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城市精细化治理十年回顾与展望.docx
《首都城市精细化治理十年回顾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都城市精细化治理十年回顾与展望.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首都城市精细化治理十年回顾与展望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226”重要讲话、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1次考察北京、21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表达了深切关注。北京城市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工作及对北京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加强“四个中心”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阵厉奋发、勇毅前行,着力在精治共治法治上“做文章”,在“保运行、保民生,更要保安全
2、”上下功夫,在各区、各有关部门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城市精细化治理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城乡环境更加整洁靓丽、清朗有序,城市运行更加安全规范、平稳顺畅,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实现新提升。回顾:绣花精治蔚成风气近十年来,城市精细化治理成效有目共睹,重大活动服务保障能力、基础设施水平、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筝方面均实现重要突破。重大活动保障坚定有力,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落实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主动践行“四个服务”,以首善标准突出抓好重大活动环境整治、景观布置及城市运行服务保障,出色完成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建党100周年、新中国成立65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
3、会、APEC会议、G20峰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世园会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市容景观提升点面结合,城乡环境面貌靓丽更新。落实市政府折子工程和实事任务,完成重点大街、重点区域、老旧小区、胡同街巷、高快速路、铁路沿线、校园周边、架空线入地等环境整治工程,解决了一大批重点环境问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北京市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市容环境景观管理规定,开展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市容环境景观提升,塑造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庄严、沉稳、厚重、大气”的形象气质。开展两轮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全市3000余条背街小巷环境面貌整体提升。先后实施长安街、颐和园、奥运中心区、大
4、运河、雁栖湖等景观照明提升工程,以分区、分类、分要素方式布设景观照明设施2800余处,初步形成首都城市景观照明“一核、两轴、三环、十五线、十九区、滨水界面”的总体格局。开展公共服务设施治理,城市道路和广场实现“八无一减”。深入推进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二维码管理,完成1500余条主要道路10万余件设施上码。推进城市道路“箱体三化”及“多杆合一”治理。完成各类架空线入地及规范梳理23(X)余公里,拔除各类线杆4.6万根、立柱式户外广告设施1133处,规范治理违规户外广告牌匾4.8万余块、建筑物屋顶牌匾标识2.8万块,推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更加舒朗开阔,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公众满意度连续多年稳步提升。一一
5、围绕“关键小事”久久为功,环境卫生水平稳步提升。2020年5月1日,修订实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立市、区两级垃圾分类推进指挥部,制定相关配套办法,推动1.6万个居住小区(村)、11.7万个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均达到98%以上,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稳定在1眺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9%以上,市民分类意识普遍增强,分类习惯初步形成。亚洲规模最大的曾家山生活垃圾焚烧厂、朝阳区焚烧厂二期等骨干项目相继投产,全市垃圾焚烧和生化处理能力达到2.67万吨/日,有效缓解了垃圾处理紧平衡状态。坚持“以克论净”,城市道路机械化(组合)作业率达到95.5%以上,一
6、级道路尘土残存量年均值下降到7.9克/平方米。公厕服务品质显著提升,结合实际提升改造公厕9549座,全市2万余座公厕被纳入高德地图,实现“一键导航”,城市及农村公厕等级达标率达到99%,“北京公厕品质提升改造实践”被列为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一一能源运行管理平稳有序,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华能北京热电厂燃煤机组关机停备,北京市基本实现10佻清洁发电,告别燃煤发电史,成为全国首个基本全部实施清洁能源发电的城市。大台煤矿关停,北京告别千年采煤史。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燃煤清洁能源改造,优质能源(除煤炭、油品外)比重提高到75.92%,可再生能源在全社会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增加到1
7、4.25机截至2023年年底,完成3660个村庄、138万户的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全市93%的村庄、96%的农村居民实现清洁取暖。供热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城镇供热面积达到10.47亿平方米。燃气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三种气源、八大通道、10兆帕大环”多源多向天然气供应体系,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97.95亿立方米。平原地区新城及生态涵养区全部接入城市天然气管网,平原地区基本实现管道天然气“镇镇通”。供电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电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外受电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外受电通道达到12条26回路,输电能力达到3400万千瓦。全市用电量达到1280.8亿千瓦时,最大用电负荷达到2564万千瓦,绿电占比22
8、.城市供电可靠性明显增强,达到99995,电动汽车充电班达到30万个、换电站达到269座,形成全市平原地区平均服务半径1.5公里的公用充电网络,基本形成车桩相随、适度超前的充换电设施体系。市政设施管理统筹兼顾,城市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地下管线管理协调机制更加完善。开展地下管线消隐,完成消隐工程7362项、1429公里,实现130项消隐工程与162项道路大修工程同步实施。建立完善井盖设施管理长效机制,共治理病害检查井38万余座,新增“五防”井盖45万余套。健全挖掘工程地下管线安全防护机制,年均地下管线百公里事故数大幅降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建成综合管廊200公里。一一综合执法监管质效提
9、升,多元共治渠道有效拓展。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北京市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意见,扎实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执法队伍规范建设、能力建设、法治建设、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全面加强环境秩序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占遒经营、夜施扰民、违法建设、渣土运输、燃气安全等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维护首都整洁文明有序的良好城市环境秩序。加强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建设应用,丰富拓展数据驱动、提质增效的综合执法业务场景,形成“一库汇聚融合、一图指挥调度、一端智慧执法、一网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城管执法监督员制度,推进“城管+”共建模式,组织开展“城管开放日”等活动,推进社会各界共享城市治
10、理成果。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工作体系,推进管理重心下沉,建成覆盖全市的市、区、街道(乡镇)、网格员四级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创新“热线+网格”服务模式,强化主动发现和未诉先办。制定出台街巷长、小巷管家指导意见,全市选派街巷长1.6万余名,招募小巷管家近5.4万名,实现街巷长制度全覆盖。推进小巷管家、网格员、协管员等基层力量整合,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体制机制持续创新突破,城市管理基础不断夯实。2016年7月28日,首次组建城市管理委员会并正式挂牌,明确为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建立议事协调机制,将“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调整更名为“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2020年9月1日,市城管执法局调整
11、为市城市管理委管理的副局级行政执法机构。通过编制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管理工作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健全。出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北京市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和标语宣传品设置管理条例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规定北京市架空线管理若干规定等15个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定、修订地方标准107项。编制“十三五”“十四五”城市管理规划体系。科技支撑能力持续增强。统筹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应用与示范,完成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主体功能建设,在全市推广应用。谋划:阵厉奋发再创辉煌对北京而言,未来,各项发展任务艰巨且繁重。不管是围绕持续提升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首都 城市 精细 治理 十年 回顾 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30923.html