老师的
18、表扬,我们应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做得更好。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诚,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对待老郎的批评,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册的良苦用心。5 .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P39)(I)自我反思,冷岸、客观地分析原因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6 .为什么耍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老师?(P41)1)由于年龄、专业、阅历、性格等差异,每位老郎的教白教学方式有所不同。2)不同风格的老师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第六课友谊之树常青【第一框】友谊的真谛1 .友谊的真谛是什么?P44-45)(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
19、关系。2)友谊是种心灵的相遇。3)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4)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2 .为什么说友谊是,种亲密的关系?(P44)在我正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心,享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温暧,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5 .为什么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P44)1)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等,实现心灵的沟通与契合。2)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脸和风雨的洗礼,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人生的美好。6 .为什么说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P45)(I)生活中接受朋友的帮助,也主动帮助对方:感受朋友的关怀,也主动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统编 2024 年级 上册 道德 法治 知识点 复习 提纲 实用 必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05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