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2023年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分析报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2024.docx
《【研报】2023年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分析报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2023年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分析报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2024.docx(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分析报告摘要-1-一、文化和旅游产业国内直接融资情况-3-(一)融资活跃度下降-3-(二)文化和旅游类项目或企业融资方式有所区别-5-(三)新兴赛道存结构性机会-7-(四)国有集团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融资-11-二、A股上市文化和旅游类企业情况-13-(一)2023年A股上市文化和旅游类企业经营情况好转-14-(二)融资压力与低财务风险偏好影响企业对外投资活动-17-(三)股上市通道不畅且上市平台股权融资功能待激活-21-(四)市场预期不足引旅游企业估值与价值走势背离-23-三、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资与消费循环建立情况-28-(一)收入与新供给拉动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复苏-
2、28-(二)2023年文旅投资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尚未建立-32-(三)亟需疏通投融资堵点以支持文旅产业发展-34-四、政策建议-36-(一)增强消费向好趋势-36-(一)坚持科技创新-37-(三)疏通投融资堵点-38-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就2023年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撰写本报告。报告总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四个维度展现文化和旅游产业国内直接融资的整体环境与结构性变化。第二部分对A股上市文化和旅游类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情况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2023年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资与消费的循环情况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根据前述问题和趋势提出建议。2023年是文化和旅游产
3、业快速恢复的一年,文化和旅游产业基本面呈现出全面复苏态势,消费市场强势恢复。而2023年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则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融资活跃度有所下降,2023年文化和旅游产业在主要资本市场融资的项目数与融资金额较2022年同期减少。二是不同类型的文化和旅游类项目或企业在融资方式上有所区别,这与不同类型文化和旅游类项目或企业的融资特点有关。三是在近年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环境偏冷的情况下,存在结构性机会。近两年来,主要资本市场对新兴赛道展现了投资热情,以人工智能、元宇宙与数字资产、旅游智能化、旅游信息化为代表的赛道逆市增长。四是以国有文化和旅游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在较大的融资压力下积极利用资本
4、市场的改革红利,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融资-1-和资源整合。2023年,以A股文化类与旅游类上市企业为代表的供给端经营情况好转,收入规模与盈利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消费与投资的良性循环尚未打通,以A股文化类与旅游类上市企业为代表的供给端对外投资趋于谨慎,与文化和旅游产业密切相关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文化艺术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以及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在202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趋缓。信心不足叠加融资环境整体不佳使得产业投资不足。一方面企业在2023年初面临较大的外部融资压力,企业风险偏好不高。另一方面,A股上市文化和旅游类企业价值创造存在堵点,资
5、本市场对产业长期发展的预期不足,对投资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态度偏谨慎,文化和旅游产业融资活动有所减弱。展望2024年,预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化、跨领域融合发展趋势明显,文化和旅游投资较2023年将有所好转,但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仍需要疏通退出堵点、价值堵点与信心堵点,以更好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文化和旅游产业国内直接融资情况文化和旅游产业融资方式可以分为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和以股权及债权融资为主的直接融资。其中,直接融资主要通过各层次资本市场和馄行间市场进行融资。本部分梳理汇总通过国内私募股权市场、国内并购市场、新三板、A股及国内银行间市场以股权或者债
6、权方式获得融资的文化和旅游类项目或企业。本报告关注的文化和旅游类项目或企业依据被投项目或企业的业务确定,归纳了在2023年发生的并有公开信息的422次文化融资事件及MO次旅游融资事件。融资项目或企业的业务分类标准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数据信息来源为万得数据库、投中数据库及企查查。从融资活跃度看,文化和旅游产业面临的国内直接融资整体环境不佳。从融资方式看,因发展特点不同,文化和旅游产业在融资细分市场和工具上有所区别。从资金流向看,资本要素主要流向以文化科技、智慧旅游为代表的新兴领域。从典型融资活动看,国有文化和旅游企业在融资环境偏冷的
