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docx
《广安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安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docx(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安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的通知广安府办发(2024)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广安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已经六届市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1月3日广安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4第一节发展基础4第二节面临形势6第二章总体要求7第一节指导思想7第二节基本原则7第三节主要目标8第三章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10第一节完善公共服务制度11第二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2第三节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15第四节发展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16第
2、五节推进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17第四章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18第一节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19第IJ展Z平彳质教月20第三节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23第四节增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24第五节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27第六节健全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29第七节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30第八节加大优军优抚服务保障力度32第九节提供丰富多彩文体旅游服务33第五章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创新36第一节构建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格局36第二节强化公共服务要素支撑37第三节促进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38第四节加强公共服务领域信用建设39第六章加强实施保障39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39第二节强化统筹协调40第三节开展
3、监督检查40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为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明确公共服务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推动我市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依据国家、四川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和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初步构
4、建起覆盖全民、比较成熟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第一节发展基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持续增加,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累计建成投用公办幼儿园149所、义务教育学校60所、大班额降至1%以内、超大班额全面消除,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36%;建成投用市人民医院儿科及第二住院大楼、广安区人民医院和妇女儿童医院等;建成投用养老机构190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24个、农村幸福院388所。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9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5、率分别达到92%、95%城乡区域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持续向基层、农村、边远山区和困难群众倾斜,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断缩小。2018年全市6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评估验收,实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就读。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统筹发展。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全面增强。公办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服务资源更加丰富,供给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1.95%,义务教育在校学生达到23.54万人、专任教师达到1.55万人,卫生技术人员
6、达到1.8万人。广安纳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3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比例达到30.1%,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3岁基本实现电视户户通、行政村广播全覆盖,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到90%。生活服务业快速发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6.8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480亿元。社会办医稳步发展,民营医院达到69家。阳光康养、森林康养等产业加快发展,医养结合机构达到21家。家政服务业加速提质扩容,家政服务企业达到67家,互联网+社会服务新业态不断涌现,社会服务朝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第二节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
7、发展面临新形势新变化,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推动社会领域事业和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互促共进,将持续释放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潜力.广安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将进一步催生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促进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发展,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同时,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养老托育服务供需矛盾更为突出,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我市公共服务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等问题,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养老服务、住房保障等领域基本公共服务
8、短板仍然突出,婴幼儿照护、优质医疗、家政服务和文体旅领域等非基本公共服务弱项较为明显,城乡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硬件软件不协调、服务水平差异较大,基础设施不足与利用不够并存,公共服务人才支撑不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活力和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激发。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正确处理基本和非基本、政府和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积极发展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构建覆盖全人群、
9、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网,稳步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多层次公共服务需求,系统推进儿童友好型、青年发展型、老年关爱型城市建设,着力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努力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节基本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立足基本市情,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状况和财力负担的可持续性,既关注回应群众呼声,明确政府兜底保障标准和水平,又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不超越发展阶段,不过度承诺,不盲目攀比。新增公共服务项目内容、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要进行充分的财力评估。兜住底线,均等可及。牢牢把握基本民生需要,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
10、给,补齐明显短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生活困难群众倾斜,增强兜底保障能力。立足人口分布和流动情况,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实现人民群众公平享有便利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扩大供给,普惠享有。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升服务效能,推动优质服务资源延伸下沉。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断提升质量水平,实现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安全有监管。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明晰各级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兜底责任和对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的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11、,充分发挥市场和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第三节主要目标到202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以基本公共服务和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为主体、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为有益补充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公平可及便利。涵盖教育就业、养老育幼、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产品更加公平可及,互联网+公共服务快速发展,城乡间、区域间、群体间差距明显缩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享有、便利可及。普
12、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提质扩容。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适应,服务规模和质量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服务内容更加丰富,获得方式更加便捷,供给方式更加多元,服务价格更可承受,服务体验不断改善。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供给更加适应人民群众在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供给方式创新智能,产业规模明显扩大,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实现多样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表1十四五时期广安市公共服务重点领域主要发展指标类别指标名称2020年情况2025年目标指标性质幼有所W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J阔立数(个)1.54.5预期性W闲事实无
