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docx
《2024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为进步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促进电子商务与乡村产业加速融合,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开展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以提升农村电商应用水平为重点,线上线下融合为抓手,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市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培育壮大新型农村市场主体,推动全市商业体系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打造符合我
2、市特色实际的农村电商发展示范模式,助推乡村振兴。二、基本原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企业主导、市场配置的作用,通过完善政策、创新机制、优化服务、加强监管、绩效管理等,为全市电子商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主体的活力和内生动力。(二)聚焦短板,巩固提升。促进资源要素向农村市场倾斜,统筹衔接电商、物流、商贸流通等现有资源,推动农产品、农村工业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及服务产品的网络销售,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三)统筹规划,鼓励创新。统筹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布局,加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力度。发挥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应用与共
3、享机制,实现产业发展互联互通,创新一批适销对路农村产品,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四)突出特色,全面推进。扶挣本地电商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发展,加强电商品牌培育,推动农村电商与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的有机融合,不断扩大我市特色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形成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运营机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三、工作目标优化提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促进农村消费,探索独具特色、成效明显、经验可复制推广的农村电商“模式”。综合示范工作期内:提升1个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能力,搭建1个全市电子商务大数据信息平台,建成4个镇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优化
4、升级30个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整合1个农村电商快递物流配送中心,建成4个镇级快递物流中转站;实现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打造1个农村商贸产品统仓共配集散中心;争取培育5个年网销额超100O万元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和1个超亿元电商强镇或电商特色产业园(街)区,打造1个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1个电商直播孵化基地;开展电商培训累计3000人次以上,培育10个农村电商带头人。四、实施内容(一)优化升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1.升级改造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完善市公共服务中心产业赋能、资源对接、品牌培育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功能,配备专职服务人员。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运营主体提供电商培训、农特产品品牌策划、
5、包装设计、视频拍摄、网店运营、商标注册等服务。加快构建和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改造1个市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1套市电子商务大数据统计监测系统,形成及时可视化市域电商数据平台,增加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办公设施,提升服务水平。2 .建设镇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通过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培育指导,鼓励电子商务服务站及大型电商企业牵头组建镇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具备电商创业孵化、产品上行、运营技能指导、电商业务咨询、快递业务服务等功能,为本地电商创业者提供企业注册、团队建设、运营指导等一站式服务。3 .优化农村电商服务站点运营实效。优化农村电商服务站,点:便民服务功能,鼓励农村电商服务站点与实
6、体商业网点融合发展,整合邮政、供销、快递、金融、政务等资源,拓展快递代收代发、社区团购、农产品上行等便民服务功能,增强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可持续服务能力。依托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对电商服务站点的运营指导与管理,鼓励站点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加大考核和动态管理,根据业绩择优扶持。4 .建设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提升农村产品生产加工和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推进秦栏镇及仁和集镇电子产业、铜城镇仪表产业、汉涧镇食品产业、冶山镇玩具产业、金集镇汽配产业、郑集镇文化产业等网货供应链优化升级;推动生产链、加工链、供应链、服务链高效协同。加强农村电商产销对接,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纪人等与电商企业和平台对接,采
7、取订单农业、产销一体、直采等经营模式,提升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和效率。(二)健全市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按照“1+4+N”的建设目标,建设改造1个市级物流配送中心,新建4个镇级快递物流中转站,优化N个村级物流服务点,实现村级快递物流服务覆盖运营,完善市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1.建设市物流配送中心。整合现有邮政、民营快递、第三方物流企业等资源,建设改造1个集现代化仓储、分级、包装、分拣、配送、交易信息平台等功能完善的物流配送中心。推动市物流配送中心智能化改造,推动市区至铜城镇、汉涧镇、秦栏镇、冶山镇4条物流主干提速增效,建设改造镇级物流服务站点,优化配送支线,增大共同配送规模,加密农村快递末端网点,
8、降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成本,解决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最初一公里”及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2 .建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或引进1套农村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分转、终端指令发布、数据统计上报等功能的综合管理。重点解决农村物流资源的协调统筹,降低农村物流成本。3 .配套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冷链储运基础设施,整合农产品交易市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采用租赁或合营等方式,集成冷库、气调库、保鲜车辆等冷链资源,为市荧实等生鲜农产品上行提供产地预冷、冷藏保鲜和低温运输等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对涉农电商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改造与电商发展相关
9、的冷链流通设施设备给予补助。(三)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1 .推动农村零售连锁化经营。引进大型连锁商贸企业采用直营、特许加盟等方式对农村超市便利店进行连锁化改造,改善农村零售经营环境,推动城市优质服务下沉农村,对镇村连锁门店达到一定数量的商贸流通企业给予奖补。2 .推动农村商业零售网点标准化和数字化改造升级。引导大型连锁商贸企业共同参与到镇村商业体系建设中来,把村级电商服务点升级为新型连锁便利店,达到“一网多用”“一点多能”目的,向农村地区提供优质优价的产品。普及扫码枪、二维码、小程序、收银系统、面部识别支付等现代化交易工具,加强与移动支付、电子商务、本地生活等的对接和合作,实现线上线下
10、融合发展。3 .加强供应链企业培育。支持本地商贸流通企业以整合本市以及周边优质产品资源为依托,建立产地仓,拓展网络零售、直播零售、020零售等客户资源,提供加工、包装、定制、代发货、客服、售后等供应链服务。(四)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1 .完善农村电商培训教材体系。组织专业师资力量,开发适合本地需求的定制化教程,完善产品包装、美工短视频、直播带货、网店运营、社群营销、跨境电商、政策法规等课程。编写农村电商培训标准化教材,涵盖产品包装、美工设计、直播带货、网店运营、社群营销等课程。利用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活动,并通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公众号展示网络教学课程。2 .挖掘电商创业优秀人才。
11、整合各类电商培训资源,通过分片区、分行业、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及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电子商务主体运营水平,增强运营能力。加强对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合作社社员等实操技能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分类分层电商培训不少于3000人次。采取开展电商创业技能大赛活动,吸引优秀电商人才参与,以赛代学,以赛促学,强化乡村电商人才培训成果,挖掘乡村电商人才。3 .建立培训后服务机制。健全电商人才培训成果转化机制,依托农村电商创业创新大赛、资源对接活动、战略合作机构、企业实训基地等,推动培训成果转化。注重培训后跟踪服务,完善服务痕迹,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加强电商培训与就业用工的对接,提高
12、参训人员创业就业转化率。(五)推进农村产品上行及品牌打造1 .加强农村电商主体培育和示范建设。持续推广“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开拓农产品电商批发、分销渠道,探索直播电商、社交电商新模式,形成多样化多层次全网营销;加强“好网货”培育,培育年网销额超100o万元农村电商经营主体,超亿元电商特色园(街)区、电商强镇;打造i批“皖美农品”区域公共品牌。2 .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加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等培育和推广力度,形成一批富有地方资源特色、品质特色、功能特色、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的“皖美农品”,带动企业品牌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电子商务 农村 综合 示范 项目 工作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2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