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docx
《郴州市“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郴州市“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郴州市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省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湘发(2022)2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目标(一)人才规模稳步犷大。到2025年,全市人才总量突破85万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约10万人、专业技术人才约20万人、技能人才约40万人、党政人才约3万人、乡村振兴人木含农村实用人才均12万人。(贲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国资委。排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二)人才结构显著改善。到
2、2025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2年(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全社会研发人员总量突破2万人(责任单位:市科技局),每万人中工程师数量、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高级职称比例大幅提升(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技能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比例大幅提升(责任单位:市人社局)。(三)人才平台加速拓展。到2025年,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平台,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6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破零,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专家工作站18家,培育、备案市级(含)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各20家。招引大学来郴共建研究院5家以上。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800家。(责任单位:市科技
3、局、市科协、市教育局)(四)人才效能不断提升。到2025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以上(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五)人才环境持续优化。到2025年,人才政策体系、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技引领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年均增速大于12%(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各类人才来郴留郴、创新创业意愿更强,郴州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留郴就业率达到40%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在那职业(技工)院校。创建省级示范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2家(责任单
4、位:郴州高新区、郴州经开区、市人才集团)。二、重大人才工程(一)高素质专业化产业发展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目标任务: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引进一批产业发展高素质人才,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到2025年,力争引进培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对郴州重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推动作用或带来重大经济效益的产业领军人才30名;招引省内外高校来郴建立大学研究院等机构5家以上,培育备案新型研发机构20家以上。重点举措:1.招引高校共建研究院引进领军人才计划。深化校企校地合作,支持企业或地方与高等院校在科研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格局。合
5、作共建产业研究院。对接联系研究方向、专业设置与郴州重点产业契合度高的大院大所大学,通过自建、联建或地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等模式,在大学建设产业学院,或来郴共建一批大学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合作攻关核心技术。制定实施郴州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采取竞争立项、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开展技术对接、技术攻关,鼓励高校院所领军人才以技术入企、直接参与项目等方式来郴合作发展,通过核心技术转移转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施100项左右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力争突破30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批领先的科技成果。合作举办高端论坛峰会。聚焦建设具有郴州特色的学术和产
6、业发展高地,选择与郴州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方向一致的领域,联合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在郴合作举办高水平论坛峰会,邀请国内外院士、知名学者、专家、企业家等来郴开展交流W合作,争取1-2项论坛峰会永久落户郴州。(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郴州高新区、郴州经开区)2.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引进领军人才计划。通过搭建高水平人才平台,提升对高层次人才的承载能力。加强平台资源整合。聚焦新材料、有色金属、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新培育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模式国际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到2025年,力争纳
7、入省级备案3家、培育5家,市级备案培育20家。支持组建郴江实验室,加快建设南岭现代种业湖南重点实验室、佛山郴州技术转移中心、南岭地方特色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心等科创平台。依托科创平台集聚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及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高精尖缺人才,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科研院所支撑、重点企业等主体协同配合的人才创新生态圈。加大管理机制创新。支持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采用“双聘制”或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等方式,探索人才飞地带土移植”等多元化柔性引才模式,灵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并建立长效稳定的政策激励机制、长期持续的评价机制。鼓励新型研发机构不断优化