7、情况下,仍积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融资与资源整合。(一)融资活跃度下降2023年,文化和旅游产业在主要资本市场的融资项目数量较2022年同期减少,整体上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资活动有所减弱。如图1所示,2023年12月文化企业在主要资本市场融资事件-3-数量为422次,较2022年同期减少71次,同比下降14.4机2023年1-12月,旅游企业在主要资本市场融资事件数量为140次,较2022年同期减少158次,同比下降53.0%t.4932022-I-22Jr图12022-2023年文化与旅游企业在主要资本市场融资数量2023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主要资本市场融资金额较2022年同期减少,整体上文化
8、和旅游产业外部融资难度有所增加。如图2所示,2023年1T2月文化企业在主要资本市场融资的金额为639.4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75.0亿元,同比下降10.5%o2023年1-12月,旅游企业在主要资本市场融资的金额为1129.9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761.7亿元,同比下降60.9%。亿元3500.03000.0500.00.02891.62O22*1.II22023*I12图22022-2023年文化与旅游产业主要资本市场融资金额文化和旅游产业在国内直接融资的活跃度下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有所恶化,2023年初国内主要资本市场在投资策略上
9、对文化和旅游类项目或企业的投资偏谨慎。另一方面,国内直接融资市场整体偏冷。以私募股权融资为例,在国内外多重宏观因素的影响下,2022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达历史低点,市场交易总额超600亿美元,同比下降超50乐交易量同比下滑超30%。(二)文化和旅游类项目或企业融资方式有所区别依据422条文化融资事件数据及140条旅游事件数据,2023年文化和旅游企业在各市场发生融资的事件数量和金额如表1所示。相较而言,文化类项目或企业更倾向于股权融资方式,文化类项目或企业通过国内私募股权市场获得融资事件数量最多,达-5-257次;通过国内并购市场获得股权融资的金额最多,达292.1亿元。旅游类项目或企业更倾
10、向于债权融资,其中短期债权融资较多。旅游类项目或企业通过短期债券融资事件数量与金额最多,分别达74次和932.0亿元。文化和旅游类项目或企业的融资方式不同主要是与规模、资产类型、产业发展趋势有关。文化类项目或企业多以轻资产为主,规模相对偏低,产业与科技融合特点显著,故以私募股权融资为主。旅游类项目或企业资产相对较多,规模体量相对较大,更容易获得债权融资。此外,我们综合统计了兼顾文化和旅游业务但在集团层面没有上市的非上市文旅集团的融资情况,发现其融资方式以债权融资为主,特别是长期债券融资居多。根据万得数据库数据,非上市文旅集团2023年短期债券融资98次,长期债券融资153次,且融资金额较202
11、2年同期均有所增长。表12023年文化和旅游产业各市场融资数量与金额企业类型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私募并购IPO再融资新三板再融资短期债券长期债券文化企业(次)2571125713244旅游企业(次)1638003749文化企业(亿元)102.9292.156.241.32.8123.121.0裁游企业(亿元)2.981.20.00.01.4932.0112.52023年文化和旅游产业各市场融资事件数量与金额的同比变化如表2所示。文化类项目或企业通过短期债券融资事件数量同比增加71.4%;通过并购、短期债券融资和长期债券融资的金额均有所增加,同比分别多增9.5%.57.6与和27.6%o旅游类项目或
12、企业通过新三板再融资事件数量同比增加50.0%;通过新三板再融资的金额同比增加568.6%o表22023年文化和旅游产业各市场融资数量与金额变化企业类型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私募并购IPO再融资新三板再融资短期债券长期债券文化企业融资数量-14.0-11.1-70.60.0-48.071.4-20.0旅游企业融资数量-59.0-54.2-100.050.0-46.4-66.7文化企业融资金额-32.89.5-61.9-11.8-49.857.627.6旅游企业融资金额-66.5-74.1-100.0568.6-42.6-68.4(三)新兴赛道存结构性机会1 .资金流向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点领
13、域2023年文化产业分领域融资情况如表3所示(包括国内私募股权、国内并购,A股上市股权及债权以及新三板股权与债权融资)。从融资活跃度看,创意设计服务与文化传播渠道领域活跃度较2022年有所提升,融资事件数量同比增长分别为23.1%与1.3%,从资金流向看,2023年资金流向排名前三的领域为文化传播渠道、内容创作生产与创意设计服务。从融资金额变化看,创意设计服务与文化传播渠道的融资金额有所增加,较2022年分别增长5.6与与84.6%o表32022-2023年文化产业分领域融资情况领域2022年1-12月2023年1-12月同比变化数量金额(亿元)数量金额(亿元)数量金额新闻信息服务6041.0
14、4224.3-30.0%-40.8%内容创作生产138171.5120133.6-13.0%-22.1%创意设计服务65120.180126.823.1%5.6%文化传播渠道75110.776201.31.3%84.6%文化俣乐休闲服务3881.62849.0-26.3%-39.9%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5357.33341.8-37.7%-27.0%文化装备生产1827.7117.4-38.9%-73.3%文化消费终端生产46104.53252.1-30.4%-50.2%如图3所示,2019-2023年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元宇宙/数字资产等数字文化产业重点赛道发展迅速,成为资本较为关注的产业
15、领域。2023年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及元宇宙/数字资产均在影视、艺术与表演等行业有较多融资事件数量。文化产业的资金流向反映出资金对文化科技赛道长期发展较为乐观的预期,资本要素持续流入相关领域。文化新兴领域近年来增长情况优于产业整体,这也是资金对该领域保持更强的信心的重要原因。根据统计局披露,2023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4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15.3%,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7.1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0.9%。其中,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数字出版、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互