13、人抚养儿童保障覆盖率应保尽保约束性类别指标名称2020年情况2025年目标指标性质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1192.13预学有所教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3698.4约束性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496预期性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耶艮(年)10.1610.51约束性劳有所得参力咯类辛槌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万人次)2.63.8人均预期寿命(岁)77.3378.2预期性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病有所医(人)22.7预期性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人)2.433.2预期性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95预期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30.155约束性新建城区、居住(小)区酉跨建
14、设养老三老有所养务设施达标率(%)I(X)约束性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295?三养老服务床位总量(万张)2.833城镇户籍低保、低收入家庭申请公租房的保障率(%)100约束性住有所居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率应保尽保预期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个)2000预期性弱有所扶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Ia)I(X)约束性优军三务转业军官和政府安排退役士兵安置率100100约束性保障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参训率(%)90约束性每万人接受公共文化设询艮务次数(次)6518.599(XX)预期性文体服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1.62预期性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
15、设施面积(平方米)30预第三章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树立系统观念,强化底线思维,正确把握政府和市场的IO关系,合理划分基本与非基本公共服务界限范围,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健全完善多层次公共服务体系。第一节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合理界定公共服务范围。基本公共服务是指主要由政府负责、保障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政府承担兜底保障供给数量和质量的责任。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是指为满足公民更高层次需求、保障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所必需但市场自发供给不足的公共服务,主要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市场主体和公益性社会机构供给,实现大多数公民以可承受价格
16、付费享有,政府承担引导增加服务供给、规范服务质量的责任。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是指满足公民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服务需求的生活服务,完全由市场供给、居民付费享有,政府主要负责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导产业规范可持续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与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之间的界限范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政策调整、财政保障能力及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实行动态调整。完善衔接配套制度。结合中省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调整,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相关制度和衔接机制,建立健全广覆盖、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o坚持系统观念,立足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需求,推动不同领域公共服务制度安排配套衔接
17、。完善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政策措施,推动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多元供给格局。细化部门之间、区域之间信息共享、异地享有、钱随人走等配套制度安排。优化资源配置机制。细化完善公共资源与常住人口规模、服务半径挂钩的制度安排,健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畅通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和反馈渠道,逐步完善精准服务、主动响应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逐项明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软硬件设施条件,加强对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有效监管,动态调整广安市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第二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
18、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保障、文体服务保障的民生保障目标,向全民提供8()项基本公共服务,明确服务内容、服务目标和服务项目。表2广安市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服务内容与目标服务项目瞥;霹T麋生W免费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青和婚前医学检吼IS晓琵矍蠹工二孕产妇健康服务,基本避孕服务生育保险.鲁城晶雪盘J黑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特殊儿童群体基本去备靠霭苣生活保障,困境儿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障儿童健康成长.保护0(共9项)服务领域幼有所育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学前教育幼儿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斐,义牛着力住时*务教育阶段免费提供教科书,义务教育免费提供作X右由%售业本,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
19、助,试点子有所教供鳌耳争加瞋二?障区域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普适龄儿里少年学有平通高中免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中等等受教育权利。职业教育免除学费。(共1(颐)为全体劳动者就业创造劳有所得必要条件加强劳动保就业信息服务,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创业开业指护G熊套动环坤保导1就业登记与失业登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31端露篇卷刀服务,就业见习服务,就业援助,职业技能培训、嘴二小器弋之鉴定和生活器补贴,劳动关系t办调.劳动用工保号业.构建和谐劳动关障,失业保睑,工伤保险.(共“项)系.建立居民键康档案,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促进,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为城乡
20、居区提出安全管服务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地方病患者健康管器备.理,严里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1.-Mk1.黑犀黄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社区易孰健康。病有所医Zx:、卫生口医疗服感染艾滋病高危行为人群干预,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务,切实保障人朦羊众服务,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法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计划生育特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老有所养服务,保障老年人安享殊家庭住院护理保险补贴.(共17项)晚年生舌.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福利补贴,职工基本养老保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共4项)保障公民居住权利,逐,土
21、右小田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住公租房保障,城镇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任有所居房需求,实现住有所(共3项)居.最氐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为城乡居民特别是困难时救助,受灾人员救助,法律援助,困难残疾人生群体的基本生活提供物活补贴和里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无业至度残疾人最弱有所扶质帮助,保障残疾人等低生活保障,残疾人抵养服务,残疾人康豆服务,特殊群体有尊严地生活残疾儿童及青少年教育,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和平等参与社会发展务,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残疾人和老年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共14项)优军服务2瞥亶无巴之般优待抚恤,退役军人安置,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保障攵器蒸保障退役军务的触轴供养g项
22、)文体服务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送戏曲下乡,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货电影,读书看报,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全民健身服务。(共8项)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文化体育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参加大众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等权益.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依据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各领域标准规范,结合我市经济基础、空间布局、人口结构和变动趋势、文化习俗等因素,明确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牵头责任单位及支出责任。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相适应,扩大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养老育幼、疾病防控、文化体育、社会福利、殡葬服务、社区综合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等服务
23、供给规模。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达标创建等,提升设备保障水平,探索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增强公共服务设施管理服务效能。强化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人才培养,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学区制改革、卫生技术人员县招乡用”等机制,逐步提高基层公共服务人才待遇,有效解决公共服务人才引不进、留不住”问题。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可及。科学布局公共服务资源,提升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能级,增强城镇公共服务承载能力,逐步打造都市15分钟、乡村1.5小时基本公共服务圈。健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公共服务体系,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扩大公共服务资源覆盖范围。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证明共认,推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安市 十四 公共 服务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28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