8、自身科技人员的专业结构配比,科学评判科技成果转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研发人员,优先推荐认定为高层次人才。建立并完善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导向、以服务科研团队为宗旨的新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及收益分配细则。打造3+2”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组织实施50个中试项目。支持优秀科研人才创新创业,探索通过成果权益分享、约定收益等方式,对“揭榜挂帅”项目揭榜成功并最终完成研发任务的,给予揭榜单位、人才一定的奖励补贴。发挥国家、省级众创空间效能,支持“两区两园新建一批孵化基地,促进科研、金融、
9、法律、中介服务和创业资源有机融合,培育孵化一批跨境电商、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小微企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科协、市人社局、市工信局、郴州高新区、郡州经开区、湘南学院)(二)高素质专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目标任务:围绕郴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需,造就一支具有全球视野、现代企业家精神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2025年,培养、引进、支持省内同行业影响力较大的领军型企业家(团队)50名,科技型企业家200名,累计培训企业家及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6万人次以上。重点举措:1 .企业家引进支持计划。着力引进职业素养好、市场意识强、熟悉经济运行规则、在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方面具有较高水准和实践能力的
10、现代企业家。大力双招双引。坚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双轮驱动,着力引进三类500强”、头部企业、上市公司等战略投资者。持续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深入实施万商入郴”行动,定期举办郴商大会,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湘商湘才回郴发展。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家。综合运用产业基金、专项资金、政府采购等,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带专利、项目、团队创业。推进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试点和股权融资引导基金改革试点,探索建立投贷奖保补五位一体的财政金融科技投入体系。支持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其技术成果可作为无形资产入股,所占注册资本比例最高可达100%。支持科技型企业家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
11、国家科技创新课题和项目。建立企业家激励机制。强化支持实体经济导向,出台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激励政策。每年开展优秀企业家评选,对贡献突出的企业家可优先列为“两代表一委员推荐对象。建立市县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和商会制度,发挥市工商联、商协会作用,完善企业、项目“两员服务机制,探索推进成立企业法律服务站,帮助企业家解决发展中困难和问题。大力营造身在郴州,办事无忧”的一流营商环境。(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国资委、市政府金融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工商联、郴州高新区、郴州经开区)2 .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企业家
12、队伍建设,助力打造郴州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十亿项目。定期举办企业家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和“郴企英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I,不断提升企业家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支持企业家参加中央、省、市及粤港澳大湾区行业论坛、峰会。组建郴州优秀企业家联盟,搭建企业家学习交流平台。建立企业家参与战略决策对话咨询制度。举办郴州“企业家日”系列活动,开展企业家沙龙“、政企早餐会茶话会等活动。加强青年企业家培养,注重从国内外知名院校招聘经济管理类优秀毕业生,为企业家队伍建设储能蓄势。建立青年企业家培养导师制,发挥导师在青年企业家成长中的“传帮带作用。强化对青年企业家的政治引领,
13、加强国情省情市情、形势政策教育,培养一批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创新发展、回报社会的企业家队伍。(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国资委、郴州高新区、郴州经开区)(三)高素质专业化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目标任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培养储备一批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优秀年轻干部。到2025年,通过人才引进、公务员遴选、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等方式,市本级引进培养一批政治可靠、能力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党政人才1500人左右。重点举措:1.党政人才引进计划。围绕发改、工信、文旅、园区等主要经济部门事业发展需要,发布机械、材料、经济、数字、文旅等重点
14、专业和急需紧缺岗位需求。到2025年,面向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世界排名前列的国(境)外高水平院校公开招聘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高素质专业化党政人才300名左右,通过公务员考试新招录公务员800名左右,为现代化新郴州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储备力量。(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委编办、市人才集团)2.党政人才培养计划。畅通党政人才成长通道,优化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轮训、跟班学习、挂职锻炼、调任交流等干部人才交流机制。每年组织100名优秀党政人才赴粤港澳大湾区沉浸式培训,促进与发达地区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办法互学,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全面提高党政人才综合能力。突出高素质、
15、专业化要求,择优选拔专业人才到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公安系统、工业园区、国有企业和平台公司等机关企事业单位担任领导干部。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从企事业单位择优调任一批专业型、紧缺型领导干部。定期开展党政人才大调研,召开党政人才代表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组织人才联谊交流活动,帮助解决困难问题。(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委编办、市人才集团)(四)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目标任务:聚焦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打造一支规模更趋合理、结构进一步优化、能力素质显著增强、教书育人质量优良的基础教育人才队伍。到2025年,面向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新引进本科学历及以上师范生400名以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郴州市 十四 期间 人才 发展规划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27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