16、联网搜索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6个行业小类营业收入增速较快,分别为24.0%、21.6%,19.4%、19.3%、17.9%和16.5%。图32019-2023年数字文化产业重点赛道投融资项目数量2 .资金支持旅游产业复苏及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2023年旅游产业分领域融资情况如表4所示(包括国内私募股权、国内并购,A股上市股权及债权以及新三板股权与债权融资)。从融资活跃度看,旅游辅助服务领域活跃度较2022年有所-9-提升,融资事件数量同比增长100.0%o从资金流向看,2023年资金流向排名前三的领域为旅游出行、旅游住宿与旅游游览。从融资金额变化看,旅游辅助服务的
17、融资金额有所增加,较2022年婚长188.5%o表42022-2023年旅游产业分领域融资情况领域2022年1-12月2023年172月同比变化数量金额(亿元)数量金额(亿元)数量金额旅游出行1802752.8931066.4-48.3%-61.3%旅游住宿4358.01640.8-62.8%-29.7%旅游餐饮13.000.0-100.0%-100.0%旅游游览3830.71214.7-68.4%-51.9%旅游娱乐624.200.0-100.0%-100.0%旅游琮合服务2922.8177.9-41.4%-65.5%旅游辅助服务10.0420.1100.0%188.5%2022年至2023
18、年,旅游类项目或企业的融资数量情况体现了旅游+科技的融合趋势。如表5所示,以沉浸式、数字化和信息化为代表的赛道近两年来的投资事件数量占比提升,从15.5%提升至27.3%o旅游产业的资金流向反映出资金偏好于旅游资源型项目以及旅游新兴项目。这一偏好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相符。旅游产业中旅游出行、旅游住宿以及旅游游览是旅游产业的三个重要领域,市场空间相对大,2023年这些领域复苏态势较为明显,因此资金流入更多。近年来,消费者更喜欢沉浸式、文旅融合、文商旅融合等新兴业态的旅游产品,旅游类项目或企业也以智能化、信息化升级为主要方向,因此资金多流向沉浸式、数字化和信息化赛道。表52022-202
19、3年旅游企业在国内私募股权与并购市场分赛道融资数融资市场景区开发运营旅游演艺酒店开发运营露营游乐场馆旅行社私募股权2022年6IO6122023年31并购市场2022年17228392023年41523融资市场W集团旅游设备沉浸式螂旅游数字化信息化其他私募股权2022年122522023年2161并购市场2022年232342023年231(四)国有集团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融资2023年虽然文化和旅游类企业面临的外部融资环境不佳,但以国有文化和旅游类企业为代表的企业仍然积极利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红利进行融资、资源整合与资产盘活。如海南省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收购康泰旅游(新三板挂牌企业)和俄贤
20、岭景区,形成优势互补,促进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2023年重启莱茵体育资产重组计划,将旗下冰雪旅游资产纳入上市平台。青岛市市北区国有资产运营发展中心参与ST凯撒破产重组,成为ST凯撒的实际控制人。唐山文旅集团计划通过并购重组大晟文化上市A股(目前收购方案尚需国资委等监管机构审批)。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收购横店影视持有的杭州电影有限公司39%股权。浙江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浙报融媒体34.85%股权。部分文化和旅游类企业因各类原因,IPO路径不够通畅。如景区类因高度依赖景区资源、成长空间受限、不得将门票经营权打包上市
21、等原因,一直存在上市困难的问题,近两年已有6家旅游类公司IPO失败。因此,部分文化和旅游类企业需通过并购与资产重组方式实现曲线上市。但是并购与资产重组也面临失败与后续整合的风险,需要专业的团队参与这类投融资活动,也需要更多政策与专业的第三方服务的支持。如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虽然已经重组成功,但未来仍面临莱茵体育的业绩对赌等遗留问题,其资产整合工作需要持续进行。二、A股上市文化和旅游类企业情况A股上市文化和旅游类企业是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模上看对产业有较大影响。根据A股上市公司最新披露的2023年三季报及相关数据,A股上市文化类企业(除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整体营收规模占到同期全国
22、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收入的8.4%,A股上市旅游类企业的整体营收规模占到前三季度国内出游市场总花费的12.7%o通过分析A股上市文化和旅游类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其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情况,能一定程度地了解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运行情况,以及产业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情况。本报告关注的A股上市文化类企业共265家,旅游类企业共54家(如表6)。本部分所分析的A股上市文化和旅游类企业为根据截至最新已经披露的有正常的审计意见的年报或招股书,其文化或旅游相关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0对勺A股上市企业。文化或旅游相关业务参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确定。数据信息来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报 2023 文化 旅游 产业 融资 分析 报告 清华大学 道口 金融学院 2024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0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